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性薊馬難打?防治技巧就是給薊馬做絕育,並且殺掉已經產出的卵

2020-12-05 愛華植保

薊馬一般發生於春夏秋三季,其中薊馬最適宜在空氣相對溼度在50~60%左右,適宜的溫度一般22~28度左右,最近許多種植朋友反映,近期薊馬危害嚴重,許多作物都沒能逃過它的魔爪,而且薊馬體型極小,隱蔽性極強,發生初期極其難發現,發現時,薊馬已經大面積爆發,難以控制。

一、薊馬的特點

1、雌性薊馬可孤雌生殖,一隻雌性薊馬可繁殖23-25個卵,一年可發生17-18代,蟲口基數呈幾何式增加。

2、薊馬體型極小,易驚動,善跳,成蟲善於隱藏,常躲在葉背或者花朵裡,白天光線強的時候很少出來活動,只在清晨和黃昏,陰天等光線陰暗時才會出來取食和危害,給我們的防治帶來很大的難度。作物發生危害症狀時,薊馬已經大面積爆發。

3、薊馬喜歡吸食幼嫩,纖維少,汁液多的位置,和白粉蝨等害蟲一樣,能傳播病毒病,植物出現病毒病之後,經過薊馬挫傷植物表皮吸取汁液之後,然後轉株危害健康植株,四處傳播病毒,為防治加重難度。

四處傳播病毒,為防治加重難度。

二、抗性薊馬防治小妙招

1、 薊馬具有驅藍性,有條件的園區可在植株幼嫩地方設立藍板,誘殺成蟲。

2、 薊馬喜甜,可在噴霧器中加50毫升牛奶誘殺。

3、 防治薊馬時,應選擇傍晚時分,薊馬取食之時,多人往中間聚攏式噴霧,將薊馬驅趕至一處滅殺。

多人往中間聚攏式噴霧,將薊馬驅趕至一處滅殺。

4、 殺卵是控制蟲口密度最佳的方式,龍護衛中的螺蟲.吡丙醚,對雌蟲以及卵塊具有極好的破壞作用,雌蟲一旦接觸萬分之一的藥液,產出的卵便不能孵化,對於防治薊馬來說,無疑是效果最佳的。

螺蟲乙酯具有雙向內吸傳導性能,藥效長達40天

5、 龍護衛中的螺蟲乙酯具有雙向內吸傳導性能,藥效長達40天,能夠極大程度的保護新生組織,即使有新孵化出的若蟲,採食完噴施過藥液的作物之後,也會中毒死亡,極大程度上的解決了薊馬隱蔽性強,難以發現,晝伏夜出的弊端。

三、抗性嚴重薊馬實踐配方

1. 龍護衛+猛達特+助劑+純牛奶

2. 聚清+吡蚜呋蟲胺+助劑+純牛奶

四、如何購買上述產品,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白粉蝨、薊馬、蚜蟲,深度解析刺吸式口器害蟲為啥這麼難打!
    現在根據全國病蟲害抗性監測點統計,刺吸式口器害蟲白粉蝨、薊馬、蚜蟲抗性已經非常高,下面就深度解析一下,這些刺吸式口器害蟲為啥這麼難治!薊馬:薊馬有晝伏夜出的習性,平時喜歡藏在花內、卷葉內和葉片背面,而卵一般在植物組織中,藥液很難滲透進去,所以很難殺死。蚜蟲:蚜蟲也喜歡藏在卷葉內和葉片背面,一般藥液根本滲透不進去。並且蚜蟲也可進行遷飛傳播,所以比較難完全殺死。
  • 薊馬抗性這麼大,專家建議做到這4點,就能輕鬆達到高效防治
    薊馬是一種世界性的重要害蟲,原本在國內屬於次生害蟲,發生量不大,但近四五年薊馬逐漸成為我國農業上抗性最高的害蟲之一,非常難以防治。我們要先了解一下薊馬的生活習性,掌握薊馬產生抗性的原因,再有針對性地進行防治,達到高效防治的目的。薊馬抗性強的原因:一、薊馬食性雜。
  • 薊馬不是難以防治,而是您的方法錯了,只有正確方法防治才是關鍵
    春回大地,天氣回暖,各地薊馬又開始猖獗起來,迎來了薊馬的第二個高發期(3月-5月)。薊馬防治是農業上的一大難題,農民朋友人人都說薊馬非常難打,不容易防治,殺不盡,年年都有,而且對藥劑的抗性越來越強,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藥了。
  • 防治抗性薊馬,用什麼藥物好?
    薊馬主要發生在春夏秋三季,薊馬的個體較小,大多在1.5~2毫米左右,薊馬具有銼吸式口器,吸食植物的汁液,薊馬的成蟲善於跳躍,躲避性很強,一般很難防治,薊馬雖然在三個季節都有發生,但天氣如果出現乾旱,發生的嚴重,薊馬適宜在空氣相對溼度。
  • 這個藥能同時殺蚧、殺蟎、殺薊馬、殺夜蛾、並且殺卵
    種植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作物上同時出現高抗性害蟲如:蟎類危害、蚧類危害、夜蛾類危害,不得不選用一大堆農藥製劑去防治——成本高不說,而且,由於農藥種類混配得較多,很容易出現藥害。朋友們便有一種強烈的願望:如果有一種農藥能同時殺蟎、殺蚧、殺夜蛾還殺卵該有多好啊。
  • 葡萄「薊馬」蟲小難打,跟我一起學植保,再難纏的薊馬也有法兒治
    由於設防不周全,這才導致防治效果差,薊馬危害仍舊猖獗。3、宋師傅重視殺蟲忽略殺卵,形成薊馬打不死的假象宋師傅個人沒有較強的防治意識,明知道最近薊馬危害猖獗,此前有不做任何預防措施。如今大棚葡萄受害嚴重,所以宋師傅在用藥防治的時候有些「急功近利」。
  • 這樣防治潛葉蛾,蟲卵通殺,把蚜蟲、飛蝨、薊馬、蚧殼蟲一起幹掉
    這樣防治潛葉蛾,蟲卵通殺,把蚜蟲、飛蝨、薊馬、蚧殼蟲一起幹掉一、潛葉蛾對柑橘樹的危害:這樣防治潛葉蛾,蟲卵通殺,把蚜蟲、飛蝨、薊馬、蚧殼蟲一起幹掉三、如何防治潛葉蛾:2、 藥劑防治:在新稍發生1釐米左右進行統一噴藥,藥劑可以使用阿維殺蟲單+聚清(氟啶吡丙醚)噴霧,把卵、幼蟲、成蟲一起殺滅。間隔7天再噴霧一次,聚清具有內吸轉移活性,可以影響隱藏在葉片背後的幼蟲。聚清針對刺吸式口器害蟲,百萬分之一的濃度就能阻斷其繁殖鏈條,使其不能孵化、不能變態、不能翼化。
  • 小麥皮薊馬的危害與防治
    三、防治技術 1. 農業措施 1>秋耕冬灌、合理輪作 倒茬在小麥皮薊馬發生嚴重的區域,秋季或麥收後用圓盤耙切翻再進行深耕和冬灌,及時清除麥場及周圍的麥堆、麥稈和麥穎殼等,破壞其越冬場所,可有效降低越冬蟲源基數。
  • 蚜蟲、薊馬、紅蜘蛛不好防治,注意這幾點將不再是難事!
    這幾年在農業生產中各種刺吸式口器的小蟲,已成為農業生產中最難防治的害蟲品種,比如薊馬、蚜蟲、飛蝨、紅蜘蛛等!針對這些小蟲的防治,目前很多農戶,還都是見蟲打藥,我認為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這些小蟲世代重疊度都比較高,一年發生很多代,見蟲打藥防治效果不是很徹底。
  • 這藥針對抗性夜蛾,同時消滅介殼蟲、紅蜘蛛、薊馬,還殺卵
    蔥管夜蛾,顧名思義,它產取食於蔥管內,藥劑很難發揮作用,要想有效防治,需要深入了解其生長習性。這個藥消滅抗性夜蛾——殺蟲、殺蟎還殺卵!常規的藥都能殺低齡夜蛾,4齡後,甜菜夜蛾鑽入蔥管,防效再好的藥劑,都很難穿透蔥管厚厚的蠟質層,就更難消滅它們了。這個藥消滅抗性夜蛾——殺蟲、殺蟎還殺卵!
  • 農業種植過程中,蚜蟲、薊馬、白粉蝨的防效為什麼越來越差了?
    2、薊馬的危害薊馬也是以成蟲進行危害,主要危害葉片(嫩葉),受害後的嫩葉,會表現為生長弱、葉片薄、生長緩慢,並且有枯萎的症狀,另外薊馬也會危害果實,比如一些瓜果類的蔬菜受害後,會導致提前落果,影響產量和品質。
  • 薊馬常殺常有?你用過多殺黴素嗎?針對防治效果好,從4方面介紹
    農業生產過程中,部分農戶為了方便、快捷地防治害蟲,通常會使用到高濃度的農藥,這樣效果雖然好,但是也造成了害蟲的抗性越來越高,到了後來即使大量用藥,害蟲也還是繼續猖獗,對作物造成危害。隨著農戶們對農藥認識的提高,逐漸對生物源殺蟲劑也有所耳聞。所謂生物源殺蟲劑,就是從微生物或是植物中提取並加工製作而成的,具有低毒、無抗性、高效等多個優點。
  • 薊馬分類大全,看看自家地裡的是哪種
    中文學名:薊馬別稱:薊蟲界:動物界體長:1mm體色:金黃色卵長:0.2mm卵形狀:長橢圓形卵顏色:淡黃色食物:汁液亞綱:有翅亞綱綱:昆蟲綱目:纓翅目門:節肢動物門亞門:有顎亞門雌成蟲主要行孤雌生殖,也偶有兩性生殖;卵散產於葉肉組織內,每雌產卵22~35粒,若蟲也怕光,到3齡末期停止取食,墜落在表土。2、蔥薊馬蔥薊馬又稱煙薊馬、棉薊馬,體型較大,體長約1.2~1.4毫米,體色自淺黃色至深褐色不等。年發生8~10代,世代重疊。
  • 薊馬:「就喜歡你看不上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9月一個蟲子很是囂張,它就是薊馬。 薊馬的危害高峰期有三個:3-5月、秋季(9月)、11-12月。 2、跑的快:薊馬個體非常小,肉眼不容易看清楚, 成蟲善飛能跳,可藉助外力四處逃竄,因此,薊馬一旦發生,擴散很快,防治困難。 3、生的多:從卵到成蟲僅需14天,世代更替快,一年發生7~8代,1~2代發生就已經較為齊整,以後會世代重疊。
  • 如何快速高效地殺死蚜蟲、薊馬、葉蟬、白粉蝨等害蟲
    作者:愛華植保蚜蟲、薊馬、葉蟬、白粉蝨等都屬於刺吸性口器害蟲,此類害蟲一般蟲體小,繁殖能力快,全年發生多代,極難防治。一、物理防治:1. 做好清園工作:特別是在越冬時期,將受害嚴重的有蟲枝條剪除燒毀,同時及時剷除雜草便於通風。
  • 薊馬是什麼馬?
    ——薊,如大薊、小薊等的花中活動,故又被稱為「薊馬」。薊馬和蚜蟲、竹節蟲等,都有孤雌生殖的技能,雌蟲不用談戀愛,也能生娃娃(薊馬雌性為二倍體,雄性為單倍體,由未受精卵產生,該過程稱為孤雌生殖),所以在許多薊馬物種中,雄性很少見,甚至根本不存在。
  • 薊馬,此馬非彼馬而是一種蟲害,品種多、危害廣,該如何防治?
    下面就通過薊馬的危害特點、發病環境和時間、防治方法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以便大家參考借鑑,減少損失。一、薊馬的危害特點薊馬喜歡群體活動,體型嬌小不認真觀察很難被發現,特別是在幼蟲期,很容易被忽視。3、藍板誘殺:利用薊馬的藍色光趨光性,在蟲害發生之前可以在果樹、田間懸掛藍色的粘板,對薊馬進行誘殺,同時這樣做還可以檢測薊馬蟲害的密度。在田間設置粘板,要保持農作物與粘板在同一水平線上,在果樹上設置粘板,可以懸掛在嫩葉嫩梢處。實用粘板好處多多,一來使用方便打開就可以用,二來無毒無害提高食品安全,三來粘板的防蟲速度快效果明顯。
  • 搞清楚這些內容,有效防治柑橘、葉菜頑固抗性小蟲!
    >華南農業大學昆蟲系副教授岑伊靜 抗性小蟲難防治抗藥性導致成本投入增加,農產品產量下降,如美國棉鈴蟲由於對菊酯類藥劑產生抗性,用其他防治措施替代50%後,防治費用增加一倍,產量仍然降低11%。 南寧泰達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楊其武表示,近年來,「小蟲鬧大災」已經成為共識。由於施藥難度大、繁殖能力強、世代重疊、各種蟲態並存、多數有避水的護體臘層、革質或結網,普通藥劑難以發揮作用,對防治藥劑要求很高。
  • 柑橘開花前重要工作,把薊馬、紅蜘蛛、潰瘍病等防治好!
    開花前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性:一、柑橘盛花期易有薊馬危害,但是,此階段不宜噴藥,部分藥劑會影響授粉,降低座果率,通常到謝花保果才噴。如果盛花期薊馬爆發,藥物保果期紅蜘蛛、潰瘍病爆發,春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就會很糟糕,所以開花前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開花前重點防治病蟲害1、薊馬:主要為害新梢、花、幼果,會造成新葉畸形、落花、花皮果等。春梢抽出薊馬就易來為害,盛花期是危害高發期,花前不噴藥就易大爆發,以後花皮果較多。
  • 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蟲子——薊馬
    薊馬:翅膀是細長的,邊緣有長而整齊的緣毛,就像是整齊的「纓」。 體微小,體長0.5-2mm,很少超過7mm,這就是容易被人忽視的主要原因,肉眼不容易看到它,尤其是幼蟲。我當時去調查這個問題的時候當地的技術員、經銷商、老百姓都說是病毒病,「連續兩年的毛病,尤其是今年更是嚴重,就是治不了……」老百姓很激動地說。我問:「按照病毒病防治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