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多的寶寶一直喊肚子疼,原以為是吃了不衛生的食物導致,可掛了一天的水也沒見好,醫生建議做CT,竟然發現孩子的腹部赫然有一串珠子,通過手術醫生在孩子的腹中取出了12枚磁珠。原來孩子的父母買了一種叫做「巴克磁力球」的玩具,寶寶天性好奇,可能在玩耍的時候吞下了磁珠。
誤吞磁珠造成了腸梗阻
19日下午,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個1歲8個月的小男孩悠悠(化名),孩子的父母說,孩子前一天一直有肚子疼、嘔吐的情況,在外院掛了一天水也沒見好轉。急診科劉豔華醫師仔細觀察後發現,孩子精神很差,詢問家長病史,家長也說不出來,腹部觸診後發現孩子腹部較硬,她強烈建議家長帶孩子做CT檢查。然而CT檢查的結果卻嚇了所有人一跳,CT片上清晰地顯示,孩子的腹部赫然有一串珠子,甚至已經造成了腸梗阻。由於病情嚴重,急診科請來普外科專家會診,專家討論後認為應該儘快實施手術,悠悠被轉入普外科病房。
孩子的主刀醫師、普外科杜寶峰主治醫師告訴記者,悠悠被收住入院後很快完善了各項術前檢查。20日,悠悠接受了剖腹探查手術。術中,醫生在悠悠腹中發現膿性滲液,小腸極度擴張,右腹中部12顆多磁珠僅僅吸附在一起,圍成一個圈,將患兒的迴腸、空腸等多處形成粘連,醫生一共在患兒的腸道上找到11處穿孔。因為穿孔的數量實在太多,無法修補,所以只能將穿孔的部位切除,為了儘可能多的保留患兒的腸子,避免短腸症候群等問題的出現,杜寶峰醫師進行了三次吻合,手術量增加了不少,手術最終耗時兩個小時左右順利完成。
選擇玩具應注意年齡段
為什麼孩子腹內會出現磁珠,悠悠的父母仔細回想後說,家裡有一種叫做「巴克磁力球」的玩具,是很多小磁珠組成的,說是可以鍛鍊兒童空間思維想像力、動手能力等等,肯定是悠悠在他們沒留意的時候吞進肚子了。
記者從網上購物網站上搜索了一下,確實有這種玩具售賣,不過多數賣家標註了「只適合8周歲以上兒童」。急診科主任醫師王曉榕指出,家長給孩子選擇玩具時一定要慎重,特別是學齡前兒童缺乏對危險的辨識能力,喜歡把東西往嘴裡塞,臨床上經常遇到類似的誤吞異物的情況,異物也是五花八門,電池、硬幣、發卡、磁鐵等等都有。而這其中紐扣電池、磁鐵等尤為危險,電池容易腐蝕、磁鐵容易互相吸附,都易引起腸穿孔,進而引發腹膜炎等,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家長在給孩子選擇玩具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商生產的,適合本年齡段玩的,對於一些容易對孩子造成危害的物品要收藏好,避免釀成悲劇才追悔莫及。
為你推薦:
誤食巴克球女孩急救 兒童玩具到底如何挑選才安全
巴克球新穎且益智受兒童青睞 巴克球有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