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個半徑1光年的球形雲團包裹著太陽系,咋回事?

2021-01-09 量子探索

13世紀到17世紀,天主教的盛行促使「地心說」成為了公認的世界觀,這個理論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夜空中的一切天體都在圍繞著地球運動,這種觀點可以體現教會的神聖,直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才從根本上動搖了人類的宇宙觀,大大促進了天文學的發展。

哥白尼在第一次環球航行之前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這個觀點,但是腳下的大陸不是平坦的,是一個運動的圓球這樣的觀點違反常識,導致哥白尼一直被當時的天文學家嘲笑,直到第一次環球航行才證明了「地球是球形」這個事實。

日心說雖然不是完全正確的,但是這個理論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無形之中促進了牛頓對引力的探索,也打破了教會對人們的思想桎梏,更多有想法的科學家誕生。到了今天,人類對宇宙已經有了更多的探索,也對宇宙的誕生有了一定的猜測,傳統的觀點不斷被打破,事實證明宇宙並不是一個永恆的靜止系統,而是在不斷膨脹運動,地球和太陽並不特殊,只是宇宙大尺度天體結構下十分普通的一個恆星系統。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比幾百年前要深入,可是現在的大部分宇宙學理論都是宏觀的推測,人類其實對太陽系的了解都不夠深入,太陽系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還沒有確切的答案,在地球上還有很多未知的難題等待著人類探索,更別提地球外了,對於太陽系內行星的探測幾乎都源自探測器,這些探測器的探索範圍有限,一些天體的內部環境十分極端,探測器只能遠距離觀察,所以太陽系內還存在太多的秘密。

太陽系有多大呢?可能要比你想像的大很多,甚至直到今天,太陽系都可能隱藏著一個沒有被人類發現的行星,像天王星和海王星這樣的遠日行星,它們的自身亮度很低,如果在距離地球足夠遠的地方存在一顆這樣的遠日行星,人類確實有可能無法發現它。

在海王星軌道的外側,還存在一個「柯伊伯帶」,大約距離太陽30個天文單位,也就是30倍從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柯伊伯帶的最遠處甚至可以達到55個天文單位,從理論上來說,柯伊伯帶也應該屬於太陽系的範圍,太陽系兵不應該在海王星處終止。

太陽系的範圍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整個太陽的引力場,但是這個範圍的大小很難確定,目前認為在柯伊伯帶外還存在一個「奧爾特雲」,一個包裹著整個太陽系的球狀雲團。

奧爾特雲的大小要比柯伊伯帶大上許多倍,距離太陽50000~100000個天文單位,最遠半徑大約是一光年,如果把奧爾特雲的邊界視為太陽系最邊緣處的話,太陽系應該是一個直徑2光年左右的橢圓形球體。

理論認為,太陽系是從一個「行星狀星雲」演化而來,奧爾特雲就是這個原始星雲的殘留物質,同時太陽系內的所有彗星都源自於這個雲團中,在奧爾特雲中可能存在1000億顆彗星,這些彗星圍繞太陽運動一周可能需要整整一百萬年,並且有一些彗星會被引力甩出太陽系,進入宇宙中流浪。

奧爾特雲可能隱藏著沒有被人類發現的行星和矮行星,目前科學家已經在柯伊伯帶內發現了一些軌道異常的小行星,或許在未來就可以從這個球狀雲團中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行星。

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是旅行者一號,它已經離開地球43年了,在未來的幾年旅行者一號就會因為電力不足和地球失去聯絡,但是旅行者一號還需要300年才能抵達奧爾特雲的範圍,離開奧爾特雲更是需要整整3萬年,可能人類在未來已經研究出了更先進的探測器走出了太陽系,旅行者一號仍然沒有走出太陽系的範圍。

因為距離太遠,人類目前的探測器無法對奧爾特雲進行有效的探測,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探測器還沒有抵達奧爾特雲就會失去電力,但是大部分天文學家都願意想像奧爾特雲的存在,因為關於彗星的探測得到的大量數據都傾向於太陽系外圍存在一個雲團。

雖然奧爾特雲包裹著整個太陽系,但是它並不是太陽系的保護罩,反而一些異常的引力會引起彗星的移動,撞向太陽系內的天體,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移動偶爾會和其他恆星「擦肩而過」,其他恆星的引力就可能對奧爾特雲中的彗星造成影響。

你認為奧爾特雲存在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有一個半徑1光年的球體雲團包裹著太陽系,咋回事?
    而在柯伊伯帶外,其實還存在一個圓球形的雲層,包裹著太陽系,被稱為「奧爾特雲」,這個球形的雲團包裹著整個太陽系,半徑大約是1光年,在奧爾特雲中存在很多的彗星核,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能在太陽系內觀察到彗星的原因。
  • 科學家發現球狀雲團包裹著太陽系,半徑就達1光年,咋回事?
    2013年NASA宣布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正式進入星際空間,此後媒體鋪天蓋地報導,人類的探測器已經飛出太陽系。但實際上這件事也算是一個烏龍,旅行者一號真的飛出太陽系了嗎?實際上並沒有,美國加州理工的教授科學家愛德華·斯通認為旅行者一號只是進入星際空間,但並非是飛出太陽系,這是有本質區別的。目前主流觀點認為太陽系的直徑在2-3光年左右,是以奧爾特云為邊界的。
  • 太陽系外是什麼?科學家發現,一個半徑1光年的雲團在保護人類!
    太陽系外是什麼?科學家發現,一個半徑1光年的雲團在保護人類!當人類第1次進入宇宙後,我們才看到了宇宙真實的模樣。可以說地球能夠孕育出生命還是非常幸運的,所有的行星無時無刻的都在進行運動,或許某一刻就發生了撞擊,導致行星的墜毀。進入近代社會以後,我們的科學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雖然我們生活在太陽系中,但是至今還沒有走出太陽系,那麼在太陽系外面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光景呢?
  • 奧爾特雲:一個包裹太陽系的巨大球狀雲團,是絕大部分彗星的故鄉
    目前人類對於宇宙觀測的最遠距離大約是半徑466億光年,我們稱為可見宇宙。還是不對,冥王星距離太陽的距離大約為40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為1.5億千米),而太陽系的範圍遠遠不止這個距離,要說明太陽系的範圍就必須提出一個天文名稱,那就是「奧爾特雲」。
  • 科學家在銀河系發現黑色裂縫,距地球1.1萬光年,它是什麼東西?
    宇宙浩瀚廣闊,無人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們所處的太陽系,直徑達到了2光年,太陽系所處的銀河系直徑更是達到了10萬光年。而在銀河系之外更有著龐大室女座星系團,而在整個宇宙中像室女座超星系團這樣的星系不知還有多少個,可能人類永遠都無法走遍宇宙的每一個角落。
  • 揭秘旅行者一號,飛出太陽系要17571年,2025年電池耗盡
    它帶著人類對太陽系的探索,獨自前往宇宙的未知深處。截止到2020年,旅行者一號已經孤獨的在宇宙中飛行了43年之久。太陽系是一個單恆星系統,其中的八大行星都圍繞著太陽做公轉運動。太陽佔據了太陽系99.86%的質量,其他天體佔據了太陽系0.14%的質量。
  • 揭秘旅行者一號,飛出太陽系要17571年,2025年電池耗盡
    太陽系是一個單恆星系統,其中的八大行星都圍繞著太陽做公轉運動。太陽佔據了太陽系99.86%的質量,其他天體佔據了太陽系0.14%的質量。太陽系的核心天體就是太陽,由內往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00年前,人類對於太陽系的認識就是太陽和八大行星。
  • 太陽系直徑2光年,人類仿佛被困其中,我們該如何逃太陽系
    但是即使到今天,有一個事實我們不得面對,那就是我們至今還無法飛出太陽系,我們人類被鎖在了太陽系這個巨大的囚籠裡。從現代天文觀測結果來看,太陽只是銀河系一顆微不足道的黃矮星。太陽雖小,但是太陽系的範圍可不小,太陽系遠遠比我們看到的要大得多。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太陽風頂層是太陽系的邊緣地帶。
  • 銀河系出現一條黑色裂縫,距地球1.1萬光年,它會是什麼?
    宇宙浩瀚廣闊,大到我們無法想像,我們的太陽系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星系,整個直徑達20萬光年的銀系,像太陽系這樣的小星系多達數千億個。隨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認知,我們知道看似龐大的宇宙,其實是由無數個星系團組成,比如銀河系所處的星系團就是室女座超星系團,它的直徑達到了數億光年,裡面包含著很多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那麼我們的太陽系外是否也有星團包裹呢?
  • 太陽系的外殼——奧爾特雲
    奧爾特雲是一個假設包圍著太陽系的球體雲團
  • 科學家:飛出太陽系?不存在的,以最快的速度也需要4000年以上!
    科學家:飛出太陽系?不存在的,以最快的速度也需要4000年以上!,那麼即使說這個宇宙中存在大量生命物種,但只要人類不離開太陽系,那些未知的生命體幾乎永遠不可能找到地球,找到人類,但是,人類並不會永遠的待在地球,留在我們這個太陽系之中,那麼,我們說以人類目前的最快速度,離開太陽系究竟需要多久呢。
  • 宇宙當中存在半徑1光年的星體嗎?科學家:很看好黑洞
    科學家們不僅看得越遠也有了更多猜想依據,那人類目前所發現的最大的星體究竟有多大呢?有發現過半徑大小達到1光年的星體嗎?首先大家要知道宇宙當中,如果真的存在一個半徑達到1光年的星體,那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我們可以通過對它和地球的大小差距來感知,我們地球如此遼闊,幾十億人生活在上面,都未能將其充滿。還有那麼多空曠的地域等待著人類去探索。
  • 半徑1光年,我們何時才能飛出太陽系?
    人類真的飛出太陽系了嗎?不!在太陽系外圍還有一個包圍著太陽系球體星團名為奧爾特雲,據估算其半徑可達一光年,若依旅行者1號現在的速度至少還需要3萬年才能飛出太陽系,這是一個多麼讓人絕望數字。目前來講,人類有望在未來數10年研究出反物質或核聚變技術,但這些技術只能用於探索太陽系,本想要飛出太陽系或許會成為人類未來數百年之中最大的技術難題。
  • 太陽系處於銀河系的什麼位置?8萬光年半徑有多遠是郊區嗎?
    太陽系處於銀河系的什麼位置?8萬光年半徑有多遠是郊區嗎?不是郊區,確切點說,是位於「市中心」外的一個較為適宜人居住的「居民樓小區」裡,距離「市中心」不算遠,也不算近,但就是剛剛好。銀河系的整體跨度在16萬光年左右(原本科學家推測銀河系直徑在十萬光年左右,在2015年時,科學就最新發現推測銀河系的體型要比之前大50%),那麼它的半徑就得在8萬光年,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從距離上來看,顯而易見,不是郊區位置。
  • 太陽系半徑可達一光年,有這麼大的星球嗎?
    太陽的半徑約為70萬公裡,但是我們所在的太陽系的半徑就大了,如果將奧爾特雲也在包括在內的話,那我們的太陽系的半徑就可以達到一光年
  • 太陽系被星雲包裹?人類只能觀測而無法飛出太陽系?
    現在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不斷地深入,雖然我們現在人類還沒有能力飛出太陽系,但是科學家已經將探索的目光逐步地移向了太陽系之外的很多不同的恆星,通過天文望遠鏡來觀測不同的星球,不過人類要想著真的做宇宙飛船飛出太陽系,其實還面臨著很多的難題,除了解決燃料能源等方面的問題之外,我們人類還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來自於太空的麻煩
  • 太陽系被奧爾特星雲包裹著,如今卻到了另一個星雲中?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了解的是:太陽系被奧爾特星雲包裹著,如今卻到了另一個星雲中?在宇宙當中,每一顆恆星能夠形成,都是在星雲之內,即便是太陽,也不例外,科學家們經過研究分析之後發現太陽形成於一片原始星雲之中,這片星雲就被我們稱之為太陽星雲,太陽系之內的大行星等形成之後,內部空間就被處理了,不過外層的這一部分是依然存在著,我們把它稱之為奧爾特星雲。
  • 太陽系半徑可達一光年,有這麼大的星球嗎?這星體半徑已達其2%
    太陽的半徑約為70萬公裡,但是我們所在的太陽系的半徑就大了,如果將奧爾特雲也在包括在內的話,那我們的太陽系的半徑就可以達到一光年,其最遠可以延伸到距離比鄰星的1/4處,而比鄰星距離我們約4.22光年。不過,我們雖然能將奧爾特雲看作太陽系的外殼,卻不能把它看作星球這樣的天體,奧爾特雲中的物質是非常稀疏的,天文學家們認為那裡只有100個地球左右的質量,所以實際上那裡的物質是極其稀疏的。 那麼我們且不論疏密宇宙中有沒有像太陽系這麼大的星球呢?
  • 太陽系的「外套」——奧爾特雲,是否隱藏著什麼秘密?
    直到現在,奧爾特雲也依然是一個謎,只是人類假設認為存在的一個雲團(大部分人還是認同它的存在的,下面的介紹全部以它存在的假設為基礎)。奧爾特雲被認為和整個太陽系同時形成於50億年前,由於距離太陽過於遙遠,沒有被太陽吸收到體內,也因為範圍太大不足以形成行星,於是聚合成了許多小天體。根據科學家的猜測,奧爾特雲內含有的天體數量,遠遠超過了我們目前發現的太陽系天體的數量。
  • 人類被高級文明「囚禁」了旅行者1號無法衝破太陽系邊緣屏障
    科學家們經過大量的計算和推測,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旅行者1號早在2012年就已經飛過冥王星,飛出太陽系進入到星際空間,這個結論是科學家以冥王星是太陽系邊緣作為參考依據得出的,可是隨著觀測宇宙技術的不斷提高,科學家發現他們的結論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