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護監管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 實行舉報獎勵制度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生態保護監管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實行舉報獎勵制度

將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拓寬資金渠道,重點向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等傾斜。

各地高質量發展的水平如何,今後還要看當地生態保護監管的關鍵性指標。

第一財經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根據4日公布的《關於加強生態保護監管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生態環境部已明確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將生態保護監管關鍵指標納入各地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體系」,因地制宜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明確具體任務並組織實施。

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等,生態環境部表示將加大監管力度,每三年評估試點建設成效。對於組織工作開展不力的、建設成效下降的、發生重特大生態環境事件的地區,給予警告或撤銷稱號處理。

《意見》提出,實行生態破壞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鼓勵社會環保組織依法開展環境公益訴訟。鼓勵社會公眾參與生態保護監管。

近年來,各地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通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等工作,嚴肅查處了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推動問題整改和生態修復,侵佔和破壞生態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國家林草局4日發布的相關數據也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但我國生態保護形勢仍不容樂觀。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司有關負責人4日表示,我國生態環境本底脆弱,生態破壞事件依然時有發生,「大躍進式」造景、違背規律搞保護和修復等「生態形式主義」問題不同程度存在,生態保護形勢依然嚴峻。生態保護監管全過程鏈條有待完善,生態保護監管能力亟待提升。

第一財經記者在多個自然保護區採訪時了解到,目前,我國很大一部分自然保護地監管仍然存在「巡護靠腿、執法靠懟」的問題,保護資金和人員投入嚴重不足。

在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人員機構編制、經費來源、執法資格、管理體制是保護區多年來一直難以逾越的「四道坎」。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淄博市原山林場黨委書記孫建博此前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國自然保護地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杯水車薪」。全國474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央財政每年投入僅6億元,平均每個保護區僅126萬元。中央財政每年用於244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管理資金僅200萬元,平均每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每年不到1萬元。而地質公園、海洋公園等根本沒有中央財政投入。一些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海洋保護區連界樁、界牌、管理站、巡護站等設施都沒錢建設。

《意見》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生態保護監管法規標準體系,初步建立全國生態監測網絡,提高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能力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引領作用,初步形成與生態保護修復監管相匹配的指導、協調和監督體系,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進一步提升。到2035年,建成與美麗中國目標相適應的現代化生態保護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上述負責人介紹,生態保護監管包括構建完善生態監測網絡、完善生態保護修複評估體系、推進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加強生態破壞問題監督和查處力度等重點任務。

「還將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拓寬資金渠道,重點向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等傾斜。」這位負責人說。

相關焦點

  • 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出爐,有哪些內容?怎麼考核?
    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出爐,有哪些內容?怎麼考核?》《關於在國土空間規定中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近日,生態環境部制定印發了《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以下簡稱《指標體系》)。
  • 全國人大代表莫照蘭:將GEP納入生態文明考核
    今年上會,莫照蘭帶來了加快制定海洋牧場法規、建設我國海洋預報減災體系、將GEP納入生態文明目標考核體系等建議。  加快制定海洋牧場法規  近年來,我國海洋牧場發展迅猛,截至2016年,全國已建成海洋牧場200多個,但在海洋牧場建設進展顯著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應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
  • 山東:《關於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日前,山東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用經濟和環境「雙指標」綜合評價區域發展質量,大力優化產業、能源、交通運輸、城市空間等結構布局,將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節能減排、提質增效統一於高質量發展。
  • 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出爐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 鄒祖銘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關於在國土空間規定中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近日,生態環境部制定印發了《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以下簡稱《指標體系》)。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溼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溼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對新形勢下溼地保護修復作出部署安排。《方案》指出,溼地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事關國家生態安全,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中華民族子孫後代的生存福祉。
  • 中國水利報:守住綠色底線 助推高質量發展——安徽灣沚區河湖長制...
    幾年來,灣沚區結合區域實際情況,創新河湖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長制,逐步建立了覆蓋區、鎮、村三級的河湖長管理體制,從「清塘水、淨河水、治汙水」到「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以水生態保護工程為總抓手,不斷強化河湖管理保護機制,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助推落實生態大保護與區域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雙贏」的創新道路。
  • 守住綠色底線 助推高質量發展——安徽灣沚區河湖長制試點試出新面貌
    幾年來,灣沚區結合區域實際情況,創新河湖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長制,逐步建立了覆蓋區、鎮、村三級的河湖長管理體制,從「清塘水、淨河水、治汙水」到「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以水生態保護工程為總抓手,不斷強化河湖管理保護機制,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助推落實生態大保護與區域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雙贏」的創新道路。
  • 國土資源部解讀《關於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的通知》
    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負責人解讀《關於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的通知》永久基本農田是耕地的精華,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並實行特殊保護是耕地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國家意志、剛性約束。近日,國土資源部印發《關於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的通知》,就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作出總體部署。
  • 著眼七大要點 加強「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
    調研發現,一些地方開展垃圾分類時,盲目採購昂貴的帶有掃臉、掃指紋功能的成套智能化垃圾桶,建設造價高昂的垃圾分類房、有機垃圾電熱發酵等設施,違背了制度設計初衷。 創新生態環保監管方法和手段。其一,在目前環保考核目標責任、環境標準等硬性制度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政府間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議等制度。
  • 2019年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結
    」、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為抓手,推動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 完善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讓人民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努力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中國,需要建立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將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納入制度軌道,充分彰顯制度權威。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選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是「五位一體」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生態環境是經濟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
  • 泉州:舉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 最高獎勵30萬元
    即日起,公眾舉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最高可獲30萬元獎勵!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泉州市近日出臺《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規定》,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完善我市生態環境保護社會行動體系,進一步改善全市生態環境質量。
  • 渭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渭南市溼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的通知
    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的原則,維護溼地生態功能和作用的可持續性;堅持全面保護、分級管理的原則,將全市所有溼地納入保護範圍,重點加強自然溼地、重要溼地的保護與修復;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各縣市區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溼地保護負總責,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溼地保護與修復;堅持綜合協調、分工負責的原則,充分發揮林業、國土資源、環境保護、水利、農業等相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協同推進溼地保護與修復;堅持注重成效、嚴格考核的原則
  • 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按照應保盡保、應劃盡劃原則,將生態功能重要區域、生態功能敏感脆弱區域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積極參與構建京津冀生態安全格局。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生態保護紅線勘界落地。加快建立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制度體系,健全生態保護紅線管控機制,嚴格生態保護紅線準入制度。建設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完善監測監管機制,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監測預警與評估考核。(二)開展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 福建多舉措保護生態系統 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
    福建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立峰在會上通報了「十三五」以來福建自然資源領域「十三五」發展情況和「十四五」發展思路。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著力保護資源、保護生態、保障發展、保障民生,改革創新、銳意進取,自然資源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首先,保護資源成效明顯。
  • 專家談海洋環境保護:河海考核指標應該銜接起來
    生態環境部近日組織召開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會議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推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向縱深發展的關鍵時期。當前,海洋汙染治理的難點有哪些?此次會議提出的「灣長制」實施還需要有哪些制度保障?
  • 河南省水利廳主持召開2020年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
    本站訊 1月4日,河南省水利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王國棟主持召開2020年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安排部署會,對做好迎接國家對河南省考核相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廳水資源處、運管處、農水處、河長處、省節水辦、省水科院、省水文局等單位有關同志參加會議。
  • 張忠民:發揮法律對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作用
    第一,通過公開徵求意見、專家論證會、聽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和吸納各方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建議。第二,將環境保護法定位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法、環境保護領域的基本法。改變原來環境保護法既要經濟發展、又要環境保護的雙重立法目的,明確其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元目的。
  • ...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部部長 黃潤秋實施「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新時代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舉措。
  • 青海日報丨我省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 做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今年,我省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在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目標責任考核中,注重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考核作為重要內容,細化指標、創新方式、強化運用,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堅決扛起保護好「三江源」和「中華水塔」的政治責任。注重細化指標,明確工作重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