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吳惠芳:鄉村振興既要算經濟帳,還要算生態帳,更要算長遠帳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胡文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財政政策做到「開源節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這些要求和舉措,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們人民群眾的關心和重視。一切為了人民。」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說。

永聯村工業起步早,傳統產業佔比大。近年來,永聯村通過努力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富裕指數。「這是『強富美高』建設的落腳點,也是衡量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的最根本指標。」吳惠芳說。

如今的永聯,已經實現了家家有房住、個個有工作,接下來要做的是補齊「社會文明程度高」這個短板,讓村民真正成為文明市民、合格公民。把文明指數和收入指數相結合,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制定更高水平的生活富裕指數。

永聯村曾是當地出名的「中國江鮮美食之鄉」。因緊鄰長江,盛產150多種水產品,從2010年起連續舉辦了9屆「江鮮美食節」,成為遠近聞名的響亮名片。每年清明節前後,大批遊客前來品嘗江鮮,僅此一項,永聯村每年收入達1億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共抓長江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我們堅決擁護,毫不含糊。」吳惠芳說,為響應「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大決策,2019年,永聯村宣布永久停辦「江鮮美食節」。

「不辦美食節,不等於放棄鄉村遊。」吳惠芳說,永聯村確立了旅遊業的轉型方向,打造江南田園風情小鎮。針對這一目標,永聯村改造原來的江南農耕文化園,把它升級成集肥米粒樂園、農家樂園等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升級改造後,遊客不僅可以觀光,更能參與體驗江南農家的田園生活。

為了把遊客們留下來,永聯村新建五幢「雅」文化酒店,還將原來的永聯小鎮度假酒店、永聯垂釣中心木屋也一併升級。過去都說「吃江鮮到永聯」,現在遊客到了永聯能夠住幾天,深度感受永聯的田園風情。

永聯天天鮮蔬菜基地推出體驗農家樂、親子遊等項目。親手耕農田、摘果蔬,再吃上一頓美味的蔬菜火鍋,大自然的樂趣不言而喻。

對於「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之間辯證關係的理解,吳惠芳表示,抓發展、幹工作,既要算經濟帳,還要算生態帳,更要算綜合帳、長遠帳,這樣才能正確認識「綠水青山」的價值、「金山銀山」的目的,形成高質量發展的自覺行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吳惠芳: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也要富生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財政政策要做到「開源節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這些要求和舉措,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們人民群眾的關心和重視。一切為了人民。」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說。
  • 吳惠芳代表:讓保護長江成自覺行動
    《人民日報》2020年5月26日12版 版面截圖 原題:江蘇蘇州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代表 讓保護長江成自覺行動 作為生長在長江邊、喝著長江水長大的全國人大代表
  • 住房大一倍 收入翻一番(傾聽·算算脫貧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沒脫貧要同群眾一起算帳」。算帳是檢驗脫貧攻堅成效的好方法:既算收入帳、也算支出帳,既算眼前帳、也算長遠帳,既算貧困地區的大帳、也算家家戶戶的小帳。掰開了揉碎了一筆筆算仔細,哪條路啥經驗一件件理清楚,脫貧了的是怎麼脫的貧?脫貧以後該怎麼防返貧?本版今起推出「傾聽·算算脫貧帳」系列報導,同讀者一起翻開帳本,「數」說脫貧攻堅成果。
  • 國務院扶貧辦談名人直播帶貨:高度肯定和鼓勵但要算好經濟帳
    原標題:國務院扶貧辦談名人直播帶貨:高度肯定和鼓勵但要算好經濟帳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8月28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今日(8月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洪天雲、社會扶貧司負責人王大洋介紹消費扶貧行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保護東北虎的經濟帳怎麼算?值不值得?
    為了保護東北虎,我們國家付出了很多的人力物力,那保護東北虎的經濟帳怎麼算?到底值不值得。01保護東北虎付出的成本一是圈養的成本。前文提到,目前圈養的東北虎數量已經增長到1000多隻,而且這個數量還將不斷增長,我們來算算餵養一隻成年東北虎的成本。
  • 遂寧穩增長 工業挑大梁 | 遂寧:算好經濟帳 「畝均論英雄」
    遂寧穩增長 工業挑大梁 | 遂寧:算好經濟帳 「畝均論英雄」 新聞來源:遂寧新聞網
  • 雷軍代言小米11,我們給他算了3筆經濟帳
    文/海哥 (公眾號:海哥商業觀察 ID:hgsygc)要說中國科技網際網路公司中,哪家公司老闆的形象、衣品、人品都比較好,那雷軍絕對算一個。過去幾年,我有幸近距離聽過雷軍幾場演講,他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勤奮、務實、親和,對小米那可是真愛,走哪兒都是滿滿的自信。在我心中,雷軍老早就是小米公司的代言人了。
  • 華羅庚:我有一筆帳,天下人不會算
    他說過一句名言:我有一筆帳,天下人不會算。讓我們回憶下華羅庚這位數學天才的成長之路吧!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華羅庚對數學痴迷和努力的程度正是驗證了這句顛簸不破的真理。華羅庚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父母依靠一個雜貨鋪來維持全家生計。
  • 先來算筆帳
    先來算筆帳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我們的樓頂,可以申請光伏發電嗎?」「自己發電投入大不大,划算嗎?」不少居民或企事業單位經常有這樣的疑問。對此,業內專家說,並不是所有居民都適合。想要個人發電,可以先算一筆帳。哪些地方適合個人發電?
  • 汙水處理費怎麼收,需要算大帳
    新華社發  編者按  一方面,我們要更乾淨的水;另一方面,汙水處理廠稱收不抵支,恐怕沒能力保證百分之百的汙水處理率——雙方的利益訴求似乎陷入了僵局。  日前,《關於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出臺。價格作為經濟社會中的調節工具,將如何發揮作用?
  • 【文明實踐在行動】「時間」這筆帳 還能這麼算
    這從沒聽說過的新鮮事,卻實實在在地在一個小鄉村裡發生了。而每次志願服務結束後,各村「時間銀行」的臺帳上就會多出幾筆新帳。在賽銀花村婦聯主席郝桂芝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本厚厚的帳簿,上面記錄了賽銀花村46名志願者這一年多來的服務「流水」,姓名、時間、地點、活動內容、服務時長……每一欄都記錄得十分詳細。「這都是一筆筆愛心帳啊!」
  • 【回望2019·決勝2020】個稅新政實施一年,聽納稅人自己算算減稅帳
    不過,一年下來,魏冬大致算算帳,比上1年每月平均少繳稅兩三百元。他笑言:「如果稅務部門有好用的小程序,我一輸入識別號,就能顯示出今年比去年具體少繳多少,獲得感就更明顯了。」更高收入額減除、更多專項附加扣除,個人所得稅的一攬子減稅「紅包」,覆蓋了各個收入水平的工薪人群,實現了不同程度減稅。
  • 製造業等行業稅率由16%降至13% 算好減稅降費的大帳
    在減稅降費過程中,各地應當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簡單地以財政收入高低論英雄,而是用短期稅收的「減」換取長遠發展的「增」。4月1日,作為今年減稅降費「重頭戲」的深化增值稅改革正式落地,製造業等行業稅率由16%降至13%,交通運輸業和建築業等行業稅率由10%降至9%。一個月後,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的政策也將開始實施。
  • 經濟學教授算了一筆帳,真的很省錢
    要說到新能源汽車,它在國外興起要比國內早很多,因為國外的環保意識要比較超前,技術也要比國內先進很多。養一臺特斯拉成本有多高?經濟學教授算了一筆帳,真的很省錢有人覺得那一輛電動車成本太高了,雖然買的時候有補貼,可以降低成本,但是日後的維修保養以及換電池的費用都很高。不過有一位經濟學教授卻算了一筆帳,他說養一輛特斯拉幾乎沒有什麼成本。
  • 崔洪建:怎麼算中歐投資協定這筆帳
    中歐在2020年底完成投資協定談判,不僅讓雙方領導人的承諾如期達成,讓中歐關係有了更穩固的基礎,也給新冠疫情重壓下的世界經濟帶來更多希望。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會對此感到滿意:美國就有人不高興了,歐洲有人要憋著勁搗亂,國內也有「讓步太多」的個別雜音。那麼中歐投資協定這筆帳究竟應該怎麼算?
  • 這筆帳你算過嗎?
    生孩子不易,養孩子更不易,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媽媽就註定要在孩子身上花費巨大的金錢和精力。先不說媽媽在孩子身上花費的時間,光算金錢,從懷孕到孩子出生肯定也花了不少。你有沒有算過從懷寶寶到寶寶出生一共花了多少錢?這筆帳你算過嗎?讓我們聽聽下面幾位媽媽的說法吧。
  • 濟南計程車要漲價?!咋收費?漲多少?算筆帳!
    算筆帳:濟南某出租公司的哥張師傅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現在等待費一分鐘2毛錢,早晚高峰都得堵至少半小時。按照1小時計算, 原來12塊錢,現在近30塊錢 ,而且平峰期也會有等待費,一個活兒在3-6分鐘。這樣下來,僅僅等待費一項,計程車司機 每天就多收入20多塊錢。 也就是說,早高峰市民打車1小時,可能要多花8塊錢左右。「回空費影響也比較大。」
  • 袁隆平為雜交水稻算三筆帳 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
    在9月7日開幕的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上,作為主旨演講嘉賓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以「海洋科技與糧食安全」為題,現場算了三筆帳,為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現身說法。  第一筆帳,是關於雜交水稻的產量優勢。
  • 垃圾處理的帳該怎麼算?如何不成下個「限塑令」?
    問題一  垃圾處理的帳該怎麼算  對於此次提出垃圾計量收費,長期從事相關工作的北京市海澱區物業協會資源管理部主任曲屹松對記者說,國家發改委的文件沒有具體說明到底怎麼實施,只是提出這麼一個信息。「我認為是好事,會減少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量,垃圾計量收費肯定是從根本上解決垃圾量的問題」。
  • 廣饒:西紅花種植多方共贏 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大王鎮東莊子村是遠近有名的「國家森林鄉村」,四周被萬畝林場包圍,但由於缺乏產業,薄弱的村集體經濟致使鄉村振興的後勁不足。通過調研,分析研判,省派大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決定搞林下西紅花的種植,為這個村打造村集體產業。「賣花的收入都歸村集體所有,我們算了算第一年可能產量稍微低一些,也得突破15萬元以上,村民按每天來打工,每天收入90元,按10天算的話,平均一個人增加900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