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才薪意再開新書,心懷柔軟聚焦疫情,講述城市背後的故事

2021-01-21 倉一衛

怪才薪意3月9日又開新書,膽大且心細,感動且感恩。

《戰疫之守護我的城》,作者:薪意,5級作者。

分類:現實-現實百態。

【簡介】

寫在武漢封城後的故事。

林清平是光明社區的一名網格員,他的故事從撞開一扇門開始,而那一天的時間是2020年1月23日。

PS:因為作者君身在武漢,所以想寫一些看到的聽到的小故事。

【簡評】

本書只傳了一章,字數4031。

雖然只有一章,但作者也透露了總的字數會在20萬-30萬。

且不論字數多少,光是敢寫、願意寫此類作品,他關注民生疾苦的精神,就值得全體網文作者學習。

本書主角林清平是一名剛剛被組織吸納為共產黨員的社區網格員,本來已經買好回家的車票,當得知封城信息時,面對父親的責問,他用一個美麗的謊言,說車票買不到,實際上是主動退票。

他堅持留了下來,與這座城堅守到底。

在社區書記的再次確認後,他帶領兩名大學生志願者開始深入社區進行排查。

從推開的第一扇門,就註定,故事不平凡。

眾所周知,疫情開始後,鋪天蓋地的信息,每天都牽扯著全國人民的心。

武漢,一直都備受關注。

小編也曾配合社區開展了為期三周的入戶走訪調查、重點對象監測、小區入口查驗、公共場所巡查、防疫和健康知識宣傳、組織愛國衛生運動等工作。

小編深知,防疫一線的工作有多麼危險和重要。

薪意創作本書,是他感恩國家、心系普通民眾的重要體現。

大道理不想多說,請看到本文的朋友,大力支持。

只有真正源於生活的創作,才能更加打動讀者柔軟的心。

薪意已經陸續創作了《神書》《神門》《神幻》《高能來襲》《我是神話創世主》等系列作品。

他作為「神字門」的大當家,寫作風格一向鬼馬、爆笑。

我非常喜愛的文風,也曾兩次推薦他的作品。

令我沒想到的是,如此不正經的作者,居然也有一顆善良且溫柔的心。

不愧是擁有白金之姿的怪才!

當然,不僅是他有一顆強大的心臟,敢於創作此類作品。

許多平臺也都陸續推出了此類話題。

而作為網文界的一個,閱文集團更是在2月28日就開啟了《同舟共濟,戰疫有我》徵文活動。

當時看到這個徵文,其實小編我也是有想法的。

時值大事件,每個人心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態度。

只是,我自認為沒有創作出此類優秀作品的能力。

不過,短篇分類有位朋友倒是寫了一部還不錯的作品,名字叫《你好普通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看一看。

另外,最近在試讀很多作品時,才得知竟然有好幾位5級作者也都身處疫情一線,仍然筆耕不輟,實在令人佩服。

而5級以上的作者,就我所知,薪意應該是第一位主動創作該題材的人,再次為你點讚。

【總結】

寫作不易,且行且珍惜!

災難面前,唯有勇於抗爭,才是真正的猛士!

我是倉一衛,今天我想為薪意帶鹽!

相關焦點

  • 《新書》:歷史大神七月新番發布新書,書名和主角名隨意得不像話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歷史大神七月新番的新書。 《新書》,七月新番,大神作家。 分類:歷史-秦漢三國。
  • 起點三月新書月榜前十排名:老鷹登頂,瑞根次之,三天兩覺第四!
    三月即將過去,起點的新書月榜也算是塵埃落定。這個月的新書整體表現一開始其實並不算好,主要是月初並沒有出現什麼爆款。直到月中最後一天老鷹吃小雞新書上架,才迎來這個月新書的高光時刻。下面我帶大家具體來看看這個月的新書情況。
  • 愛潛水的烏賊、魚人二代、霞飛雙頰等大神再開新書,你都關注了嗎
    不過這一篇還是來看看這一周起點開新書的精品作者情況。1、愛潛水的烏賊:《棗知道》白金大神愛潛水的烏賊目前正在連載他的廢土文新書《長夜餘火》,元旦上架時,首訂破五萬,可以說是人氣正當紅。而這本短篇小說是在《長夜餘火》上架前上線的,是其受騰訊和閱文邀請,為「世界文化遺產新文創計劃」所作的微小說。
  • 外國人講述中國抗疫故事《凱哥日記》中英文版新書發布分享會在渝...
    2020年12月27日,由重慶國際傳播中心、新世界出版社舉辦的《凱哥日記》(中、英文版)新書發布分享會在重慶鍾書閣書店舉辦。《凱哥日記》作者喬拉凱伍德(Jorah Kai Wood,中文名:王凱)在現場與讀者分享了他的創作經歷。
  • 講述科學家發現「金釘子」故事
    《面壁百年·尋找「金釘子」的中國科學家》新書分享近日,一部講述10餘位科學家發現、證明及捍衛長興灰巖及「地層金釘子」全過程的長篇報告文學《面壁百年·尋找金釘子的中國科學家》,在長興龍山街道舉行了新書分享會。
  • 《Ⅰ級響應》講述荊州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
    、封城、逆行、馳援、承諾五個故事組成。以真實的影像、生動的場景,講述荊州抗擊疫情的故事,展現荊州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在影片中,我們感受到了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下面,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其中的感人故事。荊州,地處疫情中心地帶,除夕之夜封城。當「Ⅰ級響應」警報拉響,城市靜默,戰疫無聲,荊州陷入最漫長的寒夜。疫情就是命令,記錄就是天職。
  • 17位大神作家5月開新書,諸神爭霸,誰又能力壓眾神獨領風騷?
    17位大神作家5月一起開新書,誰能力壓眾神獨領風騷?1.《大夢主》作者:忘語白金作家忘語新書,2020.5.20當天在起點發布,至今更新了8天,23章,4.8萬字。25萬推薦,8萬收藏,6838人新書投資,白銀萌一個,盟主14個,粉絲12萬。新書講述了一個體弱多病的富商之子,尋求續命之法時,意外走上修仙登天之路的故事。
  • 《大龍掛了》的白雨涵,再開新書,這一次能否有始有終?
    打開起點,發現白雨涵又開新書了。《天空第一戰神》,科幻題材,未來世界。簡單看了新書的開頭,小說的背景是天魔降臨,地球蒙難。而大災難大機遇,天魔與混亂時空結合的共生晶體讓人類走上了修煉之路。重生的主角李蔚然則利用共生晶體的修煉帶領人類重新奪回了地球統治權。
  • 「疫情地圖」背後的故事
    至今還會在公共衛生、地理學,城市規劃等課堂上作為經典案例來講,因為它不僅僅是改變了城市衛生系統,更重要的是利用圖示的方法揭示了數據背後的環境問題,從而從根本上找到病源和病因,並應用在城市疾病管理,對城市規劃和發展影響深遠。
  • 聽青年科研工作者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它開啟的,是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抵達月球後挖取月壤,再帶回地球。在這項萬眾矚目而異常艱辛的任務背後,活躍著一群年輕科研工作者。他們用行動完成著習近平總書記「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的殷切囑託,詮釋著「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的真實意義。我們邀請其中多位代表講述奮鬥故事,致敬青春力量。
  • 1月最值得讀的書|4本新書,開年必讀
    他來了,他帶著每月的重點新書推薦欄目來啦!照例,阿信從本月出版的上百種新書中,精挑細選出4本最值得讀的好書!它們絕對是重磅中的重磅,C位中的超C位。拍著胸脯說,都是重磅作品。Anyway,如果你對我們每月出的書有選擇困難症,如果你時間有限,只想讀幾本最值得看的書,就照著這個書單閉眼挑,絕對錯不了!
  • 《科學家精神·愛國篇》新書首發,講述32位科學家動人故事
    ◎ 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從李四光「急國所急、赤誠報國」,到錢學森「我的歸宿在中國」,再到黃大年「用生命譜寫報國人生」……5月29日,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由科技部辦公廳和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承辦的《科學家精神·愛國篇》新書發布暨專家交流會在京召開。
  • 【疫情下的陽光】英文故事展播 - 方艙醫院的後方,普通人散發的光芒
    北京電臺小記者們,也記錄下疫情中的那些感人故事,並把它傳遞到你我身邊。我們的徵集還在繼續:#疫情下的陽光# 疫情下的感人故事,線上徵集活動   我們一起去尋找疫情背後的發光故事,讓星星螢火我們相信,就算再微小的聲音,都值得被聽到。所徵集內容最終將在北京外語廣播FM92.3欄目中播出,並在媒體公眾號平臺展示。徵集內容在疫情期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故事。我們希望聽到那些發生在你身邊,或者你聽到、看到的故事,通過你的記錄,告訴我們。
  • 「我是科學家」| 大國工匠講述國產盾構機的逆襲故事
    「我是科學家」| 大國工匠講述國產盾構機的逆襲故事2019-05-27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2019年5月19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果殼承辦的「我是科學家」演講第十一期在北京市軍事博物館成功舉辦。
  • 疫情期間的小溫暖:保羅·柯艾略的兩則寓言故事
    全球疫情仍在肆虐。這一場無情的挑戰讓我們的相聚變成了隔離。在焦慮、孤單、恐慌等情緒蔓延之時,一些簡單而溫暖的小故事也許能帶給我們光明與平靜,幫助我們繼續前行。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巴西著名作家保羅 · 柯艾略為所有戰「疫」同伴們送來了兩則寓言故事,談論同情、信任、希望與和平。
  • 童書·新書書單|童話故事與人的後半生
    【編者按】本月起,「翻書黨」欄目將每月推出一期童書的新書書單,推介包括繪本、科普、兒童文學、兒童文學理論等在內的童書領域值得關注的新書。他將研究的視角放在了成人身上,分別以老年、中年、男人和女人為主題,以成人童話故事為文本,結合心理諮詢和精神治療臨床案例,運用心理學專業知識,闡釋了童話中大量元素的象徵意義,揭示了童話背後有趣的心理隱喻,告訴讀者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人必須完成的心理發展任務。
  • 《詭秘之主》完結,詭秘二:將講述克萊恩沉睡到甦醒間發生的故事
    今天推薦《詭秘之主》完結,烏賊新書預計十一月中旬發布,新書仙俠或廢土 。大家一起來看看吧。近期網文界最重磅的消息莫過於《詭秘之主》完結了,這部連載兩年出頭,打破起點無數記錄,創造無數輝煌的作品終於完結了。同時也讓無數書友直呼「青春沒了」,小編想說的是,當詭秘二連載時,青春是不是又回來了(滑稽)。
  • 被遺忘與被記憶的:一周城市生活
    展覽展出的影像作品之一《自由豬》是李翔偉在廣州生活期間創作的,講述了一隻名叫阿邦的豬的故事,它最初受到城市人的喜愛,後來被拋棄於村落,變成村裡的「偽網紅豬」,最終被人們徹底拋棄甚至宰殺。片中插入了大量關於美國黑人運動、納粹的紀錄片、廣告和電影片段,李翔偉用真實與虛構交織的影像語言,試圖製造出一種不合時宜、矛盾,卻又極力追求真實和自由的個體身份。
  • 靜電場朔新書《東京旮旯》:探尋城市隱秘角落,逛本地人鍾愛之處
    上周末,多元藝術家靜電場朔帶著她的新書《東京旮旯》在北京舉辦都市文化對談,帶領在場的所有人加入了一場「神遊」東京的魔幻旅程。靜電場朔看來,東京就像是一個生龍活虎的巨大生物。在街頭上、在氣味中、在聲音裡,都能感受到它。
  • 聽青年科研工作者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青春在燃燒,為了心中的奔月夢
    【一線講述】聽青年科研工作者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青春在燃燒,為了心中的奔月夢編者按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它開啟的,是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抵達月球後挖取月壤,再帶回地球。在這項萬眾矚目而異常艱辛的任務背後,活躍著一群年輕科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