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舉辦紀念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月球"張衡山」"50周年會議

2020-09-07 南陽網

圖文:光影中國網金韻攝影部 馬驥

2020年8月26日下午,紀念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月球「張衡山」50周年會議現在南陽賓館召開。本次會議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主辦、南陽張衡研究會承辦,經過認真籌備而組織召開的次重要而深遠意義的會議。會議在偉大的科學家張衡故裡一南陽美麗的白河之濱召開,使我們深感自豪和榮幸。這次會議受到了南陽市委、政府、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高度重視,得到了文化旅遊、科技教育、社科以及有關社會團體的大力支持,受到了社會各界敬仰張衡,熱心張衡研究的專家學者和同仁們的積極響應。

參加會議的主要領導和學者有: 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徐中平, 南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富治,河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孫君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研究員河南省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劉海旺,,南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白振國,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孫小淳,中國科學院大學電子電氣與通訊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彭悅霞(女),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考古學系主任、教授楊益民,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宋國定,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師王若愚(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楊石霞(女),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研究助理周麗曉(女),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鄭碩,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湯深語,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生匡佳慧(女),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生羅依然(女),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生薛祺(女),浙江大學本科生鄧明恕,以及南陽文廣旅局各單位代表100多人參加會議。

南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富治在發言中指出:激情如火,盛事如約。今天,我們相聚在科聖張衡故裡,共同紀念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月球張衡山50周年會議。在此,我代表中共南陽市委、南陽市人民政府和全市1200萬人民,向蒞臨會議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和各界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南陽古稱宛,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處,為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盆地,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全市現轄2個行政區、4個開發區、10個縣。總面積2. 66萬平方公裡,在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南陽是國務院較早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早在50萬年前,與北京猿人同時代的南召猿人,就在這裡繁衍生息;西漢時為全國六大都會之;東漢時期為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故有「南都」「帝鄉」 之稱。現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2處。 南陽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素有「中州糧倉」之稱。南陽伏牛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總面積達16萬畝的寶天曼是「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保護區」。境內的丹江口水庫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太白頂、老界嶺、真武頂等多處自然景觀引人入勝,白河萬畝水面與城北獨山森林公園遙相呼應,使南陽更具山水相連、水秀景明的鮮明特色。南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西漢時「商遍天下、富冠海內」。東漢時期,南陽的經濟、文化發展達到鼎盛。1948 年南陽解放,毛澤東同志曾親筆寫下《中原我軍佔領南陽》的新聞名篇。1994 年南陽撤地設市,揭開了歷史發展的新篇章。古往今來,這裡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南陽是秦相百裡奚、商聖範蠡、醫聖張仲景等歷史名人故裡,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曾在南陽臥龍崗躬耕求志,特別是科聖張衡,為人類科技文化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南陽當代名人更是層出不窮,著名將領彭雪楓、空軍英雄杜鳳瑞、哲學家馮友蘭、作家姚雪垠、詩人李季、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落霞三部曲」的作者二月河等,都是南陽人士,南陽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達21名。

今天,各位領導、專家蒞臨南陽交流指導,既是對南陽市張衡精神、張衡文化研究的一次檢閱,也是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心、重視和支持。現在正值南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時刻,我們相信,通過各位領導、專家的悉心指導,張衡的勤學精神、科研精神、創新精神肯定能夠得到進一步弘揚,激勵全市人民勤奮好學、崇德博智,開拓創新、奮發進取,順利實現創建目標,為南陽建設具有較強吸納集聚能力和重要影響力的大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隨後,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考古學系主任楊益民教授講話,題目是「文理融合.張衡的啟示」,大家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河南省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劉海旺講話,題目是「弘揚張衡科學精神,研究展示南陽漢代科技成就」,南陽市文化旅遊局局長白振國同志講話,題目是「弘揚張衡精神打造文旅強市-紀念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月球張衡山50周年」。南陽張衡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永平同志發言,題目是「科聖張衡一-50 年前『登陸』月球的中國人,科聖大名耀太空張衡精神勵萬代」,南陽市張衡博物館副館長、南陽張衡研究會副秘書長方建國同志發言,題目是「天文學巨星南陽張平子」,南陽市防震減災中心辦公室 主任、南陽張衡研究會副秘書長王曉謙同志發言,題目是「悲天憫人的情懷造就了地震學鼻祖」,

南陽市人大常委會常委、副秘書長,南陽張衡研究會監事長,高黎明在紀念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月球」張衡山",50周年會議上的講話指出: 盛世賀慶典,宛城迎嘉賓。在全國人民共同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在我們以不斷增強的「四個自信」投身新的革命洪流之時,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科學院大學、南陽張衡研究會,在科聖張衡的故裡-南陽,隆重舉行「紀念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月球張衡山50周年會議」,共同紀念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張衡的豐功偉績,交流研討中華文化研究的新進展新方向,為南陽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獻計獻策,充分體現了各位領導和專家對科聖家鄉發展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愛護,對此我代表南陽張衡研究會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個下午的會議時間雖然不長,但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嚴謹的治學態度、精深的專業素養、不辭辛勞的工作作風值得我們永遠學習。作為名致力於宣傳張衡精神和南陽文化的工作者,能與各位攜手並肩,凝才聚智,我深感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處暑已過,漸入秋季。秋天是南陽最美的季節,希望出席這次紀念會議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在南陽多走一走、看一看,不僅交流指導工作,也對南陽的城市建設、未來發展提出寶貴建議。會議時間雖短,但內容相當豐富,收穫非常豐碩,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啟迪了我們的思路,增長了我們的見識。張衡所作出的卓越成就,對中國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是我們中華文明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值得後人景仰、緬懷和發揚光大。此次活動的舉辦對張衡文化的研究和宣傳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

相關焦點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中國科學家命名一顆小行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9月9日消息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決定以中國科學家吳偉仁命名一顆小行星,不久前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 「吳偉仁星」。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官網消息,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281880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顆弘揚熱愛祖國、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科學家精神,見證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行穩致遠的「吳偉仁星」。
  • 花錢給恆星命名是玩鬧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不屑一顧
    怎樣才能給一顆星星命名呢,有錢就可以嗎?其實,掌管星星名字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早就說過,花錢給星星命名只是自娛自樂,玩得開心就好。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說,天體命名只有兩類,即給小行星和彗星命名。小行星可以由發現者命名,彗星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根據發現者意願進行提名,並經國際組織審核批准從而得到國際公認的天體。
  • 「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區正式命名「廣寒宮」
    「廣寒宮」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經過3個月的公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4日正式批准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可以在官方的天體地圖中使用。
  • 月球上,中國被國際組織接納並命名的六位大神,你都認識嗎?
    1970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授予命名石申環形山。石申環形山位於月球背面北極附近,是一個古老的撞擊坑,也就是隕石坑!這個環形山能否在地球上看見?答案是能!當月球運行到一定的位置時,從地球上是能看到它的側面。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張國榮」被命名為天上星星名字,有3個理由
    近日,又有一位中國人被命名為天上的星星名字,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飛春讀傳上網查了查,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用中國人和中國地名命名的星星可是越來越多了,他們的名字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 李四光倡導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50周年紀念大會即將召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記者獲悉,「李四光倡導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50周年紀念大會暨首屆中國地熱前沿技術與應用在線研討會」將於2020年5月28日在「騰訊會議APP」上在線舉辦,網絡報名通道於5月9日開啟,僅僅3天,在線報名人數即已達到313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發愁:冥王星地表叫啥好?
    北京時間4月17日消息,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官方網站報導,該機構正與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New Horizons)號探測器以及「搜尋地外智慧生命」研究機構(SETI)開展合作,讓廣大公眾能夠參與到為新發現的冥王星及其衛星的地表特徵進行命名的活動中來。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3個原因,讓「張國榮」成為天上星星的名字
    近日,又有一位中國人被命名為天上的星星名字,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飛春讀傳上網查了查,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用中國人和中國地名命名的星星可是越來越多了,他們的名字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可謂當之無愧的「網紅」。
  • 太空又多一顆「中國星」,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大校友吳偉仁院士命名
    9月15日,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日前一顆小行星以該校校友、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命名,浩瀚太空又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小行星。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國家航天局舉行。國家航天局、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和專家出席儀式,並向吳偉仁院士頒發了命名證書。此次命名的「吳偉仁星」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於2011年6月獲得國際永久編號281880號。2020年4月,由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和紫金山天文臺推薦,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設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吳偉仁星」的正式命名獲得一致通過。
  • 通遼日報聯袂市社科聯等單位舉辦專題講座紀念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50周年
    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一次發射成功距今已經50周年了。10月11日下午,通遼日報社與通遼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國民建通遼總支委員會、通遼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通遼環哲書城在「環哲文化講堂」聯袂舉辦專題講座,紀念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50周年,藉此向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所有航天人致敬。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紀念時勳章,人類的驕傲壯舉
    為了紀念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歷史性任務的50周年,首次重鑄了太空人在首次登月時所發的紀念勳章。資產營銷服務公司(Asset Marketing Services)與太空人家屬和陽光鑄幣廠(Sunshine Mint)合作,用1969年版的阿波羅11號(Apollo 11 Robbins)獎章重新推出。
  • 浩瀚太空中,又有一顆小行星以四川人名字命名!
    圖據人民日報客戶端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命名儀式9月8日在北京舉行。
  • 真有人問:月球上那個坑為啥命名天津 不叫北京?
    今天,中國國家航天局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聯合發布,將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的著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在天河基地附近還有四個地理實體也獲得命名!它們是:織女(Zhinyu)、河鼓(Hegu)、天津(Tianjin)、泰山(Mons Tai)。
  • 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獲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獲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2016-01-05 12:22:50  1月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了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探月工程二期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李春來在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廣寒宮」是「嫦娥三號」月球著陸點周邊方圓77米區域,包括玉兔號月球車巡視路線及其東側重要地貌。「紫微」、「天市」和「太微」是緊鄰「嫦娥三號」著陸點周邊區域三個較大的撞擊坑。
  • 解讀「嫦娥三號」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記者 張素)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什麼是月球地理實體命名?  從伽利略使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月球開始,人們陸續對月球上的一些地形單元進行命名。
  • 登月50周年 致敬人類永不停歇的腳步
    【家電網HEA.CN 原創】50年前,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艙成功在月球著陸,一位名叫阿姆斯特朗的太空人從登月艙走下,小心翼翼地將左腳踏上了月球表面,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登上月球,伴隨而來的還有那句足以被載入史冊的話:「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來自月球的一抹金:歐米茄超霸系列「阿波羅11號」50周年紀念
    歐米茄(OMEGA)超霸系列「阿波羅11號」50周年紀念限量版腕錶採用品牌獨有的Moonshine 18K金打造,搭配勃艮第紅色陶瓷表圈,滿載人類登月輝煌歷史,是紀念「阿波羅11號」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的理想之選。論壇表友@清純逗沒了 就遇到了這塊限量月球表,並在腕錶之家論壇與大家分享了與這支表的緣分,一起來看看吧!
  • 人類登月50周年,世界各地都在紀念這偉大的「一小步」
    此後,美國又相繼6次發射「阿波羅」載人登月飛船,其中5次成功,使10名航天員先後登上了月球。如今,距離人類首次登月已經過去了50年,全世界各地都在舉辦各種活動來紀念這次偉大創舉。時隔半個世紀,再次回望這場太空挑戰,仍能感受到當時的心潮澎湃。
  • 宇宙級紀念!曼島用新「巨人一步」郵票慶阿波羅13號50周年
    為紀念阿波羅13號發射50周年,曼島郵局發行了新版「一次巨大的飛躍」郵票「太空系列」郵票用於紀念阿波羅13號發射50周年以及緊隨其後的太空探索任務。(圖片來源:曼島郵局)在任務控制中心經歷過阿波羅13號當晚所遭遇「故障」的前NASA經理,與一個沿海小國(曼島)郵局合作,以發行一套新的郵票慶祝這次著名任務50周年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