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2021-01-11 騰訊網

2020年是偉大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德國公布了「貝多芬2020」活動計劃, 更將此活動列為「國家的任務」。德國聯邦議院更是斥2億元專門用於慶祝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的項目。從今年的下半年開始德國各州已經展開了一系列的預熱活動,迎接慶典,明年將攜手全世界50多個國家共同歡慶,為貝多芬獻禮。

音樂之友此後會陸續推出介紹貝多芬相關的內容,敬請關注哦~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不需要做過多的介紹,每當大家談到古典音樂時多半都會想到貝多芬,只要提及名字都會虎軀一震、心生敬畏。各大古典音樂的普及讀物也大都以貝多芬爺爺的畫像作為封面,可以說是一位家喻戶曉的音樂家了。無論是他的作品還是個人經歷,都令人印象深刻,這些也都出現在我們的教科書裡,老師也曾勒令我們把這些圈成知識點、閱讀、背誦。

歷史上可能沒有哪位作曲家在當世和後世比貝多芬對音樂的影響更大了。貝多芬作為交響曲、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的大師無可爭議地處於主宰地位。他後世的作曲家在一段時間都處於他的輝煌功績陰影下。

交響曲被公認為是表達最深邃思想的音樂體裁,是最富表現力的音樂形式。歷史上處於古典音樂時期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把交響曲發展到了最成熟的階段,貝多芬更是把交響樂發展到了最巔峰的狀態和一個新的境界。現今影視劇的配樂片段,與流行音樂的旋律都有取材於貝多芬的交響樂作品。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貝多芬一生創作的九大交響樂作品。

1

SYMPHONY NO. 1 in C major, Op. 21

《C大調第一交響曲》,作品21

這部作品創作於1794年~1796年,題獻給斯威滕男爵。他是貝多芬的早期贊助人。這首交響曲沿襲了貝多芬的老師莫扎特和海頓的風格。儘管如此,還是有其獨特的特點。如調性的轉換和樂曲色彩的突然變化。旋律活潑、激昂。第三樂章在傳統交響樂的形式基礎上,增加了管樂(木管和銅管)的分量。

該作品於1800年4月2日在維也納的城堡劇場首演,音樂會中還包括莫扎特、海頓、亨德爾的曲目。這場音樂會的上演向維也納宣告了貝多芬的才華。在許多貝多芬同時代人的眼裡,這部《第一交響曲》始終是他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2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36

《D大調第二交響曲》,作品36

這部作品創作於1801年~1802年,題獻給卡爾·艾洛伊斯王子。當時貝多芬耳聾的症狀已經開始越來越明顯了。

這是一部形式較為傳統的作品,很少向新的領域突破,風格更趨近於莫扎特而不是海頓。但作品的管弦樂調色板比以往的交響曲都更加豐富和絢麗。四個樂章裡沒有傳統的小步舞曲,取而代之的是諧謔曲,這給予了作品更大的能量。

當時一位維也納的音樂評論家曾這樣評價這部作品:「這是一條可怕的、扭動著的、受傷的龍,它拒絕死亡,在最後的痛苦中扭動著,直到第四樂章結束流血至死。」這也是貝多芬「第一風格時期」最後幾部作品之一。

PS:貝多芬一生的創作生涯被音樂史學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風格時期(~1802);第二風格時期(1803-1814);第三風格時期(1816-1827)

3

SYMPHONY NO. 3 in E major, Op. 55,(Heroic Symphony)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作品55 (英雄交響曲)

這作品是一部篇幅碩大的作品,也是貝多芬創作中期的開始。該作品創作於1803-1804年,基於古典主義交響樂的傳統之上延伸了形式、長度和情感、文化等內容。它被廣泛認為是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的一部裡程碑作品。

最初這首作品是獻給拿破崙·波拿巴的,他認為拿破崙體現了法國大革命的民主和反君主理想。但當他聽說拿破崙稱帝後,憤然撕毀總譜的封面,在此曲出版時將名字改為「為紀念一個偉大的人物而寫的交響曲」。

4

SYMPHONY NO. 4 in B-flat major, Op. 60

《降B大調第四交響曲》,作品60

這部作品以其優雅、活潑、輕鬆的氣質引人注目。創作於1806年。這首作品是獻給弗朗茨·馮·奧伯斯多夫伯爵的,他是貝多芬贊助人利希諾夫斯基王子的親戚。伯爵因聽了貝多芬的第二交響曲非常喜歡,想讓他為自己寫一首新的交響曲,貝多芬因此接受了一大筆的費用,完成了這項工作。這部作品創作上有些方面似乎都是對過去的回歸,充分展現了他對音樂律動的熟練掌握。

羅伯特·舒曼曾對這部作品讚賞道「兩位北歐巨人之間的希臘少女」。(第三、第五交響曲之間)

5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Schicksals-Sinfonie)

《C小調第五交響曲》,作品67(命運交響曲)

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最常上演的交響樂之一,被廣泛認為是西方音樂的基石。這部作品創作於1804年-1808年,於1808年上演不久後就獲得了巨大的聲譽,是當時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全曲十分精煉緊湊,音樂語言更加鮮明,技術與情感的表達都有極大的突破。作品名稱除了編號外,還被稱為我們所熟知的名字——「命運交響曲」,樂曲開始的五小節主題,也被成為「命運的動機(Schicksals-Motiv)」,貝多芬曾將這稱之為「命運之神在敲門」。這個主題也廣泛地應用在現今各個形式的音樂中。

貝多芬在創作這部樂曲時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耳聾已經完全失去了治癒的希望,他熱戀的情人因此也離開了他,在這期間社會環境也處於動蕩之中,貝多芬在這一系列的遭遇下創作了這篇宏偉著作。

6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Op. 68 (Pastoral Symphony)

《F大調第六交響曲》,作品68 (田園交響曲)

這部作品完成於1808年,是他少有的各樂章均有標題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九部交響樂作品中標題最為明確的一部。貝多芬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他花了很多時間在鄉村散步,經常離開維也納到農村工作。他曾說過:第六交響曲「與其說是繪畫,不如說是情感的表達」。

整曲表達出開闊自由、無拘無束的感情,它幾乎是形象化的,音樂變成了一種風景畫的藝術。此時的貝多芬雙耳已經完全失聰,這部作品正表現了他在這種情況下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

柏遼茲曾對這部音樂評價道:

「 這一令人驚嘆的圖景,應該由普桑設計,由米開朗基羅執筆……

主題:

Ⅰ 來到鄉村喚起舒適愉悅的感覺。

Ⅱ 溪畔景色。

Ⅲ 村民愉快的聚會。

Ⅳ 暴風雨

Ⅴ 牧羊人之歌。暴風雨過後的感恩心情。

7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A大調第六交響曲》,作品92

這部作品完成於1812年。此時的歐洲正在經歷戰火的腥風血雨。1813年12月8日,維也納為在哈諾戰役中受傷的士兵們舉行慈善音樂會,貝多芬在此晚會上指揮演奏了這部作品。他向公眾表達了這部作品的創作動機:「我們被純粹的愛國主義和為那些為我們做出如此巨大犧牲的人們所感動。

這部作品被認為是貝多芬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被改編成各種器樂曲。尤其第二樂章非常受歡迎,經常被作為單獨的交響樂作品在音樂會上演。

8

SYMPHONY NO. 8 in F major, Op. 93

《F大調第八交響曲》,作品93

這部作品完成於1814年,僅用4個月就創作完成。《第八交響曲》在許多方面可被視作《第七交響曲》的孿生兄弟,據說這是貝多芬特別喜歡、並且得到評論界一致好評的作品,但卻沒有受到聽眾的熱烈歡迎。這部作品簡潔精煉、出色的幽默感別具一格,是一部分量較輕的作品。

樂曲的結尾處是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精巧、最充實的部分了,以一長串的主調和聲結束。

柴科夫斯基曾評價道「這是貝多芬所有交響樂作品中最傑出的設計了。」

9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作品125

這部作品於1822-1824年創作, 因第四樂章加入了大型合唱,又稱為「合唱交響曲」。合唱部分的詞根據德國著名詩人席勒的《歡樂頌》改寫而成,也是該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主題,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歡樂頌」。

這部作品被認為是貝多芬交響樂領域的最高成就,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並影響了浪漫時期的作曲家們。

在貝多芬晚期作品中,從弦樂四重奏開始,已經漸漸開始趨向於這樣的風格:傾訴衷腸、更加知性,一切都要悅耳動聽,每一部作品都蓄意要有自己的個性。這部《第九交響曲》貝多芬打破傳統,將歌詞和人聲引入進原本只是器樂體裁的交響樂,把音樂廳的提升到大教堂的,從世俗的提升到半神聖的,從物質的提升到精神的。這部作品的首演,獲得了五次雷鳴般返場掌聲,但此時貝多芬已完全失聰,對觀眾的反響一無所知,是一位女低音歌唱者拉了他的衣袖這才得知。

END

相關焦點

  • 貝多芬與他的九個交響曲
    1804年春,貝多芬應法國駐維也納大使邀請為拿破崙寫了一部「拿破崙.波拿巴大交響曲」,當時,拿破崙對於貝多芬來說是革命的理想,但是,當時的拿破崙在推翻了封建王朝後,又恢復了帝制,自己當上了皇帝,還為自己加冕。當貝多芬得知此消息後,簡直無法表述自己憤怒的心情,然後他衝動地撕下了寫有題詞的交響曲譜首頁。
  •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曲目單:一、萊昂諾拉序曲第三號 貝多芬二、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貝多芬第二樂章 葬禮進行曲:極慢板三、G大調第一小提琴浪漫曲 貝多芬小提琴:王之炅四、F大調第二小提琴浪漫曲 貝多芬
  •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你真的了解嗎?|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這個人類再次共同與命運抗爭的時刻,紀念這位敢於「扼住命運咽喉」的偉大音樂家,顯得尤為意義深刻。貝多芬在世的57年為人類留下了無數音樂財富,其中,他的九部交響曲更是古典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那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你都了解嗎?
  • 帶你欣賞,貝多芬F大調第八交響曲
    在貝多芬創作第八交響曲時,已經達到了他創作水平的巔峰。那時,他剛寫完第七交響曲,並且對於自己的創作能力非常滿意,第八交響曲是一個令人著迷的,並且被公認為,是獨一無二的大師之作。據說,當時貝多芬在做礦泉浴療,在1812年特普利採,他遇到了哥德,歌德抱怨說,人必須要一直不斷地擺脫掉許多恭維。
  • BBC音樂雜誌評選的最偉大20部交響曲
    BBC音樂雜誌問詢全球151名著名指揮家,得出這份「史上最偉大的20部交響曲」的榜單。推薦版本: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Bernard Haitink19貝多芬《第六交響曲》Beethoven - Symphony No. 6 (1808)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是對自然的終極讚美詩!
  • 好書推薦《貝多芬傳》《執行層領導力》《樹的秘密生命》
    按照我們之前聽說的,貝多芬這一生,那確實就是一部勵志小說。像他說的那句名言一樣,「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而且確實,貝多芬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稱「樂聖」,是最偉大的作曲家,甚至連「之一」都不用加。我就說兩件事兒,就能看出貝多芬對音樂的影響,一個是我們聽的那個CD最早是索尼公司和飛利浦公司一塊研發的,一張CD多大容量呢?可以容納74分鐘的音樂。
  • 感受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特徵
    一、概述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風格特徵 海頓,奧地利作曲家,他一生創作了一百多首交響曲,八十多首弦樂四重奏在聲樂方面,除了最重要的二部清唱劇——《創世紀》及《四季》外,他還寫了許多宗教性聲樂作品。另外,在海頓的音樂創作中很明顯地反映了當時正欣欣向榮的市民階層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因此他的音樂充分表現了輕鬆、幽默的性格,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他的作品沒有表露任何感情問題困擾的痕跡,表現出一種藝術的超脫,音樂創作幾乎完全超越了現實。
  • 讓貝多芬的「分貝」來得更「多」些
    如果什麼都不存在,比如,貝多芬的童年是那麼不幸;貝多芬耳聾之後創作出了包括「第九交響樂」在內的一大批傑作;貝多芬聽到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後憤然改寫原來準備獻給他的「第三交響樂」的封面題詞;貝多芬在權貴面前表現得輕蔑無視;貝多芬發表那部一開首就寫下「當,當,當——當」從而被認為是「扼住命運的咽喉」的「第五交響樂」;貝多芬為一個音符修改了十幾遍的認真……我們還會像現在那樣「粉」他嗎?
  • 貝多芬的遺產︱貝多芬:直面矛盾的理想主義者
    1798年,貝多芬開始動筆創作自己的第一套弦樂四重奏(Op.18)。這套包括六首作品的曲目成為作曲家走向成熟的標誌。就在新舊世紀轉折之際,貝多芬終於獲得了作為作曲新秀的地位。他的第一部交響曲也在1800年正式完成並首演。他竟然成了一位作曲家!當我們回顧貝多芬的早期生涯時,不由得對他的藝術成長表示感慨。
  • 蘇州交響樂團《陳燮陽與完全貝多芬》系列首場開演
    「完全貝多芬」系列的第一場音樂會於2017年3月25日在蘇州獨墅湖影劇院精彩上演,由貝多芬的《科裡奧蘭》序曲、G大調第四鋼琴協奏曲以及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組成。貝多芬的音樂創作生涯貫穿於他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他的音樂理想、人生經歷、音樂變化也在作品中的強烈對比中反映出來。
  • 哈農庫特指揮莫扎特第41交響曲「朱庇特」
    莫扎特畢生創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劇、41部交響樂、42部協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鳴曲、室內樂、宗教音樂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是鋼琴協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7首鋼琴協奏曲,加K.107三首鋼琴協奏曲,他對於歐洲器樂協奏曲的發展同樣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 造就 | 從樣板戲少年到走上指揮之路,他聽了22年貝多芬音樂
    打開這個唱片集,我馬上認出來這裡邊有貝多芬,這基本上是一個貝多芬交響曲的集子。那個時候,這樣的唱片只能灌15分鐘的音樂。當時,我看到貝多芬的名字非常激動。我們就決定把窗簾拉下來,把弦上去,接著把針放上,開始傾聽貝多芬的交響曲。 那時候的我,對貝多芬交響曲並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也不記得聽的是貝多芬的哪個交響樂第幾樂章了。
  • 遇見貝多芬|十首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上篇)
    貝多芬的交響曲和鋼琴奏鳴曲,是我們經常在音樂會舞臺上聽到的。乃至於全集都已經輪番上演過多次。更加優雅秀美的小提琴奏鳴曲,上演的經常是那麼兩三首。第六號至第八號是1802年左右的作品,彼時貝多芬的創作能力逐漸向巔峰發展,到第九號「克羅採」小提琴奏鳴曲時達到最頂峰水平。第十號則屬於貝多芬後期作品。
  • 薦書|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奧] 魯道夫 布赫賓德 著 馬莉娜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12 【內容簡介】 我在書中撰寫的是貝多芬的生平和他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 莫扎特第三十八交響曲(布拉格)K504(G大調)
    演奏:維也納愛樂演奏  作品介紹:  莫扎特第三十八交響曲,G大調,K504,作於1786年。  序奏最初的樂句同《朱庇特交響曲》最初的主題。快板主部的第一主題後構成《魔笛》的主題,這個主題反覆後續接十六分音符副主題,圓號屬音伴奏下由弦樂反覆後,第二主題仍用第一小提琴的屬調表達,其他弦樂伴奏。開始為大調,加入低音管反覆後轉為小調,緊接著由第一小提琴表現新主題。
  • 世界上10大最著名的鋼琴曲,貝多芬四首曲子入選,你都聽過嗎?
    2、悲愴奏鳴曲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是貝多芬寫來贈送給他的贊助人兼忠實粉絲赫諾夫斯基王子的,這首曲子是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世界著名十大鋼琴曲之一。悲愴奏鳴曲的演奏技巧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因此也經常被人演奏,是除了致愛麗絲之外,貝多芬最為人所熟知的曲子。
  • 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又是啥?——一篇文章成為古典小能手!
    代表人物是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三人構成了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核心。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這一時期新誕生的體裁是交響曲、弦樂四重奏,另外在歌劇、奏鳴曲、協奏曲等方面也有很大的發展,古典音樂進入全盛時期交響曲(Symphony)交響曲就是由管弦樂隊演奏的多樂章的大型樂曲,氣勢宏大,在海頓手裡定型,一般分為四個樂章,分別是快-慢-小步舞曲-快。
  • 致敬貝多芬 NOMOS推出Tetra Symphony交響樂系列腕錶
    [腕錶之家 品牌新聞] NOMOS剛剛宣布推出Tetra Symphony交響樂系列腕錶,全新腕錶是向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的致敬之作,共有四種款式,其名稱均與這位偉大作曲家的作品息息相關。眾神火花出自貝多芬作品《第九交響曲》的終曲樂章《歡樂頌》中的「Gtterfunken」一詞,搭配暗鮭紅色錶盤;歡樂頌不言自明,搭配橄欖綠錶盤;永恆戀人指代貝多芬於1812年寫的一封神秘情書,搭配灰藍色錶盤;費黛裡歐則對應貝多芬唯一一部歌劇,搭配深藍色錶盤。眾神火花歡樂頌除了靈感來源和錶盤配色,四款腕錶的規格配置完全相同。
  • 貝多芬與匡衡兩則小故事,教會你,挫折是你走向成功的臺階
    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命運交響曲》,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是他在雙耳失聰之後創作出來的。對於音樂家來說,失去聽力,幾乎就是失去了生命,然而,堅強的貝多芬在雙耳失聰後,堅定地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那是一個寒冷的冬日,西北風肆虐地呼嘯著,維也納大街兩旁的樹葉紛紛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