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15日訊(記者 仲瑤卿)遠處青山如黛,身邊碧水盈盈。在這綠水青山間,浙江省首屆生態音樂節在台州市天台縣後岸村拉開序幕。來自全省各地的100戶家庭集結於此,共同聆聽浙江綠色發展與生態環境變化的華麗樂章。
台州天台縣後岸村風貌
舉辦首屆浙江生態音樂節
台州奏響綠色樂章
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間,形成台州如今「七山一水兩分田」的格局。先天的地理優勢稟賦了其天台山、長嶼硐天等自然景觀;多年的「生態堅守」,讓其將生態文明的理念融入到發展的各個方面。
從國家衛生城市到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再到今年創建的省級森林城市,「綠水青山」這個美好山河和環境秩序優良的代名詞,已經成為了每一位台州人的堅持不懈追求。
在「浙江首屆生態音樂節」的開幕式上,台州市環保局局長陳昌筍發布了當地「綠水青山」的建設情況和成果:截至2015年底,台州市環境空氣AQI指數優良率為90.1%,較2013年上升18個百分點,全省排名第三;市區PM2.5平均濃度為41微克每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22.6%,全省排名第三,台州主城區基本告別化工惡臭。全市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結果為優秀,縣級以上飲用水源達標率達100%,長潭水庫連續3年保持Ⅰ類標準。全市土壤環境和聲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台州生態環境公眾滿意度排名全省第三,排名較2011年上升7位。
台州市環保局局長陳昌筍發布「綠水青山」建設情況及成果
此外,台州已經實現省級生態市、生態縣(市、區)全覆蓋。據統計,該市累計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街道)63個、省級生態鄉鎮(街道)166個,國家級生態村2個。而作為浙江首屆音樂節主場地的天台縣已經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在本次活動的開幕式上,浙江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盧春中表示:「天台縣山水神秀、優美宜居,是我省的生態名縣,在這裡舉辦浙江首屆生態音樂節,也是希望通過演出者與觀眾之間音樂上的互動、環保遊戲體驗,讓大家盡情感受生態之美、自然之美。」
聚焦生態環境質量短板
打好建設「綠水青山」組合拳
一組組數據的背後,見證的是當地空氣品質、水域環境的改善;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環境,則帶給百姓們多一份環境質量改善的獲得感。
記者從台州市環保局獲悉,在「十二五」期間,該市共投入汙染減排資金40多億元,推進減排項目800多個。據初步預測,在「十二五」期間,該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別消減了14%、14%、20%和17%以上。此外,全市的醫化企業已經由原來的1000多家整合為現在的125家,造紙企業也從48家減少至14家。
台州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今年為「十三五」開局之年,台州正以「凝心聚力勇開新局,爭先進位再謀新篇」之勢,開展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和「水十條」行動、長潭水庫等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行動、大氣汙染防治六大專項行動,以及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行動,聚焦生態環境質量短板,布下了一張從天上到地下布的綠色之網,打出了建設「綠水青山」的組合拳。
傳遞環境保護承諾書
續寫「綠水青山」新樂章
在今年的G20杭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再次提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個樸素的道理得到越來越多人們認同的同時,而「綠水青山」這個代指美好山河、環境優良的詞語也因此更加深入人心。
台州市環保局攜地縣環保局代表共同發出倡議
台州,以其先天稟賦的自然資源和堅持不懈的「生態堅守」,成為了舉辦「浙江首屆生態音樂節」的不二之地,更希望用實際行動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為此台州市環保局攜地縣環保局代表,共同發出倡議:「我們都是地球村的村民,我們也是綠水青山的守護者,我們要承擔起神聖使命,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為綠色環保盡一份責,出一份力!」
環保人擲地有聲的承諾響徹山澗,而台州續寫建設「綠水青山」的樂章的同時,一首蘊含綠色與生態的交響曲正在綠水青山間縈繞迴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