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滅一條蟲,秋增萬粒糧」,你真的會種地嗎?

2020-12-04 大農圈農業大市場

我國有著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史,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具有實用性、指導性很強的農諺,不但在氣象科學不發達的過去,對促進農業生產豐產豐收有重要意義,而且在科學種田較普及的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1、春滅一條蟲,秋增萬粒糧

種過莊稼的都知道,莊稼怕遇到了蟲害,這些蟲害會影響植物的正常新陳代謝,導致植物發生病變的現象,輕則引起莊稼減產,嚴重的甚至會絕收。因此做好莊稼的蟲害防治很重要,有了害蟲及時打藥固然重要,但提前預防更重要,春天下種做好了害蟲的預防、處理工作,把病蟲害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止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和擴散,那秋天的收成一定會很好。

相同的農諺還有「一棵不治害一片,今年不治害明年」等。

2、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

和這句諺語意思相同的還有「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人靠地養,地靠糞養」、「糞是莊稼寶,離它長不好」、「一分肥,一分糧;十分肥,糧滿倉」、「積肥如積糧,糧在肥中藏」等,這些農諺都說明一個意思,就像人離不開糧食,莊稼的生長也離不開糞,因為它能給莊稼提供所需的營養,讓莊稼茁壯地成長。

3、「曬不死的棉花,下不死的南瓜,淹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蔥」

這句諺語說明了這四種作物的特性:棉花是喜光作物,適宜在較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南瓜比較喜水,不怕下雨 水多;白菜不怕水澇,其他的作物淹死了,它還沒事;蔥就比較特別,它不怕乾旱,就算是旱點也沒關係,它照樣能生長。

類似的諺語還有「旱豇豆,澇小豆,不旱不澇收綠豆」、「芝麻是個怪,又怕雨漬又怕曬」、「黃瓜愛水,絲瓜愛藤」。

4、輪作倒茬不用問,強如年年鋪底糞

農村種過地的人都知道,隨著種植年限的逐步增加,單一作物連作面積過大會給自然界帶來許多危害,容易引發土壤養分失衡 、土壤生態惡化等。而輪作倒茬的種植方式恰恰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不同作物不同季節的輪流耕種,可以調整土壤養分,減輕病蟲危害,抑制田間雜草,還可以最大化的發揮不同地區的優勢,這樣的種植方式比給莊稼施足肥效果要好的多。

類似的農諺有「瓜茬種瓜,種了白搭」、「種種甘薯種種稻,產量年年高」、「麥連十年沒幾顆,棉連十年無花朵」、「穀茬種棉花,氣死兩鄰家」等等。

5、好花結好果,好種長好稻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選種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好的種子才能結出好的果實。如果不選種或者沒有選好種子,不但莊稼長不好,種子還容易混雜。種子混雜了,就會給生產帶來很多麻煩,不但出苗會遲早不齊,穀物成熟的時期也不一樣。

類似的農諺還有「好竹出好筍,好種好收成」、「好種出好苗,好花結好桃」、「稻種換一換,稻穀多一擔」、「選種要巧,穗大粒飽」、「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火越扇越旺,種越選越強」等。

6、犁地要見死土,耙地要見撲土,耩地要見溼土

這句諺語是說犁地的時候,要犁得深一點,直到犁到地下硬土為最好;耙地時候,要把土地上的大土塊給打散,讓土地表層的土變得平整細膩,感覺風一吹能揚起來最好;用耩播種時候,土地最好是溼潤的,因為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水分,水分太少導致出苗慢,出苗後萎蔫,甚至不出苗。如果能做到這三點,那種出來的糧食肯定會長得很好。

相關焦點

  • 2014年世界糧食日 你節糧了嗎?
    原標題:世界糧食日 你節糧了嗎?  來源:眉山日報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也是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  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家庭農業:供養世界,關愛地球」,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的主題是「節約一粒糧,我們在行動」,其目的就是喚起公眾關注糧食和農業,鼓勵發展糧食生產,為全世界消除飢餓和營養不良而努力。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也就是說不同的面相,會預示著不同的命運。這個也不能說全是迷信的說法,有些確實有道理的。雖然不一定全對,但在大概率的情況下還是比較準確的。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來說的這句俗語,在民間也流傳很廣的,估計不少人也聽說過。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呢?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眉毛中長出來數根很長的眉毛,這樣是非常珍貴的。
  • 進境糧中的常見害蟲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在倡導「光碟」、節約糧食的同時,可能會忽視了糧食殺手-儲糧害蟲。 家庭糧蟲的防除 糧蟲可能就在我們身邊,仔細翻翻廚房的米、面、豆等雜糧,可能就會看到它們小小的身影,面對雜糧生蟲的煩心事兒,該怎麼辦呢?
  • 一條龍為什麼會嫁給一條蟲?
    古人都說門當戶對,這個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不是一路人就是勉強在一起了,後面也會因為很多事情、習慣、社會關係而影響兩人之間的關係,這一點不論是在古代或者是在現代,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 啪前一條龍,啪後一條蟲
    正所謂「啪前一條龍,啪後一條蟲」,男人在交合前,往往急不可耐、血脈噴張,極度的興奮饑渴,好似出水蛟龍,猛撲、猛吻、猛啪,恨不得直接將女人活吞了。然而,一旦啪完洩精後就直接癱軟了,雙腿無力、手趴腳軟,大腦也好似被抽空,啪前啪後判若兩人,一條蛟龍秒變毛毛蟲…之前的激情蕩然無存,身為男人的你肯定為此苦惱過。
  • 生了蟲的糧食還可以吃嗎?
    但是,某些攜帶的蟲卵(主要存在於胚部)死不了,會隨之進入加工成品中,在合適的條件下孵化成幼蟲。  第二個原因是糧倉、裝糧工具、器材和運輸工具等存在害蟲和蟲卵。但是這種概率比較小,因為現在主要採用冷鏈運輸,在低溫的作用下,蟲卵不易存活。
  • 懷孕後養寵物,真的會引起弓形蟲感染嗎?
    很多養寵物的備孕夫妻會從備孕期開始,把家裡的小寵物寄養出去,等娃出生後再接回來,原因是為了避免弓形蟲感染。那麼懷孕後到底能不能養寵物呢,孕期養寵物真的會增加準媽媽感染弓形蟲的機率嗎?弓形蟲害人不假,但是如上文排名,通過寵物染上弓形蟲,排名第四,而通過飲食攝入弓形蟲卻排名前三。如喜歡三分熟牛排的法國人,弓形蟲感染率高達60%~70%,中國則低於10%。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沒有養貓卻也感染上了弓形蟲的原因!
  • 「蟲口奪糧」,我們一直很認真
    如果你感到好奇,可以慎重點下方按鈕看看它的樣子。長啥樣?草地貪夜蛾為全變態昆蟲,個體發育要經過成蟲、卵、幼蟲、蛹四個蟲態。草地貪夜蛾長啥樣從哪來?草地貪夜蛾起源於南美洲和中美洲。2016年,首次出現在奈及利亞,兩年內入侵非洲 44個國家,2018年8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發出預警。
  • 很多螳螂死後,為什麼肚裡會鑽出一條蟲?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今天為大家科普的內容是:很多螳螂死後,為什麼肚裡會鑽出一條蟲?提起螳螂,大家應該就記得那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看似特別通俗易懂的句子實則是告訴我們生物鏈的重要性,那你對螳螂有了解嗎?女生經常會害怕各種蟲子,而且也覺得那些蟲子就長的比較醜,比如螳螂,看似特別兇猛,另很多女生都特別恐慌,但是其實螳螂在農地裡作用確是特別大的,它們是捉害蟲的,是人類的好朋友。那你知道為什麼很多螳螂死後,肚子裡會鑽出一條蟲?
  • 孕期養貓狗真的會對寶寶產生影響嗎?弓形蟲感染機率高嗎
    特別是一些老一輩的人,覺得貓狗很髒,會影響胎兒發育,對於貓狗的去留更是持有堅決態度,會將寵物狠心拋棄。但是現在就要為這些無辜的貓和狗澄清,它們不背這個鍋!大家認為此種會影響胎兒無非就三種原因。1、衛生問題。貓狗被嫌棄很髒,其實很以前也有關係,從前的貓狗都是放養的,可能根本不會讓進屋子,就在院子裡搭一個簡陋的窩,還有它們的掉毛問題,所以很多人覺得寵物髒。
  • 此物生活在森林裡,被看成「樹枝」,其實是一種蟲,你見過嗎
    本期導讀:此物生活在森林裡,被看成「樹枝」,其實是一種蟲,你見過嗎?作者/一種記錄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或許只有到了農村鄉下,甚至是大山森林裡才會發現。我國作為一個植被數量最多的國家,其實森林裡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
  • 北方人稱蛇為「聖蟲」,稱老鼠是糧袋子。這話是什麼意思?
    有一年夏天,在我們院牆根的下面,直挺挺地橫著一條蛇,我看到後嚇得直接從院子裡蹦到了街上,就不敢再進屋子了。家裡人都上班去了,就我自己一個人在家,在街上轉了一個圈沒見到一個人,最後沒辦法跑到我們鄰居家,求人家幫忙把那條蛇給我剷出去。我們鄰居屬於膽大的人,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順手拿了一個鐵鍁,幫我把蛇剷出去了。膠東人都說蛇是有靈性的,不能隨便打。
  • 為什么喝龍舌蘭時,瓶底會有一條蟲?
    在google上輸入why tequlia bottle,你就會看到無數老美的疑問。「為什麼龍舌蘭瓶底會有一條蟲?」這個問題在老美心裡,僅次於為什么喝龍舌蘭要配檸檬和鹽。儘管在龍舌蘭的故鄉,墨西哥人是搭配檸檬和辣椒享用它。Quora上的提問但毫無疑問,美國人愛龍舌蘭,雖然熱愛並不代表他們懂龍舌蘭。
  • 你真的了解大米嗎?
    阿姨吃的真的是塑料做的假大米嗎?文章最後揭曉答案~」測試一下你了解大米嗎?大米按米種如何分類?A. 水稻、陸稻B.長粒、中長粒、圓粒E. 早稻、晚稻、中晚稻☆☆☆ 大米食用說明書 ☆☆☆水稻世界·中國 水稻是一個極其古老的作物。
  • 廣西檢驗檢疫部門從進口大豆中截獲多種活蟲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王仕洋 包擁軍 韋萬春 編輯:吳婷婷 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8日訊(記者王仕洋 通訊員包擁軍 韋萬春)記者5月7日從廣西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該局實驗室對欽州口岸進口的一批大豆檢疫截獲的活有害生物進行鑑定,結果為鋸谷盜活蟲、
  • 老北京人真會玩,冬養秋蟲鬥蛐蛐兒
    按季節說, 立秋前的為夏蟈蟈兒, 聲音低弱 ; 秋後的為秋蟈蟈兒,叫聲洪亮 ; 在晚秋後養至隆冬的稱為「冬蟲」、「冬哥」, 其鳴叫聲較柔弱。明清時的北京盛行養蟈蟈兒, 當時皇宮的容器有用草棍或高粱秸編成的籠子, 講究的要用葫蘆。 皇室貴族的葫蘆多是用象牙、 楠木或景德鎮的名瓷御製而成。 而民間的葫蘆製作也很精細, 老北京時專有種葫蘆和加工雕刻、 經營葫蘆的手藝人。
  • 種秋黃瓜 教你三招保豐收
    □陶文斯 特約通訊員 馬光焱「現在秋黃瓜已經抽蔓了,要及時進行綁蔓,可以促進秋黃瓜早日坐果。同時,這段時間也是病蟲害高發期,要特別注意預防。」9月7日,瀘州市納溪區安富街道「智慧三江」現代農業示範園內,農技人員在指導種植戶進行秋黃瓜管理。
  • 小粒徑負離子對失眠真的有效果嗎?
    你家羊圈裡真的有那麼多羊可數嗎?呼吸、按摩、聽音樂、香薰….所有的辦法嘗試了一個遍,最終還是瞪著一雙大眼坐到了天亮。 失眠,簡直太痛苦!於是,萬般無奈之下,很多人一旦失眠,會想到服用安眠藥來強制睡眠。對此,山東中醫藥大學神經內科王潔主任表示,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安眠藥的方式不可取,因為藥物的毒副作用會影響肝腎功能,引起轉氨酶升高,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威脅。
  • 最美秋天|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留秋、留秋,留一口給家雀斑鳩
    、所謂「漏兒」,就是莊戶人家收穫之後的田野上,總會遺落一些秋莊稼秋果實。「撿漏兒」就是撿拾這些漏掉的秋實,也叫做「拾秋」。比如撿拾花生、地瓜,要用鐵爪子、扒箕子等工具,在地裡翻翻撿撿、尋尋覓覓。母親笑了笑,「你說的也對也不對,老話說得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留秋、留秋,留一口給家雀、斑鳩』,那些嘰嘰喳喳的家雀呀斑鳩呀老鴰子花喜鵲,也要活命不是?你撿拾得地光場淨,趕明兒它們怎麼過冬啊!」
  • 懷孕能不能養貓,真的會感染弓形蟲嗎?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疑問,覺得寵物身上有很多弓形蟲,細菌會影響到孕婦或者寶寶。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其實早有答案。 首先我們要了解弓形蟲是什麼,弓形蟲全名是剛地弓形蟲,一種人畜共生的單細胞寄生蟲,存在於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鳥類和哺乳動物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