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是一座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作為海洋科技名城有著得天獨厚的海洋教育優勢和科普資。如何用好青島的海洋資源,打好海洋攻勢,是今年青島「兩會」上人大代表們熱議的話題。青島市人大代表、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市歐美同學會澳新分會會長認為,青島應加強青少年的海洋教育,建設中小學生海洋實踐訓練基地,讓青少年在實踐活動中得到鍛鍊和成長。
青島市人大代表、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市歐美同學會澳新分會會長 寧愛花
寧愛花表示,青島已在基礎教育階段普遍開展了海洋教育,成為全國首個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普及海洋教育的城市,目前青島市100多家科普教育基地中有相當一部分也涉海,但不得不承認現有的海洋展館及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存在規模小、布局分散、功能單一等短板。
寧愛花建議要加強對中小學生的海洋意識和海洋素質教育,這對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環境及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等有著重要意義。建立中小學生海洋實踐訓練基地是實現這一海洋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
「基地的建設旨在全面推進中小學生海洋意識和海洋素質教育,拓寬學生對海洋知識實踐渠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寧愛花認為,海洋實踐訓練基地的建設模式可參照青島市中學生學農實踐基地的方式,由市教育局與企業合作投資建設。海洋實踐訓練基地建設應主要包含海洋實踐教育版塊(如海洋知識競賽、趕海、釣魚比賽等活動)、海產品加工板塊、拓展訓練版塊等,同時還要保證基地的食、宿、學等眾多基礎功能。
寧愛花表示,通過海洋實踐訓練活動,可以讓學生既能學到相關涉海知識,增長生活技能,也能讓他們在活動中實踐,在實踐中成長。 信網首席記者 於曉
[來源:信網編輯:芃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