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寒意漸濃。
11月26日,突泉縣太平鄉賽銀花村東頭的於海森家裡異常熱鬧。幾個「小紅帽」屋裡屋外地忙活了半天。看著窗明几淨的屋子,於海森和坐在炕上雙腿殘疾的老伴兒樊喜花,心裡說不出的高興。
而在賽銀花村西頭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剛剛忙完手頭工作的賽銀花村婦聯主席郝桂芝趕緊拿出帳簿,把幫助於海森打掃衛生的幾位村民志願者的服務時間存入「時間銀行」。
時間也可以存進銀行?這從沒聽說過的新鮮事,卻實實在在地在一個小鄉村裡發生了。
今年年初,突泉縣太平鄉在全盟首推「時間銀行」志願服務模式,把志願者的服務時間按小時記錄下來,存入「銀行」,這些「愛心時間」可以讓村民志願者在有需要的時候享受到「愛的收穫」。這種新興的志願服務激勵機制率先在太平鄉賽銀花村和大青山村試運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今,「時間銀行」已在太平鄉21個村全面推開。
村「兩委」跨界當「管家」 打理愛心「小金庫」
一頂小紅帽,一件紅馬甲,這是太平鄉志願者的「標配」,每當看到這抹「志願紅」的出現,就意味著有愛心故事正在進行中。而每次志願服務結束後,各村「時間銀行」的臺帳上就會多出幾筆新帳。
在賽銀花村婦聯主席郝桂芝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本厚厚的帳簿,上面記錄了賽銀花村46名志願者這一年多來的服務「流水」,姓名、時間、地點、活動內容、服務時長……每一欄都記錄得十分詳細。
「這都是一筆筆愛心帳啊!」翻看著手裡沉甸甸的帳簿,郝桂芝向記者介紹,賽銀花志願服務隊成立於2019年8月,最初志願者只有16人,其中還包括村「兩委」人員,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也有限。2020年初,村裡開始試點推行「時間銀行」這一新型志願服務模式,在看到志願服務給村裡帶來的新變化後,不少村民都開始積極參與其中。如今,賽銀花村的志願服務搞得風生水起,百姓名嘴宣講、文體活動編排、垃圾分類入戶宣傳、代購代取物品、養殖防疫診療、春耕幫種、秋收幫收等等,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
隨著「時間銀行」的全面推行,各村像郝桂芝這樣的村「兩委」成員,從此也多了個身份——負責記錄「時間銀行」志願者服務臺帳的「大管家」。他們建立起來的「時間」臺帳,讓志願服務看得見、查得著。
銀行儲戶「福利」多 「時間」也能換「收穫」
太平鄉前常村村民王鵬彥是「時間銀行」的「大客戶」,因為經常參加志願服務,他在「銀行」裡的「存款」已經有300多個小時。前陣子秋收時,家裡忙著收玉米,他和妻子兩個人跑前跑後忙不過來,便想到去「時間銀行」兌換服務。很快,志願者宮海軍、鞠明玉、宮海龍、許鳳雷便加入到王鵬彥家的秋收隊伍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近200畝玉米就全部收回了家。
「平時積累服務時間,關鍵時候派上大用場。」雖然自己的「銀行存款」少了290多個小時,但王鵬彥依然覺得很值得。「要是沒有『時間銀行』兌換服務,光靠我們夫妻倆得忙上一個多月呢。」
「可存儲、可支取、可兌換,是太平鄉賦予『時間銀行』的新特點。」 「時間銀行」的發起者之一、突泉縣太平鄉宣傳委員李方慧介紹,「時間銀行」鼓勵志願者為他人提供志願服務,存儲服務時間,並在自己需要的時候用自己的「時間儲蓄」兌換他人的服務,這樣既可以讓志願服務雙向流通起來,又能夠讓志願者感受到志願服務帶來的快樂。
作為太平鄉的志願者,是自豪的,更是幸福的。「時間銀行」不僅可以兌換服務,各個村還會不定期地給予儲戶一些「福利」,算作是「利息」回饋給志願者。
就在前不久,賽銀花村的村民志願者趙淑芹和村裡其他30多名志願者就享受了一次免費理髮的「福利」;而在大青山村,許世蓮、周寶鳳等17位優秀村民志願者也收到了愛心企業為他們送來的禦寒棉衣……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志願者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得到了許多關懷和尊重。
志願服務來「圈粉」 村民「組團」做好事
「時間銀行」的運行,讓志願服務的種子在太平鄉村民心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村民素質提高了,山村面貌也改變了。
「以前街邊堆的全是秸稈,現在你看看,街上乾乾淨淨,保潔員收拾得好不說,大伙兒誰看見垃圾都會自覺主動地撿了。」
「以前大街上丟點啥不好找,現在,只要在村裡的微信群裡『喊』一嗓子,大家都會幫著找。」
談起大青山村的改變,村民們津津樂道。「志願服務的深入開展,讓大青山村變了模樣。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素質提高了,村風民風轉變了,很多建檔立卡貧困戶也都主動加入到志願服務的隊伍中來了。」大青山村黨支部書記王海富對此引以為傲。
幾個月前,太平鄉有個縣級在建項目需要一些志願者提供服務,大青山村的志願者們得知消息後主動請纓,十餘名志願者每天騎著電動車,到十多裡地外的其他村子做志願服務,連續幹了五六天。一時間,大青山村志願者的奉獻精神被十裡八村傳為佳話。
今年61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薛向傑也是此次志願服務的志願者之一,作為大青山志願服務隊的一員,像這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她幾乎每次都參加。自2019年7月加入志願服務隊以來,她在「時間銀行」的「儲蓄」已經有336個小時了。
「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政府幫咱脫貧,咱也得力所能及地為社會出份力啊!」薛向傑道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在太平鄉700餘名志願者中,有近20%是像薛向傑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太平鄉「時間銀行」的推行在不斷激發村民加入志願服務隊,「組團」參與志願服務的同時,也在「志智雙扶」過程中「圈」進不少貧困戶「粉」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之中。
「以前貧困戶都是比誰享受的政策多、誰獲得的資源多,現在貧困戶是比誰參與的活動多、誰的服務時間長,這也彰顯了貧困戶在脫貧路上的蛻變過程。」大青山志願服務隊隊長楊樹生深有感觸。
「事實上,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需要類似『時間銀行』的創新模式。如果『時間銀行』的儲戶越來越多,『儲蓄』越來越大,存取越來越頻繁,就證明我們的志願服務真正活起來了。」突泉縣太平鄉黨委書記楊寶田表示,2018年8月以來,我盟以志願服務為抓手,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往實裡走、往深裡走。突泉縣太平鄉「時間銀行」的新模式,提升和創新了志願服務的形式,賦予了志願服務新的內涵。讓志願服務從「默默無聞」到「有跡可循」,從「單向奉獻」到「雙向流通」,使志願服務價值有體現、付出有收穫、奉獻有動力,也真正為構建起「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風尚「添柴助力」。
小雪過後是大雪,一天更比一天寒。如今,雖然到了以往東北農村「貓冬」的時節了,可在突泉縣太平鄉,那抹「志願紅」的身影似乎更加忙碌了,他們忙著鏟冰清雪、忙著寒冬送暖、忙著入戶宣講、忙著送技扶智……「時間銀行」的儲戶和「存款」也越來越多了。突泉縣太平鄉這筆「時間帳」,越算越有「算頭」!
來源/興安日報
原標題:《【文明實踐在行動】「時間」這筆帳 還能這麼算》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