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解決三沙分散式深海島嶼供電問題,海南
電網公司於2018年開始開展「含波浪能發電系統的海島智能微網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應用」項目研究。為確保項目順利開展,三沙供電局通過與三沙市政府、有關軍事單位充分溝通,已順利完成用海的申請、項目環評報告等前期工作,現已進入技術研究與示範應用實施階段,預計今年年底可投運發電。
據了解,該科技項目課題研究為期2年,將實現波浪能發電系統在三沙市的靈活、高效、穩定、智能的接入,為三沙市提供更多能源接入選擇,為推進波浪能發電系統在分散式深海島嶼穩定供電提供經驗積累和實踐基礎,為南海諸島的漁業、居民生活、科考活動以及海情檢測等提供有力的電源保障,為南海波浪能綜合開發及實現奠定基礎,具有很強的戰略性、前瞻性、先進性和公益性。
外媒眼
三沙供電局正在調試一艘光伏波浪能發電船
新華網在2月28日發布的《南方電網計劃投資一個億改造三沙島發電機組和電纜》一文中,詳細報導了如今海南三沙的用電變化。以前是以開發建設為主,現在更加注重生態保護,在用電方面體現了對消納清潔能源所做的努力。其中提到了三沙供電局正在調試一艘光伏波浪能發電船。
「燒柴油的發電機組噪聲大,離著很遠都能聽到機器的轟鳴聲。現在用消聲技術改造了發電機所在的廠房,減少噪聲汙染。」西沙供電所副所長馮乃華介紹說。記者現場體驗發現,僅一門之隔,外面聽到的聲音僅相當於空調外機工作的聲音,但進到門裡「噪音非常大,面對面說話則基本靠吼」。
在西沙供電所發電機房,屋頂上一排排的玻璃板吸引記者的注意。馮乃華告訴記者,那是所裡光伏發電設備,所裡計劃多開發利用,作為柴油發電的輔助。根據實際情況,馮乃華不建議風力發電,因為海島海鳥多,扇葉在旋轉的過程中會傷及海鳥,而且三沙海域高溫高溼高鹽霧的環境,對設備腐蝕非常嚴重,會大大縮短風力發電設備的使用壽命,且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現在所裡正在調試一艘波浪能發電船,船上裝有光伏和海水淡化設備,如果實驗成功了,僅此一條船開到一個小島上就夠用了。」馮乃華說。
現在三沙市政府考慮到南方電網的專業性,正積極推動軍民融合統一供電。武鈺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正在做方案,把我們的發電機房再擴大,希望將這裡打造成軍民融合和清潔能源利用的綜合示範基地。」
波浪能發電知多少?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波浪能發電是通過波浪能裝置將波浪能首先轉換為機械能(液壓能),然後再轉換成電能。
波浪能作為可調度的清潔能源,具有近似周期性、永不停歇的特點,強度可預測,對於沿岸地區具有無上限供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除了能夠發電外,還可用於海水淡化、抽水、供熱等方面,可以說波浪能源在擴展能力上前景極其廣闊。但由於利用波浪發電還有許多技術問題,目前只有日本、挪威等國研製了較大規模的波浪發電。
日本: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就投運12臺波力發電設備,除了用於驗證試驗外,還有4臺作商業運營至今。目前,這種電站在日本已建造1000多座。上世紀80年代,日本還在酒井港建造一座200兆瓦的波電站,經海底電纜送電。
葡萄牙:2008年1月葡萄牙政府就在葡萄牙西海岸的SaoPedrodeMoel(水深30~90米,總面積約為320平方千米)建立大型海洋實驗區,進行遠海海浪能開發,其裝機容量達250兆瓦。此外,葡萄牙還於2008年引進英國的海蛇發電機組,在此海洋實驗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商業規模的波浪發電站。
英國:英國具有全世界最好的波浪能資源,尤其在蘇格蘭北部地區有著尤其多的波浪能資源。英國於1990年和1994年,分別在蘇格蘭伊斯萊島和奧斯普雷建成75千瓦和20兆瓦振蕩水柱式和岸基固定式波浪電站。而2004年一臺名為帕拉米斯的波浪發電機已在英國西南地區投入使用,其發電功率為750千瓦,供500戶居民使用。而英國首座波浪能發電場Ceto6預計今年可提供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