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城陽區海洋發展局
青島市城陽區農業農村局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城陽分局
對城陽區六屆人大四次會議(會字)第83號建議的答覆
周春玲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加強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保護和利用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覆如下:
一、基本情況
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由國家海洋局 2016 年 8 月批准建設,是全國最大的半封閉海灣國家級海洋公園。針對群眾對海洋公園的誤解,周邊汙染源頭未完全控制,海洋公園禁養區內仍存在池塘養殖和底播貝類養殖區等問題代表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宣傳,建立並定期維護的海洋公園網站。發布海洋公園調查與監測數據,結合每年「6.8海洋宣傳日」對海洋公園展開重點宣傳,提高公眾對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的認知度。
(二)加強汙染源頭的有效控制和海洋生態環境監視監測。深入開展祥茂河等入海河流環境綜合整治,基本消除入海河流劣 V 類水體。逐步清退禁養區的養殖區,尤其是池塘養殖區。
(三)管控旅遊活動範圍與強度、開發生態型而非遊樂場型旅遊產品。建設一處適度開發,基本保持風景原貌的休閒和科普基地或海洋生態文明展示中心,使之成為海洋公園宣傳和保護的窗口。
二、工作措施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在海洋公園宣傳和管理方面
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以下簡稱海洋公園)的管理機構設在青島市海洋發展局,海洋公園的相關信息發布放在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網站的公開信息欄中,目前,沒有單獨建立海洋公園網站。
城陽區作為膠州灣海洋公園的成員單位之一,為加強海洋公園的保護和利用工作,認真開展「6.8海洋宣傳日」和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通過拆違建、修岸線、還海域、生態修復等措施,逐步實現膠州灣海域生態環境的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是優化生態保護紅線,加強汙染源頭防治。
配合自然資源部門開展膠州灣海洋生態紅線的劃定和海洋公園優化工作,及時與勘劃技術部門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溝通,提出意見和建議,並提供舉證材料,爭取勘劃技術部門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對我區海洋發展的支持,積極推動膠州灣海洋生態紅線和海洋公園劃定的合理性和規範性。
二是加強膠州灣海域動態監管,做好海洋災害預警和處置工作。
做好海域動態監管系統的使用工作,每月按時完成海域使用的統計上報。
協助市局完善滸苔、赤潮、海浪等海洋生態災害和溢油等突發環境汙染事故監測與應急網絡,持續提高海洋防災減災及救援工作水平,今年上半年通過雲MAS簡訊平臺、北鬥系統和金宏網為1000餘涉海單位和個人發布海洋災害預警信息12次。
三是嚴守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加強海洋監察執法工作。
嚴格開展圍填海管控工作,進一步完善「網格化」管理體系,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制」和「旬巡查、旬報告」制度,推行「三巡二看一舉報」發現機制,明確海域巡查監督檢查分工,分區管控責任到人,對違法違規圍填海行為要「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早整治」,嚴防死守,強化海域海島海岸線的執法巡查制度,每旬巡查海岸線一次,每季度巡查海島一次。
整治違法圍填海案件13起,恢復海域原狀194畝,拆除冒島違建房屋6處及涼亭、燈杆、臨時板房等設施,按照上級要求清理整治到位,並通過覆核驗收,獲得省主要領導的好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四是大力實施生態修復工程。
一是組織實施「南紅北柳」等生態整治修復工程,加強濱海溼地修復,在灘涂種植鹼蓬、檉柳等耐鹽鹼植物進行生態修復,恢復原始自然風貌;
二是深入開展海洋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今年放流牙鮃魚苗種195萬尾,進一步豐富膠州灣海洋生物多樣性;
三是完成流亭岸線、紅島東岸線等海岸線整治項目,恢復岸線生態功能,打造公眾親水生態岸線7.6公裡。
五是積極推進還海工程,清理整治禁養區養殖活動。按照「尊重歷史、區別對待、統籌部署、分期實施」的原則,
一是全面完成膠州灣海域養殖網箱、筏架等養殖設施清理工作,拆除養殖筏架(網箱)26000多個,收回養殖池塘4000餘畝,還海面積達150萬平方米;
二是積極開展膠州灣轄區禁養區養殖設施清理整治工作,我區膠州灣禁養區位於大沽河東側海域,池塘養殖面積約430公頃。
目前,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我局通過網上招標和政府採購確定了一家監測公司對全區水產養殖主體(含限養區和禁養區)進行排查、測量、建檔等工作,現已排查限養區養殖戶44家,禁養區養殖戶排查工作預計8月底前結束。
下一步,我局將根據摸排情況,開展海洋環境影響後評價工作,制定清理整治工作方案。
(二)在入海河流環境綜合整治方面
自1996年至今,城陽區政府累計投資16億元,對白沙河、墨水河等主要入灣河道進行了綜合整治,治理內容包括:河道疏浚、蓄水、截汙以及河道兩側生態景觀提升,有效改善了河流生態環境,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了「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生態治理效果。
2020年區政府已將祥茂河、洪江河、桃源河治理工程納入了區政府重點建設項目,全面組織實施。目前,祥茂河、洪江河綜合治理工程已完成工程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前期審批手續辦理,工程已經開工建設,計劃2021年6月底完工;桃源河綜合治理工程已完成了工程立項,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計劃2020年10月份開工建設,2022年底完成。
目前,祥茂河、洪江河均已埋設汙水主管線,下一步將結合洪江河、祥茂河等河道生態景觀治理,一併啟動實施截汙工程。工程完成後,可有效較少水汙染,改善河道水生態環境,為保護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奠定堅實基礎。
(三)在加強汙染源頭的有效控制和水質監測方面
城陽區高度重視入海河流汙染源頭有效控制。
5月份,城陽區政府相關部門聯合上馬和棘洪灘街道對祥茂河城陽段兩岸進行徒步排查並全面問診,取水樣37份,對發現存在問題的7處點位督辦相關街道進行整改落實。今年1-6月份祥茂河水質均值達標且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限值要求。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是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宣傳力度。我局依託環保志願者組織、環境教育基地、6.5世界環境日紀念宣傳等品牌活動和微信微博等平臺,組織開展各類社會宣傳活動、發布微信公眾號文章、微博、刊發新聞稿件等,多層面提高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督促轄區企業提高對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的重視程度。
二是加強對涉水企業的監管執法力度。
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排汙許可制度、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制度、企業信用評價制度、汙染源在線監控等系列執法、管理制度,綜合運用例行檢查、突擊檢查、節假日暗查等方式,強化對涉水企業的環境執法監管,督促企業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確保水汙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汙染物達標排放。三是加強對祥茂河水質監測力度。對祥茂河轄區斷面水體進行定期監測,實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並加強河道巡查排查,對發生水質異常情況及時通報相關部門進行處置,保證祥茂河水體穩定達標。
(四)在海洋公園旅遊開發活動方面
目前,在祥茂河兩岸,已建成青島生態科技園(3A級旅遊景區)、方特夢幻王國(4A級旅遊景區)和韓家民俗村(3A級旅遊景區)等景區園區,基本可以滿足市民休閒需求。目前,在海洋公園規劃範圍內,暫無旅遊開發計劃。
延伸閱讀:
近日,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出臺《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總體規劃(2021-2025年)》(修改稿)並進行公示。《規劃》指出,經過有針對性、科學性的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和生態旅遊設施建設,打造一個生態健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海灣型國家級海洋公園典範。
根據《規劃》,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總面積為20063公頃,分為重點保護區、生態與資源恢復區和適度利用區。重點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核心是大沽河與洋河口溼地的生境保護和自然恢復,該區域是膠州灣的生態核心,區內實行嚴格的保護制度,禁止圍填海等不利於重點保護區保護的活動;生態與資源恢復區作為緩衝帶,根據海洋公園總體規划進行對生態環境恢復有益的修復性項目或活動,如增殖放流、開展互花米草等外來物種治理工作;適度利用區嚴控陸源汙染,著重加強對墨水河、白沙河等幾條入海河流的汙染控制。經嚴格科學論證,可適度開展與保護目標不相衝突的開發活動,如海上旅遊休閒、底播養殖等。
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於2016年批覆成立。2017年,《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總體規劃(2016-2025年)》獲批實施。2020年,因青蘭高速公路改擴建及紅島連接線工程建設涉及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生態與資源恢復區,市海洋發展局啟動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範圍與功能分區調整論證,組織編制了《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功能區調整論證報告》和《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總體規劃(2021-2025年)》(修改稿)。
來源:城陽政務網、白沙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