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在中小學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
新學期伊始,青島提出要創建具有特色的藍色海洋教育模式,打造教育新品牌。記者日前從青島市教育局獲悉,自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青島將在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據悉,開設年級為義務教育學校1年級到8年級,即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每學年為18課時。
-
青島中小學要開設藍色海洋教育課程 打造教育特色學校
25日,市教育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開齊開足開好科學課程,普通高中全面開設科技教育選修課。到2020年,全市力爭開發1-2門地方科技教育教材,95%以上的中小學校開設藍色海洋教育課程,建成50所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學校,打造200個精品科技教育社團。
-
海洋教育,山東先行
開發海洋課程,滲透海洋文化教育 結合海洋教育,對國家課程進行整合拓展,使國家課程校本化,將博採眾長、兼容並收、相融共生、勇立潮頭的海洋精神滲入學科素養,成為山東課程開發的一大特色。學校遵循「我的課程我做主」宗旨,匯集學校骨幹、外聘專家、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四大團隊智慧,開發「美麗南海」「魅力南海」「美利南海」「夢想起航」四個系列海洋教育課程,實現「海洋教育」的梯度層進。用課題研究、集體備課、名師引領、家校合作、專家展示五大平臺全力做強龍頭學科,將特色課程開出特色,形成優勢。通過「1+1+X」的課程實施模式,形成熱愛家鄉、主動生長、協作競爭、自信張揚的陽光心態。
-
青島市教育局局長劉鵬照:青島發展海洋教育勢在必行
3月25日,青島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青島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照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發展海洋事業、推動海洋教育是青島的使命所在。「發展海洋事業、推動海洋教育是青島的使命所在,在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人文資源和教育資源基礎上,青島發展海洋教育勢在必行。海洋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將為本市海洋事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引領、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劉鵬照說。
-
中小學海洋教育怎樣引入社會資源
但具體如何開展,才能既普及海洋科學知識,又激發學生研學熱情?多地在實踐中發現,做好做實頂層謀篇布局,是全面普及海洋教育的制度性保障。例如,青島自2011年便提出開展「藍色海洋教育實驗」,此後先後出臺多個文件,調整全市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地方與學校課程周課時由3課時調整為4課時,規定1-8年級海洋教育課程利用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時間開設,每學期不少於9課時。
-
青少年海洋教育協同創新中心落戶青島
該中心的成立是順應國家建設海洋強國戰略要求,發揮國家與地方行政部門、國家最高教育學術機構與高校專業科研的力量,聚合海洋教育資源,搭建起青少年海洋教育研究與發展的平臺。中心面向全國青少年,以開展海洋教育研究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傳播海洋知識、傳承海洋文化,培養青少年「親海、愛海、知海」為宗旨,將統籌組織、統一協調各方面力量推動青少年海洋教育工作,推動海洋教育課程的開發與應用,開展海洋研學、夏令營等多種形式的海洋教育實踐活動,加強海洋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舉辦區域以及國際間海洋教育交流活動,推動全國中小學海洋教育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
厚植海洋教育 人工智慧教育的「青島優勢」
全面打造海洋教育示範城特色市。2019年,青島市出臺《關於加快建設海洋教育示範城特色市的實施方案》,提出打造具有較強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的海洋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海洋特色人才培養高地和國際海洋科教中心城市。山東省教育廳也明確了相關支持政策,將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給予青島政策支持。
-
青島市優秀青年教師王妮妮,勇當青少年海洋教育聯盟的領頭羊
2009年她主持承辦的「走進海洋」全國科普日巡展啟動儀式上,中國海洋學會陳示標常務秘書長稱讚學校是「培養未來海洋科學家的搖籃」;2012—2015年連續三年承辦、參加了「全國少年兒童海洋教育青島論壇」,凸顯出學校鮮明的海洋辦學特色。在此期間,她一直在一線帶領教師、學生開展項目式的海洋教育活動,引領學校的海洋教育工作從活動走向課程。
-
青島再添六大教育集團 突出海洋航天科技特色,聚焦勞動教育、特殊...
青島三十九中教育集團總校長白剛勳介紹,集團將以本校校區、緊密型分校和鬆散型成員校的方式,組建涵蓋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學段的若干所中小學校的教育集團,將深入推進以海洋特色教育和項目式教學為基本內容的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探索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
青島市教育局局長:青島海洋教育「從娃娃抓起」推進全學段覆蓋
發展海洋事業、推動海洋教育是青島的使命所在,在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人文資源和教育資源基礎上,青島發展海洋教育勢在必行。海洋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將為本市海洋事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引領、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
教育部關於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的通知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在總結各地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經認真研究修訂,現正式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請結合本地實際遵照執行。《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是對義務教育學校管理的基本要求,適用於全國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對標研判、依標整改,切實做到「一校一案」,全面改進和加強義務教育學校管理工作,促進學校規範辦學、科學管理,整體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加快推進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
-
青島推進海洋教育覆蓋基礎教育全學段
新華社青島11月20日電(記者蕭海川、李紫恆)記者從青島市教育局獲悉,青島將推廣普及海洋基礎教育,形成覆蓋幼兒園到高中的基礎教育全學段海洋教育課程體系。同時探索海洋拔尖人才貫通培養機制,推動普通高中與高校聯合育人、貫通培養。
-
職業教育「雙豐收」 高等教育「雙提升」
青島市教育局被國務院授予「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青島市被山東省政府確定為「市級政府統籌職業教育改革試點城市」,平度「雙元制」育人模式榮獲全國唯一一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高等教育實現規模、質量「雙提升」。
-
山東省中小學海洋教育觀摩團點讚西海岸新區特色海洋教育
西海岸新區薛家島小學海洋卡通吉祥物探索適應藍色經濟區建設需要的藍色海洋教育特色,培育學生開放、包容、創新、進取的精神和海洋國土意識、環保低碳生活觀念,建設海洋科普基地,開發海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創建一批以海洋教育為特色的中小學校
-
城陽區11所學校入圍青島市家庭教育指導精品校(園)本課程
>城陽區積極踐行《青島市教育局家庭教育指導行動計劃(2019—2021年)》(青教辦字〔2019〕54號),認真組織學校、幼兒園參加市級家庭教育精品課程評選,經省內相關家庭教育領域專家的評審,城陽區共有11所學校、幼兒園入圍青島市家庭教育指導精品校(園)本課程,引領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課程建設。
-
破解"入園難"、實行"分數帶"……青島教育交"十三五"答卷
據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照介紹,五年來,青島市教育發展更加協調,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教育階段毛入學率均保持在99%的高位,居全國、全省前列。學前教育普惠率從2015年的72%提高到90%,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新增4所高職院校,高校規模達到29所,每10萬人口在校大學生數達5022人,比2015年增長8.7%。
-
「十三五」期間青島教育發展成績單來了!
5年來,全市教育發展更加協調,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教育階段毛入學率保持在99%的高位,均居全國、全省前列,學前教育普惠率從2015年的72%提高到9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4個百分點;新增4所高職院校;高校規模達到29所。青島教育優勢不斷凸顯,海洋教育、人工智慧教育、教育對外開放交流等領先全國,在省政府首次對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中獲得「優秀」等次第一名。
-
青島市人大代表寧愛花:加強海洋教育 讓孩子愛海懂海
青島是一座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作為海洋科技名城有著得天獨厚的海洋教育優勢和科普資。如何用好青島的海洋資源,打好海洋攻勢,是今年青島「兩會」上人大代表們熱議的話題。青島市人大代表、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市歐美同學會澳新分會會長認為,青島應加強青少年的海洋教育,建設中小學生海洋實踐訓練基地,讓青少年在實踐活動中得到鍛鍊和成長。
-
近五年新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548所,青島人「家門口」好學校越辦...
3814所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記者1月5日從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全市教育系統全面完成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等12項重點工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教育階段毛入學率保持在99%的高位,均居全國、全省前列;學前教育普惠率從2015年的72%提高到9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4個百分點;新增4所高職院校,高校規模達到29所,每10萬人口在校大學生數達5022人,比2015年增長8.7%。「十三五」期間,青島全面提升教育資源供給能力,持續增加優質學位供給。
-
李滄教育,比您聽說的更精彩 : 海洋教育篇
一條主線:推動課程建設 落實課程實施 李滄教育重視將海洋教育納入學生培養全過程,在1-8年級全面開展《藍色的家園 海洋教育篇》地方課程,實施海洋主題內容與學科滲透相結合;同時,鼓勵各學校積極探索開發海洋教育新課程,有效提升了海洋教育實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