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輔導51:行動還是吶喊(文體:辯論)

2020-12-06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材料一:近一年來,西方國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紅。她在社交平臺上已經擁有超過430萬粉絲,很多人視她為偶像、環保鬥士。她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侃侃而談,面斥各國領導人。雖然她今年才16歲,卻已經登上了《時代》雜誌封面,更被評為「2019年影響世界的100人」。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貝裡。

材料二:2019年9月27日,浙江小夥沈鈞亮代表「螞蟻森林」公益項目到聯合國總部領取最高環保榮譽獎「地球衛士獎」。「螞蟻森林」通過日常綠色出行、在線支付水電費等低碳行動積攢「綠色能量」,以種植真樹,帶動5億人參與低碳生活,並將碳減排量轉化為種植在荒漠化地區的1.22億棵真樹,其中超4成能量由95後青年貢獻。

以上兩個新聞事件在勵志中學掀起了熱議,有同學為瑞典少女的敢於吶喊欽佩,有的同學則不以為然,認為中國青年默默地為地球種樹更有價值。為此,勵志中學團委舉辦了一次辯論賽,正方是「吶喊比行動更重要」,反方是「行動比吶喊更重要」。請你選擇其中一方寫一篇辯論詞,為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護,並駁斥對方的觀點。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立場,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審題指導

第一則情境材料是瑞典少女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面斥各國領導人後,擁有了超過430萬的粉絲,登上了雜誌封面,被評為「2019年影響世界的100人」的事件,由此彰顯出「吶喊」的作用,它可以引起更多的人關注環保問題,任何一件事所取得的非凡效果都是從宣傳開始的。

第二則情境材料是「螞蟻森林」通過「綠色出行攢能量,從而轉化為種植真樹」的方式號召人們行動起來,目前已帶動了5億人參與低碳生活,種植了1.22億棵真樹,這一系列數據表明「螞蟻森林」通過實際行動在一定程度上實實在在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可見行動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是任務指令,由「為此,勵志中學團委舉辦了一次辯論賽」可知,辯論的起點是上述兩個材料,「環保」也應成為寫作的起點,文章不能脫離此內容指令。其次,考生必須圍繞「吶喊和行動哪個更重要」這一辯題進行寫作,且必須選擇其中一方(不可模稜兩可,左右搖擺),辯詞中既要為本方觀點做辯護,又要有力駁斥對方觀點。另外,還需要明確對象指令,要有角色意識,凸顯「中國青年」的角色。

其二是文體指令:寫一篇辯論稿,文章語言符合辯論稿的特點。據此,文章可做如下立論:

1.吶喊比行動更重要。勵志中學的一部分同學欽佩瑞典少女的敢於吶喊,這應該是源於生活中少有「針對全球生態問題」敢於發聲的人,因為人們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因此現實生活中少有注意保護環境、講究綠色生活的人,這就證明「吶喊」本身就是一種號召,一種喚醒,它可以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從而使更多的人行動起來,這遠比一個人默默地為地球種樹所帶來的實際效應更大。

2.行動比吶喊更重要。俗話說:「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吶喊」固然重要,但是最終衡量全球生態是否有所好轉,還是要看有多少人在「行動」。由此可知,「吶喊」並不能直接解決問題,「行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辯論是雙方互相用自己認為正確的道理去說明一定的事情和問題,以圖戰勝對方,有時還要揭露對方的矛盾,駁斥對方的錯誤,力求最後得到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或共同的意見。格式為:主持人、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方的辯題(我方觀點)是……綜上所述,我方堅持觀點……,我方重申觀點……

寫好辯論詞要有例證、理論來支撐自己的觀點,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邏輯,經得起推敲,如果一辯稿中邏輯漏洞太大就容易被對方攻擊。

考場佳作

行動,改變世界

親愛的老師、同學以及各位辯友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探討的是在環境與生態保護上行動與吶喊何者更重要的問題,我方始終堅持行動勝於吶喊的觀點,因為只有行動方可使人類走出生態破壞、環境惡劣的「圍城」。

我方看來,行動即實踐,才是改變世界,走出僵局和困境的必由之路。生態環境的破壞是長期的過程,那麼保護修繕也絕非朝夕之功。我方不否認要先認清問題再解決矛盾,但同樣也不認同只吶喊而放任自流的態度,其結果終將禍及己身。

近年來,霧霾預警的頻發、森林面積的萎縮、垃圾圍城的困境等現象都成了我們經濟發展前路不可規避的險灘絕壁。中國當下的困難並非個例.早在上個世紀初,梭羅在《民爾登湖》已宣告「工業的利爪將伸向世界的各個腳落。」可見,環境保護早是人類發展的題中之義。

破壞與消亡是否已成定局?

不過因為你行動在此過少而想得看,曾經的沙地在庫布齊人的治然理下綠浪蓊鬱;望,浙江水道在河長制的實行下重煥錦鱗遊泳的生機;見,三江溼地上兼葭蒼蒼,鶴唳朝陽。

而這一切,都是人民辛艱汗水與踏實堅持的成果。

浙江小夥沈鈞亮創建的「螞蟻森林「積攢「綠色能量「,讓荒灘沙丘變為華蓋蔭蔭的人間奇蹟不也是眾人特別是當代青年紮實苦幹的成績嗎?

所以說,對方辯友,吶喊恐怕比不得行動來得真實而強勁吧!瑞典少女格薷塔·通貝裡在國際氣侯變化大會上的侃侃而談,固然令人深省,但是再偉大的想法不付諸實踐都不過空中樓閣、鏡花水月。

誠然,吶喊在一些領域與問題內有震人心神的偉大力量,一如魯迅先生「可是向來如此,就對嗎?」的凝重呼告喚醒了不知多少麻木的魂靈。可是,在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的層面,實幹才真能致變世界,為我們的明天撥開陰霾,拂去黃沙,讓我們的子孫後代重回藍天綠水、青山紅日的懷抱。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勵志中學的同學,讓我們以實幹改變世界,以奮鬥成就輝煌。方此,當我們在落日的地年線上再回首時,必是草木蔓發,青山可望!

聲震四方勇於行

對方辯手、各位觀眾:

我方認為「吶喊比行動更重要」。吶喊,從廣義上理解是一種意在喚醒他人的力量。聲震四方,其威力遠遠超過無聲無息的埋頭苦幹。

吶喊,能夠讓更多人聽到時代的呼喚。十六歲少女格蕾塔·通貝裡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侃侃而談,面斥各國領導人,擁有百萬粉絲的她,其每一句環保宣言必將引起潮水般的的深思與迴響。在網際網路技術發達的今日,更多人能感受到保護環境刻不容緩的緊迫性,於屏幕前重新審視自己麻木的內心,在格蕾塔的號召下重新凝視「風雲突變」的世界,其力量何其巨大!

吶喊,不僅是情至深處的呼嘯,更是飽含憂慮的勸告。如果認為它只是空喊口號,那必將錯失其深意。若無「孟春之月,盛德在木」的吶喊,碌於農耕的百姓怎會撥冗植樹?若無「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吶喊,又會有多少餐廳仍圖暴利出售魚翅?伏契克臨終前的憂嘆仍使我們譬醒:「人類,我愛你們,可你們要警惕啊。」這是他的吶喊,致使多少青年反思。吶喊如比必要,甚至比行動更重要。

對方認為,「行動比吶喊更重要」,我方不敢認同。試看中國垃圾分類,從多年前引入分類垃圾桶,到如今終於起步,其進程之慢,恐怕是過於信賴行動所致。沒有一聲震聾發聵的吶喊,垃圾分類必將在難以依靠的所謂行動中無限滯留。「螞蟻森林」取得的成就是我們欣然所見的,但其歸根結底是企業良知驅動之下的「吶喊」所推動產生的。如果純粹依靠一個人的行動,且不說運樹、挖坑之艱難,光是其效率便令人堪憂。不如企業一聲吶喊,使雙方達成共識,讓時間與精力合理使用,讓行動在吶喊的指導下真正有用。若你要說,中國的植樹節使人們積極投身於種樹,是行動的有力體現,那麼,我會告訴你,先有了植樹節這一吶喊的鼓舞與推動才有了行動的開花結果。沒有吶喊,行動終歸是自發的鬆散行為,成不了氣候。

以上是我方的主要觀點,現進行總結:行動固然有成效,但其強大作用建立在有力的吶喊之上。沒有吶喊,就談不上真正有意義的行動。所以,吶喊比行動更重要。聲震寰宇在前,方能驚起國人環保之心。使地球家園更加清潔美麗,也因我們共同的吶喊更有活力。

我方發言完畢。

吶喊?行動!

親愛的老師、同學以及各位辯友們:

大家好!

對於今天的辯論,我方持反方立場,認為行動比吶喊更重要。

今天對方辯友提到了一位環保鬥士,瑞典少女格雷塔。我方絕不否認她在聯合國大會上,在社交平臺上的吶喊所表現出的勇氣與智慧,以及這些吶喊所傳達的力量。我們也絕不吝嗇表達我們的欽佩。可對方卻因此總結出「吶喊比行動更重要」這一觀點,不免讓人生疑。

第一,就對方觀點來看,若這位「鬥士」只在吶喊領域是個巨人,在行動領域卻是個鋪張浪費、破壞綠色的「侏儒」,她是否依然能稱之為偶像?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基於此,對方辯友也不得不承認只有一個行動上孜孜矻矻、踏實奮鬥的人才有資格拿過話筒,成為吶喊者。而事實上,格雷塔也的確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甚至創新環保理念,正是行動的沃土給予了她吶喊的養分,而絕非對方所言吶喊比行動更重要。

第二,我想提醒對方辯友注意兩個詞:「430萬粉絲」「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我們不可否認公眾關注度與影響力是吶喊效力的直接關聯因素。而反觀我們,不是說吶喊受限於我們的條件,我們得努力去追求影響力。畢竟我們只需要一個先驅;畢竟她的吶喊是為了鼓勵我們行動,而不是繼續吶喊。我認為對方援引格雷塔之例以佐證「吶喊比行動更重要」是有違其本意的,響應「2019影響世界的100人」吶喊的最好辦法不是去爭做2020年的這100人,而是去成為2020年萬千保護環境的行動者之一,這也正是吶喊的意義。

我方堅持「行動比吶喊更重要」,並不是否認吶喊的重要性,而是要探討時下廣大青年,更多數平凡的人們,在面對諸如保護環境等宏大命題時,該如何選擇的問題。也就是這樣,這道辯題才更具普世意義。而我想,在螞蟻森林公益活動中默默積攢「綠色能量」的5億人,以100億棵真樹的驚人成績單,向我們展示了重視行動這一樸素而偉大的選擇,以及背後凝聚成的奇蹟般的力量。而他們的行動本身又何嘗不是一種吶喊?青松不言,他們以行動丈量綠色的足跡;綠水不語,他們以行動凝聚綠色宣言。沒有激昂的吶喊,行動本身就是最激勵人心的力量。不要擔心你的行動微不足道,其實它定會點亮一隅微光,感召身旁的黑暗擦出光明。於是你們不斷相匯,揚著行動的帆駛向遠方。

你們不是那些聲名遠揚的吶喊者,但你們有著最動聽的名字:行動者。願你我都行動著,如此本就在吶喊著。

深知此事要躬行

對方辯友:

你們好!

下面由我來陳述我方觀點,我們堅持認為反方「行動比吶喊更重要」的觀點是正確的。

先觀之瑞典少女為氣候變化而吶喊和中國青年為低碳行動而植樹兩事。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貝裡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的優秀表現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不知各位對方辯友發現了沒有,當雜誌新聞論及這件事的時候,似乎都是在讚嘆她勇於站出來的勇氣和她那侃侃而談的表現。關於氣候變化這一主題,川普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對之諷刺。許多人可能受其影響,但仍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懶人」。

再看中國青年沈鈞亮植樹造林的故事。他成功地帶動了5億人參與低碳生活,並在荒漠化地區種植了上億棵樹。使新綠的枝葉鋪滿整個大地,使偉岸的枝幹延伸整個宇宙,它使二氧化碳在叢林中變得溫馴聽話,使深受霧霾肆虐的人們喜笑顏開。這就是行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影響。

畢淑敏的確說過:「吶喊是必須的,即使無人聽見,回聲也將激蕩久遠。」但是我們論的是誰更重要的問題,顯而易見,行動更重要,單純的吶喊或許只是無聲的嘶吼,喧譁的騷動像是在水面上的石子,激起了一點水花,便永遠下沉了。在影響力呼告力這方面,吶喊是比不上行動的。

古人說: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哲人說:實踐出真知。領導人說:擼起袖子加油幹。誰不是在強調行動呢?越王勾踐,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終功德圓滿,他用他多年的努力行動彰顯了他的能力,而反觀之豬八戒,雷聲大雨點小,只想著這樣該怎麼做但永遠不見行動。再看看呂蒙,如果沒有他不懈的努力,不怠慢的行動,又何以讓魯肅另眼看待?又何以留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歷史佳話?

我們要的不是口號有多麼響亮,旗幟有多麼鮮豔,聲勢有多麼猛烈。我們需要的是辛勤的耕耘,邁動的腳步,揮灑的汗水,一份行動,一份努力,一份收穫。

尼採說: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對方辯友們,吶喊固然聲勢浩大,撕心裂肺,美麗熱切,但不過曇花一現,而默默的行動,才能留住永恆,使幸福之花綻放人間。還是深知此事要躬行啊!

我的發言結束,有請對方辯友。

扯開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對方辯友:

你們好!

一位少女,面對氣候變化侃侃而談,面斥各國領導人;一位青年,積蓄綠色能量,栽種上億棵真樹。一位名聲大噪,一位默默無聞;一位獲《時代》點讚,一位換「綠色土地」。從以上三組對比中不難看出:扯開嗓子的少女收穫了自己的「名」,甩開膀子的青年收穫了真實存在的「綠色」。從結果上看,我們一定更欣賞後者的實在。因此,我方的觀點是,行動比吶喊更重要。

行動比吶喊更重要,是因為「吶喊」的力量具有可速成性、可替代性。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生態的準入門檻降低,人人都具有麥克風,人人都成為了媒體本身。這給「吶喊」力量的快速傳遞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影響力登上了快車道。瑞典少女的快速竄紅就是實證。但這也意味著,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有足夠高的道德水準,有足夠的流量關注,你也同樣擁有如格蕾塔一樣聲名鵲起的可能性,因此吶喊的力量具有可替代性。

而行動力卻具有不可替代性。因為擁有某種意識的人並不一定真的會付諸行動。正如有的人心中牢牢被記了垃圾分類的標準,而在實行時卻仍舊我行我素。行動意味著勇氣,行動意味著堅持,行動意味著吶喊時無法預料的實在挑戰!浙江小夥兒沈鈞亮種下1.22億棵真樹;塞罕壩人用兩三代人的青春植樹造林;毛烏素沙漠治沙人書寫出「沙退綠進」的奇蹟……這一切行動沒有超凡的勇氣與毅力是幹不下去的!由此可見,行動比吶喊更具不可替代性!

試問:一個比比皆是的商品和一件世間僅有的寶器,哪一個更重要呢?

正如對方辯友所言:「吶喊比行動更重要。」這是不是意味著:人類對自然真情的呼告可以讓沙漠披上綠裝呢?對方辯友須知:吶喊無法讓白鰭豚重回長江,吶喊無法讓亞馬遜森林重回昔日盛景,吶喊無法阻止海冰的消融,無法拯救瀕危的北極熊……這些吶喊無法做到的事,行動卻可以使之從夢想照進現實。孰輕孰重,顯而易見。

人無口舌,可以;人無四肢,不可。綜上所述,我再次強調我方觀點:行動比吶喊更重要!

扯開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我希望我們做到以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

心存藍圖,更應落實行動

正方辯友:

你們好!

當今時代吶喊助威聲固然重要,吶喊者也愈發增加,但在如今講求實幹成績,追求實幹精神的社會,光有吶喊卻遠遠不夠,實幹才是當代主流,由此我方認為:行動比吶喊更重要。

為人做事,心存藍圖是必要的,我們敬佩瑞典少女格雷塔在面對眾多領導人時,有關氣候問題的侃侃而談,她憑其對未來格局的把握與智慧,無愧於被評為2019年影響世界的100人,但其或是高屋建瓴的理論,或是對未來的構想,卻沒有以行動將其檢驗,難免有所偏誤。

而中國小夥沈鈞亮,縱使沒有多麼宏偉的構想,卻將環保工作落實於日常行動。則體現出其更具時代與實在意義的價值。一方面他將公益環保方式創新,以種樹作為實幹,真正的實現了節能減排,體現出他的智慧與創新,再者他身體力行而不是大談特談理論,感化了更多的人加入到他的隊伍,為國家社會做實事,同時他這份實幹精神也在青年中弘揚,使青年為之而震撼與動容。

叩今察古,多少實幹家在歷史的長河中做出了舉足輕重的奉獻,以他們自身行動鼓舞眾人,平民教育先驅晏陽初先生心系鄉村,紮根平民,不將推進社會思想進步作為口號,而真正落實每一位平民的啟蒙教育,開啟智慧感化了盧作孚,陶行知等一大批知識分子加入他的隊伍,塞罕壩憑藉著三代青年人的奮鬥的實幹,不停留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構想,傾力將西北沙漠打造為綠洲,為華北生態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後盾,正如孫家棟先生所言:國家需要我就去做。他們,更是靠著這份不浮於藍圖構想,為人們做實事,以艱苦奮鬥的實幹形象印在歷史長河中。

回首當下,許多人樂於將喊口號作為人生信條,甚至是一種習慣,且不談他們是否擁有如格蕾塔的才智與思想,他們卻將此作為偷懶避苦的藉口,以做實事太過於疲累,無法一舉成名而放棄或拒絕,這誠然不是新時代所應追求的人生姿態與目標。在如今高速發展的中國,中國青年應充滿活力,落實本分與行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探尋真知,由此國家才真正充滿希望與活力。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讓我們以行動的力量去戰勝藏在吶喊背後的躲避與怠慢。

行動比吶喊更重要

尊敬的主席,各位評委老師,對方辯友:

大家好!

誠然正如對方辯友所說,吶喊比行動更加重要,吶喊更能引起人們對問題的關注度。但我方依舊堅定自己的觀點:行動比吶喊更重要。開宗明義,定義先行。何為行動?行動是依靠自己的雙手實踐,付出實際的勞動。而何又為吶喊呢?吶喊,只是口頭上傳遞信息,引起人們的思想共鳴,我方認為行動比吶喊更重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首先只有通過行動才能獲得其內在價值,通過行動我們才能了解到環境保護的來之不易。馬克思說過,如果一個民族或國家不去勞動,別說幾個月就是幾周,他們也將滅亡。又如毛主席曾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通過偉人的名言中,我們深知行動所蘊含的那份足以震撼人心的力量。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如若我們不通過勞動而去體驗感悟環境保護的價值追求與內涵,我們又怎能體會到保護環境的艱辛呢!行動可以更好的去引導我們培養環境保護意識,更加熱情的投入到環境保護之中。

第二,行動將會比吶喊更有力量,影響更多的人。通過自己以身作則,來書寫艱苦奮鬥的篇章。魯迅先生曾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去打動他人,號召引領社會,正如浙江小夥沈鈞亮代表螞蟻森林公益項目獲得的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獎,正是通過他低碳生活,並帶領青年植樹等行為實現的,又如塞罕壩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最終成為綠色海洋,鑄就塞罕壩精神。更有庫布齊沙漠,通過努力行動,由沙漠變綠洲,這一則又一則可敬可歌的事跡,正是有無數先輩的努力與奮鬥,鑄就可敬之精神,引領號召我們參與其中。

如果我們只談吶喊不談行動,就如同趙括紙上談兵,空談理論不講實際,最終只會是一張空頭支票,我們敬佩像瑞典少女那樣敢面斥各國領導人,但她發出的吶喊是空洞無物的,讓人感到熱血澎湃而已,不付諸實踐終究是無稽之談,只有通過行動讓能量轉化為真正的力量,我們才能去做好環境保護。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去尋找光明。我們不應只沉浸在吶喊的熱血中,而應邁向行動的旅途,發揮出我們真正的力量。

我方再次陳述觀點:行動比吶喊更重要。

謝謝大家。

動人以行不以言

親愛的老師、同學以及各位辯友們:

大家好!

「孟春三月,盛德在木。」自然環境需要我們保護,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行動。動人以行不以言,我方以為:行動比吶喊更重要。

螞蟻森林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個公益環保項目。迄今為止該項目己在荒漠種下1.22億真樹,生態效益顯著。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社會效應。參與其中的5億人裡有超過2億是青少年,他們深受綠色發展理念影響。將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用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為荒漠披上綠色的外衣。

這群青少年正是中國的未來。他們從自己開始,用行動感染身邊的人。直至「綠色發展,低碳生活」的理念在中國在世界蔚然成風,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環保方式嗎?行動的力量遠比語言大。在中國,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自己的雙手雙腳丈量著荒漠的土地。他們是塞罕壩的開拓者。這片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是實幹出來的中國奇蹟。塞罕壩的開拓者們不需隻言片語。他們的辛勞成果自會告訴世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他們的勞動與實踐勝過千言萬語!

對方辯友說吶喊比行動重要,我方以為這是不正確的。這並不是否認吶喊的作用——吶喊固然可以提高大眾的意識,但是,它絕不可能取代行動,他更沒有行動重要。格蕾塔·通貝裡的「吶喊」也許對環保事業確有貢獻,可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其個體的特殊性,而不是環保本身。缺乏實踐與行動的吶喊很容易流於形式,內容空泛,從而缺少感染力與實踐動力。所謂「知易行難」「光說不做假把戲」也正是這個道理,而唯有實踐才能出真知。我們固然是格蕾塔·通貝裡的勇氣,可也不得不承認動人以行不以言,實踐勝過千言萬語。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原名叫陶知行。有一次他的學生在留言本上寫道:「先生常說先行而後能知,為何叫陶知行而不叫陶行知呢?」陶先生看完不但沒有生氣,還將名字改為陶知行,他說:「科學以無知之行始,以能行之知終。」「能行」是「知終」的目的。也是「知終」圓滿的標誌。哪怕你耗盡口舌,他人心中也可能不會泛起半點漣漪。可是如果你以行動代替無謂的吶喊,隨手撿起一片紙屑,離開房間時及時關燈,一定能帶動更多人、感染更多人,你的一點善意,一種綠色的小種子,就可能會播撒到天地間。

動人以行不以言,綠色發展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和行動,需要「說的少一些,做的多一些」。所謂綠色的種子需要用行動播撒。種在田野裡,荒漠上,更種在每一個人的心間,讓環保之花開遍世界。

做行動上的巨人

對方辯友:

大家好!

「面對守護地球,吶喊與行動誰更重」在社會中迅速引發熱議。從「螞蟻森林」的代表——小夥沈鈞亮一類默默的為環境保護付出,贏得「地球衛士獎」來看,我方認為行動比吶喊重要。

開宗明義,定義先行。吶喊在通常語境中是為某項事物發聲之意,而行動則是腳踏實地將某件事情完成。誠然,我方承認對方「吶喊」的重要性,如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環保鬥士——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貝裡就是通過在社交平面的吶喊,影響眾多青少年走向綠色之路。可是對方恰恰忽略的則是以個例取代整體,並上升為真理。生活中發聲的為多數,而實際行動的卻寥寥無幾。只發聲而無所為,何嘗不是一種唯心主義。

我方堅持以為「行動比吶喊更重要」,可以從個人、國家、社會方面進行闡述。

從個人來看,孔子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已思,無意,不如學也。」不正恰好證明了表面與實在,吶喊與行動的原理嗎?吶喊是思維的表達,但若無所為,不去潛心學習,終將是徒勞無獲,不知所終的。再如為日心說發出吶喊的哥白尼(湘語文註:應為布魯諾),由於當時實踐能力所展示的科學技術受限,難以證明竟被活活燒死,付出生命的代價,而由行動實現科技發展的牛頓時代,人們卻將日心說普遍接受。對方又如何認為吶喊更為有力呢?

從國家來看,新中國的發展歷程即是最好的證明,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於是,我們從中不難看到1984年城市改革,深圳經濟特區建立的一個個偉大實踐,造就著中國經濟的奇蹟。而反觀只會吶喊看似正義的「兩個凡是」的支持者們,由於不落實到行動,未結合實際,終究只能是埋沒在歷史的浪潮中。

從社會來看,若是讓隨手轉發錦鯉,空喊著天上掉餡餅的「喪」青年來接手社會,則只會付出更高昂的代價,沒有行動,這個世界終究將空檔滑行。在新時代裡,習主席早已提出「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方法,莫讓虛偽與浮躁風盛行,摸著石頭過河,將行動貫徹到底。

正如一句俗語:「莫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當我們成為行動的巨人,去將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時,或許就能回答這個千年疑問:我們從行動中來,又到行動中去。

綜上,我方堅定認為「行動比吶喊更重要」!

來源:2020屆高三長沙市大聯考作文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輔導99:應用文體寫作:發言稿、倡議書
    新高考·應用文體寫作【命題趨勢】縱觀近幾年,高考作文越來越側重交際應用以及具體情境的寫作,剛剛過去的山東省2020年「新高考」模擬考試中,就考查了一篇發言稿這種作文的實用色彩非常鮮明,不僅是對歷年來高考作文的繼承,如高考中曾經讓寫過書信、寫過演講稿等,而且任務驅動的色彩非常鮮明,既要把自己的觀點闡述清楚,有自己的思考,而且要提出希望和建議,之前那種華而不實的文風可能沒有什麼效果了,向著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向發展。所以在今後的作文備考中,在常見應用文體,比如發言稿、辯論稿、演講稿、書信等上面加大力度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 高考作文不再總是「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原標題:高考作文不再總是「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高考作文可以寫詩? 可以。7月7日上午,北京高考語文科目結束。語文試卷最後一題分為「微寫作」和「作文」兩項。其中,微寫作是在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第三題為「請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快遞小哥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
  • 高考作文輔導價格環境優美_貴陽市花溪區創新教育培訓學校
    高考作文輔導價格環境優美,貴陽市花溪區創新教育培訓學校,」的教學理念,貫穿於教學中。高考作文輔導價格環境優美, 「為時而著」的「時」,即時代之意也。「為時而著」,對於讀書人而言,它意味著對時代的一種關注,對現實社會的一種關切,對改造社會、促進社會進步的一種責任和使命。
  • 2019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及十大押題 附歷年高考作文真題匯總
    總體看來,市場消費降級在某個層面來說確實存在,可探其核心,整個市場消費還是處於升級狀態。 歷年高考作文真題匯總1977年高考作文題1977年,中斷了十餘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這次不同尋常的考試,改寫了無數人的人生軌跡。那年高考是分省考試,北京卷的作文題目是《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 40年高考作文題目大全匯總 歷年高考作文題目集錦
    高考!高考!40年前,高考制度恢復,開啟了夢想的時代。40年來,數以億計的青年通過高考走進了另一種人生。  明天,2017年高考就要開始了。一起看看過去40年的高考作文題,重溫屬於你的那份青春記憶。
  • 「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2020山東高考作文題目出爐!
    今天,全國1071萬考生走入考場,2020年夏季高考正式啟幕!2020山東高考作文題目: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斷採取防控措施,全國人民緊急行動。
  • 2020河北高考作文題目出爐!你會怎麼寫?(附歷屆高考作文題)
    全國新高考Ⅰ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斷採取防控措施,全國人民緊急行動。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全國新高考Ⅱ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無論讀書還是行路,我們都會與地名不期而遇。
  • 高考作文輔導6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2020年高考作文預測與寫作指導考題預測閱讀下面的材料,然後按要求作文。最近,自強中學要求各班舉辦以「自強不息」為主題的班會。學校為班會提供了以下幾則學習材料: (1)林萬東,2019年以713分,通過清華大學「自強計劃」被該校自動化系錄取。
  • 猿輔導老師做客央視直播間與名嘴共析高考作文
    在經歷了痛苦而又漫長的複習過程之後,考生們終於化繭成蝶完成了高考。在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猿輔導資深語文老師殷麗娜受邀做客央視直播間與名嘴朱廣權共同組成「權麗以赴」組合,金句齊飛,精彩不斷,深刻解析高考作文。同時,這也是一場聲勢浩大的高考「雲加油」活動,從早晨7點半持續到中午12點半,央視記者實地探訪全國各地高考現場,連線清北學霸、知識博主,探討語文學習秘訣。
  • 看完這些高考滿分作文,感覺我的語文白學了……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大家還有印象嗎? 儘管高考已經過去將近兩個月了,但鵝會長對今年各具特色的作文題目卻記憶猶新。 全國Ⅰ卷齊桓公、管仲、鮑叔的故事你讀懂了嗎?
  • 08高考部分作文題揭曉陝西作文緊扣抗震救災主題
    今天,高考開考,各家高考作文題目終於揭曉,西部網在第一時間搜集到部分作文題目,一起來看看,有沒有哪個省的題目被您猜中。  陝西高考作文題緊扣抗震救災主題   陝西省作文題目:   與「抗震救災」有關的材料作文。
  • 盤點:1977——2017山東高考歷年語文作文題目全在這裡了!
    日中午11點30分,高考首場考試結束,2017年高考山東卷語文考試作文題目出爐,為根據一段「一個書店24小時營業,營業員無論對待大學生還是流浪漢,態度都一樣……」等文字材料,進行作文。你還記得自己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啥嗎?大眾網記者為您梳理匯總了自1978年以來,歷年的山東高考作文題,讓我們從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的變化看中國近40年變遷。
  • 三十七年的中國高考作文題,你寫過哪個
    形式開拓       「除詩歌外,文體不限」,若提及高考作文的形式要求,此句讓人印象深刻。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詩歌抒情的傳統,但哪怕是從「文革」後期到上世紀80年代,整個社會都瀰漫著詩歌的氣息,詩歌也一直被擋在高考作文的文體之外。       37年的高考,這一要求從未鬆動。
  • 2020福建高考作文題揭曉!
    為了讓大家早點兒、再早點兒知道今年的福建高考作文題,小編總是比家長還積極地蹲守在考點大門前,恨不得離考生近一點,再近一點…… 終於,英勇的小夥伴們不負眾望,get到了今年的福建高考作文題!
  • 高考衝刺前作文輔導:材料作文審題
    原標題:高考衝刺前作文輔導:材料作文審題 一、材料作文: 指命題者為寫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語言形式),要求寫作者按照材料的內涵來立意作文。
  • 高考作文輔導53:19年廣東優秀考場作文行文思路梳理點評(收藏)
    2019年高考廣東省優秀考場作文行文思路梳理點評整理校對及點評:順德區教研室 謝植宣前言: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目前各地中小學春季學期延遲開學。本期推出高考二輪複習作文強化之《2019年高考廣東省優秀考場作文行文思路梳理點評》。低分作文千差萬別,但優秀實則似曾相識。優秀的考場作文無一例外都很好地體現了題目的寫作要求,同時在行文思路上也遵循了一定的思維與表達邏輯。請各位老師、學生自行閱讀,結合行文思路梳理點評,思考考場作文的在審題立意、行文構思上的特點及寫作方法。
  • 2020湖北高考作文題出爐
    武漢中學考點外的雨傘陣高考首日大家最最最最最關心的還是作文題是的!終於來了!2020湖北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楚天都市報記者從剛剛走出武漢高考考點的學生獲悉,今年湖北高考採用的全國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也陸續出爐2020各地高考作文出爐(持續更新)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 從新高考整本書閱讀出作文題形式到今年全國卷1卷作文點評
    原文標題:高考作文專題(學案) ——從新高考整本書閱讀出作文題形式到今年全國卷1卷作文點評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太陽城札記,ID:gh_30bb2b675f79】高考作文專題(學案)——從新高考整本書閱讀出作文題形式到今年全國卷
  • 2017年山東高考作文題目:一個24小時書店供人夜讀
    ——孫中山」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徵鮮明。2011年山東高考作文題目  請以「這世界需要你」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文體特徵鮮明。
  • 高考作文:緊貼時代脈搏,凸顯時代主題
    河南2000年以來高考作文題目匯總從2000年至今,時代在發展,高考作文題目也在不斷變化。18載時光,河南高考作文都有哪些變化?你又對哪年高考作文題目印象深刻?一起來看看2000年以來河南歷年高考作文題目都是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