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在三沙開展海洋國家公園建設的建議

2021-01-08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案  由: 關於在三沙開展海洋國家公園建設的建議 提 案 者: [委員] 董建平;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重點改革任務,是我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新舉措,對於推進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國家公園體制機制試點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相信隨著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公園建設必將成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
   一、三沙開展海洋類國家公園建設的必要性
   國家公園作為一種新的生態保護形式和制度,當前正在我國的三江源、祁連山等10個陸地區域開展試點工作,但目前尚無海洋類的國家公園試點,國家亟需探索海洋類國家公園的管理,積累海洋類國家公園建設的經驗。
   三沙市作為我國年輕的地級市,管轄著我國最大的海域。這裡有著豐富的珊瑚礁和熱帶島礁生態系統,擁有世界最深的海洋藍洞—永樂龍洞和石島老龍頭等海洋地質遺蹟,生長著海龜海鳥等大量的珍稀瀕危海洋生物和極為豐富的魚類資源,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與社會價值。把三沙作為海洋類國家公園建設,對於保護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海洋地質遺蹟和海洋珍稀動植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三沙開展海洋類國家公園建設的可行性
   三沙擁有開展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的優越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三沙市由於遠離大陸,是我國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小的海域。海洋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持良好,這是建設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基礎。同時三沙市海域所擁有的豐富海洋資源,可以實現國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傳承的國家公園建設目標。三沙市陸域面積較小、居民較少,屬於典型的海洋生態系統,具備理順管理體制和創新運營機制條件。綜上,三沙市完全具備建立離岸超大型海洋類國家公園的良好基礎條件,是開展海洋類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的理想場所,也是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海洋國家公園體制的必選之地。
   在三沙市開展國家公園試點建設,符合《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關於國家公園的建設理念。首先是符合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的理念,無論是對典型的海洋生態系統,還是對島礁生態系統,三沙管轄的海域都保持著良好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其次是符合堅持世代傳承的理念,三沙無論是珍貴的海洋生物資源還是能源礦產等其它海洋資源,都是留給後代的發展基礎和珍貴遺產;三是符合堅持國家代表性的理念,位於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的永樂龍洞是目前全球已知的最深藍洞,它不僅是我國人民高度認可的自然遺蹟,也是全世界人類的遺蹟;四是符合堅持國家利益為主導的理念,三沙作為一路一帶建設的南大門,其海洋保護和國家公園建設將極大提升國家利益和國家形象,彰顯中華文明;五是符合堅持全民公益性的理念,保護和提升三沙海域所含的巨大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和旅遊價值,是全民族受益全區域共享的重要體現;最後符合堅持廣泛參與的理念,三沙軍民對海洋擁有天然的保護意識和強烈摯愛,軍民共建一直是三沙的特色。
   三、三沙開展海洋國家公園建設的創新價值和意義
   (一)開創我國離岸超大型國家公園的新格局。由於建設時間較短,我國的海洋保護地均為近岸小型區域,平均面積不到300平方公裡,尚無離岸大型海洋保護地。在席捲全球的超大型海洋保護地建設狂潮中,超大型海洋保護地已經成為了一種新型的海上圈地運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護地已經達到近200萬平方公裡。這些超大型的海洋保護地對於生態系統保護和漁業資源保護具有明顯的優勢,也是實施國家有效管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開展試點的最大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面積也只有12萬平方公裡,而三沙國家公園通過逐步試點後規劃面積可以達到100萬平方公裡,成為我國國家公園布局中的新亮點和新格局。
   (二)開闢國家公園管理制度的新模式。當前的國家公園試點多為解決跨行政區域管理衝突,為實施整體保護和系統保護提供管理模式和經驗。但三沙國家公園的試點建設,重點將在軍民共建共管和軍民融合保護上積極探索管理模式。三沙海域開展海洋國家公園試點,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軍民融合的方針,實現生態保護與國防建設、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管理制度上繼承軍民共建的光榮傳統,發揮各自優勢,在生態保護、文化建設等領域保持合作,探索公園軍地共管共建、海島空間分合有序、公共服務軍民兼顧、基礎設施互聯共享的新模式。
   (三)探索國家公園建設和管理的新方法。目前我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尚未包含海洋類型的國家公園,在水多陸少的三沙開展海洋國家公園的選劃與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科研監測、管護與巡護、科教宣傳等,都將與陸域的國家公園的方法不同。因此,三沙海洋國家公園試點建設,將極大促進國家公園建設管理新方法、新技術探索,為以後的海洋類型國家公園的創建提供示範和引領作用。
   (四)創新海洋權益保護的新實踐。三沙市是我國最南端的地級行政區,是捍衛領土主權的前沿陣地。在三沙海域開展海洋國家公園試點建設,有效保護典型的海洋生態系統和海洋資源,是對區域沿海各國的貢獻和責任;軍民共建共管的國家公園管理模式,可對海域實施有效管理和管控,將是我方維護南海生態安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要舉措。
   四、工作建議
   海洋不僅是三沙的依存空間,也是中華民族未來的發展依託。在三沙開展海洋國家公園試點建設,既是保護我國的重要海洋生態系統、海洋地質遺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迫切需求,也是彰顯國家公園體制建設的重要創新和海洋實踐。海南省應加強在國家公園方面的工作力度,著力打造國內首個海洋類國家公園。為此,建議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三沙的海洋監測和國家公園管護基礎能力建設,彰顯國家主權
   在重要島礁和典型生態系統區域設立驗潮站和海洋監測站,運用數字海洋的最新成果,驗潮站和監測站的海洋水文數據實現無人值守,海洋水文數據實現實時傳輸。在三沙國家公園示範區建設監控和預警設施,倡導軍民融合,運用雷達、無人機等技術手段,實現對示範區邊界的管控。利用衛星遙感和無人機照片計算、評估和預測三沙的生態資源和環境風險,並做到定期監控、自動分析、自動預警。為了更好的體現我國南海主權和保護三沙的生態環境,在三沙的重點區域開展海洋生物、化學和生態系統的常態化監測運行。
   (二)儘快開展三沙綜合科考調查,力爭在國家層面設立三沙生態保護專項
   目前三沙轄區生態基礎調查資料極度缺乏,不足以支撐三沙未來的生態保護工作,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綱要的目標。建議支持三沙市人民政府牽頭組織,由各科研單位為技術支撐,在國家層面爭取設立三沙生態調查與保護專項,摸清三沙的生態家底,科學制定三沙生態保護方案。專項任務內容包括:調查珊瑚礁典型生態系統、統計珊瑚種類、分布和活珊瑚數量,並開展珊瑚共生生物的研究;調查庫氏硨磲、玳瑁、綠海龜、紅腳鰹鳥、虎斑寶貝、文昌魚等瀕危物種的分布、洄遊/遷徙路線、產卵場、種群數量;開展三沙生態修復研究,包括珊瑚的種植技術、長棘海星等入侵生物的防治技術;開展三沙微生物種質資源和基因資源調查,並對其應用潛力進行評估,為三沙海洋資源的保護和海洋國家公園的建設奠定科學基礎和依據。
   (三)大力支持三沙納入國家海洋公園試點,穩步推進三沙海洋國家公園選劃工作,逐步擴大國家公園管理面積
   支持三沙申報國家海洋公園試點單位,協調海南各有關單位和部門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保障海洋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護優質生態環境。以珊瑚礁等典型生態系統和瀕危海洋生物保護為重點,著力提升生態管控能力,逐步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三沙海洋生態保護工作,在合適時機爭取協調國家林草局推進三沙海洋國家公園選劃工作,並分階段擴大三沙國家公園示範區面積。

承辦單位及答覆

主辦單位 會辦 交辦日期 省林業局;  省生態環境廳;三沙市政府;  2019-04-26

 

承辦單位答覆 答覆日期 答覆內容 林業局

2019年7月15日

詳細查看

關閉

關於在三沙開展海洋國家公園建設的建議
(B類)

本答覆內容不公開

相關焦點

  • 三沙未來五年:建設智慧海洋城市 深度拓展海洋旅遊業
    三沙未來五年:建設智慧海洋城市 深度拓展海洋旅遊業 2016-11三沙市副市長馮文海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未來五年三沙市將建設智慧海洋城市,深度拓展海洋旅遊業。圖為馮文海。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攝   中新社三沙永興島11月22日電 (記者 關向東 王子謙)三沙市副市長馮文海22日在三沙市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未來五年三沙市將建設智慧海洋城市,深度拓展海洋旅遊業。
  • 建設成就碩果纍纍 2016三沙熱點新聞
    我們看到,過去一年裡,三沙政權建設縱深拓展;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三沙海更藍,島更綠,景更美……  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傑表示,新的一年,三沙將探索發展三沙特色經濟和文化,爭創生態循環、資源節約、島礁風格、軍民融合發展典範,再創三沙維權建設發展的新輝煌,朝著把三沙建設成為「維權戰略重地、資源開發重要平臺、海洋經濟試驗區、海洋生態環保示範區、區域開放先導區」的目標邁進!
  • 關於加強海洋環境綜合治理的建議
    關於加強海洋環境綜合治理的建議(B類)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對政協海南省第七屆   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072號提案的答覆(B)      辛悅國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加強海洋環境綜合治理的建議
  • 三沙神秘海洋藍洞探明深度超300米 世界已知第1深
    「三沙永樂龍洞」,探明深度為300.89米,被證實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三沙永樂龍洞」有著悠久的傳說,海南譚門等地漁民,祖祖輩輩在西沙群島捕魚為生,他們從前輩口中聽聞在西沙群島永樂環礁有一個深不可測的「龍洞」。在海南漁民中流傳著很多關於龍洞的神話傳說。有漁民說永樂龍洞是南海的眼,藏有南海的鎮海之寶,還有說此處是定海神針所在地,孫悟空拔去定海神針做如意金箍棒,留下深不可測的龍洞。漁民們世世代代敬重龍洞、愛惜龍洞。
  • 關於保護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建議
    因此需要科學、有序、合理地開展保護工作二、存在的問題    1、管理問題    目前,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管理涉及多行業多部門,形成了管理混亂、缺乏協調的狀況。各相關部門應該在溼地管理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方面,以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為重,建立權威性和有效性的管理協調機構,完善溼地保護管理協調機制,使城市溼地發揮有效的作用。
  • 轉發對人大代表加強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保護和利用的建議的答覆
    青島市城陽區海洋發展局青島市城陽區農業農村局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城陽分局對城陽區六屆人大四次會議(會字)第83號建議的答覆周春玲代表:您提出的「關於加強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保護和利用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覆如下:一、基本情況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由國家海洋局 2016 年
  • 三沙建市一周年 市長:目前移民三沙並不現實
    綠島建設與守護 島上建設的第一個項目是永興汙水處理、西沙垃圾收集轉運項目。為了保護島礁水土不受海浪侵蝕,三沙市政府還在西沙開展起「綠化寶島」植樹行動計劃。 鄭有柏雖然只在永興島居住了5年,但幾十年的漁民生涯讓他對西沙諸島如數家珍。「以前很多島上面沒這麼多樹,都是漁民帶過來種上的。」
  • 三亞市長阿東:海洋問題決定著國家的興衰
    阿東:關於海洋問題確實是非常重要的話題,我做海洋工作將近二十多年,我是雪地裡學出身的,一直是從事海洋工作的。我一個最大的體會,海洋問題決定著國家的興衰。大家知道,我國海洋面積較大,海洋經濟發展近幾年相當迅速。
  • 中國海洋大學開建西海岸校區!校長解密新校區建設原因及規劃定位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奠基—全景航拍 通訊員 吳濤 攝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表示,中國海洋大學作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中唯一一所綜合性海洋大學,因海而興、因海而強。為更加便捷地支撐海洋科研教學工作的開展,學校一直希望能建一個瀕臨海濱的校園,對海的渴望與需求不言而喻。
  • 三沙波浪能發電項目預計年底投運
    為有效解決三沙分散式深海島嶼供電問題,海南電網公司於2018年開始開展「含波浪能發電系統的海島智能微網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應用」項目研究。為確保項目順利開展,三沙供電局通過與三沙市政府、有關軍事單位充分溝通,已順利完成用海的申請、項目環評報告等前期工作,現已進入技術研究與示範應用實施階段,預計今年年底可投運發電。
  • 支持建設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 推進泉州海洋經濟建設
    支持建設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 推進泉州海洋經濟建設 qz.fjsen.com 2013-06-19 14:15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省本報訊 (記者 鄭意凡 張珺)18日,第十一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期間,省海洋與漁業廳與市政府籤訂《共同推進泉州海洋經濟強市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全面鋪開,擬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
    大洋網訊 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明確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省人民政府已將「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調整為「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統籌推進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珠江口國家公園等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和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工作,加強對我省國家公園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
  • 福建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獲批 系泉州首個國家海洋公園
    原標題:福建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獲批建立 日前,國家海洋局下發通知,批准建立福建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福建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是泉州市首個國家級海洋公園,也是福建省近兩年來唯一獲批的國家級海洋公園。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的獲批建立,是泉州市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 三沙發現神秘海洋藍洞:深度超300米
    原標題:三沙發現神秘海洋藍洞:深度超三百米,傳說為「南海之眼」近日,經過專家的現場探查確認,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的海洋藍洞為「三沙永樂龍洞」(SanshaYongleBlueHole),其被證實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位於三沙市西沙群島永樂環礁晉卿島與石嶼的礁盤中,深達300.89米,地址坐標為北緯16°31′30″、東經111°46′05″。
  • 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實現生態保護與協調發展和諧統一
    海南應當積極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在本省開展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試點工作,這將是海南作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創新之舉,為我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探索和積累經驗。海南在海洋環境下建設海島型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以保護生態系統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為目標的。我國的熱帶雨林多為熱帶季雨林,是在熱帶季風氣候條件下發育的植被,主要分布在雲南南部、海南和臺灣南部,在西藏東南部、廣西、廣東也有少量分布。海南熱帶雨林區域作為海島型熱帶雨林,既有極其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又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科學內涵,為全國人民高度認同,在全國範圍內具有特殊意義。
  • 三沙地理·珊瑚礁——三沙珊瑚礁:海底熱帶雨林
    三沙的珊瑚礁六成以上是環礁,圖為西沙鴨公島。 宋國強 攝  三沙地理·珊瑚礁 三沙市的島礁,幾乎都是珊瑚島礁,換句話說,三沙市就是珊瑚礁市。 海南師範大學地理與旅遊學院教授畢華說,珊瑚礁是很金貴的,新興的三沙市肩負著開發建設的重任,同時還承擔著加大珊瑚礁保護的重任。  成因:珊瑚蟲繁殖而成  南海諸島屬於海洋島,是在海洋中自行生成的島嶼,一般與大陸的構造、巖性、地質演化沒有關係。而大陸島,系因地殼上升、陸地下沉或海面上升、海水侵入使部分陸地與大陸分離而成。
  • 廈門國家海洋公園在哪裡?大部分市民不清楚
    中曾提到,不少「黃牛志願者」向遊客推薦「廈門國家海洋公園」這一景點。對此,許多人都一頭霧水:「廈門國家海洋公園到底在哪呢?」­  近日,也有市民致電本報,稱曾經在成功大道文屏路口等處,看見了「廈門國家海洋公園」的指示牌,卻不知這個公園究竟在何處。針對這一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走訪了解。
  • 濱海新區有國家海洋公園啦
    天津濱海國家海洋公園區域位置圖公園面積14203.29公頃,實現了沿海灘涂、牡蠣礁生境、遺鷗等珍稀鳥類棲息地的系統保護。  ■ 建立天津濱海國家海洋公園,以加強濱海溼地保育、生物資源生態修復,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維持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為目的,打造一個集保護管理、資源利用、科研監測、生態修復、宣傳教育、社區共管於一體,設施完善、科研領先、管理高效、功能齊全的國內領先的海洋自然公園。
  • 國家海洋局會同三沙市首次綜合調查世界最深海洋藍洞
    中新社海口6月4日電 (王子謙 彭子娥)海南省三沙市政府4日介紹,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會同三沙市有關部門對永樂龍洞進行首次綜合調查。  永樂龍洞位於三沙市西沙群島永樂環礁晉卿島與石嶼的礁盤中,深達300.89米,被證實為迄今發現的世界最深海洋藍洞,2016年7月正式命名為「三沙永樂龍洞」。
  • 關於在中小學教材中增加「海洋」板塊 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識的建議
    致公黨黨員、國家海洋局東海信息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工葉娜反映,青少年是我國實施「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的儲備性人才,在實現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轉變的過程中,將發揮重要作用。「海洋國土」意識代表著他們對海洋的基本認知水平,關乎我國海洋版圖,影響著我國未來經略海洋的能力、能否佔領並拓展未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