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滅君王龍,又名超暴龍,看過電影《金剛》的小夥伴們對它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事實上,超暴龍並不存在,在電影《金剛》的設定中,超暴龍為霸王龍歷經N年演變之後,生存至白堊紀以後的大型食肉恐龍,在《金剛》的世界觀中,其學者認為毀滅君王龍是"如果霸王龍六千五百萬年前能躲過一劫的話,可能會演變出來的結果"。
在《金剛》的角色設定中,一般的毀滅君王龍,臀部高度可達4.5米,頭部高度為6.2到7米,最重可達20噸。儘管它們的塊頭體積看上去如此"尾大不掉",但實踐表明,毀滅君王龍們能夠以令人吃驚的速度轉彎、奔跑,有記錄的(短途)瞬時最高速可達到27英裡*(約合48千米)/小時。至於這種如此高強的機動效率能夠演化出來的原因,學界猜測不一,目前有"獵殺大型獵物之需要說"、"骷髏島環境變化遲滯說"以及最為熱門的"島上氣候接近中晚侏羅紀之影響說"等。
與它們的祖先霸王龍相比,毀滅君王龍的頭部更短,但它們的頭骨更厚,也使得它們的頭顱比起祖先的要更為堅固。由於頭顱是這種猛獸最主要武器的緣故,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切痕與老繭次第衍生,層層覆蓋,導致不同個體毀滅君王龍的臉部容貌之間,幾乎找不到彼此相似的。由於和包括獵物、其它掠食者、同族競爭者甚至是相戀的配偶之間發生的各種新仇舊恨,毀滅君王龍全身的骨頭幾乎每天都在超常地增生,這也使得它們的體型常在一段時間裡擴展得比之前更為巨大。為適應骷髏島溝壑叢生的、密林聳立的地形地貌,毀滅君王龍進化出了短而狹窄的胸腔和骨盆,而這也賦予了毀滅君王龍在對抗和它們同等體量的動物時"讓人吃驚"的靈敏度。
完全長大的毀滅君王龍,有著深藍、黑色相間的體色。條件允許,任何一處灌木叢或一座搖搖欲墜的古建築,它們都能將之作為隱匿之所。另外,渾身暗色調的鱗片,也能讓毀滅君王龍們在黎明時分迅速提升體溫,讓它們有足夠的爆發力,對仍因為低溫而"在泥坑裡慵懶不能自拔"的植食動物群,取得戰局上的先發優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