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發現已知最古老的尾索動物長江海鞘

2021-01-09 搜狐網

  新華網西安5月24日電(記者俞錚許祖華馮國) 我國科學家在地球早期動物演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長舒德幹教授領導的科研小組發現了距今5.3億年前的尾索動物--「始祖長江海鞘」的化石,為探索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演進提供了最新證據。

  今天在英國出版的國際權威科學雜誌《自然》刊登了舒德幹、陳苓、韓健和張興亮等完成的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這枚已知唯一確證的早寒武世海鞘標本,是1999年在雲南澄江化石庫發現的。由於這一標本為海洋特定環境條件下的「泥暴」快速活埋,使其軟軀體構造得以精美保存。此前,科學家還從未找到過這麼好的早寒武世尾索動物化石證據。

  「始祖長江海鞘」的構造同現存的海鞘動物極為相似,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為構成動物主體的「萼杯」,下部是支撐「萼杯」的粗莖。整個身體全部包裹在一個結實的被囊之中。

  舒教授認為,長江海鞘的軀體基本構型具有明顯的兩重性或演化性狀上的「鑲嵌性」:既產生尾索動物的過濾取食系統,同時還殘留著其祖先的取食觸手,這對於研究人員進一步探尋脊椎動物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不清楚這類像珊瑚蟲那樣固著生活的海鞘到底屬於何種生物。它幼時能像蝌蚪一樣遊來遊去,而且在其「蝌蚪尾巴狀」的後體中存在著與文昌魚相似的脊索和神經索構造。

  舒教授說:「這是一種變態的脊索動物。如果將來的化石發掘能進一步證實其身體構造,那麼離我們最終揭開脊椎動物起源之謎就不遠了。」

  由於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兩大類別之間在形態解剖和分子水平上都存在著巨大差別,所以探索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演進關係是進化生物學中最引人注目的核心論題之一。而在整個動物界的30多個門類中,只有脊索動物同時涵蓋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別,因而歷來是科學家追溯脊椎動物起源的最佳研究領域。(完)

相關焦點

  • 西北大學發現已知最古老的尾索動物「長江海鞘」
    本報西安5月25日電(通訊員田明綱記者楊永林)5月24日出版的英國《Nature(自然)》雜誌發表了西北大學舒德幹教授等人在早期生命演化史上的又一突破性研究成果——發現已知最古老的尾索動物「長江海鞘」,這枚化石與他早先發現的半索動物「雲南蟲」、頭索動物「華夏鰻」、後口類「西大動物」、脊椎動物「昆明魚」和「海口魚」一起,論證了普通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演化過渡的各種中間類型
  • 談談尾索動物,希望的火種
    如果說脊椎動物在超強的感覺運動與智力,這條路線上走到了極致,那麼佛繫到無以復加的尾索動物,大概就負責積極探索演化的其它可能性吧,尾索動物的起源非常古老,在寒武紀中期咱們脊索動物的龍興之地,雲南帽天山地區就已經出現了兩種疑似尾索動物,始祖長江海鞘和山口,後面那個動物的名字我沒念錯。
  • 中國科學家發現脊椎動物起源演化的"第一步"
    在題為《雲南蟲類的一個新種及其對後口動物演化的重要意義》的論文中,科學家勾勒出了動物演化大樹「樹冠」上的兩大基本分支譜系之一——後口動物演化的基本輪廓,並據此提出了脊椎動物起源至少分「五步走」的新假說。而此前,學術界較為廣泛認同的是脊椎動物起源分「四步走」的假說。
  • 海鞘你是故意賣萌嗎?
    最近,海鞘因為萌萌的海鞘寶寶火起來了。有人說它們是「海洋中最可愛的寶寶」,永遠一副可愛呆萌的表情,看完它們的照片瞬間被治癒。
  • 海鞘刺身好吃嗎?一種越發育越退步的生物,就連自己的腦子也吃掉
    在市場中常見的海鞘呈橘黃色,有時也有點帶紫色,它的體型大小,乍一看像百香果,剖開後發現更像百香果了,裡面是黃色的,吃的也正是黃色部分。據說,生吃的海鞘,雖然味道甘甜,但伴有苦味,而且腥味也比較重,因此很多人無法接受這樣的美食。海鞘是什麼?
  • 海葵、小丑魚與海鞘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文藝的土豆34,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海葵、小丑魚與海鞘。海葵陸地上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能看到綻放的梅花。可是如果你有機會潛入海底,尤其是到熱帶的海底或深海中,你就會發現苦鹹的海水中不僅有盛開的「花兒」,而且它們的外形更是千奇百怪、豔麗異常,比陸地上的鮮花更具吸引力,這就是海洋中的「動物花」。生活在海洋中的開花動物種類很多。腔腸動物中的海葵和珊瑚是海洋開花動物中一個最大的類群。
  • 古生物學家發現地球已知最古老的精子
    科學家首次發現5.4億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介形蟲的巨型精子化石,這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生物的生殖細胞。經過數百萬年的時間通常不易保存。但這次研究人員很幸運,他們發現的化石以貝殼的形狀,保存在一塊琥珀中。研究發現,這塊琥珀中包含39個幾乎完整的介形蟲。據科學家在《皇家學會會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這些介形蟲中包括雄性、雌性和幼蟲。軟體組織和精子都被保存下來,年代可以追溯到1億年前。古生物學家研究對比了此次發現的介形蟲和目前生存的介形蟲,並藉助X光獲得高解析度的三維圖像。科研人員最終發現了雌性的儲精囊和生殖細胞本身。
  • 猥瑣動物衙門,升堂
    具體種類我可不敢認,反正它是一種樽海鞘。脊索動物門,尾索動物亞門(猥瑣動物衙門。。。),樽海鞘綱Thaliacea雖然看上去和吃起來都挺像,可別把人家認作是水母,人家是有高級。。神經系統的。如果這個還不夠壯觀的話,請看磷海鞘Pyrosoma atlanticum
  • 發現已知最古老鈽生產反應堆
    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美國二戰中遺失的一件核武器關鍵裝置,這件核武器裝置可以追溯到1944年,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級鈽生產反應堆。
  • 美麗的海洋動物——燈泡海鞘
    燈泡海鞘是在北海海域發現的海鞘,是海鞘中長得最好看的一種,身上長有許多「管子」,管子可以長到20cm,直徑15cm,長相極其像一個個的燈泡,因此得名海鞘形狀很像植物成體的外形像茄子或花朵,常附著在艦船底部、海底礁石上,它們長年累月固著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不知道的真會把它認作植物但是其實海鞘屬於尾索動物,用鰓攝取水中的氧氣,通過出水孔和入水孔不停地吸水和排水,從吸入的水中攝取浮遊生物和有機物來吃,維持生命。海鞘的大小不一,有的種類身體很小,僅有五百分之一釐米大,甚至肉眼都看不到,有的卻很大,身體直徑可達到6釐米或更大。
  • 古生物學家發現目前已知最古老螯肢類節肢動物
    南古所 供圖中新網南京9月12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2日發布消息,該所法國籍博士後塞德裡克·阿里亞與和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同行合作,在寒武紀中期布爾吉斯頁巖動物群中發現了一種莫裡森蟲新物種,代表了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螯肢類節肢動物。這項研究將包括螯肢動物的起源時間提前到了5億年前。
  • 中外科學家在雲南發現最古老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化石記錄
    中新社昆明6月11日電 雲南大學11日發布消息:由該校及英國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大學、布裡斯託大學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在雲南省東部的寒武紀地層裡發現了一個新的多毛類動物——丹尼多毛蟲的化石記錄,這是目前已知的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最早化石記錄。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濾食動物 俗稱奇蝦(圖)
    一項新研究指出,研究人員在格陵蘭島北部發現的有5.2億年歷史的梳狀化石是世界首個濾食動物的食物採集結構。  該化石長有12釐米長的彎曲的脊椎,上面覆蓋3釐米長的細絲。考慮到其家族近親的身體比例,科學家推斷這個類似蝦的生物約61釐米長—根據現代標準並不大;但相較於那個時代的生物,它已經非常巨大。這個生物名為Tamisiocaris borealis,俗稱奇蝦。  研究證實,這個類似蝦的海洋生物是已知最古老的會遊動的濾食動物,類似於現在的磷蝦和鬚鯨類。
  • 科學網—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漫畫」
    表明4.4萬年前人類祖先具有複雜想像力
  • 印尼考古學家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洞穴壁畫
    考古學家在印度尼西亞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洞穴動物壁畫——一隻野豬,據信這幅畫創作於4.55萬年前。這隻長著疣的蘇拉威西島豬的真人大小的畫像使用了深紅色赭石顏料,似乎是敘事場景的一部分。這幅畫是在蘇拉威西島一個偏遠的山谷裡的洞穴中發現的。
  • 科學家發現了已出土化石中最古老的動物
    狄更遜水母是一種神秘的有機體,它或許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在約6億年前,地球的各大陸還是不毛之地。不過,當時的海洋卻已充滿生機。白色的波濤之下,已有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的生物們在摸黑覓食。海床的表面布滿了黏糊糊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就是它們的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