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起「四河五渠」治理這個標杆 ——三論協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2020-11-23 洛陽網

能否走出一條富有地方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之路,反映的是格局,體現的是擔當,彰顯的是水平。著眼於確保重大國家戰略落地生根、協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取得明顯進展,市委書記李亞在全市生態保護工作推進會上強調,要扭住重點、善作善成,著力把「四河五渠」綜合治理打造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示範標杆。如果說善作善成是一種能力,那麼,打造示範標杆就是一種境界,傳遞出洛陽服務國家大戰略的決心與信心。

  能否走出一條富有地方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之路,反映的是格局,體現的是擔當,彰顯的是水平。

  著眼於確保重大國家戰略落地生根、協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取得明顯進展,市委書記李亞在全市生態保護工作推進會上強調,要扭住重點、善作善成,著力把「四河五渠」綜合治理打造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示範標杆。如果說善作善成是一種能力,那麼,打造示範標杆就是一種境界,傳遞出洛陽服務國家大戰略的決心與信心。

  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是黨中央賦予我們的重大使命,也是我們必須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市面積81.8%屬於黃河流域,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責任重大,必須因地制宜、遵循規律,必須分類施策、找準抓手,以「綠我涓滴」匯「千頃澄碧」的韌勁和毅力,將黃河洛陽段打造為「千裡江山圖」的璀璨畫卷。

  大河千裡奔湧,源自萬壑歸流。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黃河體弱多病問題「表象在黃河,根子在流域」。近年,我市以伊、洛、瀍、澗和中州渠、大明渠、鐵路防洪渠「四河同治、三渠聯動」為起點,統籌推進水、城、山、田、園、林、路等綜合治理和提升,後又將秦嶺防洪渠、邙山渠納入治理重點,不僅實現了由「四河三渠」向「四河五渠」的拓展,更推動保護治理從「河渠」向全流域覆蓋。放眼當下,從孟津縣潑墨「萬裡黃河孟津藍」,到洛龍區繪就「一城綠園」,再到新安縣勾勒新時代「富春山居圖」,一幅「水清、岸綠、路暢、惠民」生態圖景在河洛大地漸次鋪展。實踐證明,「四河五渠」是促進流域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的「洛陽之策」,是踐行「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應有擔當。

  說到底,打造示範標杆,就是要見事早、行動快、措施實、力度大、成效好,就是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在創造性貫徹落實「國之大者」上走在前、當表率,就是要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上探索「洛陽路徑」、提供「洛陽樣板」。當然,站在新的起點,「四河五渠」綜合治理與時代要求、群眾期待、發展定位相比仍有提升空間,我們尤須保持清醒、持續發力,讓示範標杆當之無愧!

  樹起「四河五渠」綜合治理這個標杆,就要持續抓好截汙治汙,建立健全常態化監測、排查、整改機制,確保河渠水質穩定達標、不斷向好;要持續優化引水補源,真正引來水、留住水、用好水;要持續加強河道治理,加大河道清淤、河床整治力度,加快主要河流剩餘堤防建設,堅持綠道、水道、風道同規劃、同建設,抓好沿線綠化和生態修復;要持續建好遊園溼地,因地制宜科學布局、破除瓶頸加快建設、建管並重提升品質,進一步增進群眾身邊的綠色福祉;要持續完善沿河路網,加快構建城市濱河主幹道、親水慢行道、遊園小步道三級濱河路網體系;要持續攻堅沿河棚改,全力破解瓶頸制約,確保順利推進。

  胸中有丘壑,鑿石堆山河。鼓起勇立潮頭的信心,點燃奮勇爭先的幹勁,讓「幸福河」的絢麗畫卷在河洛大地迤邐鋪展,唱出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的洛陽篇章!(洛平)

相關焦點

  • 奏響高質量發展的黃河樂章 ——東阿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9月4日,站在正在修建中的聊泰公路黃河大橋上極目遠眺,寬闊蜿蜒的河水與美麗鄉村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
  • 「四河同治」全部完工,「五渠」年底前可全部通水,省政府第三督查...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北晨11月20日上午,省政府第三督查組先後來到洛陽市興洛湖公園、伊水遊園督查調研「四河同治、五渠聯動」有關項目推進情況。「四河同治」指的是洛陽市境內的伊河、洛河、瀍河、澗河四條河流同步開展治理工作,而「五渠聯動」則是指洛陽中心城區的中州渠、大明渠、鐵路防洪渠、邙山渠以及秦嶺防洪渠的聯合整治。
  • 省自然資源廳召開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3月19日上午,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劉金山主持召開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廳長張興遼,省林業局局長原永勝,廳一級巡視員李軍出席會議。  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
  • 劉以雷:聚焦核心問題 把握科學內涵 高起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由於黃河流域發展和黃河治理的複雜性、特殊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有的是帶有全國普遍性的問題和矛盾,有的是自身特殊性矛盾和問題,核心有三個,一是中上遊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水土流失嚴峻,荒漠化土地佔全域面積的25%。
  • 生態保護與協同創新 助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提出,「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構建主體多元化的治理與保護體系,助力黃河流域綠色發展
    儘管如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依然面臨著一些困境與難題。為此,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治理過程中,需要各參與方有針對性地作出部署,以問題導向為切入點,構建參與主體多元化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治理體系,為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制度支撐。
  • 習近平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5個涉及黃河流域。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我曾經提出,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協同配合,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 關於印發《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
    ,加快推動黃河流域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和國家林草局研究制定了《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請遵照執行。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及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探索建立黃河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加快構建上中下遊齊治、幹支流共治、左右岸同治的格局,推動黃河流域各省(區)共抓黃河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根據《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等要求
  • 「黃河戰略」落地生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
    「現在修了多條慢行道路,大家可以很方便地感受黃河美景,真是太好了!」正和朋友在這裡遊玩的市民王霞高興地說。 如今,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的黃河灘地公園是鄭州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落地見效的重點項目之一。去年以來,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把握機遇,積極作為,謀劃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努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
  • ...黃河流域各區域用水指標 進一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陸航)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提出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  方蘭長期關注和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她告訴記者,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五千年華夏文明的根源所在。黃河流域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生態文明@溼地」保護黃河三角洲,實現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鄭重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相併列,新時代治理黃河的藍圖和路徑由此明晰。
  •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召開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石喻涵 實習生 王超傑)作為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黃河流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月5日上午,來自全省相關領域的專家齊聚西安工程大學,參加第二屆「黃河流域(陝西段)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
  •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四部門:建立黃河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方案》提出,以持續改善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和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為核心,立足黃河流域各地生態保護治理任務不同特點,遵循「保護責任共擔、流域環境共治、生態效益共享」的原則,探索建立具有示範意義的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模式,強化聯防聯控、流域共治和保護協作,搭建起「全面覆蓋、權責對等、共建共享」的合作平臺,加快實現高水平保護,推動流域高質量發展,保障黃河長治久安。
  • 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思路與重點
    2019年,生態環境部啟動重點流域「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印發了《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技術大綱》(環辦水體函〔2019〕937號)(以下簡稱《技術大綱》),將重點流域規劃名稱由「水汙染防治」調整為「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現了新時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新要求。為做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準確把握規劃編制的總體思路和重點十分關鍵。
  • 山東東營: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
    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 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山東東營市探索具有東營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治水興水之路  山東省東營市地處黃河入海口,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實施《東營市全面建設生態城市五水統籌治理規劃
  • 建設沿黃生態屏障 推動流域地區高質量發展
    我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山西沿黃地區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從黃河流域省份及黃河流經市縣的兩個層次,統籌把握,一體推進,形成良性互動、整體推進的貫徹工作格局,為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山西應有的努力和貢獻,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施懿宸:關於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的建議
    2020年4月20日,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國家林草局聯合發布了《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以深入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動黃河流域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
  • 【專家視角】董戰峰: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思路與重點
    摘要:建立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是解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推動黃河流域實現高質量發展、協 調流域上下遊生態經濟利益、調動各方流域保護治理積極性的有效手段。
  • 山西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行動
    山西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行動 2020-11-11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