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用生命吶喊出來的名言,讀完讓人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想爆發

2021-01-13 啟路文學

用生命吶喊出來的名言,真的很多很多,歷朝歷代都有,在古代估計都以詩歌見長,比如唐朝李太白的這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還有「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這句:「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李清照的這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以上都是年代久遠的,我們近代的比如泰戈爾的名言:「生如夏花燦爛,死於秋葉靜美。」泰戈爾還有一句也很有力量的句子:「不經歷地獄般磨練,就沒有創造天堂的力量。」比如說我們近代的魯迅就喊出來過這樣的句子,很有力量和骨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可以說以上都是用生命在高歌的句子,就如泰戈爾所言一樣,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這是一個詩人該有的態度,更是一些文學家,藝術家該有的態度。不能被現實的殘酷所打敗,更要一路不斷高歌,直到生命終止。

今天想給大家分享的一句,也是關於貝多芬用生命吶喊出來的名言,我們不妨一起來欣賞一下,讀完讓人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想爆發!文字如下: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這絕對辦不到。生活是這樣美好,活它一千輩子吧。——貝多芬

讀完貝多芬的名言,無不讓人相信貝多芬自己的命運就是如此,貝多芬在26歲時候就開始失聰,到50多歲的時候,完全耳聾,對於一個藝術家,音樂家而言,這完全是致命的打擊。但是貝多芬卻沒有向命運低頭,他依舊扼住了命運的咽喉,貝多芬在失聰和耳聾後繼續他的音樂創作,不斷沒有停止,而且還更珍惜創作的時光,最終為世人留下了其音樂創作生涯的最高峰和總結的作品《第九交響曲》。

從貝多芬的命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他如霍金的命運有驚人的相似,都發生這樣悲慘命運的人,難怪能吶喊出很有生命力量的句子,霍金在自己失去了能動的能力,完全癱瘓後吶喊出了一句,當我的期望值降到0的時候,餘生都是額外的津貼。

可見貝多芬和霍金都是贏在了對命運的心態,不屈服於命運,敢大膽向命運挑戰,最終世界出現了這樣兩位偉大的人物。所以縱觀我們自己的人生,是不是遇到了一點挫折,就向命運屈服了,而沒有表現出向貝多芬一樣的心態,扼住命運的咽喉,不拋棄不放棄自己的夢想,要命運向我們屈服。

我們面對困難時候,就要有貝多芬這種精神力量

當我們打算走一條路或是做一件事,路上總避免不了遇到困難和挫折,在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候,我們就要勇敢去面對,哪怕毫無希望的事兒,我們也不應該放棄,就如貝多芬和霍金一樣,希望值為0 ,依舊發揮出自己的熱,為世界人民貢獻力量,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傳奇。

我們之所以普通,就普通在向命運屈服,命運怎麼樣,我們就怎麼樣,不知道去抗議,也不知道去反駁,完全屈服。做一個現實社會的順民,跟隨世俗的潮湧,拿著很低的工資,也做著想要買房子的夢,這樣自然也就和多數人一樣,無法成功!

我們一定要對自己人生有想法,如果甘願過得平凡一生,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自然不用去考慮。但是相信多數人都是想要改變自己平凡的生活,不然也不會那麼努力不遠千裡去打工賺錢的,所以一定要有扼住命運的精神,不屈服於命運,選擇一條路,堅持走到底,那樣一定會有收穫,到時候命運就會向你屈服。

所以說貝多芬用生命吶喊出來的名言,讀完讓人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想爆發!大家對這段名言有什麼新的看法?或是更高的見解呢?不妨說出你的想法,在下方跟大家一起討論吧!或是覺得這句名言值得讓更多人看到,不妨動一動你的手指,分享點讚收藏下,這也是啟路文學最大的動力!

文/啟路文學/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北島富有哲理的名言,很多人讀完感到很殘酷,很恐怖,發人深省!
    當我初次讀北島這句名言時候,就感覺很殘酷且富有哲理,讀完還令人害怕。因為這句名言說的很現實,很走心的,讓人很容易接受的,且無力反駁。讀完讓我對生活有更新的認識,更不敢去敷衍生活,所以索性就想把北島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分享給大家。
  • 好書推薦《貝多芬傳》《執行層領導力》《樹的秘密生命》
    按照我們之前聽說的,貝多芬這一生,那確實就是一部勵志小說。像他說的那句名言一樣,「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而且確實,貝多芬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稱「樂聖」,是最偉大的作曲家,甚至連「之一」都不用加。我就說兩件事兒,就能看出貝多芬對音樂的影響,一個是我們聽的那個CD最早是索尼公司和飛利浦公司一塊研發的,一張CD多大容量呢?可以容納74分鐘的音樂。
  • 宇宙中最強大的四種力量,一種比一種更強大
    黑洞是「上帝被除以零的力量」科學家認為,所有星系的核心,都是超大質量的黑洞。超大黑洞質量=100萬倍至100億倍的太陽質量。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大約相當於400萬至500萬個太陽,就統治著銀河系1000億-4000億個恆星及無數的其他星際物質,如果是100億倍的太陽質量的超級黑洞,其力量無法預估。
  • 貝多芬與匡衡兩則小故事,教會你,挫折是你走向成功的臺階
    挫折,是你走向成功的臺階,看看每天的天氣,有晴天,也有陰天,有風天,也有雨天,其中還不乏雷電轟鳴、風雨交加的日子。這就像是人生,每個人的一生之中,除了坦途,也會有坎坷和挫折;除了順境,也會有逆境。細心的人會發現,每當風雨之後,陽光會出奇地好,空氣清新,碧空如洗。那些遭受過坎坷和挫折的人,在經歷過磨難之後,也會變得更加堅強勇敢。
  • 魯迅的吶喊:你該看看這個病態社會中的不幸人,才知道什麼是吃人
    魯迅的小說幾乎都是為中國人的民族性格量身定做的,魯迅的大部分都是用當時社會最成功的一面,去諷刺當時最惡劣的社會現象,用平凡的事物展示了土豪們枯燥的生活,最諷刺的是,在魯迅的小說中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中國封建文明的歷史在每一頁上都寫著幾個字:仁、義、德。但是在魯迅的《吶喊》之中,所描繪的社會卻成了一個可怕的地獄,充滿了吃和被吃。
  • 尼採最精闢一句名言,僅23字,卻讓無數人都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的人,是什麼樣的人?肯定是絕對地頓悟了,只要生活不把他折磨死,他依舊笑著生活,這便是一個人覺悟的高度。一個人可以適應任何一種生活,就已經足夠強大了。一個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的人,無疑是需要更強大,因為忍受比適應更直接,更可怕。那麼什麼樣一句名言能讓無數人讀完都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呢?自然是尼採最精闢一句名言,僅23字,如下: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 【作文解析】名言類材料作文:對「生命」的思索
    ——秋瑾 生命,那是自然付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諾貝爾 我們只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爾 關於「生命」,人們總是有很多的思索,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你對此是否有了更多的感觸與思考?請以上述名言中的兩句為基礎確定立意,結合生活中的感悟寫一篇文章。
  • 帶你欣賞,貝多芬F大調第八交響曲
    第八交響曲,讓人聽了以後,感覺到他是歡快而熱情的,就像一場熱情而別開生面的告別儀式,她是那麼美好而浪漫,讓人聽後,久久不能忘懷。第一樂章在第一樂章中,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樂曲的編排,節拍很快,而且也很精彩,他是以一個強音F大調主題開始的。接著,又開始了很美的第二主題,由優美而舒緩的旋律引出來,在突然間,他就停頓了下來。
  • 牛頓用溜冰的人一句話告訴了我們,值得學習!
    很多人都知道成功的人的好處,比如成功的人,他就很有錢,他想買什麼就可以去買什麼,什麼車子、房子,都不在話下。而且有錢人結婚,他就有主動權一些,他說什麼就是什麼,親家也只能點頭說好,是,可以,不錯。——牛頓讀完牛頓的名言,可以說成功是什麼的道理就是如此簡單,成功不在於結果,只在乎這個過程,在於這個不斷跌倒,不斷爬起來的過程。溜冰的人,他竟然選擇了溜冰,不可能只跌倒一次,就不溜冰了,不爬起來了。相信大多數人選擇溜冰這個項目前,他就做好了跌倒的心理準備。
  • 造就 | 從樣板戲少年到走上指揮之路,他聽了22年貝多芬音樂
    在演奏之前,還要換這個針頭才能夠有聲音。接著,他又給我看了一本厚厚的膠木唱片集。打開這個唱片集,我馬上認出來這裡邊有貝多芬,這基本上是一個貝多芬交響曲的集子。那個時候,這樣的唱片只能灌15分鐘的音樂。,了解到了為什麼貝多芬的音樂會如此偉大,了解到了我們用什麼樣的感情來傾聽貝多芬。
  • 《北極》| 奇蹟的力量來自一種很強烈的生存目的
    但每個人口味不同,這也是電影市場多樣化的原因。《復聯4》好不好看我不予置評,今天我想說說去年的電影《北極》。這是一部很平淡的電影,平淡得讓人容易半路睡著,平淡得連影評都極少。但同時,它又平淡得足以引發人的思考,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厚重與信念的強烈。
  • 高考作文輔導51:行動還是吶喊(文體:辯論)
    勵志中學的一部分同學欽佩瑞典少女的敢於吶喊,這應該是源於生活中少有「針對全球生態問題」敢於發聲的人,因為人們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因此現實生活中少有注意保護環境、講究綠色生活的人,這就證明「吶喊」本身就是一種號召,一種喚醒,它可以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從而使更多的人行動起來,這遠比一個人默默地為地球種樹所帶來的實際效應更大。
  • 愛因斯坦很刺耳的名言,道出了他從不去想的事,富有哲理,很現實
    雖然說每個人都有混得不好,被人欺負的時候,但有一些人很愛自尊心,愛面子,所以不會向任何人提起,也不會再想起。更有人會說是答應某人的秘密,不能說,說了就要死全家的,所以替某人一直保密,直到死去,這樣的秘密,就會一直爛在肚子裡,沒人知道。說到這裡,如果你對以上的回答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愛因斯坦很刺耳的名言,道出了他從不去想的事,富有哲理,很現實!
  • 想要真正成功的人,請牢記弗洛伊德的名言,就會走向真正的成功!
    不像有些人,今年做了一件事很成功,或是投資了一個項目很成功,明年又投資了一個項目,連本帶利全部虧進去了,還欠一屁股債,這樣的人就不算成功,算失敗。他的那一次成功,在後人看來,不過是僥倖成功罷了。我們都不想要這樣的成功,更不想要僥倖的成功 ,因為僥倖的成功,不是憑著自己的本事而成功的,完全是一種運氣,想要真正成功的人,不會去靠運氣的。
  • 雨果很挖苦人類的名言,很現實,富有哲理,讓人看完愣住了!
    但很多人卻也不願意承認,因為總有一些人總認為自己是很聰明的,不是無知的,甚至也不是渺小的。比如馬克思也說過一句很諷刺人類的名言,人類永遠也擺脫不了獸性。很多人也不承認,說人類是高尚的高智商動物,不存在擺脫什麼獸性。其實早在我們古代就有一句很諷刺人類的話,人為錢死,鳥為食亡,也是指人和鳥是沒有什麼區別的,而人類從古至今就沒有改變過森林法則,弱肉強食!
  • 讓貝多芬的「分貝」來得更「多」些
    可是,我回想了一下,50年前的1970年12月16日,自己及所在的社會處在怎樣的一種狀態?自己呢,還是個正上著初小的學生,什麼都不懂,更別提了解貝多芬了;社會呢,還處在一個不正常年代的中期,貝多芬是媒體和社交上的冷僻詞,更別提紀念他的音樂會了。如今,對於一個「60後」來說,我要撐到下個百年整數關,面臨的,不是有沒有信心的問題,而是生命之門還肯不肯打開的問題。
  • 感受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特徵
    貝多芬,德國作曲家。他既有古典樂派的特徵,又在其後期作品裡影射了浪漫派的感覺。由於人生經歷的多磨多難,使他的性格及音樂風格上都產生了不同以往作家的特點。他的音樂奔放、熱情、感情飽滿,還蘊涵著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崇高的理想。貝多芬的每一個音符都有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在裡面,和聲力度變化也逐漸變為作曲的手段之一。
  • 蒙克名畫《吶喊》究竟有何寓意?
    天空下面,站著一個雌雄難辨的人。只見那人身穿一件波浪紋的藍色外套,藍色的外套好像要匯成急流,流入他身後深藍的河流一般。那人光禿禿的腦袋就如一個頭骨,一雙拉長了的手託在腦袋的兩邊。那人的眼睛因恐懼而大開,他爆發出了駭人的尖叫!除了遠處的橋上的兩個人以及峽灣中的那條船尚屬正常外,畫面中的所有事物,都瀰漫著一股原始的、難以阻擋的恐懼。
  • 貝多芬的遺產︱貝多芬:直面矛盾的理想主義者
    他要用音樂透徹表達內心的痛苦,又要用音樂戰勝它,獲得令人鼓舞的解放和自由。正是這一點構成了貝多芬中期代表作品的一條思維線索——自壓抑走向解放,從痛苦抵達歡樂。MP3I. 貝多芬《c小調「悲愴」鋼琴奏鳴曲》(Op.13)第二樂章貝多芬當真就此「戰勝」了這場災難嗎?讓我們回到他曾在信中寫下的那句問話:「我正想方設法克服這一切,但是究竟如何做呢?」
  • 讓村上春樹崇拜的作家,雷蒙德·錢德勒這十句名言,讀完讚不絕口
    在美國小說史上,有一位偉大又影響深遠的作家。他被村上春樹、錢鍾書等諸多名家極力推崇,他就是雷蒙德·錢德勒,今天我們來欣賞他的文字,讀完一定會深深地吸引你。推理小說就是「閉門造車」,登不上大雅之堂,真正具備文學價值的作品並不多,包括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