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江流域上遊的廣西柳州柳江邊發生一起「食人魚」傷人事件,兩人被魚咬傷。對此,廣西柳州有關部門10日透露,當地正在全力圍捕來自南美洲的外來入侵物種食人鯧,在河段內捕獲食人魚的每條重獎1000元。
□事件
柳江食人魚咬傷人
7月7日下午,柳州市民張凱博在柳江親水平臺給小狗洗澡時,突然遭到3條「紅著眼睛」的兇猛魚攻擊,其中一條魚咬住張凱博的手掌不放。張凱博忍痛將魚甩上岸後,才發現自己的左手手掌幾乎被啃掉一塊肉,已經血肉模糊。
張凱博在網上查詢發現,這條魚與產自南美洲的食人魚一模一樣。
柳江是我國第三長河流珠江水系的重要支流,每天都會吸引眾多市民遊泳消暑。「食人魚」的突現,引發一些市民的恐慌。
事發後,這條魚被張凱博的媽媽覃阿婆剁成了數節,但這條魚頭部鋸齒形鋒利牙齒,以及紅色眼睛,仍顯出它的兇猛。這條魚拼接起來約20釐米長,重約半公斤。
□釋疑
不耐寒繁殖可能小
經廣西水產研究所、廣西水產畜牧學校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組成的專家組鑑定,7月9日正式確認這條魚為原產於南美洲的桑氏鋸脂鯉,俗稱紅腮鑽石水虎,隸屬於鯉形總目脂鯉科鋸脂鯉屬。
廣西水產研究所資源保護專家周解說,桑氏鋸脂鯉原產於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是「食人鯧」的一種,為兇猛肉食性魚類,具有一定攻擊性,有潛在威脅,對血腥味較為敏感。生活適宜溫度為22至26℃,耐寒能力差,對水質無嚴格要求,適應能力強。一般成體長17釐米左右,成熟年齡15-18個月左右,繁殖水溫26℃左右。
「這種魚是小型兇猛魚類,會傷人,而且其耐寒能力差,在柳江河繁殖形成種群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請廣大市民不要恐慌。」柳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局長韋永文說。
□調查有人銷售食人鯧
近年來,多地出現外來生物入侵現象,柳州食人鯧咬人事件再次讓人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威脅。
據調查,外來生物在市場上隨處可見。在柳州市「南方花鳥市場」,就有人偷偷出售兇猛外來水產動物。
當問及是否出售兇猛的動物時,花鳥市場水族魚類區一個女攤主拿起一個裝有兩條約20釐米長鱷魚的透明塑料箱子說,這是泰國鱷,600元一條,可以長到一米多。
市場多家經營門面證實,由於食人魚是國家明令禁止的,若需要可以偷偷購買到,但需要預訂。
柳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楊軍說,目前柳州境內有10多個外來水生動物。據推測,此次事件中的食人鯧可能是市民將飼養的觀賞魚放流到柳江河所致。
□行動請來捕魚高手清剿
「針對在柳江發現食人魚的情況,在河段內捕獲食人魚的每條重獎1000元。」韋永文10日透露,當地正在全力圍捕來自南美洲的外來入侵物種食人鯧。
據韋永文介紹,為清剿柳江中可能存在的食人鯧,當地專門請來專業捕魚高手,在這一水域撒網捕撈。此外,漁政部門還將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誘捕,比如利用漁政執法船在江上投放含血肉類引誘食人鯧,同時邀請廣大垂釣愛好者共同參與誘捕行動。
截至10日,尚未有人在柳江內捕撈到食人鯧。目前,有關部門正對柳江內食人鯧的數量進行評估,並將儘快採取應對措施。
柳州市副市長陳鴻寧說,當地將對市場上銷售以及公園等養殖、展示的食人魚進行檢查,一經發現立即沒收並銷毀。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