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烏蘭浩特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三山兩河一溼地」生態修復與保護工作方案及「河長制」工作要求,堅持水環境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不斷破解水生態「發展密碼」,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水」為筆繪就碧水清流新畫卷。
寒冬時節,洮兒河水清波浩渺,水光瀲灩。在葛根廟鎮白音哈達嘎查河段,一面天然形成的巨大「冰盤」緩緩旋動於河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晶瑩剔透的冰盤如翡翠般明麗,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前來一睹奇景。
近年來,烏蘭浩特市依託「以水為『媒』,依水而『美』」治理理念,統籌推進水環境治理和水汙染防治,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紮實打好「碧水保衛戰」,開啟了由河道治亂向河湖景美的升級之路,奏響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樂章。
四季水常流,清水潤兩岸。2019年以來,烏蘭浩特市深入推進洮兒河流域的治理和開發利用,以地方水文化為內涵,對洮兒河流域各條河段的人文歷史進行挖掘,打造河道水生態文化科普景區。在烏蘭浩特市烏蘭哈達鎮三合村,曾斷流20餘年的阿木古郎河如今又恢復了流水潺潺。
「經過長期治理,2017年以來,烏蘭浩特市的水生態、水環境有了根本性地好轉。洮兒河四季流淌、河岸環境優美,常年斷流的各中小河流,也逐漸恢復了流量。」烏蘭浩特市水利局黨組副書記閆秀萍這樣說道。
依託良好的水生態環境,烏蘭浩特市以河(湖)長制工作為抓手,打好「水生態維護牌」。水生態修復項目葛根廟鎮映霞湖,河(湖)長李寶仁無論嚴寒酷暑從未停止過巡河的腳步,認真維護轄區段河道以及岸邊的生態環境,並整合鎮內宣傳資源,多次入戶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形成全鎮參與水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
2017年,烏蘭浩特市建立市、鎮、村三級河長體系,以「一河(湖)一策」,構建分級管理,全面排查河湖管理範圍內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突出問題,並啟用「河長通」巡河APP,對全市境內的21條河流、1處湖泊實現「無縫覆蓋」。全市123名各級河湖長推動『河長制』走向『河長治』,形成了打擊涉河湖違法違規行為高壓態勢,讓生態優勢持續釋放造福於民的生態紅利。
烏蘭浩特市葛根廟鎮副鎮長李寶仁表示,葛根廟鎮嚴格按照市級總河長要求部署巡河工作,鎮、村聯動,有效利用河長APP,壓實鎮、村兩級河長工作職責,巡河力度達到百分之百。在巡河當中以「四亂」問題為導向,發現問題及時制止。確保水生態安全可靠、環保。
盛夏時節,站在義勒力特鎮滿都拉敖包山上俯瞰,萬畝稻海盡收眼底。近年來,烏蘭浩特市通過計劃用水、科學灌溉、加強水田供水期的管理和服務等措施,實施灌區排水入河口水質提升工程,為農業和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呈現出「蜿蜒碧水潤萬田,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水生態農業美景。
轉身向海天地闊,風正潮平自楊帆。「十三五」期間,烏蘭浩特市先後實施河道治理項目3個,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和補償項目12個,新增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255.6平方公裡。2020年以來,實施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工程3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2處,河流治理1處,栽植蘆葦、長苞香蒲等植物95萬株,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劣Ⅴ類水體斷面全面消失,全市河湖水質明顯好轉,在真正實現了一灣碧水沿城過,兩岸美景煥清顏的同時,也通過全面打造平安之水、生態之水、文化之水、民生之水,不斷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責任編輯 : 劉文靜
記 者 :明祖 王雪
微信製作 : 李智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