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手機上可直接通過4G網絡查看「天眼」監控 記者嶽源 攝
昨日,武昌區第二期「天網」城市視頻監控工程投入使用,2500個更加明亮的「天眼」駐守街頭,保護百姓平安。據了解,武昌區率先在全市「天網」系統中引入4G無線傳輸功能,武漢城市視頻監控「天網」系統從此步入4G時代。
幾十米外人臉看得清清楚楚
2013年,武昌投入1.5億元建設2000個區一級的二級城市監控探頭,基本實現重點部位全覆蓋。今年,武昌區再投1.5個億用於「天網」二期建設,2500個更先進的攝像頭投入使用。武昌公安分局負責人介紹,新攝像頭最大的優勢在於「全高清」和「不怕黑」。
這2500個攝像頭全達到1080P全高清清晰度,比以往720P清晰不少。昨日下午,記者在武昌公安分局視頻大隊指揮中心看到,經過調整焦距,離萬達電影樂園門口30米外的監控探頭可以清晰看清門口遊客的臉。
此外,「不怕黑」的技能給民警辦案帶來很大便利。記者看到,在一個路燈昏暗的街頭,視頻監控仍可清楚看清過路人的面部和車牌號。武昌公安分局視頻大隊大隊長張鴻蔚介紹,這批攝像頭是「星光級」的配備,「只要有一點星光,就能將黑夜照得跟白天一樣」。
引入4G網絡用手機就能調監控
武昌區「天網」二期的啟用,標誌武漢「天網」邁入4G時代,可通過4G網絡,實時回傳民警出警現場的畫面,也可在任何地方,通過手機調看「天眼」監控實況。
據了解,如今武昌區民警的執法監督儀,都通過4G網絡直接與分局視頻大隊無線連接。昨日記者看到,一輛警車在武昌火車站站前廣場附近巡邏,警車內民警執法監督儀裡的畫面實時傳回分局,毫無卡頓。張鴻蔚介紹,如此一來,指揮人員可以「運籌帷幄」,在指揮中心通盤掌握事發現場情況,並能通過新開發的「視頻偵查作戰綜合運用平臺」,調配警員警車,提高指揮效率。
張鴻蔚拿出一部手機,點開一個APP,武昌區所有監控探頭都顯示在屏幕上,他點擊解放路上一探頭圖標,不到5秒鐘,監控實況就顯示在手機屏幕上,這也是通過4G網絡傳輸完成。
「天網」更新提高破案效率
去年4月1日,武漢市首個視偵大隊在武昌分局成立,「天網」成了破案的拳頭武器之一。據了解,武昌分局在今年破獲的刑事案件中,視頻偵查起作用的達61.3%,有95%的案件都有視頻偵查的功勞。
張鴻蔚介紹,「天網」升級完成後,分局將在接下來3到4個月裡,開發出一套新的視頻偵查平臺,整合現有資源,給破案提供更有力支撐,提高破案效率。
全市明年
新增萬餘「天眼」
2012年,我市成立全國警方第一支視頻偵查支隊,在全市範圍內安裝25萬個監控探頭密布「天網」。昨日,記者從市公安局相關部門獲悉,「天網」仍將繼續擴張,各區將逐步完善二期監控系統,明年全市將新增城市監控探頭1萬餘個。
據了解,二期建設是對一期建設的補充和完善,在沒有覆蓋到的小路新增探頭,更換一批非高清探頭,並引入4G無線傳輸系統。
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各區「天網」二期建設擬新建攝像機1.6萬餘個,超過2014年9000個的建設目標,市公安局要求,到明年6月份全面完成建設任務。目前,江岸已完成1800個攝像頭建設,武昌建成2500個,明年全市「天眼」將新增1萬餘個。此外,各區還將新建包括電子警察在內的視頻卡口點位349處。 (記者嶽源 實習生普儀 通訊員王威 孫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