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國家要生態、地方要發展、群眾要致富」這三大方面上找到結合點,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張河村黨支部書記張家祥通過帶領村民種植軟籽石榴,走出了一條實現夢想的新路子。
全國人大代表 張家祥
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的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張河村,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村子「有樹不能伐、有魚不能捕、有礦不能開、有畜不能養」。近幾年,全國人大代表、張河村黨支部書記張家祥通過帶領村民種植軟籽石榴,走出了一條綠色致富新路子。張家祥:
「軟籽石榴施的是有機肥,對水質沒有汙染,關鍵是能增加農民的收入。老百姓把土地流轉了有一個流轉費,反租倒包還有個反租倒包費,石榴進入盛果期還有個分紅,一斤商品果提成一塊錢,實現了『一地生三金』。」
在張家祥看來,軟籽石榴渾身是寶,樹能保水土、花能觀賞、果能賣錢,環保又增收,目前以張河村為核心的周邊已經種植連片軟籽石榴近2萬畝。張家祥:
「5月份這個石榴花期能持續到6月,一個多月時間,漫山遍野、田間地頭,所有的石榴田開的花很能吸引外地來的遊客,國慶節前後我們的石榴上市,由於渠首這個優勢,遊客也很多。」
在張家祥心裡,一直有一副未來村子發展的畫卷,漫山石榴樹只是畫卷的開始。總書記在政協連組會上的講話中提到,「一定要把我們的老百姓特別是我們的農民扶一把,共同富裕、全面小康。」這句話讓張家祥心中的美麗鄉村畫卷更清晰了:
「總書記講話特別關注農業、農村、農民,我作為一個最基層的農民代表,一定要帶領村民搞好水質保護,發展好地方經濟。我們那個區域適合發展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爭取實現旅遊業在我們那個地方落地生根,著力打造集觀光、休閒、度假、美食為一體的現代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