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25日電(林玲)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第二場福建省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福建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立峰在會上通報了「十三五」以來福建自然資源領域「十三五」發展情況和「十四五」發展思路。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著力保護資源、保護生態、保障發展、保障民生,改革創新、銳意進取,自然資源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首先,保護資源成效明顯。福建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完成國家下達1895萬畝耕地保有量和160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連續20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福建堅決維護自然資源管理秩序,開展「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土地監管更加嚴格,在全國率先開展土地出讓網上公開、網上辦理、網上監管,土地市場秩序根本好轉;礦產資源監管更加嚴格,實施「探、儲、採、治、查」一體化監管模式,持續減少礦業權數量,全省有效採礦權1081個、探礦權647個,屬歷史最低值;圍填海管控更加嚴格,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圍填海項目審批,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用海行為。
其次,保護生態系統有效。福建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統籌推進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全省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46.2%。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實施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修複試點,累計修復礦山119個,治理面積6100畝,完成投資4.2億元;實施海域海岸線和海島修復,獲中央財政資金補助5.5億元;實施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完成治理面積4.1萬畝,累計投入16億元。創建綠色礦山39家,其中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15家,納入省級綠色礦山名錄24家。實現全省1:5萬農業地質調查評價全覆蓋。
同時,保障發展持續有力。福建啟動並推進全省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建成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打造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格局。
福建按期推進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基本摸清全省自然資源家底。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實行「一清單三保障」工作機制,做到重大項目應保盡保。用地方面,累計審批用地5793宗、76.79萬畝,供地117.49萬畝、出讓合同價款10869.73億元;用海方面,推動重大項目和重要產業集中區用海報批,上汽寧德基地、漳州核電等重大項目用海獲國務院批准;用礦方面,完成十年戰略找礦目標,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26處,擬定機制砂礦山56處,年產規模約3000萬立方米。出臺34項關於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政策制度,實行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全省累計處置批而未供土地66.3萬畝、閒置土地13.7萬畝。
此外,保障民生落細落實。福建全面實施房、地、林、海等不動產統一登記,率先實現「外網申請、內網審理」,不動產登記、房屋交易、稅收徵繳「一窗受理」模式走在全國前列,一般登記辦理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基本完成。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等改革措施細化落地。維護被徵地農民權益,實施徵地綜合區片地價,建立徵地補償標準動態調整機制,補償標準累計提高30%。實施地質災害工程治理搬遷,累計投入資金14.8億元,受益群眾4萬戶17萬人。提升基礎測繪保障能力,構建覆蓋全省的北鬥衛星地基增強系統,向社會提供衛星遙感影像、北鬥導航位置服務、「天地圖·福建」等地理信息公共服務。
黃立峰強調,全省系統將緊緊圍繞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認真謀劃「十四五」自然資源工作。按照節約優先、保護優先、統一管理、以人為本、改革創新的原則,全面履行自然資源管理「兩統一」核心職責,持續提升「三個能力」:自然資源監管、服務、支撐能力,加快構建「四個體系」:自然資源安全保障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體系、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體系、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體系,穩步實現「六個目標」:自然資源安全保障有力、國土空間格局均衡優化、維護權益更加全面充分、資源利用更加節約集約、保護修復更加系統有效、治理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為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完)
答問參考
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並對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戰略謀劃。作為生態文明建設主責部門之一,請您談談省自然資源廳開展「十四五」自然資源規劃編制情況,謝謝!
答:省自然資源廳已成立工作專班,集中力量、加強協調、全力以赴推進全省「十四五」自然資源規劃編制工作,目前已做了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堅持開門編規劃。認真落實習總書記關於「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的指示精神,組織專家智庫參與規劃研究、諮詢、論證等工作,開展「我為省『十四五』自然資源規劃建言獻策活動」,廣泛徵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充分掌握地方訴求,切實把「十四五」規劃編制過程作為集思廣益、統一思想和凝聚共識的過程。
二是開展重大專題研究。圍繞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從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權益、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礦產和海域海島資源開發利用、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地質災害防治、基礎測繪及地理信息發展等方面設置9個研究專題,目前已完成初稿,有效支撐「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
三是認真評估「十三五」規劃執行情況。系統總結省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中指標的落實情況、重點任務、重大工程的實施情況和存在問題,科學研判「十四五」自然資源管理的形勢和挑戰,夯實了規劃編制基礎。
四是統籌推進規劃編制。在評估「十三五」規劃實施情況和開展重大專題研究的基礎上,圍繞資源供給安全、資源權益維護、資源節約利用、規劃實施監督、空間布局優化、生態保護修復、制度改革創新、服務社會民生等方面,提出「十四五」時期我省自然資源工作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指標體系等。目前規劃編制工作進展順利,已完成文本初稿。
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將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總書記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將全會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落實到省「十四五」自然資源規劃中。在接下來的規劃編制中還將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切實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自然資源工作中來,修改完善後形成我省「十四五」自然資源規劃文本。謝謝!
【責任編輯: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