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音樂雜誌問詢全球151名著名指揮家,得出這份「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的榜單。
20
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
Bruckner - Symphony No. 7 (1883)
1883年,布魯克納的《第七交響曲》被譽為傑作。
這部作品充滿了靈光乍現的時刻,最吸引人的是精彩的結尾部分,閃閃發光的琴聲和史詩般的號角湧動,直至音樂歡快地結束。
推薦版本: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Bernard Haitink
19
貝多芬《第六交響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 6 (1808)
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是對自然的終極讚美詩!
貝多芬愛好自然,用大半時間踏遍郊野。他曾在書信中說:「我在灌木、大樹、草坪和巖石間行走的時候,是多麼快樂啊!因為樹叢、花草和巖石,都能給人以共鳴。」
推薦版本:London Classical Players/Sir Roger Norrington
18
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
Brahms - Symphony No. 2 (1877)
這部作品寫於1877年夏天,呈現出陽光明媚、寧靜安詳的景象,被稱為勃拉姆斯的「田園」。
推薦版本: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Pierre Monteux
17
蕭士塔高維奇《第五交響曲》
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 5 (1937)
1936年1月,蕭士塔高維奇的歌劇《姆欽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令史達林勃然大怒,他的音樂被指責為「形式主義」,不符合蘇聯社會主義文化要求,這使得蕭士塔高維奇一度陷入困境。蕭士塔高維奇決定另撰寫一部交響樂,以作回應。
首演時,許多觀眾被這部作品感動得熱淚盈眶,觀眾起立鼓掌將近半個小時。
推薦版本: BBC National Orchestra of Wales/Mark Wigglesworth
16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 7 (1812)
《第七交響曲》像一隻躁動不安的野獸,充滿了令人不安的活力。
推薦版本: Staatskapelle Berlin/Daniel Barenboim
15
莫扎特《第40交響曲》
Mozart - Symphony No.40 (1788)
這是最為世人所熟知的莫扎特的作品,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
推薦版本: Scottish Chamber Orchestra/Sir Charles Mackerras
14
西貝柳斯《第七交響曲》
Sibelius - Symphony No.7 (1924)
西貝柳斯的這部交響曲在交響樂發展史上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地位。這也是他最清晰、最深刻的音樂作品之一。
推薦版本: Lahti Symphony Orchestra/Osmo Vanska
13
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
Bruckner - Symphony No.8 (1887/1890)
布魯克納在這部作品中,用音樂表現了他對塵世的渴望,對天國的憧憬,他的焦慮,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死亡的敬畏,而這一切又最終得以升華。
推薦版本: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Riccardo Chailly
12
勃拉姆斯《第三交響曲》
Brahms - Symphony No.3 (1883)
勃拉姆斯用這部作品向舒曼致敬,當勃拉姆斯把樂譜發給克拉拉時,她說這是一部「美妙的作品」。
推薦版本: Gewandhaus Orchestra/Riccardo Chailly
11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5 (1808)
「命的敲門聲」。貝多芬的秘書安東·辛德勒這樣形容,他在貝多芬死後多年寫道:作曲家自己指著第一樂章的開頭:「看,命運在敲門!」
推薦版本: Vienna Philharmonic/Carlos Kleiber
10
馬勒《第三交響曲》
Mahler - Symphony No. 3 (1896)
馬勒的這首作品首演時,在評論界中既受讚揚亦受辱罵,某些評論者被這首作品的龐大規模困擾不安。
推薦版本: Bamberg Symphony Orchestra/Jonathon Nott
09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響曲》
Tchaikovskyahler - Symphony No. 6 (1893)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是一部經過生與死的痛苦鬥爭,最終以絕望而告終的作品!
推薦版本: Leningrad Philharmonic/Evgeny Mravinsky(兩個版本)
08
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
Brahms - Symphony No. 1 (1876)
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證明了他是貝多芬當之無愧的接班人!這部作品讓他斷斷續續地奮鬥了20年,同時也讓他獲得了一流的音樂成就。
推薦版本: 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Gardiner
07
柏遼茲《幻想交響曲》
Berlioz - Symphony Fantastique (1830)
法國作曲家柏遼茲《幻想交響曲》這部作品的靈感來源於他瘋狂愛上莎士比亞戲劇女演員哈莉葉特·康斯坦斯·史密遜。時至今日,這部作品仍廣受歡迎。
推薦版本: Mahler Chamber Orchestra/Marc Minkowski
06
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
Brahms - Symphony No.4 (1885)
勃拉姆斯這部形式近乎完美的《第四交響曲》,憂鬱、簡樸,有著巴洛克風格。
推薦版本: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Marin Alsop
05
馬勒《第二交響曲》
Mahler - Symphony No.2 (1894)
這是除馬勒最成功而且最受歡迎的交響曲。
1894年,著名指揮漢斯·馮·彪羅與世長辭,馬勒去參加他的葬禮,聽到教堂響起的讚美詩「復活」,為他創作該曲增添了靈感。
推薦版本: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Mariss Jansons
04
馬勒《第九交響曲》
Mahler - Symphony No.9 (1909)
馬勒《第九交響曲》1912年6月,由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作首演,當時馬勒已經離世,沒法親臨首演。這也是馬勒唯一一首在完成初稿後未作任何修改的作品。
推薦版本: Berlin Philharmonic/Herbert von Karajan
03
莫扎特《第41交響曲》
Mozart - Symphony No.41 (1788)
這首作品又名「朱庇特交響曲」,是莫扎特創作的最後一首交響曲。
推薦版本: Orchestra Mozart/Claudio Abbado
02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9 (1824)
《歡樂頌》是貝多芬完成的最後一部交響曲,也是貝多芬最傑出的作品。
末樂章的歌詞來源德國詩人席勒的《歡樂頌》中部分詩句改編而成。
推薦版本: Orchestra of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Charles Mackerras
01
貝多芬《第三交響曲》
Beethoven - Symphony No.3 (1803)
貝多芬《第三交響曲》是音樂史上的裡程碑式,作品規模宏大、充沛有力、情感豐富,是貝多芬最為鍾愛的作品之一。
貝多芬原是將這首作品獻給拿破崙,因拿破崙稱帝,貝多芬憤而改為「紀念一位英雄人物」。
推薦版本: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Nikolaus Harnoncourt
文章來源 | 愛聽音樂 圖 | Baidu
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
原標題:《BBC音樂雜誌評選的最偉大20部交響曲》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