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國史丹福大學生物工程師馬努·普拉卡什和同事發明了全新的紙質光學顯微鏡。該儀器的製作過程相當簡單,通過列印在紙上的草圖加上額外的配件,在10分鐘內就能製作完成,所需成本不足一美元。
普拉卡什在產品發布會上表示,發明紙質顯微鏡的初衷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廉價、可廣泛應用的醫療檢查工具。這種顯微鏡可以不計成本地列印成千上萬份,用於教育和實地調研。
顯微鏡的主體部分可列印在紙張上,附件包括一個透鏡、一個用於照明的LED燈,以及一塊驅動數字表的紐扣電池。
製作過程中,要確保所有光學零件的排列都處於正確位置。使用時可用帶粘性的膠帶代替載玻片,將觀察樣本放置其上。根據鏡頭不同,顯微鏡可達到2000倍的放大率,能清楚地觀察到引發瘧疾等疾病的寄生蟲。
每個顯微鏡還可根據使用目的不同而改變配置。例如,配有特殊顏色LED燈的螢光顯微鏡,能觀測到特定蛋白質或用螢光染料標記的生物分子。
每個電池可支持紙質顯微鏡持續使用50小時。此外,由於製作材料主要是紙,所以格外結實耐用,不小心摔落地上甚至被踩到,都不妨礙使用。
當然,人類最終總是有辦法損壞各種東西的,但即使是高倍率的版本,成本也只要一美元,壞了也沒什麼大不了。只需再拿出一張紙,放入印表機中,然後花10分鐘把它折起來,你就可以繼續工作了。
美國《連線》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