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西姚河:生態扶貧讓綠水青山成綠色銀行

2020-12-01 金臺資訊

一大早,孫顯發就騎著摩託車從家裡出發,沿著修好的水泥路開始了一天的護林防火宣傳巡邏。

孫顯發家住嶽西縣姚河鄉龍王村河口組,地處深山,交通不便,加上他自己曾因病作了大手術,以致家裡相對貧困,被評為貧困戶。考慮孫顯發家庭情況,村裡根據程序聘請他為生態護林員,每年有近8000元的工資收入。

孫顯發享受生態扶貧政策紅利的遠不止護林員的工資收入。2019年,安徽省選擇在嶽西縣古井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行集體林地政府租賃試點,每畝按40元標準發放租賃補償金給林農。孫顯發一家900畝的山場處於保護區內,每年因此有36000元的生態補償。現在,身為護林員的孫顯發巡邏護山特別用心,保護山林就是保護自家的財產。

曾經,孫顯發為了脫貧致富,想辦養豬場。卻因地處保護區實驗區內不準發展養殖,剛新建的豬圈還沒用就得拆除。「剛開始真的不理解,有些想不通。後來鄉村幹部多次上門裡講政策、做工作,把豬圈拆了。現在看來,拆得值。要不,哪有現在的每年36000塊。」孫顯發笑著說。

姚河鄉位於大別山腹地、嶽西縣東北邊陲。境內山清水秀,植被完好,山場面積9.9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是「國家級生態鄉鎮」「安徽省環境優美鄉鎮」「安慶市生態示範鄉」。古井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大片山場在姚河鄉境內。實行集體林地政府租賃試點惠及姚河鄉香爐、龍王兩村18個村民組,共205戶,年發放的補償金513442元,兩個村也因集體林場每年增加21萬餘元的村集體收入。除了古井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集體林地政府租賃試點外,全鄉還有公益林78859畝,年發放生態補償金多達112萬餘元,惠及1530戶。綿綿青山成了群眾增收的綠色銀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姚河鄉堅持生態優先,踐行「兩山論」,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推進精準扶貧,通過實施產業獎補,鼓勵廣大群眾積極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產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香爐村的甘聖發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產業獎補政策的支持下,他發展了20畝高標準茶園,而且做起了茶葉加工,每年茶葉收入有3萬餘元。

「我們香爐衝的茶葉就是好,客戶大部分都是回頭客。」甘聖發興奮地介紹說,「手工茶的品質更好,我還特地學習了手工制茶技藝,添置了手工制茶設備,來年我得參加手工制茶比賽。」

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姚河鄉成為國賓禮茶嶽西翠蘭的發源地。該鄉通過產業獎補,引導群眾大力發展高標準茶園,做強茶產業。全鄉擁有高標準茶園1.2萬畝,茶葉年產值達5400萬元,帶動貧困群眾人均年增收3000餘元。除了茶葉外,該鄉還發展高山茭白4000畝,畝均增收6000元;種植油茶9700畝,畝均增收4500元;中藥材2600畝,畝均增收8000元;種植山蕗2700畝,畝均增收5000元。生態產業成為姚河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儲建軍)

相關焦點

  • 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生態產品價值如何實現?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摘要只有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把「綠水青山」所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本文界定了生態產品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內涵,分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之間的邏輯關係。
  • 呵護好生態 奔向好生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開欄的話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各地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綠色發展按下快進鍵,生態文明建設駛入快車道,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 嶽西河圖:黨建帶扶貧,合力拔「窮根」
    嶽西河圖鎮堅持「黨建+扶貧」,以建強基層黨組織為抓手,全面推進黨建引領扶貧民生工程,讓黨組織成為脫貧致富的「發動機」和「加速器」。 圍繞「三變改革」方案,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
  • 漫評:生態扶貧讓「美麗」與「富裕」並肩同行
    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通過推進生態補償扶貧、國土綠化扶貧、生態產業扶貧和定點扶貧縣脫貧摘帽,全面完成生態扶貧各項目標任務,助力200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增收。在我國,森林草原區、生態脆弱區、深度貧困地區高度耦合,這些地區不僅是生態建設的重點區域,也是生態扶貧的主戰場。可以說,生態扶貧一頭連著綠水青山,一頭連著金山銀山。
  • 根本之策——沐川縣產業扶貧啟示
    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從生態農業到農村電商,從特色種養到鄉村旅遊,從金融造血到產業崛起……循著產業扶貧這個根本之策和根本出路,國家烏蒙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縣——沐川縣脫貧攻堅內生動力噴薄而來。生態脫貧、綠色崛起的「沐川範式」,持續彰顯活力生命力。啟示 生態理念優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保持生態發展定力,築牢綠色產業家底。
  • 《中國環境報》頭版頭條:圍繞綠水青山做文章,溫州把生態優勢真正...
    七山一水二分田,綠色,是溫州鄉土天然的底色,也是溫州發展的底氣和動力。當前,溫州正堅定不移沿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走下去,真正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綠色崛起。咬定「綠水青山」不放鬆「圍繞保護和改善楠溪江流域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宣傳,我們全力配合縣普法辦的工作。」
  • 「舒美路暢 媒眼瞰楚姚①」潛心前行 楚姚高速公路走出一條生態綠色路
    雲南網訊(記者 段琪宇 閻素素)楚姚高速公路經過楚雄、牟定、姚安、大姚四縣市,途徑楚雄州三峰山州級自然保護區、牟定縣白馬山州級自然保護區和中屯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植物多樣性資源豐富,翠峰碧嶺、綠色蔥鬱,楚姚高速公路的建設者們著力打造出一條回歸自然、綠色生態、環境優良的「最美公路」。
  • 守一片綠水青山 築一道綠色屏障
    守一片綠水青山 築一道綠色屏障 原標題: 人民視覺  生態立區 築起綠色屏障  人民日報記者 李增輝 朱磊 劉峰   守住一片綠水青山,就是要築起祖國西北方的一條綠色屏障。2017年6月,寧夏第十二次黨代會將「環境優美」作為重要發展目標,將生態立區作為「三大戰略」之一,首次從政治、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構筑西北地區生態安全屏障擺在全區發展的突出位置。
  • 嶽西新聞(2020年11月23日)
    ★ 嶽西新聞(2020年11月23日)提要★劉克勝來嶽西調研產業發展及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滁州市扶貧局來嶽西考察產業扶貧工作嶽西召開金雞項目領導小組會議>中關鎮舉行第一屆紅色文藝匯演全縣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書記培訓班舉行縣稅務局舉辦綜合業務培訓班陳子斌:人普路上「孺子牛」【來源:嶽西發布】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富滇銀行:綠色金融添彩"七彩雲南"
    本網訊 記者蘇麗霞報導 近年來,富滇銀行緊緊圍繞雲南省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展工作,紮實推進綠色金融發展定位,不斷拓寬綠色企業及綠色項目的融資渠道,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為雲南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貢獻力量。
  • 綠色扶貧正當紅
    在這一關鍵節點,綠色扶貧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銜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是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及五大發展新理念,綠色發展都是客觀趨勢。但做好綠色扶貧脫貧卻並不簡單,需要的是可構建起多維聯動的長效機制,以此喚醒貧困群眾的綠色財富意識,培育基於綠色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生態美 繪就綠水青山新畫卷
    三明市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用生態助推發展,將發展融入生態,持續做實做足「綠色三明」文章,打響「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品牌,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新路子。
  • 綠水青山新畫卷——拉薩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亮點掃描
    初秋的拉薩,延綿的綠色把山谷、鄉野和城市連成一片。掩映在綠色山水之間,古城拉薩道路乾淨整潔,行人車輛各行其道,井然有序;鄉村綠樹青山,河流清澈,雞犬相聞。市民與遊客徜徉於綠色拉薩,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 巍巍祁連:綠水青山唱響產業扶貧之歌
    舉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祁連縣作為全省資源富集地,全縣上下主動提高政治站位,把綠色發展作為第一要務
  • 綠色「交響曲」縈繞山澗 美麗台州譜寫「綠水青山」新樂章
    在這綠水青山間,浙江省首屆生態音樂節在台州市天台縣後岸村拉開序幕。來自全省各地的100戶家庭集結於此,共同聆聽浙江綠色發展與生態環境變化的華麗樂章。  台州天台縣後岸村風貌  舉辦首屆浙江生態音樂節  台州奏響綠色樂章  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間,形成台州如今「七山一水兩分田」的格局。
  • 富滇銀行綠色金融為七彩雲南添彩
    近年來,富滇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執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雲南省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展工作,紮實推進綠色金融發展定位,不斷拓寬綠色企業及綠色項目的融資渠道
  • 全景展現廈門綠色生態畫卷 用生態畫筆描繪美好明天
    ,帶狀公園成為市民樂享綠色生態的好去處。放眼望去,綠色在城鄉深度蔓延,美麗在沃野繽紛生長。在馬鑾灣新城,通過生態修復,從鹽鹼地上建起來的首段帶狀公園,海風輕拂,草木初萌,公園融入了海綿城市的生態理念,即使下雨天,走在園內也不容易溼鞋。而在島內的萬石山北麓,新開放的上李水庫公園,依山傍水,野趣橫生,成為市民遊客爭相打卡、親近自然的「網紅」景點。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生態文化》訪談錄:「綠水青山」究竟值多少「金山銀山」——訪談...
    自然資本由自然資源及其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所構成。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就是人類從生態系統中獲得利益,包括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等。實質上,森林生態系統提供了幾乎所有的生態福祉要素,是地球上最大的綠色水庫、綠色碳庫、綠色基因庫和淨化環境氧吧庫。森林生態價值是以貨幣形式評價森林生態效益、衡量林業生態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
  • 全國森林經營與生態扶貧研討會舉行
    為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9月27日-28日,全國森林經營與生態扶貧研討會暨交口縣櫟類資源培育利用論證會在交口縣舉行,來自全國的1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做了專題講座,黑龍江、河北、河南等省市代表做了典型發言。
  • 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核算
    對話嘉賓簡介:歐陽志雲,現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態學會理事長,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評估與保護研究。建立區域生態系統評估方法體系、生態功能區劃理論與方法,提出以生態資產與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為基礎的生態效益評估理論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