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吞巴克球,七個娃接連進手術室

2021-01-09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薛源

女兒不愛吃飯,還莫名腹痛,家長以為是腸胃問題,送到武漢兒童醫院檢查,發現4處腸穿孔,背後「元兇」竟是孩子吞下了2顆有磁性的「巴克球」。醫生緊急手術取出的磁珠磁性大,能迅速吸住手術鑷子。據悉,武漢兒童醫院近一個多月來,收治7例誤吞巴克球患兒,以4歲以下的幼齡兒童居多。這類益智玩具在家庭中常見,專家呼籲,家長不要讓幼齡兒童接觸巴克球。

誤吞磁力珠4處腸穿孔

2歲的女孩希希(化名)家住黃陂,近日,希希連著一周喊肚子疼,不願意吃飯,家人以為孩子腸胃不適,帶她到武漢兒童醫院檢查,卻意外發現消化道異物。從X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希希腹中有兩個球狀金屬異物緊緊地挨在一起。

醫生詳細追問病史,媽媽突然想起家裡有一款「巴克球」,是買給10歲大兒子的益智玩具。它有多個帶有磁性的金屬實心圓球組成,藉助金屬球的磁性,可以組合出各種造型。

昨日,武漢兒童醫院普外科醫生緊急手術,探查腸管,從希希的小腸裡取出2顆直徑約5毫米的磁珠,這些珠子雖小,卻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小腸穿孔多達4處。醫生介紹,取出的磁珠,磁性非常大,能將手術鑷子迅速吸住。

取出的珠子磁力很大

父母說,希希喜歡像個「小尾巴」一樣跟在哥哥後面搶玩具。由於一時「疏忽」,稍沒注意就出現這次意外,父母后悔不已。

誤吞磁珠的,還有黃岡3歲女童小藝(化名)。據家人介紹,8月20日,小藝在玩耍時誤吞巴克球磁珠,當時吐出兩顆,家長以為沒事了。沒想到兩天後,孩子出現發熱、嘔吐、腹痛,懷疑可能與誤吞磁珠有關,連忙到武漢兒童醫院。

X光檢查後發現,還有兩顆磁珠「殘留」在胃部,並在胃內貼靠在一起時,將胃後壁夾在中間,因強大的磁力使得胃壁缺血而穿孔。最終,醫生只能通過手術將小藝穿孔的胃壁修補好。

幼齡兒童別接觸巴克球

武漢兒童醫院普外科醫生汪昕介紹,一顆黃豆大小的磁力珠就能吸起2-3枚一元硬幣。磁力珠的外形很像糖豆豆,小朋友很容易被它「可愛」的外表吸引,孩子一旦誤食進體內,隨著小腸蠕動向下運動,珠子與珠子間便會在腸道裡不停擠壓,從而造成腸梗阻或腸穿孔,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腹腔的重症感染,危及生命。

因誤吞磁珠導致的兒童意外傷害在國內出現多次,武漢兒童醫院收治誤吞磁珠的患兒也屢見不鮮。專家曾多次呼籲,建議家長不要讓幼齡兒童接觸巴克球,但誤吞磁珠的意外傷害仍頻頻出現,僅從7月份以來,武漢兒童醫院普外科就收治了7例,多因腹痛嘔吐等症狀前來就診,絕大部分已造成胃腸道穿孔等嚴重後果,家長應該對此類玩具引起高度重視。

醫生提醒,除磁珠之外,現在兒童玩具豐富多樣,加上許多家庭有大寶、小寶,這就需要特別注意。特別是一些較小的玩具和零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幼兒很容易誤吞。因此,在給孩子選購玩具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健康安全的兒童玩具,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選擇適合孩子年齡階段的玩具,看清玩具包裝袋上的提醒標識,一定不要選擇尺寸小於人口大小的易拆卸部件玩具,以免兒童將其誤入口中造成噎塞和窒息,尤其是3歲以下幼齡兒童的玩具,要慎之又慎。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誤吞巴克球危險重重
    誤吞磁珠造成了腸梗阻 19日下午,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個1歲8個月的小男孩悠悠(化名),孩子的父母說,孩子前一天一直有肚子疼、嘔吐的情況,在外院掛了一天水也沒見好轉。急診科劉豔華醫師仔細觀察後發現,孩子精神很差,詢問家長病史,家長也說不出來,腹部觸診後發現孩子腹部較硬,她強烈建議家長帶孩子做CT檢查。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巴克球玩具患兒
    可是,巴克球再怎麼好,它可不好吃! 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 巴克球玩具很危險!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 深晚快評丨@深圳家長,對巴克球多多留點心
    深圳市兒童醫院近日收治了一名 2 歲娃小靜(化名),因吞食了 5 顆巴克球引起感染性休克。進了 PICU(重症監護室)後,經過醫護人員的傾力搶救小靜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肚子裡的 " 定時炸彈 " 還是隨時會 " 炸 "。醫生隨後又通過手術幫娃取出了 5 顆小磁球,直到一周後,小靜總算脫離了 " 鬼門關 "。僅僅看新聞報導,就足以令人心驚膽戰。
  • 5歲女孩吞進190粒「巴克球」,醫生都驚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如意 通訊員 宋風玲「門診結束,為病房的多次治療的寶貝做了一個擴張;電話被告知有5歲小女生吞入50餘枚磁力珠,並且已經2個月,又是這個害人的東西,趕去超聲科,查看異物位置,看到神情淡定的小美女,不覺一陣心疼,祈禱不會穿孔;超聲確定位置後,住院、採血、溝通
  • 8歲男童誤吞這種網紅玩具,差點致命!
    醫生提醒每年都會接診許多誤吞這種「手鍊」的病例嚴重可致命!目前孩子生命體徵平穩已轉往普通外科病房進一步康復網紅巴克球:誤吞危及生命!但是這款玩具卻相當危險僅在河南省兒童醫院接診的病例當中誤吞巴克球造成腸穿孔、壞死導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的意外事件時有發生醫生提醒各位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誤吞磁珠應儘早到醫院就診 及時取出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孩子更大的傷害除了巴克球還有不少「網紅兒童玩具」
  • 女童誤吞磁珠生命垂危仍未見好轉 兒童玩具安全隱患不能忽視
    1歲3個月的玉琳(化名)剛剛學會走路和叫媽媽,原本她應該繼續開心地探索這個世界,可20多天前誤吞6個「巴克球」磁珠的她,如今躺在山東省立醫院重症監護科的病房裡,還未脫離生命危險……  事件回顧:1歲女童誤吞6顆磁珠生命垂危  一歲多的孩子正是對什麼都感興趣的時候,也是什麼都想嘗試的年紀。家長稍微沒看住,孩子就能把任何東西都塞到嘴裡。1歲3個月的玉琳原本應該繼續開心地探索這個世界,可現在,她卻躺在重症監護室的病房裡,插著呼吸機,無法動彈。
  • 女孩誤食巴克球並滯留胃部兩個月,醫生驚了:有190顆……
    醫生為5歲女童身體時發現其胃部共有190顆巴克球,其家長曾放心以為會自然排出體外......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接診了一名誤吞巴克球的濟南5歲女孩。 兒童誤吞異物雖不稀奇,但經胃鏡取出小患者胃內全部磁珠後,醫生震驚了.......
  • 巴克球新穎且益智受兒童青睞 巴克球有害嗎?
    日前,江蘇鎮江一名4歲女童就因為誤吞了10粒強磁力小球,導致撐破腸胃,危及生命。不過,黃山新商業步行街一家玩具店銷售人員表示,這種巴克球自己聽說過,如果需要,可以幫忙代購。  當天,記者通過淘寶網查詢後發現,網上售賣巴克球的店家有很多,通過搜索,共計有約6000多個寶貝。
  • 小小巴克球成兒童「殺手」
    有兒童誤吞撐破腸胃,經手術取出,醫生提醒慎購
  • 西安近日接連發生兩起兒童誤吞磁力珠事件
    醫生從棟棟肚子裡取出的磁力珠  近日,西安接連發生兩起兒童在家玩耍時,不慎將數顆玩具磁力珠(又名巴克球)吞下導致的意外事故  案例一:2歲男童誤吞16顆磁力珠  1月14日,2歲1個月大的男童棟棟(化名)一直捂著肚子,並伴有噁心、嘔吐症狀。父母開始還懷疑是孩子白天飲食不當、消化不良導致,只給他服了些藥物治療。
  • 網紅玩具「巴克球」藏隱患 義烏家長購買需謹慎
    近日,一種名叫「巴克球」的益智玩具開始走紅,這種由多個帶有磁性的金屬實心體組成的益智玩具,藉助磁場特性,可以組合出很多造型,被不少企業和家長追捧為益智型網紅玩具。在很多視頻平臺上,「巴克球」玩得好的高手人氣很高。殊不知,爆款玩具背後,卻有著安全隱患,不少網絡媒體都報導了兒童誤吞「巴克球」事件。對此,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巴克球」並非兒童玩具,甚至可能威脅到孩子們的生命。
  • 低齡兒童為何不適合玩「巴克球」 已發生過好幾次小孩誤吞的事了
    隨後在人民路和鳳凰街的兩家文具店,記者也找不到巴克球。一家文具店的老闆說,「一年前曾經進過貨,開始很受歡迎,但後來網上就出了好多關於這個玩具出事的新聞,我就不進貨了,太危險。」另一文具店的店員說:「有段時間,常有小學生模樣的小孩來問,但這玩具的名字我聽都沒聽說過。」
  • 兒童誤吞「磁力珠」事件頻發!相關部門提醒:挑選玩具應避開這些...
    去年至今,梅州市人民醫院就接收醫治了4名誤吞「磁力珠」的幼童。梅江區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提醒,家長應謹慎為兒童選購玩具,杜絕安全隱患。  ■幼童誤吞「磁力珠」事件時有發生  據了解,去年至今,梅州市人民醫院共接收醫治了4名誤吞「磁力珠」的幼童。其中,最大的年齡為4周歲,最小的年僅1周歲。
  • 16個月男孩誤吞螺絲刀頭 2小時手術異物安全取出
    央廣網長春6月14日消息(記者於中濤)13日22時左右,一名16個月大的男孩因為吞了螺絲刀的刀頭,被家人緊急送到長春市兒童醫院救治,經過近兩個小時手術,醫生將異物安全取出。兒科醫生提醒:寶寶吞入消化道的異物最常見為別針、縫針、髮夾、錢幣、紐扣、圓釘、螺絲釘、小玩具等。
  • 「網紅」巴克球有風險 低齡兒童別玩了
    近日,我市的8歲男孩樂樂(化名)由於誤吞多顆直徑僅為5毫米的磁性鋼珠,被送到市附屬三院就診。而這些鋼珠正是網紅玩具巴克球。21日,記者來到位於萬達廣場的一家門店看到,巴克球被當作兒童玩具和其它一些毛絨玩具擺放在一起。
  • 小女孩誤吞高磁「巴克球」致腸梗阻 兒童玩具如何選購
    這些異物經詢問孩子後得知它們竟是孩子常玩的「巴克球」,由於這種「巴克球」就是帶有磁力的小彈珠,進入腸道後,相互吸引,導致腸管不通,繼而造成腸穿孔和腸梗阻,相當於體液總量一半的滲液流入腹腔,孩子的生命為此受到嚴重威脅。 何為"巴克球「? 巴克球是由216顆球狀強磁石組成。通過發揮,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圖形。
  • 男子誤吞魚刺扎進心臟
    福州新聞網11月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寧宇)寧德霞浦壯漢阿福,差點被魚刺「殺」了:這根被他誤吞下的魚刺,竟然刺穿食道和心肌,掉進了心臟!幸運的是,阿福趕上了我省心臟外科的「微創時代」。近日,省立醫院心外科醫生在3D腔鏡下為他手術取刺,免掉了傳統手術鋸開胸骨的較大創傷。
  • 巴克球、水晶泥、指尖陀螺……這些「網紅玩具」存安全隱患,你還在...
    巴克球是一款直徑3到5毫米左右的磁力珠玩具,因為帶有磁力,能夠拼出各色各樣的造型,被不少商家稱為「益智玩具」。可實際上,這款玩具一旦被誤吞,後果就非常嚴重。 患者:因為它像一個豆豆,不甜,鐵的味道,我以後再也不吃磁力珠。
  • 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 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
    原標題: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 七旬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夏天裡,為了在炎熱的天氣裡保存食物,冰箱冷凍櫃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食物得到保鮮,卻不曾想盛食物的塑料盒會成為致命的隱患……近日,蘇州一位70多歲的女士不慎誤吞一次性飯盒冷凍後破裂的塑料殼,經手術取出後不見好轉,後轉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