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頭版頭條:圍繞綠水青山做文章,溫州把生態優勢真正...

2020-12-01 澎湃新聞

「青山青,綠水綠,藍藍天空白雲白。輕風拂斜陽,白鹿銜花繞古城,城裡城外好風光……」正如這首《溫州環保之歌》所唱,近年來,溫州市的生態環境狀況持續改善,青山綠水隨行、藍天白雲相伴的場景已是常態。

2019年,溫州納入考核省控斷面Ⅲ類以上水體比例達到歷史最好,甌江、飛雲江、鰲江三大水系水質首次實現全優。市區PM2.5濃度提前兩年達到空氣品質達標城市標準,今年1-6月,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6.7%,綜合指數連續兩年進入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前20名。

七山一水二分田,綠色,是溫州鄉土天然的底色,也是溫州發展的底氣和動力。當前,溫州正堅定不移沿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走下去,真正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綠色崛起。

咬定「綠水青山」不放鬆

「圍繞保護和改善楠溪江流域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宣傳,我們全力配合縣普法辦的工作。」永嘉縣綠色環保志願者協會會長楊建南說。3月1日,《溫州市楠溪江保護管理條例》實施,立法保護一江清水。楊建南坦言,保護楠溪江,將是當前和今後很長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

楠溪江

三百裡楠溪江,是永嘉人民的母親河,也是國家級風景區中唯一以田園山水風光見長的景區。早在1988年,永嘉就實施楠溪江保護,30多年來堅持守護「碧水、藍天、綠地」,當地編制了《楠溪江環境保護規劃》,嚴格控制楠溪江中上遊的工業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對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楊建南感受深切,也在身體力行,全力護江。

13年來,楊建南帶領協會從68名志願者壯大到現在近四千人,一年百場環保宣講,一周兩次巡江成為常態,民間力量作為重要支撐,配合政府一道守護一江清水。

楊建南參與環保宣講活動

山連山,水連水,山水鋪就了甌越大地美麗畫卷。文成縣是溫州人的「大水缸」,生態環境是最大資本。在這裡,水源保護區不能任意開發,許多水上項目因此擱淺,工業發展受限。從打造「生態旅遊縣」到「將生態旅遊作為一號產業」,文成縣歷屆黨委政府持續接力,繪就了一幅生態富縣、旅遊強縣的發展藍圖。

有人不理解,「生態」定位像個緊箍咒,束縛了發展手腳。但主政者清醒地認識到,圍繞綠水青山做文章,不是單一的、不可持續的、低效益的經濟收穫,而是精細化的、可持續的、高效益的經濟增長,必須走出一條有地方特色的生態、綠色發展新路。文成縣環境再造辦主任藍旭丹介紹,文成縣依託生態培育旅遊產業,但生態好,環境差,曾經一度面臨發展瓶頸。從2017年開始,文成實施全域旅遊環境再造,致力打造全省一流環境高地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樣板,成就顯著。

各地的思路,都在圍繞「保護」這個主題展開。溫州的綠水青山,正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

優美生態帶來發展紅利

保護好了綠水青山,美好生態也讓溫州人實現了發展效益的最大化。

洞頭區在「兩山」實踐中,結合「藍色海灣」整治修復,讓昔日美麗的海島重煥光彩。作為全國首批18個「藍色海灣」試點城市,去年,洞頭區再次入圍新一輪「藍色海灣」整治行動,並公布關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的三年行動方案,明確到2021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生態文明成果顯著,基本建成全國「兩山」實踐創新海島樣板。

洞頭區東岙段海洋生態廊道效果圖

同樣擁有豐富海洋資源的蒼南縣,於2017年11月作出一個決定:放棄大漁灣圍墾工程,將原生態海灣還給大自然。曠日持久的「人海之爭」,終於以綠色發展觀獲勝畫上了句號。如今,大漁灣圍墾工程已被「藍色海灣」項目取代,蒼南在此開展海岸線整治修復,發展生態旅遊和休閒漁業,致力打造浙江最美海岸線,給當地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平陽縣南麂島被譽為「碧海仙山」,當地憑藉優美的海島風光,打造集海底探秘、養生度假、商務會議、金融產業創新等功能為一體的海島型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

平陽縣南麂島

不論是海洋還是森林,如今,溫州的每一寸土地都展現出勃勃生機,百姓也從中真正收穫了生態紅利。城市人下來、農村人回來、遊客住進來、老百姓腰包鼓起來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讓綠色成為核心競爭力

「綠色發展的路子是正確的,路子選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泰順縣司前畲族鎮黨委書記蘇志利介紹,當地堅定一張藍圖繪到底、走綠色發展之路的決心,成功創建了國家級生態鎮。當前,全鎮正全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畲鄉風情小鎮,把美麗轉化為競爭力和生產力,讓環境更優美、百姓更富足。

泰順畲鄉風情小鎮畲族風情節

2003年12月14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泰順視察下山搬遷工程時,就對泰順的扶貧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此後,當地圍繞「下得來、穩得住、富得起」,把下山搬遷作為脫貧攻堅主抓手,還探索出一項特色的扶貧模式——從「一鎮帶三鄉」到「無區域生態移民」再到「生態大搬遷」。其搬遷經驗在全國生態保護和修復大會上推廣,列入2019年度省級深改試點項目。

下山的百姓富起來,而騰出的青山也同樣有了新發展。泰順鼓勵搬遷農戶以閒置土地、房屋、林地等資產作價入股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等項目,按股分享經營收益,利用山上閒置資源實現穩定增收。這片山水的生態價值,正迎來新的契機。

為激活溫州的「綠色」發展活力,近年來,溫州啟動鄉村振興「六千六萬」行動,以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為主平臺,以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為引領,「兩帶」起舞,繪就「兩山」轉化新圖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著我們的『兩帶』建設,讓我們堅定路子,把溫州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溫州市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發展處(發展規劃處)處長季旭仁介紹,「兩帶」已成為溫州「兩山」轉化的主平臺,成效正逐步顯現。

據統計,溫州共謀劃鄉村振興示範帶109條,2019年,已建成51條,帶動沿線258個村莊抱團發展,完成投資75.20億元;去年在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上謀劃產業類項目261個,新增投資136億元;去年全市農家樂休閒旅遊接待遊客4486.15萬人次,直接營業收入25.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和16%。

溫州的「兩山」轉化還在繼續行進的路上。下一步,溫州將持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切實用好生態資源稟賦,守住生態保護底線,使「綠色」真正成為美麗溫州的核心競爭力。

來源 | 本文刊載於11月19日《中國環境報》頭版頭條 金朝丹 韓堅 朱智翔 晏利揚

圖源 | 浙江新聞、溫州發布、永嘉發布等

原標題:《《中國環境報》頭版頭條:圍繞綠水青山做文章,溫州把生態優勢真正轉化為發展優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陳偉俊部署高水平建設「五美」新溫州,打造「美麗中國溫州風景...
    今天下午,全市高水平建設「五美」新溫州工作部署會召開。市委書記陳偉俊在會上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高水平建設「五美」新溫州,奮力打造「美麗中國溫州風景」這一標誌性成果。
  • 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核算
    對話嘉賓簡介:歐陽志雲,現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長,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評估與保護研究。建立區域生態系統評估方法體系、生態功能區劃理論與方法,提出以生態資產與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為基礎的生態效益評估理論和方法。
  • 探索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新路徑 河南在淅川等6縣市開展生態產品...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李運海)記者12月23日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我省在省轄丹江口水庫流域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同步開展理論研究,流域內的淅川、西峽、盧氏、欒川、內鄉、鄧州等6個縣市納入試點和研究範圍,以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新路徑,為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中國環境報)
    「河北省建立了入海河流水質監測考核體系,將全省49條入海河流99個斷面設定水質考核目標,並增加監測總氮,每月對監測結果實行全省通報,對超標斷面嚴重的市縣實行約談、扣繳生態補償金等,對總氮超基準值斷面所在縣區實施預警。2019年-2020年省級扣繳生態補償金2580萬元,壓實屬地政府治河主體責任。」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軍向記者介紹說。
  • 《生態文化》訪談錄:「綠水青山」究竟值多少「金山銀山」——訪談...
    本期對話,邀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資源綠色核算與國家公益林生態系統服務監測與評估首席科學家王兵研究員,就「綠水青山」的價值化問題,談談他們的研究成果,希望進一步豐富廣大讀者對「兩山論」的理解和認識。馮小軍:王兵研究員好!感謝您在百忙中接受採訪。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理念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而要把它落到實處無疑要面對「金山銀山」的價值化問題。
  • 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生態產品價值如何實現?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摘要只有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把「綠水青山」所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本文界定了生態產品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內涵,分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之間的邏輯關係。
  • 呵護好生態 奔向好生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開欄的話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各地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綠色發展按下快進鍵,生態文明建設駛入快車道,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破解水生態「發展密碼」 繪就碧水清流新...
    近年來,烏蘭浩特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三山兩河一溼地」生態修復與保護工作方案及「河長制」工作要求,堅持水環境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不斷破解水生態「發展密碼」,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水」為筆繪就碧水清流新畫卷。
  • 馳而不息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縣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15年來,這一樸素又深邃的理念,從餘村走向全國,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化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行動。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深富內涵、極具韻味的經典論述早已成為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金句」,潤物無聲地融入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2005年8月15日,在浙江安吉餘村,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創造性地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15年過去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已經並將繼續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 溫州機場全力以赴決勝「藍天保衛戰」
    受新冠疫情衝擊,溫州機場排除萬難,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一手抓生產,一手保「藍天」,全力以赴決勝藍天保衛戰。自2018年10月1日藍天保衛戰打響以來,溫州機場認真按照《民航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積極推進「油改電」建設、場內充電設施建設、APU替代設施推廣等重點項目,為捍衛祖國的綠水青山貢獻力量。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生態美 繪就綠水青山新畫卷
    三元格氏栲五彩森林 生態優勢是最大的發展優勢。三明市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用生態助推發展,將發展融入生態,持續做實做足「綠色三明」文章,打響「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品牌,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新路子。
  • 不負綠水青山 方得金山銀山——峽山區創新實踐「兩山」理論加快高...
    峽山區是全省首個以生態經濟命名的開發區,作為濰坊市的主要水源地和「藍黃」兩區的戰略水源地,既有發展綠色有機特色農產品得天獨厚的優勢,又有不可動搖的生態紅線,如何在「兩難」中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峽山區作為生態區,最大的優勢就是生態,峽山水庫144平方公裡的水域、6.03億立方米的興利庫容,排名全市前列的空氣品質,就是峽山未來發展的希望和根源所在。我們將生態立區這張藍圖繪到底,聚集優勢做文章,一步步讓『藍圖規劃』變為現實。」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李華剛如是說。
  • 各地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馳而不息建設美麗中國
    「在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我們走過了一條從矛盾衝突到日益和諧發展之路,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表示。在安徽旌德縣,農戶不砍樹照樣能致富。當地依託好山好水,因地制宜引導發展生態產業。三溪鎮路西村的農家樂經營者馬來青搭上了全域旅遊發展的快車,在家門口開起民宿,有滋有味地吃上了「旅遊飯」。
  • 福建三明泰寧:讓生態資源優勢變為經濟發展優勢
    水裡魚翔淺底,岸上丹山秀美,行人言笑晏晏,這是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大龍鄉角溪村的一幅「宜業宜居宜遊」生態大美圖景。該村位於泰寧縣南部,水域面積達800平方米,庫容量350萬立方米,水流平穩、水質優越,漁業養殖條件得天獨厚。
  • 發揮財政職能 助力打造美麗中國
    吉林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謝忠巖「優良的生態環境是吉林的優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進一步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把綠水青山保護好,不斷培育新的發展優勢。」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兩會期間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對吉林生態文明建設做出的重要指示。
  • 馳而不息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聞中心-北方網
    「在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我們走過了一條從矛盾衝突到日益和諧發展之路,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表示。在安徽旌德縣,農戶不砍樹照樣能致富。當地依託好山好水,因地制宜引導發展生態產業。三溪鎮路西村的農家樂經營者馬來青搭上了全域旅遊發展的快車,在家門口開起民宿,有滋有味地吃上了「旅遊飯」。
  • 龍江森工 擦亮生態底色 發揮資源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7月18日開始,以沾河林業局有限公司為試點的為期三個月的「強黨性、守黨紀、爭做生態文明建設先鋒」集中教育活動的開展,彰顯了龍江森工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初心使命、提升黨性修養、聚焦主責主業、強化責任擔當的堅定決心。對於切實解決好部分黨員幹部在生態建設、資源保護等方面存在的思想、組織、紀律、作風等問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 嶽西姚河:生態扶貧讓綠水青山成綠色銀行
    考慮孫顯發家庭情況,村裡根據程序聘請他為生態護林員,每年有近8000元的工資收入。孫顯發享受生態扶貧政策紅利的遠不止護林員的工資收入。2019年,安徽省選擇在嶽西縣古井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行集體林地政府租賃試點,每畝按40元標準發放租賃補償金給林農。孫顯發一家900畝的山場處於保護區內,每年因此有36000元的生態補償。
  • 巍巍祁連:綠水青山唱響產業扶貧之歌
    ,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上來,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和各項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力量凝聚到為「十四五」發展奮鬥中,奮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祁連夢」,加快「美麗祁連,幸福祁連」持續奮鬥,續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