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胡文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財政政策做到「開源節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這些要求和舉措,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們人民群眾的關心和重視。一切為了人民。」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說。
永聯村工業起步早,傳統產業佔比大。近年來,永聯村通過努力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富裕指數。「這是『強富美高』建設的落腳點,也是衡量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的最根本指標。」吳惠芳說。
如今的永聯,已經實現了家家有房住、個個有工作,接下來要做的是補齊「社會文明程度高」這個短板,讓村民真正成為文明市民、合格公民。把文明指數和收入指數相結合,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制定更高水平的生活富裕指數。
永聯村曾是當地出名的「中國江鮮美食之鄉」。因緊鄰長江,盛產150多種水產品,從2010年起連續舉辦了9屆「江鮮美食節」,成為遠近聞名的響亮名片。每年清明節前後,大批遊客前來品嘗江鮮,僅此一項,永聯村每年收入達1億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共抓長江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我們堅決擁護,毫不含糊。」吳惠芳說,為響應「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大決策,2019年,永聯村宣布永久停辦「江鮮美食節」。
「不辦美食節,不等於放棄鄉村遊。」吳惠芳說,永聯村確立了旅遊業的轉型方向,打造江南田園風情小鎮。針對這一目標,永聯村改造原來的江南農耕文化園,把它升級成集肥米粒樂園、農家樂園等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升級改造後,遊客不僅可以觀光,更能參與體驗江南農家的田園生活。
為了把遊客們留下來,永聯村新建五幢「雅」文化酒店,還將原來的永聯小鎮度假酒店、永聯垂釣中心木屋也一併升級。過去都說「吃江鮮到永聯」,現在遊客到了永聯能夠住幾天,深度感受永聯的田園風情。
永聯天天鮮蔬菜基地推出體驗農家樂、親子遊等項目。親手耕農田、摘果蔬,再吃上一頓美味的蔬菜火鍋,大自然的樂趣不言而喻。
對於「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之間辯證關係的理解,吳惠芳表示,抓發展、幹工作,既要算經濟帳,還要算生態帳,更要算綜合帳、長遠帳,這樣才能正確認識「綠水青山」的價值、「金山銀山」的目的,形成高質量發展的自覺行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