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2021-01-13 騰訊網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我的貝多芬

與大師相伴的生活

[奧] 魯道夫 布赫賓德 著 馬莉娜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12

【內容簡介】

我在書中撰寫的是貝多芬的生平和他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我一直是貝多芬作品的詮釋者,在我的演奏生涯中,曾在世界各地演奏了60次貝多芬的全套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書中對貝多芬每部鋼琴奏鳴曲的描述並不是為了進行科學分析,而是從詮釋者的角度,把每部奏鳴曲看作貝多芬人生路上的節點,從而演繹這些偉大的作品。

——魯道夫 布赫賓德

極富傳奇色彩的鋼琴大師魯道夫 布赫賓德,尤以貝多芬的演繹最為著名,代表作是被譽為鋼琴錄音典範的貝多芬三十二部奏鳴曲。他不僅是貝多芬作品的演繹者,也是貝多芬的研究者,在這本音樂札記中,布赫賓德通過貝多芬的書信、同時代的相關記載和報導,以及最重要的——樂譜手稿的研究,梳理貝多芬的人生經歷和音樂生涯,可謂是「大師闡釋大師」的典範性作品。

【作者簡介】

魯道夫 布赫賓德(Rudolf Buchbinder),享譽世界的鋼琴家,以詮釋海頓、貝多芬和勃拉姆斯最為知名,尤以對貝多芬三十二部奏鳴曲的演奏最為經典。他所灌錄的作品中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全集被譽為鋼琴錄音典範,他也被《德國法蘭克福日報》冠以「當今最重要、最具洞悉力的貝多芬作品演繹大師之一」的美譽。

1946年布赫賓德生於捷克,幼年隨父母移居維也納。從小天才橫溢,五歲即被維也納音樂學院錄取,成為該院最年輕的學生,之後展開其輝煌的室內樂演奏家生涯。他也以獨奏家身份與全球頂尖的古典樂團及指揮家同臺演出,其中包括由安德裡斯 尼爾森斯(Andris Nelsons)指揮的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由裡卡多 穆蒂(Riccardo Muti)指揮的維也納愛樂樂團,由馬利斯 楊松斯(Mariss Jansons)指揮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由瓦萊裡 捷傑耶夫(Valery Gergiev)指揮的慕尼黑愛樂樂團和克裡斯蒂安 蒂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指揮的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等。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前言

從海頓的手中,接過莫扎特的靈魂

波恩的音樂家

《為選帝侯而作的奏鳴曲》

少年天才

維也納上流社會

初來維也納

「第1號作品」

裡希諾夫斯基家的「宿客」

「命運中的小提琴家」

「大提琴君王」

兩首奏鳴曲(Op.2)

與約瑟夫 海頓

帝王之曲,戰爭警笛

獻給女王的「簡易」奏鳴曲

穿睡袍的大師

「一位天才」

三首奏鳴曲(Op. 10)

貝多芬,駿馬的主人

貝多芬與流行的曲調

鋼琴競技與二重奏

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 (《悲愴》)(Op.13)

兩首奏鳴曲(Op. 14)

鋼琴與管樂五重奏(Op.16)

第一?或第二?

即興演奏與精確的狂熱

貝多芬與他的出版商

貝多芬的工作方式

「音樂伯爵」

波恩的後來者

不朽的愛人

聽不見的音樂

海利根施塔特遺囑

音樂與職業

「非900古爾登不可」

降B大調第十一奏鳴曲 (Op.22 )

「不懂談判與算術之人」

二重奏

降A大調第十二鋼琴奏鳴曲(Op. 26)

「幻想曲般的」兩首奏鳴曲 (Op. 27)

D大調第十五鋼琴奏鳴曲(《田園》) (Op. 28)

三首奏鳴曲(Op. 31)

英雄之聲

《普羅米修斯》變奏曲

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Op. 37)

C大調第二十一奏鳴曲(《華爾斯坦》) (Op. 53)

F大調第二十二鋼琴奏鳴曲 (Op. 54)

熱情

劇院作曲家

f小調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熱情》) (Op. 57)

安能「摧眉折腰」

維也納的演奏會生活

臣服海頓

升F大調第二十四鋼琴奏鳴曲(Op. 78)

G大調第二十五鋼琴奏鳴曲(Op. 79)

降E大調第二十六號鋼琴奏鳴曲 (「告別-缺席-重逢」) (Op. 81a)

《皇帝》協奏曲

戰爭與愛情的糾葛

情書

內外之戰

家庭戰爭

孤獨之人

聽不見的音樂家

多蘿西婭 厄特曼

鋼琴製造商友人

紙媒與「家人」

「貝多芬看起來是這樣的?」

偉大的「小作品」

天才流浪漢

最後三部奏鳴曲(1820-1822)

約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的魔咒

財務危機

晚期作品之謎

「他,就是藝術」

生為傳奇

《迪亞貝利變奏曲》

「死亡可能隨時不期而至」

苦難之路

後記

相關焦點

  • 遇見貝多芬|十首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上篇)
    貝多芬的交響曲和鋼琴奏鳴曲,是我們經常在音樂會舞臺上聽到的。乃至於全集都已經輪番上演過多次。更加優雅秀美的小提琴奏鳴曲,上演的經常是那麼兩三首。恰逢全球慶祝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給了我們系統聆聽這十首小提琴奏鳴曲,或者更加準確地稱為《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的最佳機會。D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Op.12, No.1)選段這10首作品大致可以分為4個部分。第一號至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經推定為1795年的作品,那時貝多芬的作曲多少有受莫扎特的影響。
  • 寧峰聯袂黃秋寧,上演貝多芬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全集
    貝多芬的十首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與巴赫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被公認為「小提琴文獻中的三套經典作品」這一次,小提琴家寧峰聯袂鋼琴家黃秋寧在星海音樂廳精彩演繹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貝多芬250
  • 世界上10大最著名的鋼琴曲,貝多芬四首曲子入選,你都聽過嗎?
    2、悲愴奏鳴曲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是貝多芬寫來贈送給他的贊助人兼忠實粉絲赫諾夫斯基王子的,這首曲子是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世界著名十大鋼琴曲之一。悲愴奏鳴曲的演奏技巧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因此也經常被人演奏,是除了致愛麗絲之外,貝多芬最為人所熟知的曲子。
  • 貝多芬原來還為曼陀林寫過作品?
    曼陀林靜物繪畫 ©Karl Gebhardt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儘管在貝多芬的時代鋼琴已逐步取代大鍵琴成為嚴肅音樂首選的鍵盤樂器,但貝多芬仍會選擇用大鍵琴來為曼陀林作品進行伴奏,它輕柔的彈奏質感令很多人愛不釋手。
  • 莫扎特晚期鋼琴奏鳴曲
    莫扎特奏鳴曲經常在呈示部中兩個主題之間形成情緒和力度上的鮮明對比,使第一個主題的音樂形象更具有獨立性,也使第二個主題的音樂性格更加豐富,這就給展開部帶來了一個更廣闊的樂思發展空間。例如,《c小調奏鳴曲》(K.457)第一樂章呈示部中兩個充滿矛盾衝突的主題,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全新的莫扎特鋼琴音樂風格。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他的音樂理論訓練是不系統的,但他家庭和學校內的環境卻充滿了音樂,他的啟蒙教育可以說是受益於自己的父親和兩位哥哥,他跟他們學習鋼琴和小提琴。舒伯特的父親希望舒伯特子承父業,但這個孩子的心卻在別的事情上。在教了三年書(1814—1817)後,他全身心地投入至音樂創作。
  • 鋼琴十級屬於什麼段位,音樂學院附小的孩子都在彈什麼?
    各種復調音樂巴赫小型序曲與賦格,二部三部創意曲,法國組曲,英國組曲,斯卡拉等奏鳴曲,亨德爾組曲等等d. 大型樂曲各種奏鳴曲、變奏曲、迴旋曲等等e.中國樂曲陳銘志:《廟嶺連北京》葉露生:《蘭花花的故事》羅忠鎧:《第二小奏鳴曲》鄧爾敬:《兒童鋼琴曲四首》丁善德:《郊外去》《跳繩》
  • 莫扎特三個時期的鋼琴作品風格
    一、莫扎特早期鋼琴奏鳴曲的創作風格莫扎特的早期鋼琴奏鳴曲在創作風格上要比海頓早期的同類作品有更多的歌唱性和喜劇因素,標誌著他的鋼琴音樂創作開始逐漸走向成熟。莫扎特此時期的鋼琴奏鳴曲在創作思路上已經初顯其靈活多變的音樂創造性,這種機智靈活的藝術個性在他後來的音樂創作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二、莫扎特中期鋼琴奏鳴曲的創作風格莫扎特的中期鋼琴奏鳴曲仍然延續著傳統的曲式結構和創作風格,但是在創作篇幅上則更為宏大,在情感表現上也更為激烈。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第三組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的第三組也是最後一組作品包括10首樂曲,在維也納創作完成。這些作品總的來看延續了以往奏鳴曲體裁的基本觀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F大調奏鳴曲》(K.300k/332)和《降B大調奏鳴曲》(K.315c/333)。
  • 世界10大最著名的鋼琴曲,蕭邦三首鋼琴曲上榜,你都聽過了嗎?
    3、李斯特—愛之夢:這原本是是李斯特寫的一首歌,後來改寫為的鋼琴曲,這首曲子是夜曲體裁,用鋼琴演奏出了一首抒情的歌曲,深情又婉轉。4、莫扎特—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這首鋼琴曲共分為三個樂章,分別是快板,C大調,奏鳴曲式、行板,F大調,三段體和極活潑的快板,C大調,缺發展部的奏鳴曲式。
  • 鋼琴教學各級別比賽與考級參考曲目
    ):大湯3:紡織歌;敘事曲(布格繆勒)鋼基1:,土耳其進行曲(貝多芬);阿拉伯風格曲鋼基2:小奏鳴曲第一樂章(庫勞55之1);小奏鳴曲第一樂章(克列門蒂36之3);小奏鳴曲第一樂章(杜舍克20之1)小奏鳴曲集:小奏鳴曲第三樂章(克列門蒂36之5)《趣味鋼琴技巧》4:陽光明媚義大利
  • 95部電影,100首世界經典電影音樂值得珍藏
    95部電影,100首音樂。文章來源:哲學與藝術 | ID:zhexue_yishu轉載編輯 / 田藝苗的田文中選取的95部電影有一些是音樂題材,如莫扎特傳、貝多芬傳等,更多的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這套CD於2006年發行,所以包括了加勒比海盜等相對新近的影片。
  • 貝多芬與他的九個交響曲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年出生於德國波恩,貝多芬在他父親嚴厲苟刻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1792年,22歲的貝多芬在海頓等人的鼓勵支持下背井離鄉,定居維也納。1796年,貝多芬在《維也納雜誌》上發表了貝多芬贈送給海頓的三首鋼琴奏鳴曲,在同一年,他開始出現耳聾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他堅持完成了《第一交響曲》,該曲幽默通俗又帶有舞蹈性,某些部分旋律激昂,某些部分充滿了歡樂的喜劇性,輕鬆詼諧,充滿了舞蹈性。該曲於1800年在維也納霍夫堡劇院首演。
  • 國際少兒鋼琴比賽常用曲目——普朗克:鋼琴組曲第三樂章
    然而,類似這樣的聲音,卻大量存在於近現代電影,動畫片,甚至是遊戲之中;演奏此曲,學生或能得到宛如置身於冒險故事中的樂趣。 02 編者的話
  • 第二屆北京國際鋼琴音樂節票務信息
    dftBD11月19日 星期五鋼琴獨奏音樂會鋼  琴:陳薩 Sa Chen(中國)曲  目:貝多芬:降E大調第十八鋼琴奏鳴曲,「狩獵」(作品31之3)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作品27之2)蕭邦:前奏曲(作品28)票  價:680/480/380/280/180/8011月20
  • 貝多芬的遺產︱貝多芬:直面矛盾的理想主義者
    在第一篇文章中,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副教授劉小龍將呈現關於貝多芬的時代、生平與創作的全景式回顧,並提出有別於傳統視角的評價和思考。貝多芬 《E大調鋼琴奏鳴曲》(Op.109) 第三樂章很多學者對於貝多芬的耳聾究竟幹擾了還是促進了貝多芬的中期音樂創作爭論不休。一個基本的事實是,貝多芬對於個人作品的技術要求和風格塑造的確在耳聾之後更上層樓。他似乎從內心裡克服了耳聾的病痛,並以驚人的內心聽覺和記憶力構築自己的音樂成就。在包括《第五交響曲》《熱情鋼琴奏鳴曲》等一系列中期作品中,我們聽到他「扼住命運喉嚨」的抗爭勇氣。
  • 吳純鋼琴演奏會舉行
    2011感動中國母子組合勵志音樂會,以青年鋼琴家吳純母親吳章鴻女士的演講開場,以吳純優美的鋼琴演奏,感染了會場裡座無虛席的觀眾。海南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晚8時許,音樂會在吳純母親吳章鴻女士的演講中拉開帷幕。
  • 史上最偉大的25位鋼琴家!看看誰和貝多芬莫扎特一起上榜了?
    他與馬勒室內樂團合作錄製的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被留聲機雜誌的評論家稱為「無與倫比的成就」。  02  Martha Argerich  (1941-)  「貝多芬的演奏與通常的鋼琴演奏方法大不相同,他為自己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這些是貝多芬同時代人卡爾·路德維希·容克(Carl Ludwig Junker)的原話。
  • 《a小調鋼琴奏鳴曲》的誕生,源於莫扎特的悲傷之旅
    那架蹩腳的破鋼琴也讓他不爽。這也就罷了,最讓他氣惱的是,公爵夫人和那些心不在焉的先生們自管做自己的事情,連眼皮都不抬。莫扎特非常惱火,乾脆也就不彈了。他發誓不再為這些「愚蠢的勢利小人」效力。對於當時的作曲家來說,要想在巴黎取得突破,必須要以歌劇打開局面。人們爭論的焦點是,應該選擇法國悲劇性的抒情歌劇,還是義大利輕鬆明快的喜歌劇。
  • 楊丹梅鋼琴演奏會舉行 琴聲悠揚
    2018「梅花香自苦寒來」勵志音樂會,以青年鋼琴家楊丹梅女士的演講開場,以她優美的鋼琴演奏,感染了會場裡座無虛席的觀眾。  晚8時許,音樂會在楊丹梅女士的演講中拉開帷幕。楊丹梅女士女士以學生為例,講述了幫助孩子走向成功的方法,如言傳身教做好榜樣,尊重孩子因材施教,重視家校聯繫,實行逆向關懷,隨時當好參謀長,在放棄中收穫,在委屈中平衡,在妥協中前進等,現場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