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森林公安救助野生動物。 記者 李壽華 通訊員 茶學華 攝
雲南地處長江、珠江、瀾滄江的上遊和源頭,是西部高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三大生態安全屏障,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有的立體氣候,在僅佔全國土地面積4%的地域上,擁有全國50%以上的植物種類、70%以上的動物種類,富集的生物多樣性資源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豐厚的物質基礎。近年來,我省充分發揮森林公安作為保護生態環境專業警種的作用,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執法力度,有效保護了全省90%的典型生態系統和85%的重要物種。
內外雙防 密織防線
今年2月,施甸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在村裡巡查時,正處於他們監測中的一群候鳥降落後就沒了蹤影,1分鐘……5分鐘……「肯定是出事了,快走,過去看看!」有經驗的民警拿上裝備就往候鳥降落的山頭跑去。到達山頂後,民警發現一男子正在將候鳥的翅膀扣在一起。「不許動!」民警快步向前一把將候鳥從男子手中奪過,民警將候鳥救下後,仔細一看,發現地上還有19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高山兀鷲,旁邊還有一個鋼製圓籠,裡面有7隻圈養了一段時間的高山兀鷲,還有1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省第一時間啟動有效工作機制,成立工作專班,明確目標,堅決打擊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非法販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犯罪,非法經營加工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犯罪,一般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行為。嚴格清查集貿市場、花鳥市場等非法交易野生動物行為,餐館、飯店、酒樓非法經營、加工、食用野生動物行為,非法馴養、繁殖野生動物行為,物流寄遞行業非法運輸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行為的「四打四查」系列措施,把打掉源頭、斬斷中間環節和切斷使用末端作為遏制和震懾野生動物違法犯罪的關鍵手段。
省森林公安局帶動州縣森林公安機關組建169支突擊隊走進大山。全省森林公安系統通過開展市場清查、堵卡查緝、宣傳教育等工作,全面築牢疫情防控和野生動物保護的最嚴執法防線。全省基本實現野生動物經營公開市場「零交易」,切實築牢疫情防控最嚴執法防線。截至目前,全省森林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野生動物案件2909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2900餘人,收繳野生動物活(死)體15849頭(只)、野生動物製品4475件,各項戰績戰果位居全國第一。
便民惠民 服務發展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逐漸向好,我省森林公安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組織調研組深入基層開展專項調研,開創性出臺「野生動物,全力救助」「人象衝突,超前處置」「野豬泛濫,組織獵捕」「革除陋習,禁食野味」「涉林矛盾,三優調處」「涉林企業,受案掛牌」「重點項目,法制維護」「馴養繁殖,送法上門」八項便民措施,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服務復工復產。
為全力救助野生動物,全省森林公安系統堅持警民協作,公開全時報警電話,開通綠色通道,定點救助場所,及時救助確保野生動物安全。為有效處置人象衝突,森林公安堅持超前制定處置預案、超前防範宣傳、超前監測預警、超前現場處置,有效使用非致命武器驅離野象,維護當地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為嚴控野豬泛濫,森林公安部門堅持依法組織獵捕,消除群眾現實危害隱患,保障地方經濟發展。
為全力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相關法律法規,我省堅持嚴格野生動物執法保護,嚴查野外非法獵捕,嚴打市場非法交易,嚴控行業非法經營,嚴禁餐館非法食用。
日前,瀘西縣森林公安局了解到轄區內一冶煉公司此前在擴建廠房中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被處罰,導致廠房擴建工程一直處於停滯狀態。瀘西縣森林公安局主動聯繫其它部門,幫助企業解決問題,預判擴建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涉林違法行為,指導企業擴建廠房,幫助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於涉及森林、林地、林木等方面的矛盾糾紛,森林公安部門堅持優先排查、優先受理、優先調處。全力維護涉林企業合法權益,堅持掛牌督辦、限期查辦和調案速辦,嚴查嚴辦盜伐林木、盜竊木材、哄搶林木、放火毀林等侵犯林企權益的重特大案件。與此同時,全力保障鐵路、縣域高速、機場、能源、水利、民生等涉林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堅持貫徹柔性執法理念,對涉案企業依法慎用強制措施,對法定代表人、主要經營管理人等,一般不採取羈押性強制措施,對涉案企業正投入生產經營、用於發放職工工資、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用的帳戶,以及正用於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的設備、資金和技術資料等,原則上不予查封、扣押、凍結。
為全力服務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企業(戶)依法、有序、健康發展,森林公安部門堅持過罰相當、教育懲戒相結合的原則,提供法制服務指南,對人工繁育許可證期限屆滿,確有正當理由未能按時辦理延期手續且符合延期條件的企業(戶),不予林業行政處罰,對超範圍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的企業(戶),能夠提供野生動物合法來源證明且符合科研等非食用目的人工繁育條件的,指導幫助企業完善相關手續。(記者 胡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