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越大地「改」出生態新畫卷

2021-01-17 浙江在線

  採訪對象:溫州市環境保護局

  改革話題: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清晨,沿著中央綠軸公園散步,清新空氣迎面拂過,盎然綠意盡收眼底;夜晚,泛舟南塘河上,街道景色旖旎,流水潺潺……

  現在,對於很多溫州市民而言,這樣的幸福生活觸手可及。因為,身邊的生態環境已日漸改善。

  水清了,山秀了,道路更整潔,城市更宜居。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坐擁得天獨厚的山水生態資源,溫州這座美麗的沿海城市,正凝心聚力,「改」出生態新畫卷。

綠美水鄉 蘇巧將 攝

  改制度 為了家園生態綠

  綠色,是生態家園的底色。如何保護好這抹生態綠,溫州亮出了新制度——全面推行溫州市環保系統生態報表制。

  「把話語權交給群眾,把生態環境納入考核,這是我們保護生態的決心。」在年底的一場生態環境質量報告會上,洞頭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聽取完各街道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報告後,如此總結。

  生態報表制,即將水、空氣等環境質量和生態改善情況,以生態專報的方式向社會公開,讓百姓獲得對環境質量的知情權。其強化了政府守土有責、企業治汙擔責、公眾參與有責的意識,落實了生態文明建設主體責任。

  不僅在洞頭,溫州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提升生態保護「主人翁」意識,夯實生態工作基礎。

  在蒼南,「離任審計+考績考核」體系把環境整治、環境質量提升、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等生態環保相關工作納入重點。對鄉鎮幹部開展生態環保工作評定,並將結果作為幹部選拔任用的依據之一。同時,把「五水共治」、環境質量提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生態示範項目創建等作為鄉鎮黨委政府年度重點考績項目,壓實鄉鎮的環境保護責任。

  在永嘉,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全面實施,12000多名村委候選人接受嚴格的環保審查,在環境保護工作方面存在瑕疵和問題的人員一律剔除,建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工作機制,實現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獎優懲過的目的。

  亮舉措 管好家園生態藍

  藍色,是城市發展的原色。環境要素變化多樣,面對複雜局面,最有力手段在監管。

  而今,走進洞頭區東屏街道東岙村,不由感嘆這片景色:海岸線靚麗、村容村貌整潔、海島風光迷人,這是藍色海灣整治項目帶來的紅利。通過實施岸線資源整治修復、沿海村居改造升級、生態廊道建設,美麗海島輪廓漸現,引來大批遊客,實現產業轉型。

  「這是生態帶給我們的財富!」嘗到甜頭的洞頭人明白,保護生態是實現發展的路徑。

  在鹿城,環保部門針對排汙口實行「色卡標識+陽光排放」管控。對固定汙染源的雨汙管道採用紅綠黃三色標識,紅色標識企業汙水排放起終點,綠色標識雨水排放位置,黃色標識生活汙水流向,同時標明汙染源負責人信息;

  在甌海,「環保管家」式服務成效顯著。該區採用「PPP」模式,對電鍍園區內22家企業的廢水和廢氣分別由專業公司管理,發揮第三方治理優勢,確保了園區內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減輕了常態監管的壓力,實現了多方多贏局面;

  在蒼南,「聯動執法+機制創新」呈現新態勢。通過公安駐點辦案、法院駐點執行以及重大案件聯席會議,切實加大對重大環境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進一步提升環境執法的規範化。

  創機制 共護家園生態優

  生態優,則家園優。家園建設不止步,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就不會停。在此基礎上,長效機制是保障。

  去年3月,溫州市環保系統開啟環保行政許可「最多跑一次」改革與「區域環評+環境標準」環評審批工作。通過精簡辦事手續、機器網絡和移動終端審批等方式,環保部門25項辦事事項件件實現了「最多跑一次」。與此同時,在「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舉措下,企業新建項目環評審批事項縮減了80%,節約企業50%以上的環評開支。僅去年一年,上萬件環評事項經受理,惠及企業數千家。

  去年,為解決企業排汙問題,瑞安創新排汙權指標市場化機制,開展初始排汙權有償使用費徵收,完成徵收入庫1755萬元,催生了汙染資源新價值;在樂清,全國第二次汙染源普查試點工作全面啟動,有關部門成立領導小組,編制工作方案,啟動清查建庫工作,一系列積極探索取得突破;而在泰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工作順利開展,摸清了自家自然資源資產的「家底」後,轄區內生態資源發展藍圖躍然紙上……

  站在全省乃至全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潮頭,作為改革先發城市,溫州一直以來都是全省先行先試的平臺之一。2018年,溫州生態文明改革還將持續發力,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提升各地生態保護建設水平,共促大保護生態補償機制;探索建立自然資源產權機制;以建立健全出境水質互動機制、「五水共治」長效機制、節地生態葬法、城鄉垃圾分類處置辦法,鞏固環境治理成效。

  改制度,亮舉措,創機制,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節點上,溫州環保已經做好準備,向生態文明邁進,向美麗溫州出發。

  2017年溫州生態改革成績單

  ◆空氣品質全年9成優良

  全市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5.2%,PM2.5平均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市區空氣優良率達90.1%,列全省第四;泰順縣環境空氣品質排名全省第一。

  ◆水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縣級以上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助推縣控以上20個劣Ⅴ類站位成功銷號;全市平原河網主要汙染物氨氮與總磷分別下降40.6%、25.9%。

  ◆美麗溫州建設考核「雙指標體系」完美構建

  完成《美麗溫州生態示範系列創建指標體系》和《美麗生態示範創建「2+X」考評指標體系》。14個美麗示範項目創建初具規模。

  ◆美麗溫州建設初見成效

  洞頭區、泰順縣創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縣)。

  ◆環境整治力度空前

  檢查企業8萬家次,整治重汙染企業1852家,完成340個減排計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70%,實施分類小區714個、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1400個;私墳「禁新」整改率100%。

  ◆公眾生態環保意識顯著提升

  成立溫州市環保志願者聯合會,為全市「百團萬人」環保組織和志願者提供統一管理平臺;連續7年舉行「生態文化月」活動;汙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全國第一。


相關焦點

  • 「甌越鮮風」香飄農博 溫州特色農產品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
    溫州鴨舌、溫州蜜柑、溫州大黃魚、雁蕩山鐵皮石斛、泰順三杯香茶、平陽黃湯、洞頭羊棲菜……溫州的特色農產品紛紛亮相今年的農博會,交織出一張屬於溫州的「鮮味版圖」,他們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甌越鮮風」。浙江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與溫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姚高員,共同為「甌越鮮風」揭幕。其規格之高,在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中,絕無僅有。  2020年溫州市工作報告中兩次提到「甌越鮮風」,要打響「甌越鮮風」品牌,足見溫州市委、市政府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決心,也展現了溫州全市上下對這個品牌所寄予的厚望。
  • 張掖甘州:氤氳溼地 生態畫卷
    張掖甘州:氤氳溼地 生態畫卷 2021-01-07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天津 綠色發展——津沽大地崛起「綠巨人」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新華社天津5月5日電 題:生態天津 綠色發展——津沽大地崛起「綠巨人」  新華社記者黃江林  傳統歌舞演出、剪紙、快板、霍元甲武術……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在5日輪番上演,拉開了2019年北京世園會「天津日」活動的序幕。
  • 「黨建+生態」,海安隆政街道描繪紅綠融合發展新畫卷
    近年來,隆政街道黨工委大力實施「黨建+生態」工程,通過黨建引領,打響生態文明建設紅色動力品牌,融紅色基因於綠色發展,描繪出紅綠融合發展新畫卷。  堅持學習思想鑄好根基。深入學習《環境保護法》《大氣汙染防治法》等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文件等,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學習方式,引導街道黨員幹部進一步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 「甌越院士之家」落戶七都
    「甌越院士之家」落戶七都 2019/10/24 11:08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6163
  • 生態文明,描繪美麗畫卷(人民觀點)
    從雲南楚雄到江蘇宜興,從黑龍江漠河到廣西東興,越來越多的地方登上生態文明建設「光榮榜」,共同描繪出一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畫卷,彰顯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巨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十三五」時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時期。
  • 幸福小康入畫來——齊魯大地描繪小康新畫卷
    從泰山之巔到黃河兩岸,從魯西平原到黃渤海之濱,科技賦能,傳統農業加速向自動化、智能化的「高大上」現代農業轉變;水更清、山更綠、環境更優美,生態經濟帶來「金山銀山」;向海而興、向海圖強,耕海牧漁升級換代,海洋經濟挺進新藍海……山東正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一幅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的幸福小康「齊魯畫卷」越繪越清晰
  • 植入「生態芯」,擘畫長江經濟帶「綠美圖」
    湖南省發改委供圖近日,據人民網報導,五年來,湖南始終圍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切實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打造「最美長江岸線」,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綠色含量」,描繪出一幅滿是清澈和綠意的生態畫卷。廣袤大地,山海之間,綠色成為了最靚麗的顏色,也成為新時代發展中最特別的動力。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執「生態文明」之筆 勾勒美麗中國新畫卷...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要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十四五」時期,黨中央把高質量發展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無疑是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強大引擎。
  • 鳥飛豚躍麋鹿奔 東洞庭湖鋪展美麗生態新畫卷
    02:56嶽陽廣電全媒體訊 (記者 李名虎 嚴欽海)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啟動後,生物多樣性快速恢復,賴以生存的野生動物數量增多,天空中飛過的候鳥、不時躍出湖面的江豚、洲灘蘆葦叢中飛奔的麋鹿,構成了一幅幅洞庭湖美麗生態新畫卷。這裡是與洞庭湖一堤之隔的採桑湖。
  • 溫州成立「甌越院士之家」 請院士常回家看看
    溫州網訊 昨天上午,「甌越院士之家」在位於鹿城區的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溫州)峰會七都會場隆重揭幕,這是我市成立的首個「院士之家」。  「甌越院士之家」具體選址在七都金融科技文化中心1號館,場館門口處花團錦簇、綠植成蔭,沿著院路往裡走,一側牆壁上還懸掛有介紹溫籍院士的展板。新中國成立以來,溫州先後有27人當選「兩院」院士(學部委員)。目前活躍在科研戰線的有19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姜伯駒,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氣科學家伍榮生,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專家吳朝暉,中國工程院院士、水利水電工程專家張超然等。
  • 全國人大代表張家祥:繪製美麗鄉村新畫卷
    如何在「國家要生態、地方要發展、群眾要致富」這三大方面上找到結合點,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張河村黨支部書記張家祥通過帶領村民種植軟籽石榴
  • 樹起「四河五渠」治理這個標杆 ——三論協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如果說善作善成是一種能力,那麼,打造示範標杆就是一種境界,傳遞出洛陽服務國家大戰略的決心與信心。  能否走出一條富有地方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之路,反映的是格局,體現的是擔當,彰顯的是水平。  著眼於確保重大國家戰略落地生根、協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取得明顯進展,市委書記李亞在全市生態保護工作推進會上強調,要扭住重點、善作善成,著力把「四河五渠」綜合治理打造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示範標杆。如果說善作善成是一種能力,那麼,打造示範標杆就是一種境界,傳遞出洛陽服務國家大戰略的決心與信心。
  • 《中國環境報》頭版頭條:圍繞綠水青山做文章,溫州把生態優勢真正...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對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楊建南感受深切,也在身體力行,全力護江。
  • 全景展現廈門綠色生態畫卷 用生態畫筆描繪美好明天
    綠樹與碧水,構成了一幅生態宜居的畫卷在馬鑾灣新城,通過生態修復,從鹽鹼地上建起來的首段帶狀公園,海風輕拂,草木初萌,公園融入了海綿城市的生態理念,即使下雨天,走在園內也不容易溼鞋。而在島內的萬石山北麓,新開放的上李水庫公園,依山傍水,野趣橫生,成為市民遊客爭相打卡、親近自然的「網紅」景點。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海口萬綠園400架無人機空中畫出最美畫卷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3日消息(記者 陳衛東)10月3日晚,400架無人機在海口萬綠園上空畫出了太空梭、海鷗、世紀橋、花朵等圖案,還寫出「奮進自貿,不負韶華」等字樣,為節日的海口夜空畫出最美畫卷。據悉,此次無人機表演原計劃當晚20時起飛,由於天氣的原因,推遲2個多小時,直到22時20分才起飛。
  • 描繪長江岸線生態優美畫卷
    在距離洪湖不遠處的石首市,長江與長江天鵝洲故道夾角處的溼地上,麋鹿這種曾一度絕跡於中華大地的珍稀動物如今已重返故土。但頻發的氣象災害、不斷變化的氣候和溼地較為脆弱的生態環境,對麋鹿的生存環境造成了威脅。
  • 城川鎮:鄉村振興「藍綠紅」繪出多彩小康生活新畫卷
    這裡是「全國特色小鎮」「國家4A級紅色文化旅遊景區」, 2.5萬農牧民在這裡描繪著多彩小康生活新畫卷。調整產業結構,「一帶三區」布局圖上的「藍色實踐」城川鎮依託北緯37度的地域優勢,建設優質果蔬經濟帶、現代農業規模經營經濟區、現代農牧業綜合經濟區和現代畜牧業高效經營經濟區,「一帶三區」產業發展格局為老百姓帶來了可喜的經濟效益。
  • 河南靈寶:古樹群構成一幅神秘的生態畫卷
    古樹和古碑、古廟渾然一體,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神秘大氣的生態秀美畫卷。河南靈寶「九橡一枹」古樹群。
  • 打造高顏值生態之城 繪就美麗長樂新畫卷
    長樂蓮柄港治理後水清岸綠(長樂區河長辦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一年之中,大部分天數可見明媚的藍天;行走在內河沿岸,流淌的碧波撲入眼帘;漫步街頭,公園隨處可見,林木花草為城市披上綠裝;鄉村面貌也在改變,整潔的街面,蒼翠的農田,宜人的田園風光……一幅優美的生態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