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溫德爾·菲利普斯的名言,「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都非常的熟悉,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挫折或者是失敗時,長輩或者領導都會以此來激勵我們,當然我們也是深信不疑。
可是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對這句話產生疑問,成功是要經歷挫折,可是經歷挫折我們就一定會成功嗎?我看未必。
所謂成功必然經歷挫折,是因為任何人和事物都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必然伴隨著外部環境刺激之下的改變和調整,事物發展的過程,從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時間上的持續性和空間上的廣延性的交替,從內容上看,是事物在運動形式、形態、結構、功能和關係上的更新。
而這個過程往往呈現出,「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波浪式前進、循環往復式上升的特點,只要尋求發展必然經歷平衡——打破平衡——尋求新的平衡的迂迴反覆的過程,所以成功沒有一蹴而就的,而且成功並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需要謹慎維持的狀態和過程。
所以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我們要具備強大的內心,和堅韌的毅力,要有面對挫折的準備,因為通往成功的路註定布滿了挑戰和挫折。
可是我們也要明白很多時候,經歷了挫折並不代表我們一定就會成功。因為,持續的挫折也可能是告訴我們,我們選擇了一條並不適合我們的路。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問自己,是否足夠努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或許我們就應該思考我們是否選錯了方向。
林肯曾經一直立志於成為了一個企業家,他經歷了無數的失敗和挫折,好不容易創立了自己的企業,不過很快就因為管理不善倒閉了。他開始反思自己,並且決定轉而從政,他第一次競選州議員便一舉成功,進而開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最終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無論是否成功,面對挫折我們都不應該退縮,止步不前。我能否成功?我是否適合?我們想要的答案往往都是寫在前進的路上,成功之路我們更加需要的是「做而知道」而不是「坐而論道」。你的努力和付出,時間會給你滿意的答卷,年輕人的我們只管努力就好。
1890年9月9日,哈蘭·山德士出生於美國印第安那州亨利維爾附近的一個農莊。由於家庭困難他早早地進入了社會,他幹過無數種工作,可以說什麼活兒都嘗試過,做過粉刷工、消防員,賣過保險,還當過一陣子兵,後來他在堪薩斯州小石城當過時間治安官。
直到40歲時,他開了一家加油站,發現了加油站快餐的巨大商機,才開啟了自己的成功之路——建立享譽世界的肯德基集團!我想這其中的挫折與心酸,堅持與守望是我們常人難以想像的!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付出總會有回報,我們只有直面挫折和挑戰,不斷向前,才有機會走向成功!
丨孟記濃湯原創丨歡迎關注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