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生態文明 新畫卷不斷鋪開

2020-12-06 南方新聞網

近日,肇慶星湖西堤沿路的紫荊花刷屏,一條沿堤蜿蜒的花路,驚豔整個肇慶。從航拍視頻看,遠處是藍天白雲、秀麗青山,路兩旁是綠水環繞、波光粼粼,中間道路是奼紫嫣紅、花團錦簇,這一路,將「醉美肇慶」的聲名彰顯十足,也讓剛捧回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金字招牌再添幾分美麗色彩。

正所謂「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條件,近年來,肇慶用綠色裝扮城市,用生態提升「顏值」增加「價值」,增添小康生活底色和成色,加快綠色崛起、爭當灣區新秀,在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之路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南方日報記者 劉亮 藍單 通訊員 王敏儀

制度護航生態文明建設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西北部的肇慶,森林覆蓋率超過70%,西江肇慶段水質長期保持地表水Ⅱ類標準,佔據廣東省主體功能區劃中生態發展面積的2/3,是大灣區重要的生態屏障。

「綠色是肇慶的底色。」肇慶市主要負責同志在多個場合強調。近年來,肇慶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抓手,不斷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法治化的軌道。

2016年,中國共產黨肇慶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明確定下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這一目標,肇慶市委、市政府把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

隨著《肇慶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實施方案(2018—2020年)》出臺,肇慶生態文明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逐一明確。各縣(市、區)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和創建實施方案的出臺,使肇慶形成「市縣鎮村」四級聯創工作格局。

肇慶將綠色發展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推動全市綠色轉型,打造「灣區生態綠洲」。

肇慶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提出構建「一帶一廊一區」,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加快綠色崛起、爭當灣區新秀。在這一城市發展格局中,生態優先原則貫穿其中。

2018年起,肇慶還率先在全省提出並實施區域差異化考評,逐步構建起與「一帶一廊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相一致的差異化考核評價體系。廣寧縣、德慶縣、封開縣、懷集縣側重考評生態建設等指標。

每年的工作方案中,除了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建的34項指標進行具體要求外,還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黨政實績考核重要內容,每年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工作佔黨政實績的比例不低於20%。生態文明建設還是考核評價體系的重要加分項。

通過明確各地主要負責人成為轄區河湧水質的第一責任人,肇慶加快推進河道整治力度。「河長公示牌」寫著河長姓名和聯繫方式等信息。群眾一旦發現該河道範圍出現水環境問題,可及時向河長反映。

在肇慶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建設工程等揚塵源相對較多的背景下,2019年,《肇慶市揚塵汙染防治條例》實施,加強揚塵汙染防治,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11月27日,《肇慶市星湖風景名勝區七星巖景區保護管理條例》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對常見的破壞景區旅遊資源、生態環境等十四種違法行為作出了規定。

一攬子措施全方位抓落實

曾經,肇慶也有過發展之痛,由於粗放式發展,6年前肇慶市空氣品質全省墊底。

痛定思痛之後,肇慶上下形成「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共識,出臺了一攬子措施,全方位拉住「粗放發展」馬車,齊心打響生態保衛戰,推動產業綠色轉型。

在發展主線上,肇慶將生態文明這條「主線」貫穿於全市產業、鄉村、旅遊「三大振興」當中,走高品質新都市、產業增長極、生態發展區協同推進的綠色崛起高質量發展路子。

在具體執行上,會商、「掛圖作戰」、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推進低效產業退出等環保督察整改任務,一項一項抓整改,有關生態修復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實。

為了保住「肇慶藍」,肇慶出臺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深入開展大氣汙染防治日常精細化管控工作。

每周肇慶都會召開空氣環境質量會商會,由分管副市長召集相關部門參與,並邀請專家通過遠程視頻多方聯動,全力開展各項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工作。

在精細化管控上,肇慶引入第三方技術團隊跟蹤服務,充分運用無人機、顆粒物在線源解析、雷射雷達和微型站等科技手段,對259家重點管控企業、33個重點管控工地實行差別化管控。

「肇慶水」由《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守護。肇慶實施「掛圖作戰」,推進飲用水源保護區「劃、立、治」工作。

相關部門還從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和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兩方面紮緊城鎮鄉水汙染防治口袋。2018年至2020年10月,肇慶新增各類配套管網約1103.2公裡,改造老舊管網55.1公裡,累計新增鎮級汙水處理能力6.835萬噸/日;截至11月29日,肇慶共完成7924個村的生活汙水治理任務。

在「肇慶土」的汙染防治上,出臺實施《肇慶市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推進土壤汙染預防、分類管理、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等工作,加強土壤環境質量點位監測工作,推進土壤修復等試點工程。

針對產業轉型升級,肇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制定《肇慶市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配套環保政策》《肇慶市西江水質保護負面清單(試行)》以及傳統低效產業退出和整治提升工作方案,落實「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生態發展區、禁止開發區」四級管控。

近年來,肇慶沒有審批電鍍、印染、陶瓷、製革等重汙染項目,而原有的低效產業和重汙染企業也加快「騰籠換鳥」。

「親自掛帥、親自負責、親自督促問題整改」,三個「親自」彰顯肇慶對環保督察整改的重視與決心,目前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任務涉及肇慶的部分共計31項,截止10月底已完成27項,完成率87.1%。

綠色發展底氣更足

今年,細心的肇慶市民發現,不需移步郊外曠野,身處城市中央,夜晚抬眼望,就能捕捉到北鬥七星的蹤影。

市民能看到北鬥七星,和肇慶不斷改善的空氣品質息息相關。今年1至10月,肇慶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97.4%,改善幅度全省第1;並連續9次階段排名進入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前20名。

把時間拉長一點看,肇慶空氣品質已連續六年實現改善。和2013年相比,2019年空氣品質指標改善了逾25%;優良天數比例從69.7%上升到84.1%,其中一級優的天數從68天上升到150天;PM2.5和PM10年均濃度分別下降了36%和38.5%,二氧化硫變化最大,累計下降了60%。肇慶市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從2014年的全省墊底上升到2019年的全省第18位。

和清朗的天空相呼應的是清澈的水。通過開展北嶺片區的汙水管網工程建設,完善星湖周邊汙水管網體系,肇慶實現「不讓一滴汙水流進星湖」。如今的星湖顏色翡綠、水質清澈。站在湖邊,七星巖在湖裡形成鏡面倒影,清晰可見。去年底,星湖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

而西江、北江、賀江等大江大河幹流肇慶段水質優於Ⅱ類標準,其中西江肇慶段225公裡為全國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西江交接斷面水質實現100%達標,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100%。

2019年,肇慶市省考以上斷面水質綜合指數排全省第2,水環境質量在全國337個城市中排第26名;2020年1至10月,全市水環境質量在全國337個城市中排第13位,在全省位居第2位。

在肇慶優越生態環境吸引下,白鷺選擇在肇慶新區長利湧的淺灘上安起了新家,成群結隊地嬉戲覓食。每逢周末,前來肇慶星湖畔牌坊拍照的遊客絡繹不絕,在藍天白雲下,遠處的湖光山色清晰明朗,隨手一拍就是大片。

為做好大灣區生態屏障,肇慶構築「三廊三網,四屏多點」生態安全格局,完成了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生態宜居水平持續提升。

肇慶拿出最好的地塊來建設城市公園。位於肇慶中心城區的長者公園、108公園、羚山湧碧道公園、江濱公園、兒童公園、硯陽湖公園、長利湖沙灘公園、明珠廣場公園8個公園集中開園。最近10年間,肇慶市借山造景、擴湖建園,打造150個城市公園,市民走出家門15分鐘便能徜徉於綠水青山間。

綠水青山化作金山銀山。不久前,肇慶萬達國家度假區項目籤約,將建設肇慶國家度假區、國家度假中心、國際賽事中心、國際會議中心、特色文化中心、商業消費中心「一區五中心」;世茂城市綜合體、肇福文化創意設計園等一批高端文旅項目落戶;2018年中國環境上市公司峰會永久會址選址落戶肇慶。

更美更綠,引領肇慶生活新風尚。2019年,全市政府綠色採購比例為98.56%,節能家電市場佔有率、在售用水器具中節水型器具佔比分別達到96.82%、100%,公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度達到87.18%。

相關焦點

  • 生態文明,描繪美麗畫卷(人民觀點)
    從雲南楚雄到江蘇宜興,從黑龍江漠河到廣西東興,越來越多的地方登上生態文明建設「光榮榜」,共同描繪出一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畫卷,彰顯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巨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十三五」時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時期。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執「生態文明」之筆 勾勒美麗中國新畫卷...
    我們要深刻認識、科學把握,以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擔當,不斷譜寫美麗幸福中國新篇章。  貫徹落實生態文明理念。「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無論是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亦或是黨的十九大將「汙染防治攻堅戰」列為三大攻堅之一,一系列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都體現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關係的深邃思考和英明研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群眾的共識和呼聲。」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 甌越大地「改」出生態新畫卷
    因為,身邊的生態環境已日漸改善。  水清了,山秀了,道路更整潔,城市更宜居。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坐擁得天獨厚的山水生態資源,溫州這座美麗的沿海城市,正凝心聚力,「改」出生態新畫卷。
  • 肇慶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範中傑接受深圳報業集團記者專訪...
    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自覺扛起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走對走實走好高質量加快發展路子,加快綠色崛起、爭當灣區新秀,努力在『十四五』中前期實現GDP超3000億元的目標,努力建設彰顯中國特色、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城市,在廣東實現總定位總目標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 「黨建+生態」,海安隆政街道描繪紅綠融合發展新畫卷
    近年來,隆政街道黨工委大力實施「黨建+生態」工程,通過黨建引領,打響生態文明建設紅色動力品牌,融紅色基因於綠色發展,描繪出紅綠融合發展新畫卷。  堅持學習思想鑄好根基。深入學習《環境保護法》《大氣汙染防治法》等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文件等,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學習方式,引導街道黨員幹部進一步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 多彩肇慶,讓文明與你我同行
    在星湖旅遊景區遊山玩水時,您有發現文明已經時刻與您相伴嗎?為了更好地向廣大遊客宣傳文明旅遊理念,提高群眾性活動的參與度,進一步提升旅遊景區的文明程度,11月28日上午,「多彩肇慶」文明旅遊志願服務隊在星湖旅遊景區鼎湖山,開展了一場名為「遊山玩水,文明同行」的文明旅遊志願服務活動,讓廣大遊客體驗到了肇慶志願者帶來的溫暖。
  • 「美麗肇慶,我是行動者」七星巖·裡湖生態保育公益服務2021年度的第1個活動日
    1、每個星期天上午8:00至11:30,在七星巖景區舉行以「天然氧吧我保育、星湖碧水我修復」為主題的「美麗肇慶,我是行動者」生態保育公益服務活動。2、每個月首個星期天上午7:00至11:00,參加以「美麗肇慶,我是行動者」為主題的生態文明建設宣講徒步活動。3、一年一度的「肇慶國際馬拉松」,舉行以「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為主題的生態文明建設宣講迷你跑活動。
  • 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榮獲「中國生態旅遊十大示範景區」
    躋身全國前十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榮獲「中國生態旅遊示範景區」11月20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指導,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主辦,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斬獲「中國生態旅遊示範區」獎項,與四川九寨溝風景名勝區、廣西德天跨國瀑布景區、河北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西藏巴松措國家森林公園、新疆喀拉峻國際生態旅遊區、江西鄱陽湖溼地公園、寧夏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神農架國際生態旅遊區、河南紅旗渠·太行大峽谷景區這批國內最頂級的生態旅遊區一起,成為中國生態旅遊十大示範景區
  • 人民網評: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 生態環境保護 八大公害事件...
    在剛剛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生態文明建設對於改善民生福祉、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永續發展的深遠意義,系統闡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做出「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的重大判斷,擘畫了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的藍圖,13億中國人期盼的「美麗中國」前景可期。
  • 全景展現廈門綠色生態畫卷 用生態畫筆描繪美好明天
    綠樹與碧水,構成了一幅生態宜居的畫卷在馬鑾灣新城,通過生態修復,從鹽鹼地上建起來的首段帶狀公園,海風輕拂,草木初萌,公園融入了海綿城市的生態理念,即使下雨天,走在園內也不容易溼鞋。而在島內的萬石山北麓,新開放的上李水庫公園,依山傍水,野趣橫生,成為市民遊客爭相打卡、親近自然的「網紅」景點。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張掖甘州:氤氳溼地 生態畫卷
    張掖甘州:氤氳溼地 生態畫卷 2021-01-07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生態環境局「三個不斷強化」做好文明創建工作
    本報訊 以文明創建為引領,堅持全員參與、注重結合、常抓不懈,市生態環境局堅持在「三個不斷強化」中,將文明創建工作引向深入,適應新形勢、踐行新要求、謀求新發展。 不斷強化組織領導,為文明創建工作提供堅強保障。
  • 河長制:繪就貴州碧水清流新畫卷
    「陽明河」是修文縣城的3條河流之一,「十三五」期間,為加強源頭治理,讓「母親河」變清、變美,修文縣嚴格落實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強力推進地表水治理,重點加強縣城3條河流生態綜合治理。「我們嚴格落實河長制,明確了街道和村的責任,引導河道兩側一公裡範圍內的養殖企業進行退出,積極申報項目資金,建設汙水處理設施和溼地7處,有效改善沿河生態環境。」
  • 山水織錦繡 瀟湘譜華章——湖南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在長沙望城、寧鄉及全市其他地區,人居環境整治全面鋪開。望城用「分類減量」破解「垃圾圍城」,成為全國首批「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示範區」。 今年3月,株洲市印發《關於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提出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總目標,重點加強農村汙水分類治理。
  • 鳥飛豚躍麋鹿奔 東洞庭湖鋪展美麗生態新畫卷
    02:56嶽陽廣電全媒體訊 (記者 李名虎 嚴欽海)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啟動後,生物多樣性快速恢復,賴以生存的野生動物數量增多,天空中飛過的候鳥、不時躍出湖面的江豚、洲灘蘆葦叢中飛奔的麋鹿,構成了一幅幅洞庭湖美麗生態新畫卷。這裡是與洞庭湖一堤之隔的採桑湖。
  • 濟南在新藍圖中描繪「美」的畫卷
    城市之美,是自然環境的不斷改善,是城市文明的不斷進步,是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更是城市品質、百姓幸福指數的趨優向上。新時代新濟南,必將在新藍圖中描繪出更美的的畫卷。自然生態美 山水間崛起一座綠色宜居城自然生態美,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嚮往。濟南的自然美,是與生俱來也是奮力保護的成果。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句容:以民為本「繡」好文明城市畫卷
    在創建進程中,江蘇句容崇明街道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理念,在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管理服務等方面精準發力,將創建工作作為回應群眾現實需要和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以管理有序、乾淨整潔、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門口不斷得以攀升。
  • 啟動生態振興「綠色引擎」繪製青山綠水畫卷 高質量打造生態小鎮...
    「十三五」是紫帽鎮啟動生態振興「綠色引擎」、推進綠色生態發展的5年,紫帽著力繪製青山綠水畫卷,配套越來越足,道路越來越寬,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交出幸福美麗宜居答卷。  抓好黨建 服務百姓有溫度  「文革,今天又在忙了,辛苦啦!」「沒事,有事您說話。」
  • 描繪生態文明建設藍圖 書寫大美青海生態底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一次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樹起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裡程碑。  青海是三江源頭、中華水塔,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 打造生態之洲綻放自然之美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東營市推進生態...
    多少年來東營都在不斷探索,但一直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就推進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行調研時強調,做好黃河三角洲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十分重要,要加強工作力度,用科學方法促進黃河生態系統健康,提高生物多樣性。  不把歷史問題留給歷史,不把包袱留給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