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吳惠芳: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也要富生態

2021-01-09 中國青年報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財政政策要做到「開源節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這些要求和舉措,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們人民群眾的關心和重視。一切為了人民。」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說。

永聯村工業起步早,傳統產業佔比大。近年來,永聯村通過努力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這是『強富美高』建設的落腳點,也是衡量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的最根本指標。」吳惠芳說。

如今的永聯村已經實現了家家有房住、個個有工作,接下來要做的是補齊「社會文明程度高」這個短板,讓村民真正成為文明市民、合格公民。吳惠芳認為,要把文明指數和收入指數相結合,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制定更高水平的生活富裕指數。

永聯村曾是當地出名的「中國江鮮美食之鄉」,它緊鄰長江,盛產150多種水產品。從2010年起,永聯村連續舉辦了9屆「江鮮美食節」,遠近聞名。每年清明節前後,大批遊客前來品嘗江鮮,僅此一項,永聯村每年收入達1億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共抓長江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我們堅決擁護,毫不含糊。」吳惠芳說,為響應「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大決策,2019年,永聯村宣布永久停辦「江鮮美食節」。

「不辦美食節,不等於放棄鄉村遊。」吳惠芳說,永聯村確立了旅遊業的轉型方向,打造江南田園風情小鎮。針對這一目標,永聯村改造原來的江南農耕文化園,把它升級成集農家樂園等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升級改造後,遊客不僅可以觀光,更能參與體驗江南農家的田園生活。

為了把遊客留下來,永聯村新建5幢「雅」文化酒店,還將原來的永聯小鎮度假酒店、永聯垂釣中心木屋一併升級。

對於「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之間的辯證關係,吳惠芳是這樣理解的:抓發展、幹工作,既要算經濟帳,還要算生態帳,更要算綜合帳、長遠帳,這樣才能正確認識「綠水青山」的價值、「金山銀山」的目的,形成高質量發展的自覺行動。

相關焦點

  • 人大代表吳惠芳:鄉村振興既要算經濟帳,還要算生態帳,更要算長遠帳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說。永聯村工業起步早,傳統產業佔比大。近年來,永聯村通過努力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富裕指數。「這是『強富美高』建設的落腳點,也是衡量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的最根本指標。」吳惠芳說。如今的永聯,已經實現了家家有房住、個個有工作,接下來要做的是補齊「社會文明程度高」這個短板,讓村民真正成為文明市民、合格公民。
  • 吳惠芳代表: 2022年率先實現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委書記、永鋼集團常務副總裁吳惠芳表示,永聯村提出,2022 年率先實現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爭做標杆樣板。吳惠芳用一組數字"曬"出永聯村的小康成績,"農業強"的基礎穩固,農業全產業鏈銷售收入達 4.5 億元,"農民富"的特徵明顯,村民年人均收入 5.8 萬元,是江蘇省年人均收入的 2.63 倍,"農村美"的形態突出,永聯小鎮先後評為國家級生態村、國家 4A 級景區和江蘇省五星級鄉村旅遊村,"社會文明程度高"的內涵豐富,村民志願者佔比達 25% 以上,連續五屆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 百位人大代表話小康|吳惠芳:鄉村「新兵」見證小城奇蹟
    全國人大代表、永聯村黨委書記 吳惠芳2005年,我結束25年的軍旅生活,回到張家港永聯村成為鄉村治理上的「新兵」,從此一路見證了永聯的飛速發展。永聯以工業興村,永鋼集團發展興旺,但無農不穩,我認為,農村的根本產業不能丟。
  • 320 吳惠芳
    吳惠芳,男,漢族,1960年10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委書記。從軍官到村官,他秉持初心,踐行承諾,帶領百姓書寫鄉村振興「永聯答卷」,體現了一名新時代基層黨員幹部的誠樸、信義與擔當。  他堅守承諾,一張藍圖繪到底,繪出鄉村振興美麗圖景。2005年,吳惠芳從某師政治部主任崗位轉業回到家鄉永聯村,成為一名村官。他向鄉親們承諾「要麼不幹、幹就幹好」。
  • 吳惠芳:從優秀軍人到優秀「村官」的「戰場」突擊
    ↑吳惠芳新華社南京12月6日電題:吳惠芳:從優秀軍人到優秀「村官」的「戰場」突擊新華社記者梅世雄13年前,他是一名優秀軍人。如今,他已華麗轉身成為一名優秀「村官」,並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就是江蘇省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
  • 在希望的田野上實現鄉村振興
    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話題,3位省人大代表接受媒體提問,暢談履職心聲,回應百姓關切。3位代表一致表示,我省是農業大省,當前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結合自身實際加強履職盡責,紮根農業農村謀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探索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進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 代表委員上「強國」丨全國人大代表吳惠芳:將農村合作社信息納入徵信
    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市張家港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自2008年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吳惠芳持續為農民發聲,為鄉村建設建言獻策、貢獻力量。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他向大會提交了一件關於賦予農村經濟合作社信用公示的建議,把農村經濟合作社納入徵信體系。個人、企事業單位如果貸款,銀行審批就需要查詢徵信記錄,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沒有信用記錄,金融機構沒法貸款。
  • 吳惠芳:他們的「城市夢」,我來守護
    吳惠芳:他們的「城市夢」,我來守護2020-05-22 21:22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5月22日電(龐雪汀 應康偉)「我覺得作為基層幹部,是帶領老百姓奔小康、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帶頭人,一定要把老百姓的利益裝在心裡,舉過頭頂。」
  • 翔安區召開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 向「農業強」「農村美」「百姓富...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王元暉 通訊員 林瑞聲 餘慶東) 冬日暖暖的和風中,翔安區新圩鎮面前埔村七彩田園裡的新芽散發著春天的氣息,這裡,成為昨天下午翔安區召開的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會場。新年伊始,翔安區第一時間傳達中央、省市有關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精神,對2019年度鄉村振興工作情況進行總結,並對2020年的工作作總體部署。
  • 擔當作為好支書|吳樹峰:富了口袋富「腦袋」
    吳樹峰擔任城西村黨支部書記以後,以五金市場為抓手,提升村容村貌,發展村集體經濟,將城西村從村莊規劃混亂、五金市場管理無序糾紛不斷變成了市級美麗鄉村、五金市場管理有序帶動集體增收。吳樹峰同志帶領村班子接手五金市場管理辦公室,下大力氣一戶一戶做工作,解決了很多市場管理的遺留難題,規範市場發展秩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現在的市場比以前整潔了許多,路旁都安上了路燈。」一名商戶對記者說。
  • 吳惠芳代表:讓保護長江成自覺行動
    > 《人民日報》2020年5月26日12版 版面截圖 原題:江蘇蘇州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代表 讓保護長江成自覺行動 作為生長在長江邊、喝著長江水長大的全國人大代表
  • 全國首家!白雲機場在航班保障作業崗位全面實施「手指口述」
    2017年,淌泥河村被農業部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近日,這座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村莊又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鄉愁、致富在這裡交匯,文化惠農、景區富農讓淌泥河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渭北名村。2014年,淌泥河村藉助地處大地景觀梯田核心區的優勢,突出「用景觀概念建設農村,用旅遊理念經營農業」,著力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社會公共服務、特色景區建設5大方面加快建設力度,打造了一個集生態與人文和諧、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聯動發展的美麗鄉村。
  • 馬莊 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樣本
    在馬莊村,習近平總書記說,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在這裡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落實和弘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裡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村的精神面貌、人的風貌怎麼樣。對這個人口不足三千、人均年收入三萬多元的小村莊,總書記為何會給出如此評價呢?鳳凰江蘇數度走進馬莊,深入探訪,尋找答案。
  • 瀚海鄉村,借振興的潮汛百舸爭流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置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漠和草山深處的無數鄉村,迎來了振興和重塑的春天。    產業的「金鑰匙」打開鄉村振興之門    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是鄉村振興的題中要義,說到根子上,這一切都要靠著產業開路。
  •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
    新華社消息,今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到2020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各地區各部門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得以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  到2022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
  • 張琦:綠色減貧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張琦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既表明農村工作一直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對未來較長時期的農村工作指明了具體的方向,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脫貧攻堅是黨和國家對人民的鄭重承諾,更是當前農村工作的重點。在未來一個時期,尤其是未來三年,扶貧脫貧與鄉村振興必然相互交織、交匯並存。
  • 【我與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劉橋英:只有集體經濟才能讓大家都富起來
    全國人大代表劉橋英     央視網訊(記者 王佳勇)「現在都搞扶貧,我建議通過壯大集體經濟,來幫助更多老百姓脫貧,」全國人大代表劉橋英說村民雖然逐漸富起來了,但一些沒有勞動能力的村民怎麼辦?  一次,劉橋英去看望45歲因病致癱的村民陳克強,面對500塊慰問金時,陳克強傷心的哭了。「看到他流淚,當時我也忍不住,」劉橋英說她被陳克強的眼淚感染,並不是因為陳克強那些感謝的話,而是「作為一個大男人都流淚了,一方面說明他感情是發自內心,另一方面也感覺作為村支書,該為陳克強這樣的村民做更多實事。」
  • 一幅鄉村振興圖_鳳凰網資訊_鳳凰網
    鄉村興國家興,百姓富國家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描繪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圖。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 [全國兩會地方談]「腦袋」怎樣「富」起來?
    ●儲瑞耕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田向利在全國兩會上提出一個觀點:農民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  這個觀點非常好,因為及時而重要。  之所以說「及時而重要」,是因為農村實際存在「口袋」富了,「腦袋」沒有富甚至還處於相當落後的情況。  農民「腦袋」怎樣富起來?要抓住兩個重點:文明與科技。  ——腦袋要「富」,必須有文明的思想、習慣、風尚。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五十八)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