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物糧食夏天為何易生蟲?生了蟲的糧食還可以吃嗎?

2020-11-26 新華網客戶端

  《黃帝內經·素問》中說:「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穀物糧食作為營養金字塔的「塔基」,在膳食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於穀物糧食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保存不好容易生蟲。那麼穀物糧食究竟為什麼會長蟲呢?長了蟲的還能吃麼?怎樣才能防止長蟲?下面就向您一一道來:

  超市中常見的穀物糧食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紅米、黑米、玉米、燕麥、蕎麥、麵粉等品種。常見的穀物糧食中,大米與小米作為原料型穀物食品,一般可直接烹飪食用;而小麥、玉米和燕麥等加工型的穀物糧食,需要研磨成粉或者軋製成片進行食用。

  一般情況下,超市中的穀物產品主要分為包裝產品與散裝產品,其中包裝產品由於經過預先加工,因此在貨架期中一般極少生蟲;穀物生蟲的情況,主要出現在散裝穀物及開袋後的包裝穀物中。

  穀物糧食夏天為何易生蟲?

  原料型還是加工型的穀物糧食,一旦有蟲卵存在,當溫度和溼度達到一定條件時,蟲卵就會孵化成蟲。蟲卵的來源一般有三種

  第一個原因是糧食還在地裡時,本身就帶上了蟲卵。雖然小麥、玉米和燕麥在加工的過程中,有撞擊的步驟,能夠使穀物中的成蟲被粉碎、殺死。但是,某些攜帶的蟲卵(主要存在於胚部)死不了,會隨之進入加工成品中,在合適的條件下孵化成幼蟲

  第二個原因是糧倉、裝糧工具、器材和運輸工具等存在害蟲和蟲卵。但是這種概率比較小,因為現在主要採用冷鏈運輸,在低溫的作用下,蟲卵不易存活

  第三個原因是倉庫、超市、廚房等環境中可能有蟲源,有些蟲卵藏在米缸底、米袋縫、牆縫、地縫裡,當環境適宜時,蟲卵就會孵化成蟲。如果超市中其他糧食產品生蟲了,成蟲可能會到旁邊的穀物家「串門」,導致穀物生蟲。

  在夏季,由於環境溫溼度較高,蟄伏於穀物中的蟲卵開始蠢蠢欲動,首先孵化出「白白胖胖」的幼蟲,經過或長或短的時間,蛻化為成蟲,完成其生命周期。

  常見的穀物糧食生蟲包括米象和印度谷螟等,其中米象主要生長在大米、小米等顆粒狀穀物中,而印度谷螟常見於各類穀物中。

  米象又稱象鼻蟲,歸屬鞘翅目象蟲科,是貯藏穀物的主要害蟲。其成蟲大約為兩個芝麻粒大小,棕黑色,嘴長而尖,有六足,常見於米、豆類糧食中,幼蟲米白色,長約三至五毫米。成蟲齧食穀粒,幼蟲蛀食穀粒內部。危害米、稻、麥、玉米、高粱等。米象的生命周期大約為20-50天, 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幼蟲孵化,蛀入粒內,幼蟲期約30天,7月中下旬化蛹,蛹期7—10天,8月上旬成蟲羽化。

米象的幼蟲及成蟲 

  麵粉等穀物中產生的飛蟲主要包括兩種,一種叫赤擬谷盜,幼蟲呈圓筒形,成蟲呈赤褐色或褐色,外殼較硬。赤擬谷盜為鞘翅目擬步甲科昆蟲,分布在中國大部分省區,世界熱帶與較溫暖地區其最適發育溫度27-30℃相對溼度70%,30℃完成一代27天左右主要危害麵粉。該蟲有臭腺分泌臭液,使麵粉發生黴腥味,其分泌物還含有致癌物苯醌。

赤擬谷盜成蟲

  另外一種叫印度谷螟,其分布於世界各地,中國國內除西藏尚未發現外,其餘各省市、自治區均有分布。印度谷螟幼蟲呈圓筒形,成蟲有翅膀,會飛。印度谷螟幼蟲喜食糧粒胚部,常吐絲連綴糧粒及排洩物,並結網封閉其表面,使其結塊變質,有時我們在長久存放的糧食中會發現如蜘蛛網般的物體,那就是印度谷螟的「傑作」。

印度谷螟成蟲

  穀物糧食生蟲了還可以吃嗎?

  如果我們發現家中儲存的穀物糧食已經生蟲了,怎麼辦?能否食用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般而言,穀物糧食生的昆蟲蟲體本身都是無害的,生蟲只要不是太嚴重,是可以吃的。比如米象以米為食,不會叮咬人類,因此如果蟲子不多,只要「篩一篩」,或者淘洗乾淨,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沒有必要一袋米裡面生幾隻蟲就全部扔掉,否則會造成很大的浪費。

  那麼幼蟲和看不見的蟲卵吃下去有沒有害呢?請放心好了,幼蟲和蟲卵都不帶病菌,對人體並沒有傷害,如果不小心吃下去也是沒有關係的。

  但是在有些情況下,穀物糧食生蟲是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的。例如赤擬谷盜成蟲聚集在一起會產生一種分泌物苯醌,具有致癌性,如果穀物中出現這種成蟲,就不要吃了。還有印度谷螟蛹會吐絲,容易使麵粉結塊、變質,如果麵粉中出現這種成蟲,也不要吃了。

  此外,穀物糧食受到蟲類的侵染後,原有的保護性外層組織被破壞了,容易受到一些植物病原真菌的侵染,這些病原真菌往往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真菌毒素,比如臭名昭著的黃麴黴毒素以及由鐮刀菌產生的嘔吐毒素等,這些毒素對人體健康的威脅遠遠大於蟲類。因此,在遇到生蟲的穀物糧食同時伴有結塊、發黴的狀況時,就不要再去食用了。

  如何防止家庭中的穀物糧食生蟲?

  首先,專家建議應當改善儲藏條件,保持貯糧容器的清潔,防止米象及其它存儲害蟲的進入,從而減少生蟲機率預防生蟲的手段包括以下幾種:

  (1)穀物糧食儲存工具要潔淨、嚴實。最好將穀物放進缸、壇、桶中,並備有嚴實的蓋。如果使用布袋,要在布袋外面套一塑膠袋並紮緊袋口。

  (2)將布袋在煮過的花椒水中浸泡,然後把穀物糧食放在風乾後的袋子中,再用紗布包些當年新花椒,分別放在穀物的上、中、底部,紮緊袋口。這樣既防黴變,又能驅蟲。

  (3)將海帶和大米按重量1:100的比例混放,每周取出海帶曬去潮氣,能保持大米乾燥不黴變,還能殺死米蟲。

  (4)在儲存盒裡放幾枚螃蟹殼、甲龜殼或大蔥頭,或者撒1寸厚草木灰,鋪張白紙或紗布,密封容器,置於乾燥、陰涼處,同樣可以達到防止蟲蛀的目的。

  (5)若保存糧食的量小,也可以通過防蟲包裝或者是在包裝袋中加入長效的氣味驅蟲劑保護。

  另外,當儲存的穀物糧食已經出現了生蟲情況,但尚未出現結塊黴變的情況時,可以通過以下手段來除去小蟲:

  (1)篩一篩

  當穀物糧食中出現成蟲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篩一篩」。 將生蟲的穀物過籮,把小蟲篩去,把清理出的蟲子用火燒掉,把裝穀物的容器進行清掃,特別要注意縫隙中的蟲子,要根除隱患。

  (2)凍一凍

  放置時間較長的米麵在夏季最易生蟲,而冬季生蟲率較低。根據這種情況,將過冬後存放的剩餘米麵,分別裝入乾淨的口袋裡,分期分批送入電冰箱的冷凍室內,使其經歷24小時「寒冬」的折磨。如此處理後的米麵,在夏季到來後都不易生蟲,大概是米蟲、面蟲抵擋不住「寒冬」的冷酷無情,在「寒冬」裡自滅了。

  (3)吹一吹

  將穀物米麵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將筷子插在生蟲的米麵內,米麵深處的蟲子便會從溫度較高的米麵中爬出來。這種方法簡單方便,但除蟲時間較長。江蘇省農科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研究所  王剛 高弢

相關焦點

  • 大米生蟲還能吃嗎?90%的人都錯了
    有些家庭會在夏天把大米拿出來曝曬,以為這樣可以防蟲驅蟲,實際上這種做法不僅無效,還會影響米麵的品質,暴曬後的米麵因喪失水分而影響口味,而且曝曬過的米麵吸潮能力更強再放回更容易受潮、黴變和生蟲。Q2:米裡的蟲是什麼?
  • 米麵生蟲就不能再吃了?原來我們都錯了
    然而買回來的米和面回來短期內吃不完,就會放著,日子久了,就開始生蟲,令人很苦惱。最近網上有很多人都說,米麵長蟲了一定不要再吃了,對身體會有危害。那麼米麵裡究竟為什麼會長蟲呢?長了蟲的米麵還能吃嗎?我們平時又該怎麼做才能預防米麵長蟲呢?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 中國糧食自給自足 我國還要進口海外的糧食?
    近年來隨著我國不斷開放農產品市場,俄羅斯、印度、越南、巴西、阿根廷等重要糧食生產國都爭相對我國增加供應。然而,近日一項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糧食產量已經突破13000億斤,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8%以上。外界就不禁納悶了,為何在能自給自足的情況下,我國還要進口海外的糧食呢?
  • 米麵生蟲不能吃了?扔掉太浪費,學會這幾招,家裡米麵不在生蟲
    米麵生蟲不能吃了?扔掉太浪費,學會這幾招,家裡米麵不在生蟲。現在隨著氣溫開始升高,有些朋友家裡買回的米麵,因為沒有及時吃掉,特別容易生蟲,這些個頭黑黑小小蟲子,令很多朋友頭疼不已,那日常我們在發現米裡長蟲子該怎麼做呢?很多朋友也許會問為什麼米麵不是很乾淨嗎,那為什麼裡面會長蟲?
  • 糧食生蟲太苦惱?送你防蟲儲糧十大妙招!
    前段時間,我們報導了河北、河南等地農民,因為糧食受潮、芽麥率高、生蟲,導致大量糧食無人收購的事情。一方面是天氣原因無法改變,另一方面也給我們農民朋友提了個醒:糧食儲存不當很要命!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儲存糧食的妙招,大家可以試用一下。
  • 米麵生蟲不能再吃?是真是假,終於清楚了!
    常在穀物中被發現,因為繁殖速度快,為穀物中主要的害蟲之一。 米蟲除了以稻米為食,還以別的豆類為食。比如曬乾的綠豆、黃豆、紅豆、黑豆等等。米蟲吃完周邊的食物以後,就會根據自己的嗅覺,往別的有食物的地方飛,所以一般都人都會發現,只要其中一樣食物有了米蟲,周圍的食物也難於倖免。
  • 家裡存了太多五穀雜糧,卻開始生蟲,這該怎麼辦?
    多吃五穀雜糧身體好,放久了卻生蟲,該怎么正確處理?可能有的朋友家中之前沒有過這種蟲子,覺得小蟲子也啃食不了多少,其實不是這樣的,生蟲後的糧食會開始變碎,裡面會有很多蟲子的糞便,再就是大米這種還可能會結塊,最後不用幾個月時間,這些大米就挑不出多少能吃的了。
  • 米為何無緣無故長蟲,是哪裡來的,長蟲的糧食還能吃嗎?
    作者:文/虞子期 好端端的一袋大米,放在哪裡居然長出了「蟲子」,這還能吃嗎?很明顯,長出了「米蟲」的糧食是非常難吃的。從表面上來看,這些有「米蟲」的糧食基本上是顆粒變成麵粉。
  • 網傳糧食危機要囤米,這是真的嗎?
    食物是國家的戰略儲備,充足的供應可以保證居民日常生活的正常運轉。目前,國外疫情正處於高峰期。一些國家已經採取措施減少甚至禁止穀物出口,以確保國內糧食供應。,會對中國產生很大影響嗎?中國's 14億人口的年產量夠嗎?你想在家裡儲存食物嗎?  食物對人們來說是最重要的。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對糧食安全和儲存至關重要。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6.6384億噸,同比增長594萬噸,增幅為0.9%。  全年糧食產量61368萬噸,比上年增長0.6%。其中,中國每年水稻種植面積約4億畝,糧食產量2.0961億噸,下降1.2%。
  • 家裡的米和面長蟲了還可以吃嗎?為什麼米麵中總會長蟲?
    我們的日常飲食可以說是離不開米和面,很多家庭都會買一些米和面囤著,但是過了段時間就會發現米麵中長蟲了,為什麼米麵中會長蟲呢?長蟲的米麵還可以再吃嗎?接下來亮健好藥君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米麵中長蟲的真相。一、長的是什麼蟲?
  • 2014年世界糧食日 你節糧了嗎?
    原標題:世界糧食日 你節糧了嗎?  來源:眉山日報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也是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  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家庭農業:供養世界,關愛地球」,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的主題是「節約一粒糧,我們在行動」,其目的就是喚起公眾關注糧食和農業,鼓勵發展糧食生產,為全世界消除飢餓和營養不良而努力。
  • 糧食產量最高的三省,大半個中國都吃他們的糧食,養活無數人
    國內糧食生產量最高的3個省:大部分中國吃他們的糧食,養很多人,民以食為天,任何時代糧食都是一個國家的命脈之一,生活在這樣強大和平的時代,我很高興,至少我們沒有經歷歷史上的饑荒和災害,我作為屈指可數的農業大國,農業耕作的歷史和規模在世界前列,每年可以生產幾億噸糧食,不僅自給自足,還可以出口。
  • 肥料是糧食的糧食 防病治蟲離不開農藥 如何綠色施用
    肥料是糧食的糧食 防病治蟲離不開農藥 如何綠色施用 央視網消息:過去有一句老話叫「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 家裡的糧食常有飛蛾危害,怎麼才能讓糧食不生飛蛾?
    身在農村,禾穀類作物也是我們華北地區的重要農作物,什麼糜子、黍子、玉米、穀子、大豆、花生等,我自己家裡也都種植過,也深知家裡要是留有這些糧食,到了每年5月之後不及時晾曬的話,一定會生出許多飛蛾間雜著許多小小的肉蟲子。
  • 浪費糧食會有什麼報應?浪費糧食的危害
    現在人大多數對房子非常珍惜,對車子很珍惜,但對糧食不珍惜,浪費糧食和水,這些浪費的果報比我們想得要嚴重。一個人是怎麼享受完福報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標準,就是糧食和水。如果命裡的糧食吃完了,人就會死;人活著,最基本也最必須的,就是糧食。沒有房子住,不會死;就像乞丐沒房子住,但不會死,因為乞丐有命裡帶糧食,而富翁有房子,但如果命裡的糧食吃完了,富翁就要死或者餓死。
  • 夏天家裡大米易生蟲,你吃的飯可能含有它蟲卵?
    持續高溫多雨的夏天,不但各種蚊蟲開始泛濫起來,最可怕的是家裡的大米也開始有蟲了。前天小編掀開家裡米袋子一看,就看見有黑色的米蟲爬行在裡面。不過這些黑色的米蟲都是跟人一樣吃大米的,所以對人體無害的,為了不浪費糧食,如果你在清洗大米的時候不小心漏掉一兩隻,請不要擔心,因為它們在經過高溫煮過後,說不定會變得更加「美味」呢。不過被很多米蟲吃過的米粒會呈現灰粉狀碎屑和白道溝紋,這樣就說明大米已經嚴重碎屑化了,這樣的大米就不能夠食用了。
  • 被稱為「糧食之母」,全球十大健康營養食品之一,這糧食吃過沒?
    文/濤聲依舊   被稱為「糧食之母」,全球10大健康營養食品之一,你吃過沒?   小麥的品種有很多,每一種都擁有著獨特的特性,中國是一個農耕大國,也擁有著很多的糧食品種,但是這並不包含所有的糧食品種,在很多國家,它們也擁有著自己的糧食品種,並且非常的受歡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種食物,它就是藜麥。
  • 中國糧食現狀:一邊進口,一邊浪費
    201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約12000億斤,而農戶存糧約佔全國糧食年總產量的一半。由於儲存設施條件簡陋,烘乾能力不足,缺乏技術指導服務,每年因蟲黴鼠雀造成的損失比例在8%左右,核算下來,全年糧食損失浪費大約在400億斤以上。
  • 長蟲的大米還能吃嗎?看完恍然大悟
    大米生了蟲子後還能吃嗎?不要著急,聽我一一給你解答。大米裡的蟲是什麼?為什麼保存良好的大米還會生蟲?大米裡的蟲子名叫象鼻蟲,這是對其成長過程形態的一種比較形象的描述。我們經常看到米裡黑色的硬殼小蟲子就是它,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這種蟲子頭部突出,形似象鼻,因此稱之為象鼻蟲。
  • 【糧食公開課】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  中國之聲特別策劃《糧食公開課》,普及中國糧食知識,闡述糧食供需格局,喚起糧食安全危機意識,呼籲遏制「舌尖上的浪費」。8月21日推出:《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