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似乎一直是一個刻在記憶深處的名字,畢竟曾經這兩個字,代表了頂峰。
作為一名還算有些資歷的玩家,筆者經歷了其發展到輝煌的年代,也經歷了如今後勁不足的波動。不得不承認,原來的暴雪出品,必屬精品的信條,現在說起來,確實已經有些搖搖欲墜了。
記得最早的暴雪,還是從《魔獸爭霸:人類與獸人》(1994年11月)進入玩家視野的,而一年之後的《魔獸爭霸2:黑潮》(1995年12月)則顯然更受追捧。
暴雪將這個劍與魔法世界裡發生的故事,描繪的太過於動人,也著實吸引到了筆者,其實在這一作裡,就有了一些英雄體系的苗頭。
不過那時候的電腦房裡,即時戰略的霸主無疑還是《紅色警報》(後來叫紅色警戒),顯然簡單粗暴一些的,更容易傳播開來。
真正出現改變的是《暗黑破壞神》(1996年12月)的初代,那時候的我們,沉迷於地下城的叮噹聲響,沉迷於利用區域網,一起擊敗強敵。
實話實說,當時的筆者,年紀尚小,還不知道有戰網這個概念,多多少少算是個遺憾吧。但即便如此,在區域網打天下的電腦房,《暗黑破壞神》依舊火爆。
之後的《星際爭霸》(1998年3月),更是徹底打破了《紅色警報》的壟斷,成為網吧裡即時戰略遊戲的首選,當時每個班,都有好幾支隊伍……筆者還被指定了用神族,速出隱刀的戰術,最終還真贏下了一些對局。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肯定也都知道了,暴雪憑藉2000年6月的《暗黑破壞神2》,2002年7月的《魔獸爭霸3:混亂之治》,加上2004年11月的《魔獸世界》,在當時絕對的引領風潮。
也正是那段時間,暴雪的金字招牌,也被叫得最為響亮!至少提到暴雪的名字,沒有誰不心動的,除非你不玩電子遊戲。
一晃幾年過去了,《星際爭霸2》(2010年7月)的到來,其實並不能算多好,畢竟就連即時戰略這個類型,都已經慢慢沒落了。生不逢時,便是我能想到的,定義這部作品的最好詞彙了。
暴雪似乎也吸取了教訓,他們知道,不管自己做的遊戲多麼經典,順應潮流才能獲得更多的玩家。
2012年5月,他們將《暗黑破壞神3》拿了出來,以應付之前略有窘態的狀況,儘管風評似乎並不是太好,但《暗黑破壞神3》的銷量,還是沒的說。
到了2014年3月,暴雪推出《爐石傳說》,一款更容易上手的集換式卡牌遊戲,用的還是魔獸的世界觀。
筆者也是上來就入坑了,但堅持到了前些日子,終於棄坑了,當然在這之前,就已經閒魚了很久,每天打任務都有點煎熬了。
不能說,爐石不好玩,起初是挺不錯的,容易上手,也很快樂,但久而久之,這些樂趣都在慢慢退卻,畢竟技術這東西,在規則並不複雜的爐石這邊,還是相對地位低一些的。
好在《爐石傳說》的成績還不錯,除了設計師不停的增加故事模式關卡,以及特色的自走棋玩法,還得說是市場上的競爭產品都不怎麼給力,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再往後,就是暴雪兌現緊跟潮流的作品,2015年5月的《風暴英雄》以及2016年5月的《守望先鋒》。
個人其實並不是很喜歡這兩部作品,基本上都是玩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至於暴雪想要懷舊的《魔獸爭霸3:重製版》,也因為承諾太多而翻車了。
從筆者自己的眼光看來,暴雪在輝煌過後,迎來了無法避免的低估,只不過暴雪看似還算風光的原因,就是其還多少能吃吃老本。
但接下來,暴雪想要獲得讚譽,就要把希望寄托在《守望先鋒2》和《暗黑破壞神4》上面了。
從目前得到的信息來看,《守望先鋒2》或許會在劇情走向上和PVE模式上,下一番功夫,但問題是,如果延續團隊核心玩法,可能還是會造成初代不少玩家因此離開的局面。
相對這個不穩定因素,《暗黑破壞神4》的試玩比較靠譜,以及暴雪決心要向曾經的經典二代靠攏的做法,還是能得到大多數暗黑迷的支持的。
況且,《火炬之光3》和《破壞領主》又各有各的問題,顯然應對不好,肯定就是大翻車。其實,《火炬之光3》的車已經翻了,《破壞領主》好歹還能搶救一下吧。
那麼,暴雪是不是會把《暗黑破壞神4》當作重塑輝煌的起點呢?從現在來看,很可能暴雪就是這麼想的。
筆者也想問問大家,如果《暗黑破壞神4》出了,諸位會不會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