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與他的九個交響曲

2021-01-11 記不住就記下來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年出生於德國波恩,貝多芬在他父親嚴厲苟刻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1792年,22歲的貝多芬在海頓等人的鼓勵支持下背井離鄉,定居維也納。

1796年,貝多芬在《維也納雜誌》上發表了貝多芬贈送給海頓的三首鋼琴奏鳴曲,在同一年,他開始出現耳聾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他堅持完成了《第一交響曲》,該曲幽默通俗又帶有舞蹈性,某些部分旋律激昂,某些部分充滿了歡樂的喜劇性,輕鬆詼諧,充滿了舞蹈性。該曲於1800年在維也納霍夫堡劇院首演。

1802年,當時貝多芬的生活非常痛苦,惱人的耳疾威脅著他的前途,愛情和生活上的種種不幸使他充滿絕望,但是他沒有倒下,他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和痛苦,《第二交響曲》就是在這種環境裡完成的。該曲充滿著寧靜幻想的詩情,歌唱般的情調,具有一種美感,是貝多芬送給他的摯友李希諾夫斯基公爵的,全曲共四個樂章。

1804年春,貝多芬應法國駐維也納大使邀請為拿破崙寫了一部「拿破崙.波拿巴大交響曲」,當時,拿破崙對於貝多芬來說是革命的理想,但是,當時的拿破崙在推翻了封建王朝後,又恢復了帝制,自己當上了皇帝,還為自己加冕。當貝多芬得知此消息後,簡直無法表述自己憤怒的心情,然後他衝動地撕下了寫有題詞的交響曲譜首頁。因為這事情,到1806年總譜發行時,這部交響曲的名字就改成了《英雄交響曲》(第三交響曲)。

《第四交響曲》是在1806年完成的,這部交響曲開始的遲,但是完成的早。當時社會在動蕩,貝多芬內心世界也在動蕩:對他心愛的歌劇《菲德利奧》進行刪節和重新改寫、幾次演出不順利、和劇院經理鬧翻等。對於意志薄弱的人,這會讓他暈頭轉向,但是對於貝多芬,這些事情卻引燃了他的創造力,《第四交響曲》就這樣完成了。

《第五交響曲》是從1804年開始構思的,當時他的耳聾已徹底失去了治癒的希望,他熱戀的情人也因為門第原因離開了他,當時的德國也處於封建時期。一連串的遭遇沒有讓他屈服於命運,他要向大家證明,即使耳朵聾了,他也能進行音樂創作。4年之後,這部交響曲「命運」完成了。

貝多芬天生愛好自然,曾花大半時間踏遍郊野,他經常離開維也納,就是為了到偏遠的鄉郊工作。1808年,貝多芬回到海利根斯泰特隱居,寫下了《第六交響曲》「田園」。

當貝多芬創作《第七交響曲》的時候,歐洲的版圖正在被鮮血重新繪製,這部交響曲實在1812年6月完成的,那時候拿破崙的戰事已達到最後的高潮,大舉侵犯俄國,旦夕之間潰不成軍。交響曲上演時,拿破崙帝國已經到了分崩離析的階段。

由於維也納的氣候和衛生條件都比較差,貝多芬的健康狀態也不太好,所以他在夏天一般都會搬出去住,也可得以親近自然。1812年,他前往了波西米亞的溫泉小鎮特普利採,此時的貝多芬生活很困難,還在與他的弟弟為了一些事情爭吵,但是他花了4個月完成的《第八交響曲》這部作品又聽起來歡快自在,還有點復古氣息,可能是受到暑期良好回憶的影響。

到了暮年,經歷了人生風雨歷練後,貝多芬才真正開始下苦工開始創作他心目中的最高理想。為了保持創作激情和狀態,他先後搬家四次,終於在1823年底完成了凝聚著貝多芬的人生哲理的《第九交響曲》。1924年,維也納凱倫特納託爾劇院,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首演音樂會隆重舉行。整部作品演出完畢後,觀眾們掌聲不息,熱情似火,而作曲家本人因為耳聾,已經聽不到任何歡呼聲和掌聲,卻依舊被這超乎尋常的熱情場面激動得暈了過去,一度不省人事…

相關焦點

  • 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在許多貝多芬同時代人的眼裡,這部《第一交響曲》始終是他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當時貝多芬耳聾的症狀已經開始越來越明顯了。 這是一部形式較為傳統的作品,很少向新的領域突破,風格更趨近於莫扎特而不是海頓。但作品的管弦樂調色板比以往的交響曲都更加豐富和絢麗。四個樂章裡沒有傳統的小步舞曲,取而代之的是諧謔曲,這給予了作品更大的能量。
  •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你真的了解嗎?|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這個人類再次共同與命運抗爭的時刻,紀念這位敢於「扼住命運咽喉」的偉大音樂家,顯得尤為意義深刻。貝多芬在世的57年為人類留下了無數音樂財富,其中,他的九部交響曲更是古典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那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你都了解嗎?
  •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曲目單:一、萊昂諾拉序曲第三號 貝多芬二、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貝多芬第二樂章 葬禮進行曲:極慢板三、G大調第一小提琴浪漫曲 貝多芬小提琴:王之炅四、F大調第二小提琴浪漫曲 貝多芬
  • 帶你欣賞,貝多芬F大調第八交響曲
    在貝多芬創作第八交響曲時,已經達到了他創作水平的巔峰。那時,他剛寫完第七交響曲,並且對於自己的創作能力非常滿意,第八交響曲是一個令人著迷的,並且被公認為,是獨一無二的大師之作。據說,當時貝多芬在做礦泉浴療,在1812年特普利採,他遇到了哥德,歌德抱怨說,人必須要一直不斷地擺脫掉許多恭維。
  • 好書推薦《貝多芬傳》《執行層領導力》《樹的秘密生命》
    就是因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是74分鐘,他們希望一張CD就能把第九交響曲完整地容納進來。第二件事兒,也跟這個第九交響曲有關。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的最後一部交響曲,甚至在音樂界留下了一個魔咒,叫「交響曲不過九」。也就是貝多芬之後的頂尖音樂家,寫的交響曲都不超過九部。比如德沃夏克、威廉士,都只寫了九部交響曲。舒伯特的第十部交響曲寫了個開頭也去世了。
  • 造就 | 從樣板戲少年到走上指揮之路,他聽了22年貝多芬音樂
    打開這個唱片集,我馬上認出來這裡邊有貝多芬,這基本上是一個貝多芬交響曲的集子。那個時候,這樣的唱片只能灌15分鐘的音樂。然後,小澤徵爾也來到了中國,指揮中央樂團演奏交響曲。他們的演奏曲目中,都有貝多芬的交響曲。
  • 貝多芬的遺產︱貝多芬:直面矛盾的理想主義者
    真正扭轉這一局面的首個契機來自貝多芬的首位作曲老師,克裡斯蒂安·格特勞勃·尼夫。此人於1779年來到波恩定居,並且很快將貝多芬收為學生。尼夫對文學、戲劇的鐘愛,以及他充滿新思想的音樂教學,使得貝多芬重拾對音樂的興趣,並且領悟到音樂並非一種生存手藝的意義。他開始更加主動地學習音樂,逐步樹立起成為一位音樂家的追求。
  • BBC音樂雜誌評選的最偉大20部交響曲
    貝多芬愛好自然,用大半時間踏遍郊野。他曾在書信中說:「我在灌木、大樹、草坪和巖石間行走的時候,是多麼快樂啊!因為樹叢、花草和巖石,都能給人以共鳴。」首演時,許多觀眾被這部作品感動得熱淚盈眶,觀眾起立鼓掌將近半個小時。
  • 感受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特徵
    一、概述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風格特徵 海頓,奧地利作曲家,他一生創作了一百多首交響曲,八十多首弦樂四重奏他的創作是歐洲音樂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貝多芬,德國作曲家。他既有古典樂派的特徵,又在其後期作品裡影射了浪漫派的感覺。由於人生經歷的多磨多難,使他的性格及音樂風格上都產生了不同以往作家的特點。他的音樂奔放、熱情、感情飽滿,還蘊涵著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崇高的理想。貝多芬的每一個音符都有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在裡面,和聲力度變化也逐漸變為作曲的手段之一。
  • 蘇州交響樂團《陳燮陽與完全貝多芬》系列首場開演
    「完全貝多芬」系列的第一場音樂會於2017年3月25日在蘇州獨墅湖影劇院精彩上演,由貝多芬的《科裡奧蘭》序曲、G大調第四鋼琴協奏曲以及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組成。貝多芬的音樂創作生涯貫穿於他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他的音樂理想、人生經歷、音樂變化也在作品中的強烈對比中反映出來。
  • 讓貝多芬的「分貝」來得更「多」些
    自己呢,還是個正上著初小的學生,什麼都不懂,更別提了解貝多芬了;社會呢,還處在一個不正常年代的中期,貝多芬是媒體和社交上的冷僻詞,更別提紀念他的音樂會了。如今,對於一個「60後」來說,我要撐到下個百年整數關,面臨的,不是有沒有信心的問題,而是生命之門還肯不肯打開的問題。因此,能夠躬逢「貝多芬誕辰紀念」的「大年」「中年」「小年」三個時段,尤其是2020年的「中年」,相當可以了。
  • 遇見貝多芬|十首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上篇)
    貝多芬的交響曲和鋼琴奏鳴曲,是我們經常在音樂會舞臺上聽到的。乃至於全集都已經輪番上演過多次。更加優雅秀美的小提琴奏鳴曲,上演的經常是那麼兩三首。恰逢全球慶祝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給了我們系統聆聽這十首小提琴奏鳴曲,或者更加準確地稱為《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的最佳機會。D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Op.12, No.1)選段這10首作品大致可以分為4個部分。第一號至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經推定為1795年的作品,那時貝多芬的作曲多少有受莫扎特的影響。
  • 世界上10大最著名的鋼琴曲,貝多芬四首曲子入選,你都聽過嗎?
    2、悲愴奏鳴曲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是貝多芬寫來贈送給他的贊助人兼忠實粉絲赫諾夫斯基王子的,這首曲子是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世界著名十大鋼琴曲之一。悲愴奏鳴曲的演奏技巧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因此也經常被人演奏,是除了致愛麗絲之外,貝多芬最為人所熟知的曲子。
  • 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又是啥?——一篇文章成為古典小能手!
    代表人物是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三人構成了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核心。交響曲(Symphony)交響曲就是由管弦樂隊演奏的多樂章的大型樂曲,氣勢宏大,在海頓手裡定型,一般分為四個樂章,分別是快-慢-小步舞曲-快。
  • 哈農庫特指揮莫扎特第41交響曲「朱庇特」
    他的母親也熱愛音樂,會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個孩子。1791年12月5日猝死於維也納,終年35歲。其中最出名的歌劇是:《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和《魔笛》。     莫扎特是奧地利作曲家,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古典主義音樂的典範,他對歐洲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 貝多芬與匡衡兩則小故事,教會你,挫折是你走向成功的臺階
    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命運交響曲》,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是他在雙耳失聰之後創作出來的。對於音樂家來說,失去聽力,幾乎就是失去了生命,然而,堅強的貝多芬在雙耳失聰後,堅定地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那是一個寒冷的冬日,西北風肆虐地呼嘯著,維也納大街兩旁的樹葉紛紛零。
  • 致敬貝多芬 NOMOS推出Tetra Symphony交響樂系列腕錶
    [腕錶之家 品牌新聞] NOMOS剛剛宣布推出Tetra Symphony交響樂系列腕錶,全新腕錶是向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的致敬之作,共有四種款式,其名稱均與這位偉大作曲家的作品息息相關。眾神火花出自貝多芬作品《第九交響曲》的終曲樂章《歡樂頌》中的「Gtterfunken」一詞,搭配暗鮭紅色錶盤;歡樂頌不言自明,搭配橄欖綠錶盤;永恆戀人指代貝多芬於1812年寫的一封神秘情書,搭配灰藍色錶盤;費黛裡歐則對應貝多芬唯一一部歌劇,搭配深藍色錶盤。眾神火花歡樂頌除了靈感來源和錶盤配色,四款腕錶的規格配置完全相同。
  • 莫扎特第三十八交響曲(布拉格)K504(G大調)
    作品:第三十八交響曲(布拉格)K504(G大調)  作者: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  指揮:卡爾.伯姆  演奏:維也納愛樂演奏  作品介紹:  莫扎特第三十八交響曲,G大調,K504,作於1786年。
  • 貝多芬原來還為曼陀林寫過作品?
    蕭士塔高維奇《e小調第二鋼琴三重奏》直到20世紀,依然有作曲家為這一體裁孜孜不倦地進行著創作,蕭士塔高維奇在二戰時寫了第七和第八交響曲後不久,又於1944年完成了《e小調第二鋼琴三重奏》。在寫這首曲子的第一樂章時,他接到了好友伊萬·索勒廷斯基突然去世的消息,年僅41歲。
  • 盤點世界歷史上終生未娶的十大光棍,個個都是鑽石級別(上)
    3、牛頓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他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的描述此後三個世紀裡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