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莫照蘭:將GEP納入生態文明考核

2021-01-08 半島網官網

  

全國人大代表、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洋動物病害控制與病理生理學實驗室研究員莫照蘭

  □文/圖 半島特派記者 徐傑 李曉哲

  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有序推進海洋保護和開發;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健全生態文明體制,以更加有效的制度保護生態環境。這些熱點話題也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洋動物病害控制與病理生理學實驗室研究員莫照蘭尤為關注。今年上會,莫照蘭帶來了加快制定海洋牧場法規、建設我國海洋預報減災體系、將GEP納入生態文明目標考核體系等建議。  

加快制定海洋牧場法規

  近年來,我國海洋牧場發展迅猛,截至2016年,全國已建成海洋牧場200多個,但在海洋牧場建設進展顯著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應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莫照蘭介紹,一方面,海洋牧場建設缺乏規範和標準,沒有配套法律和法規,後續監測和管理監督不到位;另一方面,海洋牧場建設技術支撐和服務方面未形成關鍵技術體系,海洋牧場產業的延伸能力也稍顯不足。

  莫照蘭建議,應加快制定海洋牧場法規,完善海洋牧場建設和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牧場投資與收益匹配製度,明確海洋牧場建設主體、經營主體,明確所在海域漁民的經營、開發、管理、維護牧場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出臺海洋牧場建設和運行管理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堅持生態優先,制定與海域生態環境相適應的海洋牧場國際標準和行業標準,明確海洋牧場技術要求。加強海洋牧場關鍵技術研究,聯合科技力量開展攻關形成關鍵共性技術,科學指導海洋牧場建設。

  同時,構建牧場實時監測系統,及時跟蹤監測海洋牧場生態環境、資源狀況;建立牧場長期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評估機制,科學評估和分析海洋牧場建設效果,為後續管理、開發利用和繼續建設提供決策支持;加強海洋牧場選址、設計、論證、實施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審查,確保海洋牧場建設質量;加強執法監管,確保海洋漁業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加強海洋牧場與三產的融合發展,將海洋牧場產業鏈延伸到礁體和裝備製造、產品精深加工和儲運、產品營銷、休閒漁業和生態旅遊等產業,充分發揮其對上下遊產業和周邊區域產業的拉動作用。  

GEP納入生態文明考核

  對於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建立生態文明績效考評和責任追究制度,莫照蘭十分贊成。她表示,以GDP為指標來評價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不能全面反映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資源環境變化情況,有必要建立一個科學反映生態文明建設進展的指標體系。她建議將GEP納入生態文明目標考核體系,「GEP是指生態系統生產總值,表示一個國家或地區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經濟價值總量,能夠直接反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良好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莫照蘭說,目前,國家林業局和統計局等部門已經完成了內蒙古、吉林、貴州、四川、深圳等試點的GEP核算,建立了自然生態系統的GEP和城市GEP核算技術規範和核算體系,為在全國的推廣應用GEP核算體系奠定了基礎。

  莫照蘭建議,應加快全國範圍內GEP核算工作,成立國家GEP核算工作機構。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成立國家環保部、海洋局、漁業局、林業局、統計局、國家標準委員會等參加的GEP核算工作領導小組,編制全國GEP核算工作方案、技術方案,分別開展陸地自然生態GEP、城市GEP、海洋生態GEP的核算,評估生態物質產品、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產品的物質量和價值量。並根據GEP核算結果對31個省市自治區的GEP排名,納入生態文明考核。  

建設海洋預報減災體系

  我國是世界上受海洋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因海洋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億元。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化、海底地震事件和各類海洋災害頻發的影響,我國面臨的海洋災害形勢越發複雜嚴峻,特別是沿海地區對海洋預報減災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雖然我國目前重視海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並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海洋預報減災體系距離需求仍有較大差距。

  莫照蘭建議,建立我國海洋預報減災體系建設顧問委員會和專家組,形成可操作的海洋預報減災建設考核指標和可行方案;建立海洋預報減災體系運行制度和海洋預報減災保障機制,優化省、市、縣三級海洋預報減災部門的分工和職能;建設海洋預報減災體系數值預報平臺,推動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海洋預報減災模式建設,實現海洋預報減災系統連續發展,逐步提高預報能力和技巧。同時,構建我國海洋預報減災體系新技術發展支撐體制,為我國海洋預報減災體系升級換代做好科技儲備。  

增區市環保考核分值權重

  半島記者了解到,在生態文明考核方面,青島市已展開了相關行動。島城成立了環境保護委員會,增加區市環保考核指標分值權重,調整完善考核指標體系,市政府與各區市政府籤訂大氣、水等方面的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提高各部門對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同時,打好生態環保攻堅戰,強化資源高效利用,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全部完成1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深入推進機動車船、揚塵等汙染防治,全力打好藍天保衛戰。

  青島市還組織開展大氣、水、土壤、放射源、危廢、噪聲汙染,機動車排氣汙染、油氣汙染和環檢機構運營九大執法行動,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出重拳」,堅決保護好島城的碧海藍天。以水汙染防治為例,青島市以李村河、墨水河、大沽河等全市35條重點河流、膠州灣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為重點,綜合實施重汙染行業整治、河道清淤綠化等重點工程109項,2017年,青島膠州灣優良水域面積佔比達到71.8%。  

名詞解釋 啥是GEP

  GEP(Gross Ecosystem Product),即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是旨在建立一套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相對應、能夠衡量生態良好的統計與核算體系。通過計算森林、荒漠、溼地等生態系統及農田、牧場、水產養殖場等人工生態系統的生產總值,來衡量和展示生態系統狀況。      據新華社  

阮成發代表—— 洱海保護處於關鍵期 時刻都要如履薄冰

  如何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省長阮成發說,當前洱海保護治理正處於關鍵時期,長期性、累積性汙染依然嚴重,生態流域的綠色生產、綠色生活方式還沒有完全形成,水質持續穩定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稍有不慎就可能功虧一簣,時刻都要如履薄冰。

  「洱海保護已經開啟了搶救模式,打響了治理攻堅戰,推動末端治理向全流域治理轉變,形成了覆蓋所有入湖河道高效保護治理機制和網絡化管理體系。」阮成發介紹,洱海周邊已經關停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餐飲、客棧2000多家,通過強化源頭管控,實施水資源綜合調度、生態塘庫、農村庭院雨汙分流和藍藻處置等應急措施,大力推進流域「兩違」整治和村鎮「兩汙」治理,面源汙染治理和環湖截汙,汙染負荷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削減。

  同時,洱海保護已從汙染防治向生態治理轉變,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統領洱海的保護治理,堅持流域治理、系統治理、標本兼治,著力解決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等深層次問題。

  阮成發介紹,現在洱海環境發生了兩個積極變化。一是遏制了水質下降的趨勢。去年全湖水質有6個月為二類水,29條入湖河流中有18條達到了二類至四類水質,比2016年增加了5條。二是去年全年沒有發生規模化藍藻水華,全湖水生態、水生植物植被面積達到32平方公裡,佔湖面的12.7%,為15年來的最大面積。

  阮成發表示,洱海是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的一面鏡子,只要按照既定的目標任務堅持「一湖一策」精準治理,一年接著一年幹,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推進,就一定能夠讓九顆高原明珠還靚麗本色,重放璀璨光彩。下一步將堅持依法治湖與科學治湖並重,控源截汙與生態修復並重,建設和管理並重,確保今年6月30日以前實現環湖周邊生產生活汙水全部收集處理。

  據新華社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

2018全國兩會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莫照蘭:支持山東建中國南極磷蝦漁業開發中心
    3月6日下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莫照蘭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相關內容,並結合自身研究領域發言。她建議打造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等作用的現代化海洋牧場,同時支持山東建立中國南極磷蝦漁業開發中心。
  • 生態保護監管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 實行舉報獎勵制度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生態保護監管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實行舉報獎勵制度將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拓寬資金渠道,重點向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等傾斜。各地高質量發展的水平如何,今後還要看當地生態保護監管的關鍵性指標。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逐步禁止產、銷電子菸
    資料圖: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丁列明。 王剛 攝(兩會速遞)全國人大代表建議逐步禁止產、銷電子菸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趙曄嬌 張斌 胡丁於)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丁列明建言,隨著電子菸逐漸成為危害公共健康和汙染環境的新源頭,中國應逐步禁止生產和銷售電子菸。
  • 李克強:要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地方政績考核
    李克強指出,要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系的重要內容,納入地方各級政府績效考核。制定實施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全國生態功能區劃》等規劃,初步形成了法規和政策體系。  二是實施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舉措。在保護森林、草原等方面實施了一些重大工程,包括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等。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設立各類自然保護區2640個,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14.9%,超過世界平均12%的水平。生物多樣性遷地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建立了一批生物資源庫。
  • 代表委員上「強國」丨全國人大代表吳惠芳:將農村合作社信息納入徵信
    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市張家港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自2008年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吳惠芳持續為農民發聲,為鄉村建設建言獻策、貢獻力量。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他向大會提交了一件關於賦予農村經濟合作社信用公示的建議,把農村經濟合作社納入徵信體系。個人、企事業單位如果貸款,銀行審批就需要查詢徵信記錄,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沒有信用記錄,金融機構沒法貸款。
  • 喜獲深圳唯一「雙第一」,山海鹽田取得深圳生態文明建設考核「九...
    近日,晶報記者從鹽田區獲悉,在2020年度全市生態文明建設考核中,鹽田區首次榮獲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全市唯一「雙第一」(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考核均為第一),實現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的「九連冠」。
  • 【網絡闢謠】裸眼視力、遊泳等考核納入全國中考?真相到底是啥?
    【網絡闢謠】裸眼視力、遊泳等考核納入全國中考?真相到底是啥?>事實上,這只是山西省長治市地方性的一項改革措施,不是全國統一性的中考評價指標,教育部目前並沒有將裸眼視力納入中考評價指標。
  • 山東將推行省直機關工作綜合考核 定量考核定性考核相結合
    原標題:山東將推行省直機關工作綜合考核 定量考核定性考核相結合 □記者滕敦齋報導  本報濟南訊 為引導省直機關更好地履職盡責、依法行政、改進作風,省委、省政府近日制定出臺了《關於開展省直機關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工作的意見(試行)》。
  • 生態環境主要指標深圳全國居前 深圳探索出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2017年深圳市全年空氣優良天數,PM2.5年均濃度,生活垃圾、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等生態環境主要指標,均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實現「雙提升」。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深圳市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出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圳模式。
  • 守護「山海寶庫」,深圳大鵬勇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先鋒
    新區先後獲評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和「中國天然氧吧」。擁有六大「國字號」生態名片,美麗大鵬如何能?■16項改革在全國先行先試生態立區,新區自成立以來肩負著為深圳乃至全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任,有16項改革舉措在全國先行先試。初步構建以量化評估為基礎,生態產業化為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五大制度體系,生態文明品牌不斷提升,多項全國先行先試的亮點改革舉措已凸顯成效。
  •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市檢察院「全國文明接待室」創建工作進行檢查驗收
    12月25日上午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檢察廳二級巡視員劉大曄帶隊的全國文明接待室檢查驗收組一行三人在陝西省檢察院第十檢察部主任陳濤等人陪同下,到西安市檢察院檢查驗收文明接待室評比工作。西安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民生,副檢察長高選良陪同檢查。
  • 肇慶生態文明 新畫卷不斷鋪開
    從航拍視頻看,遠處是藍天白雲、秀麗青山,路兩旁是綠水環繞、波光粼粼,中間道路是奼紫嫣紅、花團錦簇,這一路,將「醉美肇慶」的聲名彰顯十足,也讓剛捧回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金字招牌再添幾分美麗色彩。正所謂「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
  • 青聽午報|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用法律制裁虐待動物行為
    ●近日,7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合提案建議,以國家生物安全戰略需求為導向,制定空間生物技術和安全研究及技術轉化的政策法規;強化頂層設計和前瞻布局,將空間生物技術和安全發展納入「十四五」規劃和中長期發展戰略;設立空間生物技術和安全專項研發基金
  • 全國人大代表吳惠芳: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也要富生態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說。永聯村工業起步早,傳統產業佔比大。近年來,永聯村通過努力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這是『強富美高』建設的落腳點,也是衡量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的最根本指標。」吳惠芳說。如今的永聯村已經實現了家家有房住、個個有工作,接下來要做的是補齊「社會文明程度高」這個短板,讓村民真正成為文明市民、合格公民。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
    到2020年,試驗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以海定陸、陸海統籌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制度基本建立,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基本解決,生態環境治理長效保障機制初步建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一流水平;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在推進生態文明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優質生態產品供給、生態價值實現、綠色發展成果共享的生態經濟模式初具雛形,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
  •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榮成這樣奏響生態文明建設「集結...
    近年來,榮成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爭當踐行新發展理念排頭兵,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與榮成發展緊密結合,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打造「自由呼吸·自在榮成」,讓好空氣、好環境、好生態成為榮成最鮮明的城市特質和最強競爭力。
  • 全國人大代表王繡:第三次提建議將牡丹確定為國花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李曉波 5月20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駐豫全國人大代表赴京。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博物館名譽館長王繡建議將牡丹確定為我國國花,這已經是她第三次提出該建議。「2019年中國花卉協會發布《投票:我心中的國花》,面向公眾開放網絡投票通道,其中建議將牡丹作為國花的佔79.71%。」王繡說,當前我國經濟繁榮、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確定國花正當其時。因此,她建議相關部門依據2019年公眾網絡投票意見,按照相關程序,確定牡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花。有關人士則表示,牡丹確定為國花後,將更好推動「國花經濟」的發展。
  • 臺灣省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來滇視察
    本報訊(記者 瞿姝寧) 近日,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團長、全國臺聯會長、中國僑聯副主席黃志賢率臺灣省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來滇開展視察活動。8月16日上午,視察組在昆明舉行視察匯報座談會,了解雲南省情和對臺工作有關情況。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培主持會議,雲南省副省長劉洪建向視察組介紹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郭振華出席。
  • 「公共衛生」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將可食用野味等同於肉食監管!
    文/中國食品報網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帶來了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議案,從法律名稱、立法宗旨、法律概念、適用範圍、管理範圍、政府職責、制度設計、動物福利、禁止交易、禁食行為、監督、法律責任、法律實施等方面,對《野生動物保護法
  • 部分全國及省人大代表在蓉視察
    聚焦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部分全國及省人大代表在蓉視察 部分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視察成都京東方。 看本文視頻掃二維碼   12月16日,部分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一行集中視察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成都市電子產業功能區、新技術生物產業發展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