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0月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法國女科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因研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CRISPR / Cas9「基因剪刀」而共同獲此殊榮。
「基因剪刀」被譽為改寫生命密碼的工具,研究人員可以利用該技術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為新的癌症療法做出貢獻,在醫學和遺傳學方面帶來突破。
來自法國的女科學家卡彭蒂耶於1968年出生在法國小城瑞維西(Juvisy-sur-Orge),是法國微生物學家,遺傳學家和生物化學家。她因與美國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等人開發CRISPR技術而知名。2016年獲得唐獎生技醫藥獎。她與道德納一同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卡彭蒂耶1986年進入了當時的巴黎第六大學-巴黎皮埃爾瑪麗居裡大學(Université Pierre-et-Marie-Curie),也就是如今的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é)就讀本科生命科學專業,1989年就讀本校微生物和生物化學碩士。1992年在巴斯德研究所取得二碩後,Emmanuelle Charpentier再次回到巴黎六大,並於1995年取得了巴黎六大授予的微生物學博士學位。
在法國,化學是繼汽車行業之後的第二大產業,也是第一大出口行業。2005年,化學產業繼續增長。化學產品應有盡有:從肥料到塑料,乃至油漆、化妝品、粘合劑、藥品、香料或植物檢疫產品,以及各種日益尖端的工業需求。如今,化學教育中還加入了環境危害預防和環境保護的內容。
法國人在化學領域有很高的成就,多人在化學研究領域的各類最高榮譽獎項中獲獎,如:戴維獎、諾貝爾化學獎、Hudson獎、Leverhulme獎.....其中包括從瑪麗居裡夫人到2005年的伊夫-肖萬。
化學涉及到眾多的領域。公立大學和工程師學院的高等教育提供眾多與化學相關的專業培訓。所有跟化學相關的行業,如:有機化學、礦物化學、特種化學品(油漆、炸藥、精油、植物護膚品......)包括肥皂、香水和清潔品行業都覆蓋著強大的碩士專業知識、以及研發的培訓。
提到法國化學領域則一定會提到此次諾貝爾獎獲得者卡彭蒂耶的母校也是皮埃爾與瑪利·居裡夫婦的母校——索邦大學。
索邦大學(法語:Sorbonne Université),是一所位於巴黎的公立研究型大學,由巴黎第六大學(原法國皮埃爾和瑪麗居裡大學)與巴黎第四大學(原巴黎-索邦大學)於2018年1月1日合併而成。
索邦大學校友中共產生了21位諾貝爾獎得主、12位菲爾茲獎得主、1位圖靈獎得主。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皮埃爾·居裡與瑪麗·居裡夫婦。索邦大學校長Jean Chambaz也是合併前的原法國皮埃爾和瑪麗居裡大學的校長。特別地,在7位菲爾茲獎得主中,6位在巴黎科學學院完成博士學位或留任教授研究員,是索邦大學主要的師資力量。
索邦大學也是現在法國最大的科學和醫學集合體,在許多領域都處於頂尖水平,被多項世界排名評為法國第一和世界頂尖大學。
巴黎科學學院名譽校長馬克·扎曼斯基(Marc Zamansky)將巴黎第六大學比喻為「在巴黎中心科學思想的結晶」(la matérialisation de la pensée scientifique au cœur de Paris)。
索邦大學主要由3個學院組成,法學系則由巴黎第二大學開設。
文學院
索邦大學文學院(原巴黎四大)擁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257年成立的索邦學院。文學院主要教授文學、語言、人文和社會科學,擁有多個教學研究單位和學院,包括全法排名第一的信息與傳播科學高等研究學院(CELSA)與培養老師的高等教師與教育學院(ESPE)。
專業大類:
藝術、語言、文學、人文社會科學、信息與傳播、教育學
索邦大學醫學院(原巴黎六大)分設於皮提耶-沙普提厄教學醫院和聖安東尼教學醫院。
專業大類:
醫療與護理、醫療科學(臨床)、語言療學、矯正療學、病理學
理學院
索邦大學理學院繼承自巴黎第六大學 (五月風暴發生前的巴黎大學理學院之直接繼承者),是法國科學研究的主要力量。
理學院擁有超過125個研究所和實驗室,其中大多數都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有合作關係。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亨利·龐加萊研究所、巴黎天體物理研究所、巴黎第六大學計算機科學研究所(LIP6)、朱西厄數學研究所(與巴黎第七大學共用)與卡司特勒-布洛索實驗室(與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共用)。
專業大類:
化學、電子、計算機、數學與應用、機械、物理、地球,環境與氣候科學、生命科學、工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