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與匡衡兩則小故事,教會你,挫折是你走向成功的臺階

2020-12-05 咪咕傳媒C

挫折,是你走向成功的臺階,看看每天的天氣,有晴天,也有陰天,有風天,也有雨天,其中還不乏雷電轟鳴、風雨交加的日子。這就像是人生,每個人的一生之中,除了坦途,也會有坎坷和挫折;除了順境,也會有逆境。細心的人會發現,每當風雨之後,陽光會出奇地好,空氣清新,碧空如洗。那些遭受過坎坷和挫折的人,在經歷過磨難之後,也會變得更加堅強勇敢。但是,如果在挫折面前退縮了,被挫折嚇倒了,人生就會陷人低谷,遭受絕境。所以,我們要直面挫折,戰勝挫折。生活中,人們常常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一切,都是因為挫折和磨難,變得更加讓人珍惜,難能可貴。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與快樂、幸福相伴,而希望厄運遠離自己。但是,造化弄人,我們常常會發現凡事不能盡如人意,尤其是當我們渴望成功的時候,挫折更是會常常與我們結伴而行。其實,在人生的大學堂裡,失敗和挫折是最好的老師。每個人都必須從這所學校畢業,唯有經過這所學校的學習,你才能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堅持不放棄,學會坦然面對得失,學會堅定不移地選擇,學會如何笑對人生。曾經有心理學家證實,對挫折的體驗,能夠使人快速學會如何應付風險,而戰勝風險,恰恰可以幫助我們不再懼怕失敗。

不曾經歷過失敗和挫折的人生,是蒼白的,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命運交響曲》,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是他在雙耳失聰之後創作出來的。對於音樂家來說,失去聽力,幾乎就是失去了生命,然而,堅強的貝多芬在雙耳失聰後,堅定地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日,西北風肆虐地呼嘯著,維也納大街兩旁的樹葉紛紛零。滿頭銀髮的貝多芬正在散步時,突然有了創作的靈感。只見他單膝跪在街道上,從口袋裡拿出紙和筆,用膝蓋當桌子,迅速地、一刻也不停地寫著。他全神貫注,絲毫沒有注意到西北風正在把他滿頭白髮吹得亂七八糟,更沒有發現腳下已經堆滿了落葉。他沉浸在優美的旋律中,完全忘記了世界的存在。沒多久支送葬的隊伍走了過來,但他絲毫沒被打擾。他寫著,寫著,甚至忘了自己。送葬的人們認出了貝多芬,紛紛停下腳步,在寒風中向他行注目禮。終於,貝多芬寫完了最後一個音符。

貝多芬抬起頭,發現自己擋住了送葬的隊伍,馬上對著隊伍深深地鞠躬,表示歉意。如果沒有對音樂執著的愛,沒有對困難的藐視,貝多芬怎麼可能譜寫出著名的《命運交響曲》呢?

漢朝時期,有個叫匡衡的少年學習非常用功。他家裡窮,連煤油燈都點不起。因為白天要下地幹農活,所以他只有晚上才有時間讀書。沒有燈怎麼辦呢?看著漫長的夜晚就這樣白白浪費了,他心痛不已。匡衡的鄰居家很有錢,每到晚上,家裡總是點燃很多煤油燈,屋子裡燈火通明的。匡衡思來想去,決定向鄰居借光。他問鄰居:「我想利用晚上的時間看書,但是買不起煤油。我能不能借用你家的一小塊地方,就著你家的光亮看書呢?」鄰居很壞,吝嗇地說:「連煤油都買不起,還讀書幹什麼啊!」鄰居的挖苦和嘲笑,讓匡衡更堅定了讀書的想法。他知道,要想改變命運,就要把書讀好。匡衡沒有放棄,回到家裡之後,他趁著夜深人靜,把自己家和鄰居家公用的牆壁鑿了一個小窟窿。從此之後,他就借著微弱的燈光,讀完了家裡所有的書。

為了看更多的書,他還主動要求幫助附近一個藏書很多的大戶人家千活,不要任何報酬,只想從那家借書出來讀。大戶人家的主人被他勤奮好學的精神感動,答應了他的請求。這個匡衡,就是漢元帝的丞相,也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學者。

哲學家科林斯說:「不曾經歷挫折,成功只是短暫的表面現象泡;只有經歷過挫折的磨難,成功才能歷練成金。」挫折並不可怕,經歷了挫折卻沒有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這才是最可怕的。遇到挫折時,強者不會一味消沉,而是將其作為對自己的挑戰,作為奮鬥的起點。逃避挫折永遠無法解決問題,唯有面對挫折,才能真正戰勝挫折。強者不但戰勝挫折,還會從挫折中吸取人生的營養和智慧。

只有這樣,他才能在面對挫折和戰勝挫折的過程中,迅速變得強大,最終獲得成功。

相關焦點

  • 讀匡衡的故事讀後感 解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鑿壁借光是一則歷史上比較經典的勵志小故事,有網友會問讀匡衡的故事讀後感,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匡衡的故事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匡衡鑿壁借光》讀後感:   暑假裡,我讀了《匡衡鑿壁借光》這本故事 。 匡衡是西漢時期的人,很勤奮,很喜歡讀書。
  • 在遇到挫折後不要消極逃避,在挫折中你會不斷成長
    時間長了,他們形成「只能好不能差」的思維定式,對失敗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一旦某次考試出現失誤,便會感到心理壓力增大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同時,也有一些孩子,因為長期學習成績佳,也被周圍的同學歧視、老師天重視、家長打擊,那挫折感就如影隨形。因學習上遇到挫折而產生苦悶是正常的,關鍵在於自己能振奮精神,正視自己的失敗,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獲得戰勝挫折的力量。俗話講「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這個道理。
  • 愛迪生多次失敗發明了電燈,貝多芬寫出了交響曲,你怎能不經歷
    當然要明白,這條路並不是你可以一帆風順,這條路絕對不會平坦。就算你希望在平時的時候選擇平靜的生活,但是生活之中現實也絕對會讓你摔倒,並且摔得頭破血流。其實每個人都會明白這是什麼,這就是挫折,可是不經歷挫折又怎麼會成功呢?又怎麼會不經歷一些什麼呢。你在生活中受盡了挫折而抬不起頭的時候,你可曾想過別人還在挫折之中努力?你有沒有想過落後了別人很多。
  • 鑿壁借光的成語故事婦孺皆知,男主角匡衡最後結局如何?
    鑿壁借光這個成語故事可謂婦孺皆知,男主角匡衡也被大家所認識,但是大多數人也僅僅了解匡衡的這個故事,對於他之後的經歷可能知之甚少。那麼匡衡之後的歷程如何呢?匡衡是西漢時期經學家,對《詩經》的研究非常深。匡衡小時候家裡非常貧窮,連上學的資金都沒有,但是他又非常好學,渴望能讀書求知。
  • 初中政治教案:《人生難免有挫折》
    使學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種因素,幫助學生學會遇到挫折時,能夠正確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過程與方法:通過幾個挫折情景的展示,讓學生體會什麼是挫折?並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所遇到的困難、挫折,加深學生對挫折的理解。通過列舉名人、偉人的事跡,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人生難免有挫折。教會學生分析。
  • 成功必然經歷挫折,可是經歷挫折不一定必然會成功!
    美國人溫德爾·菲利普斯的名言,「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都非常的熟悉,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挫折或者是失敗時,長輩或者領導都會以此來激勵我們,當然我們也是深信不疑。可是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對這句話產生疑問,成功是要經歷挫折,可是經歷挫折我們就一定會成功嗎?我看未必。所謂成功必然經歷挫折,是因為任何人和事物都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 好書推薦《貝多芬傳》《執行層領導力》《樹的秘密生命》
    貝多芬耳聾是困擾他一生最大的麻煩事,但從音樂史角度看,他意外地使貝多芬從「全能型」走向「專精型」,演奏工作和作曲工作慢慢變為彼此獨立的職業。我們在讀到這些文字的時候,都會捏一把冷汗,如果貝多芬真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對人類音樂史來說,那將是多大的損失。
  • 遇到挫折,請別再作繭自縛,你的救星是你自己
    最讓你感覺親切的,卻是那個不經意間回覆你的陌生人。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人:找不到女朋友的單身狗、還沒有男朋友的大齡女青年……因為感情遇到了挫折,加上工作忙碌、生活枯燥,讓人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失敗,這往往使我們作繭自縛,以至於走不出那個糟糕的生活狀態。
  • 疫情期間的小溫暖:保羅·柯艾略的兩則寓言故事
    在焦慮、孤單、恐慌等情緒蔓延之時,一些簡單而溫暖的小故事也許能帶給我們光明與平靜,幫助我們繼續前行。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巴西著名作家保羅 · 柯艾略為所有戰「疫」同伴們送來了兩則寓言故事,談論同情、信任、希望與和平。
  • 為什麼語文老師都不敢告訴學生,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都幹了啥?
    比如懸梁刺股的孫敬、囊螢夜讀的車胤、斷齏畫粥的範仲淹、鑿壁偷光的匡衡等,這些人的勵志故事激勵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成長。其中,關於鑿壁偷光的匡衡,大家更是耳熟能詳。大家都知道,匡衡小的時候,家裡面是非常窮的,窮到連買油燈的錢都沒有。整個屋子裡面黑黢黢的一團,沒有任何的照明設施。偏偏匡衡又是一個愛學習的人,於是,匡衡為了學習,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藉助隔壁鄰居家中的光線來看書學習。
  • 心理故事兩則,在追求中升華自己
    我曾到許多高校演講,學生們提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你是怎麼成功的?可有什麼樣的捷徑?很多年輕人滿腦子是對成功的渴望。說到成功,我想說幾點自己的親身體會與大家共享。首先,不要對社會抱有太高的期望。要學會正視現狀,批判地接受這個社會。在保持自己做人原則的前提下,做一些妥協來適應這個社會是必要的。
  • 我的世界:兩則淚目小故事,若村民變成殭屍村民,鐵傀儡:不苟活
    今天給大家帶來兩則關於他們的小故事,一份淚目的回憶!一玩家與遊戲之間存在感情嗎?「一開始,我只是抱著打發無聊的時間來玩mc,最後慢慢地將這裡面的生活當成了第二種生活。我拿起武器走向大陸,面對充滿生機的大陸,卻已經失去了生存下去的興趣,因為已經沒有了同伴。之前的我努力挖鑽石,是想讓裝備好起來,保護隊友。努力打怪,是為了在同伴面前證明自己實力。而現在,同伴已經不在,一切也沒有意義。我多想失去這些所有的裝備和道具,換同伴的存在。哪怕重新挖礦,擼樹探險。
  • 班會開成辯論賽,讓小學生領悟如何面對挫折
    楚天都市報6月13日訊(記者柯稱 通訊員董綴文 汪萬軍)挫折,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上的課。但多數家長,面對一不如意就情緒失控的孩子,往往不知如何引導。13日上午,武漢市洪山區武珞路小學的一堂班會上,老師用遊戲引出話題、講故事啟發思維、用辯論賽引導思考,讓孩子們領悟到如何正確面對挫折。武珞路小學五(3)班班主任魯亞麗,首先讓學生們玩了一個小遊戲:依次進行「剪刀石頭布」淘汰賽,最終只有一個勝者。最後一輪被淘汰的男生接受老師「採訪」時說:「我感到很絕望,只差一步就成功了。」
  • 貝多芬用生命吶喊出來的名言,讀完讓人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想爆發
    所以縱觀我們自己的人生,是不是遇到了一點挫折,就向命運屈服了,而沒有表現出向貝多芬一樣的心態,扼住命運的咽喉,不拋棄不放棄自己的夢想,要命運向我們屈服。我們面對困難時候,就要有貝多芬這種精神力量當我們打算走一條路或是做一件事,路上總避免不了遇到困難和挫折,在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候,我們就要勇敢去面對,哪怕毫無希望的事兒,我們也不應該放棄,就如貝多芬和霍金一樣,希望值為0 ,依舊發揮出自己的熱,為世界人民貢獻力量,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傳奇。
  • 挫折過後就是成功
    當你成功的時候,有著將要面對失敗的危機;當你失敗的時候,也有著將要成功的希望。這主要在於我們怎樣面對成功與失敗。 一次痛苦的經驗抵得上千百次的告誡。 失敗是成功之母,要想獲得成功,首先得學會失敗。只要堅持不斷地敲門,成功之門總會打開。
  • 給他講這4個勵志故事,聽完他都不好意思偷懶了
    因為孫敬與蘇秦的故事比較類似,所以後人將這兩人的故事合併到一起,才有了今天的懸梁刺股。四、鑿壁偷光在西漢時期,有一位少年叫做匡衡,因家境貧寒沒錢讀書,但又非常喜歡讀書,所以他每天幫父母幹完活都會去私塾的門口偷偷聽課。
  •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你真的了解嗎?|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這個人類再次共同與命運抗爭的時刻,紀念這位敢於「扼住命運咽喉」的偉大音樂家,顯得尤為意義深刻。貝多芬在世的57年為人類留下了無數音樂財富,其中,他的九部交響曲更是古典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那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你都了解嗎?
  • 馬未都:缺乏挫折教育
    針對個問題,李玫瑾教授和文化學者馬未都,在參加綜藝節目《圓桌派》時,給出了正確答案,馬未都說:我覺得,在整個教育系統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挫折教育,就是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有不成的地方,現在的家長總喜歡向孩子灌輸成功學,鼓勵、教育孩子如何取得成功,但卻意識不到人一生中取得成功的概率很小,但遭遇挫折的概率卻很大。
  • 薦書|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奧] 魯道夫 布赫賓德 著 馬莉娜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12 【內容簡介】 我在書中撰寫的是貝多芬的生平和他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 貝多芬的遺產︱貝多芬:直面矛盾的理想主義者
    貝多芬雕像2020年,全世界的愛樂者們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氛圍中迎來了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的紀念年。這場橫掃全球的疫情迫使所有針對貝多芬的紀念音樂會和學術活動取消或推遲,給熱愛音樂的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沮喪和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