重大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圖為紅木山水廠二期工程建成投用。
美團全國生活服務消費大數據運營中心落戶龍華。
全年12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117億元,數量及規模創歷年新高;創新招商新模式,推動「國際通」全球創新生態體系發展;與騰訊公司就建設龍華區塊鏈先行試驗區達成戰略合作,依託全球資源,共建產業區塊鏈聯盟;率先制定出臺《龍華區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十大舉措》,全力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翻開過去一年成績單,儘管經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衝擊,但龍華區發展和改革局(以下簡稱發改局)無懼風雨、砥礪前行,一個個亮眼成績不斷刷新了實幹「底色」,讓人感受到「數字龍華」背後愈發強勁的發展活力!
數讀
全年12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117億元。
搭建「國際通」全球創新生態體系,招募海外高成長性項目90個,成功引進2家半導體企業。
全區固投增速從一季度的-18.2%逆勢上揚至11月份的12.7%,全年千億元固投任務預計順利完成。
重擔當 數字經濟路徑圖賦能高質量發展
「未來的龍華,就是要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建設數字龍華,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去年的11月6日,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的「建設數字龍華 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新聞發布會上,龍華區發出了「建設數字龍華」的時代強音。未來,龍華區將通過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加快把龍華建設成為大灣區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中軸新城。
善於抓住機遇才能在發展中搶先一步,佔據新一輪發展的制高地。去年7月,區發改局高標準做好數字經濟頂層設計,在全市率先制定出臺《龍華區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十大舉措》,從生態體系、產業鏈群、空間格局三方面提出了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具體路徑。立足於龍華產業特點,該局會同相關部門摸清龍華數字經濟發展家底,明確了「1+N+1」的總體思路和「一圈一區三廊」空間發展格局。按照區塊集聚、組團發展、功能互補的理念,綜合考慮龍華不同區域的發展基礎、功能定位、比較優勢等情況,打造數字經濟圈、中央活力區和三大都市走廊,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以「數字龍華」建設為契機,如今在龍華,北部「數字經濟圈」+南部「中央活力區」+縱貫全區南北的「三大都市走廊」的「一圈一區三廊」空間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乘勢而上,區發改局擔起責任,在數字經濟發展領域的一連串重頭戲接連上演:出臺《龍華區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圍繞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十大產業,推動「產業鏈」結構突破;制定《龍華區建設區塊鏈先行試驗區的行動方案》及區塊鏈三年行動計劃等系列政策文件,做好區塊鏈產業發展頂層設計;與騰訊、美團、深業等一批數字經濟龍頭企業達成戰略合作,促進成立深圳騰訊數字經濟有限公司、龍華區華章數字經濟研究院,匯聚高端優勢資源標準建設數字經濟先行區;聚焦企業需求,制定區塊鏈產業發展專項政策,為區塊鏈企業發展提供全周期的精準扶持;搭建「國際通」全球創新生態體系,招募海外高成長性項目90個,成功引進2家半導體企業,全區數字經濟產業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加快推動數字經濟企業和研究機構等集聚,舉辦區塊鏈加速器全國產業對接會,成功吸引32家區塊鏈頭部企業參會,意向落戶企業10餘家;牽頭推進建設「美團·深圳龍華全國生活服務消費大數據運營中心」,全面展示數字消費發展情況和最新科技成果;依託「智慧龍華」搭建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啟動深圳龍華區普惠金融服務平臺等首批10餘個應用場景項目建設,為轄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賦能。
有魄力 重大項目掀起大開發大建設熱潮
紅木山水廠二期工程建成投用,區綜合醫院、天馬總部大廈等民生、產業項目建設加速……走進龍華這片處處湧動創業激情的熱土,你能切身感受龍華以重大項目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幹勁。去年,龍華區舉行了四批集中開工活動,涉及120個項目、1117億總投資,加快前期項目向建設階段轉化,形成固定資產投資有效增量。正是一批又一批重大項目的開工落地,為龍華經濟高質量發展、城市高品質建設不斷注入新的動能。
與往年不同,受疫情影響,去年初重大項目建設被按下了「暫緩鍵」。該局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最終變重大項目建設「暫緩鍵」為「加速鍵」。2020年龍華區重大項目中,社會投資項目多達74個,資金額高達3078億元,佔總投資額的89.58%。而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遇到了融資難題。作為重大項目建設牽頭單位,該局深刻洞悉投資主體的需求,去年3月初復工復產全面推進的初期,該局成立重點項目服務專班,靠前服務,充分發揮金融助力重大項目建設穩投資作用,著手搭建銀企對接平臺,開拓線下重大項目金融對接服務,切實幫助克服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等「老大難」問題。在去年7月中旬舉辦的深圳市2020年重大項目銀企對接會(龍華專場活動)上,近百家重大項目負責人與9家融資銀行現場對接洽談,679億元金融授信助推項目加快建設,全面打通重大項目建設的金融血脈。
搭建銀企平臺只是該局助推重大項目建設快進「組合拳」的縮影。該局還通過強保障、優服務、促增量等一系列硬措施,讓固定資產投資跑出「加速度」。一方面優化機制、強化保障。成立區主要領導掛帥的穩投資暨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總指揮部;27位區領導掛點108個重大項目。另一方面,摸清家底、逐月調度。區主要領導專題會議研究全年重大項目建設穩投資工作思路,分管區領導半月一調度、力推督查督辦,形成全區上下齊心協力抓固投工作局面。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區級重大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55億,同比增長34%,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7%,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市級重大項目完成率117.2%,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同時,實現全區固投增速從一季度的-18.2%逆勢上揚至11月份的12.7%,全年千億元固投任務預計順利完成。
巧謀略 挺起中軸脊梁 邁向「都市核心區」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朝著「都市核心區」的全新戰略定位,站在新起點的龍華要答好「未來五年怎麼幹」的時代問卷。
作為龍華「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的責任部門,過去一年,龍華發改局開門編規劃,引進區發展研究院、中規院、德勤、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智囊機構,圍繞龍華區發展戰略、發展定位、產業、空間和公共服務指標等開展系列前期思路研究,編制形成《深圳市龍華區「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龍華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展定位與戰略研究》、《龍華區人口、指標體系公共服務測算》、《龍華電子信息產業梳理研究》等,為「十四五」規劃做支撐。在充分吸收前期思路成果和各專項規劃成果的基礎上,編制形成《深圳市龍華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初稿)》,並先後徵求各專項部門、兩代表一委員、基層代表(南片區、北片區)及各民主黨派意見建議,吸收採納後形成目前的徵求意見稿,明確了龍華未來五年發展目標、發展思路、主要任務與2035年遠景目標。
未來的龍華,產業要更具辨識度。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契機,區發改局推動龍華「新興產業高地和時尚產業新城」的定位納入《深圳市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方案(2020-2022年)》;推動「廣東省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爭取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落戶」納入《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2020年工作要點》;推動「廣東省精密製造工具創新中心」等項目納入深圳市首批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清單;明確龍華「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平臺支撐區」定位。同時,該局還充分挖掘龍華區中軸區位優勢和基礎資源稟賦,前瞻謀劃研究龍華區與大灣區城市及深圳市兄弟區合作連結點,不斷拉開龍華城市發展格局。
龍華新聞記者 徐蔚昕/文 蔡維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