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孩誤吞奶茶杯上塑料片造成食道受損

2020-11-26 西部網

最近一段時間,文文(化名)媽媽發現,在給2歲女兒餵飯時,孩子總出現噁心反胃的情況。當時並未太在意,直到最近發現異常,才來到西安檢查。結果發現孩子食道上有一個塑料薄片,造成了孩子食道損傷。

4月2日,孩子媽媽告訴記者,他們家住山西,今年1月份開始孩子吃飯有些異常,總是吐,但不發燒不咳嗽,春節前在山西一家醫院就診,但沒有查清楚,之後遇到疫情,一直耽誤到3月20日,才來到西安市兒童醫院就診。經胃鏡等項目檢查,醫生懷疑孩子可能是消化道異物。西安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任曉霞表示,通過文文父母入院時的描述,孩子出現進食問題已有兩個多月,可能已經造成消化道損傷。

3月26日,在評估後,消化內科聯合外科醫生為文文進行了消化內鏡手術。任曉霞告訴記者,卡在孩子食道上的是一個非常薄的塑料薄片,一般的檢查很難觀察到有異物,但是孩子的消化道和呼吸道有明顯的被擠壓現象,所以當時判斷可能這裡卡著異物。手術中,醫生在文文食道上端取出來一個黃色塑料薄片,直徑有1.5釐米。

看到這個塑料薄片,文文媽媽非常納悶,表示從未見過這個東西。任曉霞通過網上查找類似塑料薄片的出處,發現原來卡在文文食道口的,是衝泡奶茶杯杯蓋上,用於插吸管的圓形保護片。由於卡在食道的塑料薄片兩端有硬茬,所以造成文文食道受損。目前文文還在治療和觀察,過兩天就可以出院了。對此,醫生提醒廣大家長,3歲以下的孩子好奇心非常重,平時應多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發現異常要帶孩子及時就診,以免耽誤病情。(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張黎娜 王超)

編輯:融媒體

相關焦點

  • 14個月大嬰兒誤吞電池 取出時食道已紅腫糜爛
    (原標題:14個月大嬰兒誤吞電池 取出時食道已紅腫糜爛)
  • 美60歲男子吃蛋糕時不注意誤吞下塑料裝飾品,致食道穿孔險送命
    美國一名60歲的男子於今年5月間慶祝母親節時,吃下一塊杯子蛋糕,沒想到這一下肚卻是惡夢的開始,出現喉嚨痛、吞咽困難等情況,直到就醫檢查後才發現,食道上竟卡著一個蛋糕裝飾品,且已經造成食道穿孔(Esophageal Perforation),要是晚一步就醫恐就沒命了!
  • 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 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
    原標題: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 七旬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夏天裡,為了在炎熱的天氣裡保存食物,冰箱冷凍櫃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食物得到保鮮,卻不曾想盛食物的塑料盒會成為致命的隱患……近日,蘇州一位70多歲的女士不慎誤吞一次性飯盒冷凍後破裂的塑料殼,經手術取出後不見好轉,後轉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治療
  • 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七旬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
    夏天裡,為了在炎熱的天氣裡保存食物,冰箱冷凍櫃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食物得到保鮮,卻不曾想盛食物的塑料盒會成為致命的隱患……圖文無關近日,蘇州一位70多歲的女士不慎誤吞一次性飯盒冷凍後破裂的塑料殼老人誤吞飯盒凍裂產生的塑料片成功取出後卻沒有好轉家住蘇州園區的王女士(化名)雖然已年過七旬,但是身體硬朗,性格要強,雖然和大女兒住在一起,卻不願讓女兒負擔、照顧,平時,一個人上街買菜、做飯……
  • 誤吞魚刺如何處理?正解來了
    還險些丟命》《深圳一女孩魚刺卡喉用勺子掏,不慎又把勺子整根吞下!》《一根魚刺引發的開胸大搶救》……為何魚刺卡喉事件今年特別多?記者從廣州部分三甲醫院急診科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接診的魚刺卡喉病例明顯比往年病情嚴重,多是因疫情原因不方便或不敢來醫院就醫而導致病情耽延,因此極端案例會顯得比較多。
  • 5歲男孩誤吞乾燥劑,奶奶做了2件事救了孩子,醫生:很專業!
    很多家長都知道,家裡的東西一定要放好,特別是一些不能入口的東西,一定要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被小孩子拿到手裡,誤吞進肚子裡,導致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 2、生石灰乾燥劑 此乾燥劑具有強大的腐蝕性,粉末狀,白色,被誤吞後,可能導致孩子的食道、口腔等部位被灼傷,需要立即喝橄欖油或者是牛奶,沒有必要催吐,做好緊急處理後,不放心就趕緊去醫院。
  • [株洲]2歲男童誤食電池漏液 食道被燒出洞
    2歲的宏宏誤食電池漏液後,食道被燒出一個洞,現正在株洲接受治療  兩個月前,閔柏林2歲的兒子宏宏誤食了電池漏液,食道被燒出了一個洞。上個月底,一家人趕到株洲給兒子看病,實在擠不出錢了,閔柏林想著去街上賣早點。「城管隊員曾經收了我的攤子,現在主動給我送了回來。」閔柏林說,得知他的家庭情況後,蘆淞城管隊員還幫他申請了愛心幫扶攤點。
  • 潁上4歲男童誤吞兩枚磁石,在胃裡相互吸引!結果……
    潁上4歲男童誤吞兩枚磁石,在胃裡相互吸引!結果…… 4歲的楠楠(化名)家住潁上縣 平時活潑可愛 前幾天,正在玩耍的他 忽然出現劇烈腹痛
  • 2歲幼童超市內試吃酸奶 竟誤吞塑料碎片
    &nbsp&nbsp&nbsp&nbsp2 歲幼童在超市試吃推銷的酸奶,不料試吃塑料勺子破裂,被其吞入肚中。幼童家長擔心,塑料碎片在孩子體內造成危害,因此與促銷商家發生糾紛。昨日,經警方調解,雙方和解。
  • 女孩誤吞魚刺 用醋化解卻差點刺穿心臟主動脈
    1月1日,因為一盤酸菜魚,成都22歲的女孩小張被魚刺卡住了喉嚨。她喝了醋想把刺化掉卻越喝越痛,後來竟然連跑了3家醫院都沒看好。直到在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發現這根「兇器」快到胸口,不但刺穿了食管,一端離心臟主動脈不到0.1cm,另一端竟緊挨奇靜脈,「左右為難」兇險異常,有絲毫的偏差就會大出血。
  • 1歲寶寶誤把這個東西放入口中,結果「砰」的一聲爆炸了…
    近日,山東濱州市陽信縣1歲半小男孩貝貝(化名)完成第2次食道擴張術後,從濱醫附院兒童重症科(PICU)病區出院。應該是萱萱發現了電池,拿著電池學著爺爺奶奶嗑瓜子,把電池放在牙齒上磕的時候發生的意外。該院主任醫師周啟星介紹,因電池爆炸導致的意外傷害病例不多見,家長最好不要把電池、吸鐵石等危險物品放在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另據安徽衛視2012年3月31日報導, 安徽懷遠縣也有一個3歲的小女孩在玩耍時把一節5號電池放在嘴裡咬。沒想到,電池突然發生了爆炸。
  • 兒童磁鐵玩具安全令人憂 誤吞成隱患
    近日,四川涼山一4歲女童誤吞兒童磁鐵玩具上的磁鐵,致使小腸吸合在一起42天,導致小腸周圍發炎、有黃色滲液,且出現紅腫現象,腸道出現壞死現象,最終無奈選擇手術治療將磁鐵取出,才保住了女童的性命。記者就此走訪多家商店發現很多類似磁鐵玩具都有出售,並且八成以上家長不知道磁鐵玩具的危害性。
  • 奶茶店一點點喝出「玻璃渣」:投訴官微不回,店長稱是塑料片
    奶茶店一點點喝出「玻璃渣」:投訴官微不回,店長稱是塑料片 駱一歌/瀟湘晨報 2018-04-12 17:16
  • 1歲寶寶誤吞巴克球危險重重
    誤吞磁珠造成了腸梗阻 19日下午,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個1歲8個月的小男孩悠悠(化名),孩子的父母說,孩子前一天一直有肚子疼、嘔吐的情況,在外院掛了一天水也沒見好轉。急診科劉豔華醫師仔細觀察後發現,孩子精神很差,詢問家長病史,家長也說不出來,腹部觸診後發現孩子腹部較硬,她強烈建議家長帶孩子做CT檢查。
  • 誤吞巴克球,七個娃接連進手術室
    據悉,武漢兒童醫院近一個多月來,收治7例誤吞巴克球患兒,以4歲以下的幼齡兒童居多。這類益智玩具在家庭中常見,專家呼籲,家長不要讓幼齡兒童接觸巴克球。誤吞磁力珠4處腸穿孔2歲的女孩希希(化名)家住黃陂,近日,希希連著一周喊肚子疼,不願意吃飯,家人以為孩子腸胃不適,帶她到武漢兒童醫院檢查,卻意外發現消化道異物。從X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希希腹中有兩個球狀金屬異物緊緊地挨在一起。
  • 廣州一女子誤吞魚骨,竟致動脈破裂命懸一線!這種土方法千萬別試…
    而就在幾天前,廣州一45歲男性因誤吞魚骨救治無效死亡。今年為何小魚刺頻惹大禍?聽聽醫生怎麼說!影像學的檢查顯示,這根魚骨雖然早已取出,但是它在取出前已經刺穿了食道,扎傷了主動脈,在這個人體最重要的血管上形成了創口,並引起了感染、形成了膿腫,非常危險。
  • 誤吞魚刺時,咽米飯、喝醋,真的有效?
    謠言   很久以來,在網上和民間有許多所謂有效治療誤吞魚刺的好方法。據不完全統計,最多的辦法是:當誤吞魚刺時,建議咽米飯或者喝醋;更有大膽者建議整團青菜往下呑、咽饅頭。這些方法看似實用,其實大都不科學,不但會增加取出魚刺的難度,還會引發感染、潰瘍等嚴重後果,甚至帶來生命危險。
  • 驚險2歲女童誤吞15粒磁力珠 胃腸8處穿孔
    近日,南通一名2歲女童就因誤吞磁力珠受盡了折磨。11月20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小兒外科成功為一名患兒實施了消化道異物取出術,在其腹中取出了15顆磁力珠、2顆鋼珠以及一枚螺釘。據通大附院小兒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印其友介紹,小女孩欣欣(化名)今年兩歲。最近,欣欣媽媽發現孩子經常捂著肚子喊疼,不想吃飯,還經常嘔吐。家人以為是吃錯什麼東西導致腸胃不好,便把孩子送到通大附院求治。
  • 5歲男童誤吞3塊磁鐵 兒童吞入異物「十大殺手」
    在父母的追問下軍軍承認,3天前覺得好玩吞了3塊吸鐵石,由於害怕父母責備便一直沒說。得知這一情況後,軍軍父母立即帶孩子到西安市兒童醫院。經檢查,軍軍的肚子裡有3塊長約2釐米、直徑約1釐米的圓柱體吸鐵石,3塊吸鐵石已吸在一起,造成軍軍的胃部多處潰瘍。
  • 南通2歲女童誤吞15粒磁力珠、2顆鋼珠、1枚螺釘!
    近日,南通一名2歲女童就因誤吞磁力珠受盡了折磨。  通大附院小兒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印其友介紹,小女孩欣欣(化名)今年兩歲,欣欣媽媽發現孩子經常捂著肚子喊疼,不想吃飯,還經常嘔吐,家人以為是吃錯什麼東西導致腸胃不好,把孩子送到通大附院求治。就在候診的時候,欣欣開始意識模糊,呼叫沒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