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編輯部與三沙市委宣傳部聯合評出
2016三沙熱點新聞
二0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三沙市永興機場民航公務包機航班成功首航。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通訊員 許文攝
三沙永樂龍洞。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
在三沙北島,一隻綠海龜在產卵。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通訊員 黎明 攝
新年伊始,海南日報編輯部與三沙市委宣傳部評出2016年度三沙熱點新聞(以新聞事件發生時間先後為序)。
在過去的2016年,是三沙市極不平凡的一年。三沙人擔當前行,建設成就碩果纍纍。
此次評出的三沙年度熱點新聞,生動再現2016年三沙人的奮鬥歷程,濃縮了2016年三沙人取得的輝煌成績。我們看到,過去一年裡,三沙政權建設縱深拓展;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三沙海更藍,島更綠,景更美……
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傑表示,新的一年,三沙將探索發展三沙特色經濟和文化,爭創生態循環、資源節約、島礁風格、軍民融合發展典範,再創三沙維權建設發展的新輝煌,朝著把三沙建設成為「維權戰略重地、資源開發重要平臺、海洋經濟試驗區、海洋生態環保示範區、區域開放先導區」的目標邁進!
1、實施西南沙島礁生態基地建設計劃
三沙實施西南沙島礁生態基地建設計劃,此舉不僅可防風固島,防止海岸線受到侵蝕,更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駐島軍警民的生活質量。三沙先後組織專家到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等島礁開展科學調研,規劃選擇適應島礁生長的樹種。
2016年被確定為三沙綠化年,全市採取軍地協同配合的模式,種植大批苗木,新增綠化草皮。新種植苗木以椰子樹、抗風桐等樹種為主,點綴種植大王棕、三角梅等苗木。
三沙市2016年推出「網際網路+」樹木認養模式,首批500棵椰子樹不到24小時被全國網友一搶而空。2016年7月的「美麗三沙」樹木認種認養二期工程又種下了1300棵椰子樹。其中,西沙洲1000棵、趙述島300棵。活動啟動後,再次得到全國網友熱烈響應,啟動數分鐘後就有上百網友確定認養,最終被認養一空。
據統計,三沙全年島礁植樹200多萬株,成活率達85%,部分已綠樹成蔭。
2、保護到位海龜上島產卵量明顯增加
海龜是大型海洋爬行動物,被稱作「海洋旗艦物種」。2012年三沙設市後,開展了一系列保護工作,為海龜營造一個溫暖的家,讓這些海洋精靈在西沙群島繁衍生息。
三沙設市後,開展了人工幹預孵化、增殖放流等措施,力圖全鏈條保護海龜。2016年開始,北島上的漁民製作了海龜蛋巢保護記錄牌,對海龜蛋巢進行編號。島上哪一個角落有海龜產卵、孵化時間長短、地勢高低,一目了然。
全方位的保護給海龜帶來了更多成活的機會。晉卿島2015年已分3批養殖了220隻小海龜,其中有197隻成活。而在北島,2016年海龜共在島上產下152窩海龜蛋,數目較往年明顯增多。
更為可喜的是,三沙市已在南沙洲、北島、晉卿島、甘泉島、全富島等多個島嶼監測到海龜產卵、孵化的情況,並在晉卿島、七連嶼建立海龜保護站,將產卵點的保護工作責任分配到人。
3、「瓊沙3號」輪黨支部獲全國先進稱號
2016年7月1日,「瓊沙3號」輪黨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瓊沙3號」輪是三沙市擔負交通和後勤補給的政府公務船,船上共有船員36人、黨員8人,自2007年下水以來,「瓊沙3號」輪共安全航行了261個航次,為島上運送物資10萬噸,接送上下島人員12萬人次,是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舟」。為貫徹落實國家「經略南海」的戰略部署,確保「瓊沙3號」輪的正確航向,該黨支部緊扣三沙市維權、維穩等中心工作,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帶頭作用。
颱風中,他們堅持運送物資。設市後,增加航次滿足群眾需求,漂在海上的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帶領著36位船員在百姓和國家需要他們的時刻衝在前方。9年航行零事故。
4、三沙舉行首次海空立體救援演練
2016年7月14日,三沙市海上應急演練在西沙七連嶼海域成功舉行,演練科目包括「海空立體」搜救、遇險人員救助、海上消防等,這是我國在三沙海域首次舉行的多科目綜合性海空搜救演練。
本次演練是三沙設市以來首次「海空立體」應急演練,由三沙市政府、海南海事局聯合主辦,三沙市政府辦公室、三沙海上搜救分中心、三沙海事局承辦,成功驗證了《三沙海上搜救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檢驗了多部門聯合應急救援機制和實戰能力,有利於提高三沙市水上應急搜救的組織、協調和指揮能力,更好地服務南海船舶航行安全。
5、探明永樂龍洞為世界最深海洋藍洞
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在三沙市政府的支持下,三沙航跡珊瑚礁保護研究所(以下簡稱「航跡研究所」)科研人員採用科學器材探測與人工潛水觀察測量相結合的方法,獲取了大量原始科學數據,成功探明了西沙藍洞的深度為300.89米,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
2016年7月24日,在三沙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的科研平臺上,三沙市永樂工委書記蔣維權接過一份寫有「原則上同意永樂工委提出的以『三沙永樂龍洞(Sansha Yongle Blue Hole)』命名西沙藍洞的建議」的文件。
目前,三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永樂龍洞的保護、科研、開發、利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措施,將實施最嚴格的保護措施,保護好這一自然遺產。
6、三沙被授予「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2016年7月29日,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上,三沙市被授予「全國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傑接受頒獎。
設市之初,三沙便成立了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三沙市現役軍人立功受獎獎勵辦法》等12個優撫文件,優撫標準位列全省乃至全國前茅。三沙市每年安排財政資金6000多萬元開展「十大雙擁工程」。
三沙軍地積極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值班輪值、聯合執法、海上民兵、司法機制」等軍警民聯防機制。如今,西沙、南沙9個有人居住島礁都成立了民兵島礁國旗班,常態化宣示主權。
7、永興島千噸海水淡化廠投入使用
2016年10月1日,三沙市永興千噸海水淡化廠投入使用,加上永興島此前建設的海水淡化設備,預計每天可產淡化海水1800噸,全面保障駐島軍警民的用水需求。
據了解,永興海水淡化廠共有3臺500噸海水淡化設備,進行兩備一用。該工程採用雙膜法處理工藝,通過去除雜質、反滲透、脫鹽、礦化、調質等一系列處理,產水可達到飲用水標準。該廠一天淡化海水約1000噸,其中700餘噸達到直飲水標準。淡化的海水通過鋪設好的供水管道直達駐島軍警民所用水龍頭,加上此前建設的海水淡化設備,永興島目前每天可淡化海水約1800噸,滿足駐島軍警民的用水需求。
8、見證三沙發展巨變圖片展舉辦
2016年11月11日,由三沙市委市政府主辦的「美麗三沙華彩巨變」三沙市建設發展圖片展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開展。《華彩巨變》版塊匯集180多張見證三沙建設發展的圖片。從政權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民生改善、軍民融合發展等5個方面,通過新舊照片的對比,反映三沙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2016年上半年,三沙市舉辦「印像·祖宗海」三沙圖片徵集活動,共收到來自國內外的5000多張珍貴圖片。11月11日,在有著「中國第一街」之稱的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從徵集活動中精選出的210多張新舊照片在這裡展出,分《美麗三沙》《華彩巨變》兩個版塊呈現,時間跨度半個多世紀。
同年12月12日,「紀念我國收復南海諸島70周年」大型圖片展在省博物館開幕,紀念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事件。展覽通過「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是歷史上確立的」「中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南海維權」「建設和平、友好、合作之海」「三沙·華彩巨變」5大展區、70餘塊展板,分別展示我國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的歷史見證、收復南海諸島的背景及過程、新中國成立後的南海維權、南海的開發與建設歷程、三沙市建設發展成就等內容。
9、中共三沙市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
2016年11月12日至14日,中國共產黨三沙市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永興島勝利召開,來自三沙市各個島礁、各條戰線的黨員代表們共同回顧過去取得的喜人成績,描繪了未來5年的發展藍圖。
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傑代表三沙市委向大會作題為《加快三沙新發展再創三沙新輝煌》的報告。報告提出今後5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牢記維權維穩保護開發的使命,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爭創「四個典範」,全面推進政權、基礎設施、生態環保、民生工作和軍民融合發展,為實現主權三沙、美麗三沙、幸福三沙的「三沙夢」,守好祖國南大門而努力奮鬥。
中國共產黨三沙市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肖傑為三沙市委書記,阿東為三沙市委副書記。
10、永興機場民航公務包機航班通航
2016年12月22日10時20分,從海口市美蘭機場起飛的一架民航客機降落三沙市永興機場,標誌著永興機場民航公務包機航班成功首航。今後,永興機場開通每日一班至海口美蘭機場的民航公務包機航班。
據了解,永興機場軍民合用改擴建工程於2016年5月竣工,於12月1日通過民航行業驗收。12月16日,永興機場取得民用機場使用許可證,正式實現軍民合用。
2016年1月、7月,永暑、美濟、渚碧三大機場相繼試飛成功。(本報永興島1月2日電)
海南日報記者 劉操 整理
責任編輯:甘晨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