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給恆星命名是玩鬧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不屑一顧

2020-12-06 網易科技

(原標題:一百三十元成交,太空中有了一顆「科技日報星」)


本報記者 張蓋倫 操秀英

9月21日,是偶像組合TFBOYS隊長王俊凱18歲生日。偶像要成年,粉絲忙應援。前不久,王俊凱K-BOSS站拋出了他們為偶像準備的生日禮物之一——星星。

而且,一送就是18顆。網友評論,這禮物真是又霸氣又浪漫。

怎樣才能給一顆星星命名呢,有錢就可以嗎?

其實,掌管星星名字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早就說過,花錢給星星命名只是自娛自樂,玩得開心就好。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說,天體命名只有兩類,即給小行星和彗星命名。小行星可以由發現者命名,彗星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

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根據發現者意願進行提名,並經國際組織審核批准從而得到國際公認的天體。由於小行星命名的嚴肅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夠獲得小行星命名成為世界公認的一項殊榮。像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就會得到國家「送」來的一顆小行星。2016年1月6日,屠呦呦、謝家麟、吳良鏞、鄭哲敏、張存浩五位科學家就得到了這種特殊的褒獎——小行星命名。那五顆閃耀著科學光輝名字的小行星,就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並獲得國際永久編號,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而正式命名的。

但恆星就不一樣了,它太多,朱進說,恆星就沒有「被發現」的,所以學界也就懶得取名字了。個別比較「受寵」的還能有個專屬名稱,大多數恆星不過就是有個編號。「恆星命名就是瞎扯,學術界沒有這種說法。」朱進說。

那能不能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買一顆恆星的命名權呢?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幹脆在網站上專門開了個頁面解答「買星星名字」的問題。它「加粗加黑」強調:「本聯合會是一個國際性科學組織,絕對不摻和任何星星名字、星球表面土地名字的商業買賣。如果你讀完了我們的解釋還是想買,那自己去找公司送錢吧,走好不送。」

記者決定當一回不聽勸的「粉絲」,買一顆星星試試看。

賣星星名字的英文網站不少,根據「顏值即正義」原則,我們挑了一家看上去最正規的。這家公司的價格算是良心,花19.95美元,就能買到電子版證書。

如果自助購買,只能選擇星座,具體給你哪顆星星,得系統自行分配。我們決定給星星取名叫「科技日報」,對,這家網站還貼心地提供中文名字選項。大概幾秒鐘後,我們得到了一張帶有註冊日期、星體天文坐標的證書。

如果還想像王俊凱粉絲那樣買好多星星,讓它們連成幾個字母的話,加錢就行。「我們可以幫你找這樣的星星,只需要加250美元的研究和定製費就行了。」公司回答。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說,星空之美沒法賣,但可以讓你免費欣賞。如果你真的對星空愛得深沉,你可以去附近的觀測站、天文館,也可以從專業書籍照片中找尋星空之美。現在還有各種電子資源,你甚至足不出戶,就能和愛人一起,將百萬星辰盡收眼底。(科技日報北京9月17日電)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中國科學家命名一顆小行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9月9日消息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決定以中國科學家吳偉仁命名一顆小行星,不久前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 「吳偉仁星」。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官網消息,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揭示一批新恆星和行星的名稱
    據外媒CNET報導,周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宣布了112對恆星及其系外行星的新名稱,其中包括距離地球64光年的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張國榮」被命名為天上星星名字,有3個理由
    近日,又有一位中國人被命名為天上的星星名字,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飛春讀傳上網查了查,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用中國人和中國地名命名的星星可是越來越多了,他們的名字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281880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中國航天六十餘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傑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勳航天人榮獲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顆弘揚熱愛祖國、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科學家精神,見證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行穩致遠的「吳偉仁星」。
  • 南陽舉辦紀念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月球"張衡山」"50周年會議
    圖文:光影中國網金韻攝影部 馬驥2020年8月26日下午,紀念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月球「張衡山」50周年會議現在南陽賓館召開。本次會議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主辦、南陽張衡研究會承辦,經過認真籌備而組織召開的次重要而深遠意義的會議。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發愁:冥王星地表叫啥好?
    北京時間4月17日消息,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官方網站報導,該機構正與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New Horizons)號探測器以及「搜尋地外智慧生命」研究機構(SETI)開展合作,讓廣大公眾能夠參與到為新發現的冥王星及其衛星的地表特徵進行命名的活動中來。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3個原因,讓「張國榮」成為天上星星的名字
    近日,又有一位中國人被命名為天上的星星名字,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飛春讀傳上網查了查,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用中國人和中國地名命名的星星可是越來越多了,他們的名字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可謂當之無愧的「網紅」。
  • 如何給一顆星星命名?
    我國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學者為肉眼觀察到的恆星命名。比如牛郎、織女、熒惑、太白等等。不過大多是以神話人物、星官方位命名,系統性不是很強,之後人們發現的星星越來越多,這種命名方式就不太方便了。當然,在我們看來,古人為星星起的名字,要比西方命名美好很多。
  • 杭高女生發現近地小行星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確認
    杭高女生發現近地小行星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確認www.zjol.com.cn 2005年09月02日 08:39:33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月球上,中國被國際組織接納並命名的六位大神,你都認識嗎?
    石申主要研究並記錄了世界上最早的恆星坐標位置。當然,對太陽系內的行星也有研究,尤其是對木星的研究更是精湛!要知道,那會受限於人類科技水平,只能憑肉眼觀測啊!1970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授予命名石申環形山。石申環形山位於月球背面北極附近,是一個古老的撞擊坑,也就是隕石坑!這個環形山能否在地球上看見?答案是能!當月球運行到一定的位置時,從地球上是能看到它的側面。
  • 怎麼命名一顆星星?這篇文章告訴你
    每年,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公司的廣告,聲稱可以用你的朋友或愛人的名字來給恆星命名——當然是需要花錢的。 但這些個性化的名字並不像廣告裡希望你相信的那樣正式。事實上,幾十年來,國際天文聯合會一直堅持認為,只有它才是命名恆星的公認權威。
  • 怎麼命名一顆星星?這篇文章告訴你
    每年,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公司的廣告,聲稱可以用你的朋友或愛人的名字來給恆星命名——當然是需要花錢的。但這些個性化的名字並不像廣告裡希望你相信的那樣正式。事實上,幾十年來,國際天文聯合會一直堅持認為,只有它才是命名恆星的公認權威。
  • 現在有機會命名行星啦!
    圖片說明:藝術家關於一顆圍繞其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的概念。圖片來源:ESO/L.Cal ada國際天文學聯盟(IAU)昨天宣布:由其領導的一項稱作「IAU100 NameExoWorlds」的新運動將允許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命名一顆恆星和它的外行星。
  • 真有人問:月球 「天河基地」環形坑為啥命名天津,不叫北京?
    IT之家2月16日消息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2019年2月15日,中國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發布嫦娥四號著陸區域月球地理實體命名。2019年2月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批准了利用探月工程嫦娥二號和嫦娥四號高分辨月面影像數據申報的嫦娥四號著陸點及其附近5個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嫦娥四號著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著陸點周圍呈三角形排列的三個環形坑,分別命名為織女、河鼓和天津;著陸點所在馮·卡門坑內的中央峰命名為泰山。
  •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日食組主席:全食帶上都是最佳觀測點
    面對目前白熱化的「日全食最佳觀測地」之爭,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日食組主席傑·巴薩喬夫15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一再強調。  「無論杭州、上海還是武漢,只要在全食帶內,任何一個地方看日全食都沒有區別。」面對目前白熱化的「日全食最佳觀測地」之爭,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日食組主席傑·巴薩喬夫15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一再強調。 巴薩喬夫當日上午訪問杭州高級中學天文社,隨後赴湖州安吉籌備觀測事宜。
  • 真有人問:月球上那個坑為啥命名天津 不叫北京?
    今天,中國國家航天局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聯合發布,將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的著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在天河基地附近還有四個地理實體也獲得命名!它們是:織女(Zhinyu)、河鼓(Hegu)、天津(Tianjin)、泰山(Mons Tai)。
  • 天文學中的星座、星系、恆星系、行星系和星系旋臂,該怎樣區分?
    在天文學方面,有許多的名詞,比如星座、星系、恆星系、行星系和星系旋臂等等。「星座」的歷史十分久遠,是人類在地球上根據天空中恆星的位置排列情況,發揮想像與神話人物或器具相結合而進行命名。銀河系附近的宇宙空間星座是古代人們確定天空方位的重要手段,在航海領域具有重要利用價值,不同地區的文明對於星座的劃分不盡相同,在1930年國際天文聯合會統一了星座的劃分,把天空劃分為八十八個正式的星座
  • 那些地理實體以他們命名
    2010年,我國利用嫦娥工程影像數據首次申報「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獲得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批准,月面上的三個撞擊坑用我國著名科學家蔡倫、畢昇和張鈺哲的名字來命名,實現了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科學應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實體命名上零的突破。至此月球上共計以14個中國人的名稱命名了19個月球地理實體,包括12個撞擊坑、2個月溪和5個衛星坑。
  • 這顆星被命名為「吳偉仁星」
    中新網9月8日電 (郭超凱)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歲差(天文學)
    歲差(英語:axial precession,字面意義為「(自轉)軸進動」),在天文學中是指一個天體的自轉軸指向因為重力作用導致在空間中緩慢且連續的變化。在歷史上,地球的歲差被稱為分點歲差,這是因為 分點沿著黃道相對於背景的恆星向西移動,與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相反。在非技術的討論中仍沿用此一名詞,這點在詳細的數學中是不存在的。在歷史上,記載喜帕恰斯發現分點歲差,雖然確實的時代和日期並不清楚,但由託勒密認為是他所做的天文觀測推測,期間在公元前147年至1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