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音樂雜誌評選的最偉大20部交響曲

2021-01-09 澎湃新聞

BBC音樂雜誌問詢全球151名著名指揮家,得出這份「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的榜單。

20

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

Bruckner - Symphony No. 7 (1883)

1883年,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被譽為傑作。

這部作品充滿了靈光乍現的時刻,最吸引人的是精彩的結尾部分,閃閃發光的琴聲和史詩般的號角湧動,直至音樂歡快地結束。

推薦版本: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Bernard Haitink

19

貝多芬《第六交響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 6 (1808)

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是對自然的終極讚美詩!

貝多芬愛好自然,用大半時間踏遍郊野。他曾在書信中說:「我在灌木、大樹、草坪和巖石間行走的時候,是多麼快樂啊!因為樹叢、花草和巖石,都能給人以共鳴。」

推薦版本:London Classical Players/Sir Roger Norrington

18

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

Brahms - Symphony No. 2 (1877)

這部作品寫於1877年夏天,呈現出陽光明媚、寧靜安詳的景象,被稱為勃拉姆斯的「田園」。

推薦版本: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Pierre Monteux

17

蕭士塔高維奇《第五交響曲》

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 5 (1937)

1936年1月,蕭士塔高維奇的歌劇《姆欽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令史達林勃然大怒,他的音樂被指責為「形式主義」,不符合蘇聯社會主義文化要求,這使得蕭士塔高維奇一度陷入困境。蕭士塔高維奇決定另撰寫一部交響樂,以作回應。

首演時,許多觀眾被這部作品感動得熱淚盈眶,觀眾起立鼓掌將近半個小時。

推薦版本: BBC National Orchestra of Wales/Mark Wigglesworth

16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 7 (1812)

《第七交響曲》像一隻躁動不安的野獸,充滿了令人不安的活力。

推薦版本: Staatskapelle Berlin/Daniel Barenboim

15

莫扎特《第40交響曲》

Mozart - Symphony No.40 (1788)

這是最為世人所熟知的莫扎特的作品,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

推薦版本: Scottish Chamber Orchestra/Sir Charles Mackerras

14

西貝柳斯《第七交響曲》

Sibelius - Symphony No.7 (1924)

西貝柳斯的這部交響曲在交響樂發展史上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地位。這也是他最清晰、最深刻的音樂作品之一。

推薦版本: Lahti Symphony Orchestra/Osmo Vanska

13

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

Bruckner - Symphony No.8 (1887/1890)

布魯克納在這部作品中,用音樂表現了他對塵世的渴望,對天國的憧憬,他的焦慮,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死亡的敬畏,而這一切又最終得以升華。

推薦版本: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Riccardo Chailly

12

勃拉姆斯《第三交響曲》

Brahms - Symphony No.3 (1883)

勃拉姆斯用這部作品向舒曼致敬,當勃拉姆斯把樂譜發給克拉拉時,她說這是一部「美妙的作品」。

推薦版本: Gewandhaus Orchestra/Riccardo Chailly

11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5 (1808)

「命的敲門聲」。貝多芬的秘書安東·辛德勒這樣形容,他在貝多芬死後多年寫道:作曲家自己指著第一樂章的開頭:「看,命運在敲門!」

推薦版本: Vienna Philharmonic/Carlos Kleiber

10

馬勒《第三交響曲》

Mahler - Symphony No. 3 (1896)

馬勒的這首作品首演時,在評論界中既受讚揚亦受辱罵,某些評論者被這首作品的龐大規模困擾不安。

推薦版本: Bamberg Symphony Orchestra/Jonathon Nott

09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響曲》

Tchaikovskyahler - Symphony No. 6 (1893)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是一部經過生與死的痛苦鬥爭,最終以絕望而告終的作品!

推薦版本: Leningrad Philharmonic/Evgeny Mravinsky(兩個版本)

08

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

Brahms - Symphony No. 1 (1876)

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證明了他是貝多芬當之無愧的接班人!這部作品讓他斷斷續續地奮鬥了20年,同時也讓他獲得了一流的音樂成就。

推薦版本: 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Gardiner

07

柏遼茲《幻想交響曲》

Berlioz - Symphony Fantastique (1830)

法國作曲家柏遼茲《幻想交響曲》這部作品的靈感來源於他瘋狂愛上莎士比亞戲劇女演員哈莉葉特·康斯坦斯·史密遜。時至今日,這部作品仍廣受歡迎。

推薦版本: Mahler Chamber Orchestra/Marc Minkowski

06

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

Brahms - Symphony No.4 (1885)

勃拉姆斯這部形式近乎完美的《第四交響曲》,憂鬱、簡樸,有著巴洛克風格。

推薦版本: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Marin Alsop

05

馬勒《第二交響曲》

Mahler - Symphony No.2 (1894)

這是除馬勒最成功而且最受歡迎的交響曲。

1894年,著名指揮漢斯·馮·彪羅與世長辭,馬勒去參加他的葬禮,聽到教堂響起的讚美詩「復活」,為他創作該曲增添了靈感。

推薦版本: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Mariss Jansons

04

馬勒《第九交響曲》

Mahler - Symphony No.9 (1909)

馬勒《第九交響曲》1912年6月,由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作首演,當時馬勒已經離世,沒法親臨首演。這也是馬勒唯一一首在完成初稿後未作任何修改的作品。

推薦版本: Berlin Philharmonic/Herbert von Karajan

03

莫扎特《第41交響曲》

Mozart - Symphony No.41 (1788)

這首作品又名「朱庇特交響曲」,是莫扎特創作的最後一首交響曲。

推薦版本: Orchestra Mozart/Claudio Abbado

02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9 (1824)

《歡樂頌》是貝多芬完成的最後一部交響曲,也是貝多芬最傑出的作品。

末樂章的歌詞來源德國詩人席勒的《歡樂頌》中部分詩句改編而成。

推薦版本: Orchestra of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Charles Mackerras

01

貝多芬《第三交響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3 (1803)

貝多芬《第三交響曲》是音樂史上的裡程碑式,作品規模宏大、充沛有力、情感豐富,是貝多芬最為鍾愛的作品之一。

貝多芬原是將這首作品獻給拿破崙,因拿破崙稱帝,貝多芬憤而改為「紀念一位英雄人物」。

推薦版本: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Nikolaus Harnoncourt

文章來源 | 愛聽音樂 圖 | Baidu

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

原標題:《BBC音樂雜誌評選的最偉大20部交響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交響曲被公認為是表達最深邃思想的音樂體裁,是最富表現力的音樂形式。歷史上處於古典音樂時期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把交響曲發展到了最成熟的階段,貝多芬更是把交響樂發展到了最巔峰的狀態和一個新的境界。現今影視劇的配樂片段,與流行音樂的旋律都有取材於貝多芬的交響樂作品。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貝多芬一生創作的九大交響樂作品。
  • BBC評選:21世紀最偉大的英文小說
    BBC評選:21世紀最偉大的英文小說進入動蕩的二十一世紀後,最精彩的英文小說有哪些呢?為了做出全面有效的評估,BBC文化專欄作者向幾十位書評家發出了問卷,根據投票我們選出了最偉大的代表作!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 美國評出20部最偉大愛情電影
    美國評出20部最偉大愛情電影2002年06月13日09:14:19 人民網    《卡薩布蘭卡》(又名《北非諜影》)近日被一家名為「美國電影研究所」的機構評選為「美國最佳愛情影片」。這部於1942年拍攝的電影由漢弗萊·博加特和英格麗·褒曼主演的黑白片在擊敗了《飄》(《亂世佳人》)和《西區故事》(《夢斷城西》)後獲得這一榮譽。
  • 收藏| 歷史上最偉大的一百張古典音樂唱片
    原標題:收藏 | 歷史上最偉大的一百張古典音樂唱片 英國著名的音樂雜誌《留聲機》1998年曾經做過一份「古典音樂唱片TOP100」,甫一推出就招致各種不同聲音的評價。這一「歷史上最偉大的一百款錄音」是由《留聲機》總編James Jolly評選出來的,所以這當然是一家之詞,而且上榜的唱片考慮英國的地域因素也太重了。
  • 哈農庫特指揮莫扎特第41交響曲「朱庇特」
    他的母親也熱愛音樂,會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個孩子。1791年12月5日猝死於維也納,終年35歲。其中最出名的歌劇是:《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和《魔笛》。     莫扎特是奧地利作曲家,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古典主義音樂的典範,他對歐洲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你真的了解嗎?|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這個人類再次共同與命運抗爭的時刻,紀念這位敢於「扼住命運咽喉」的偉大音樂家,顯得尤為意義深刻。貝多芬在世的57年為人類留下了無數音樂財富,其中,他的九部交響曲更是古典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那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你都了解嗎?
  • 《財富》雜誌評選的100個最偉大的現代設計(上)
    2019年,為了紀念最初榜單發布60周年,《財富》雜誌再次與現由丹尼斯·韋爾(Denis Weil)擔任院長的IIT設計學院合作,重新創建了這項調查。研究人員儘可能地遵循多布林的方法,並進行了明智的現代調整,就他們認為真正偉大的發明對教育家、有影響力的人、自由設計師和公司設計團隊進行民意調查。
  •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
    」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中,從第三部開始的每一部都堪稱精品。此後,有人稱之為「最崇高的聲音,傳入全人類的耳朵」。神秘的摩斯電碼《命運》是貝多芬的首部小調交響曲,但最終卻以凱旋式的C大調結尾。這種對比早在第一樂章中的兩個主題中有了苗頭,「四音動機」的響起,讓人對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都滿懷期待,怎奈隨之引申出的第一主題依然給人以極強的壓迫感。
  • 國際音樂節重磅來襲 28天創紀錄推出5部歌劇
    朱塞佩·威爾第和理察·華格納——兩位19世紀歐洲最偉大的歌劇大師同在1813年誕生,二人創作風格迥異,卻擁有著等量齊觀的歷史地位和藝術成就,其歌劇作品久演不衰,時至今日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在2013年這樣一個全球矚目的「威爾第—華格納紀念年」中,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以「向大師致敬」為主題,呈現以經典歌劇為主線的年度盛事。  致敬華格納!
  • 貝多芬與他的九個交響曲
    1796年,貝多芬在《維也納雜誌》上發表了貝多芬贈送給海頓的三首鋼琴奏鳴曲,在同一年,他開始出現耳聾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他堅持完成了《第一交響曲》,該曲幽默通俗又帶有舞蹈性,某些部分旋律激昂,某些部分充滿了歡樂的喜劇性,輕鬆詼諧,充滿了舞蹈性。該曲於1800年在維也納霍夫堡劇院首演。
  • BBC評出本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 《花樣年華》排第二
    原標題:BBC評出本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 《刺客聶隱娘》(第50名) 英國廣播電視臺BBC,日前發表了一份經全世界177位影評人投票產生的「21世紀最偉大電影100部」名單。
  • 柴科夫斯基 第五交響曲 1812序曲
    推薦曲目:  E小調第五交響曲 第二樂章  1812序曲  《1812序曲》作於1880年春,作品以俄國人民反抗拿破崙侵略,取得決定性勝利的1812年的歷史事件為題材,生動地再現了俄國軍隊英勇反抗拿破崙入侵及人民歡慶勝利的莊嚴場面。
  • BBC評出有史以來美國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原標題:BBC評出有史以來美國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電影課程][聆聽窗外聲音] 電影既是藝術,也是生活……電影的誕生是個奇蹟——朱永新《新教育年度主報告》 BBC評出有史以來美國最偉大的100部電影 來源|融尚私塾
  • 屠呦呦入圍BBC「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和愛因斯坦並列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本月初,英國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
  • 音樂收藏助手|最令人興奮的交響樂
    沒關係,友友為小夥伴們準備了「最令人興奮的交響樂」曲目單。這個曲目單精選了古典音樂史上最為知名的交響音樂片段,它們窮盡了管弦樂團最美的聲音組合,展現了偉大作曲家如貝多芬、柏遼茲、柴科夫斯基等人完美的作曲技巧和音樂想像,充滿了宏偉與崇高感,相信它一定能幫助大家快速進入正能量滿滿的工作狀態!
  • 如何看待屠呦呦入圍BBC「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
    2019年1月8日,英國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S)」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選出對人類當前生活影響最大的傑出人物。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與居裡夫人(Maria Curie)、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共同進入候選人名單。
  • 莫扎特第三十八交響曲(布拉格)K504(G大調)
    演奏:維也納愛樂演奏  作品介紹:  莫扎特第三十八交響曲,G大調,K504,作於1786年。呈示部結尾樂句極似貝多芬《田園交響曲》慢樂章主題。  展開部第一主題以小調開始,很快進入再現部。  3,急板,D大調,奏鳴曲式。  先由弦樂演奏光輝燦爛、切分的第一主題,它交給木管,以此動機為基礎的過渡後進入由弦樂表現甜美的第二主題,加入木管後加以反覆。
  • 屠呦呦入圍BBC「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與愛因斯坦並列
    屠呦呦入圍BBC「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與愛因斯坦並列  本月初,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起「20世紀最具標誌性人物」票選活動。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
  • 《1812序曲》和《列寧格勒交響曲》
    法國18世紀唯物論者赫韋修士1789年革命前夕說:「只有偉大的熱情才能創造偉大的人」。管弦樂《1812序曲》同交響樂《列寧格勒交響曲》,柴可夫斯基與蕭士塔高維奇,俄羅斯抗擊拿破崙入侵和蘇聯反擊希特勒進攻。艱苦卓絕的兩場戰爭,震撼人心的兩大作品。
  • 最全音樂藝考知識匯總|以及藝考音樂專業怎樣進行曲目選擇?
    13、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被世人譽為樂聖。一生寫有九 部交響曲,其中最為著名的有:NO.3 英雄交響曲 、NO.5 命運交響曲 、NO.6田園交響曲 、NO.9 合唱交響曲 。14、舒伯特是奧地利 著名作曲家,一生創作了多部交響曲。尤為令世人稱道的是,一生還創作歌曲六百餘首,其代表作有:魔王 、聖母頌 等,為此,被譽為 歌曲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