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雲知聲&34;成立大會暨人工智慧與航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廈門集美湖豪生大酒店召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工業瀋陽所首席專家李明,廈門市集美區委書記何東寧,廈門市發改委巡視員曾加偉,航空工業瀋陽所副所長孫智孝,航空工業光電設備研究所副所長朱榮剛,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副所長丁勇飛 ,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郭清賢,廈門市工信局副局長鄧建華,廈門市科技局副局長黃慰萍,雲知聲創始人/CEO黃偉、副總裁李霄寒,以及其他來自航空院所、企業、學院的領導和嘉賓蒞臨現場,共同見證&34;的成立,交流探討AI與航空產業融合新趨勢、新經驗。
廈門市發改委巡視員曾加偉為本次成立大會發表了開場致辭。他指出,廈門有良好的的航空航天教育科研基礎,廈門大學是國內最早成立航空學科的高校之一,辦學傳統悠久、學科背景深厚,已在航空航天領域積累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34;的成立將推動AI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趨勢,為廈門人工智慧與航空產業融合發展壯大添翼助航。
致辭後,廈門市集美區委書記何東寧,廈門市發改委巡視員曾加偉,航空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孫智孝,雲知聲創始人/CEO 黃偉博士,特級試飛員李剛,航空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人機綜合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國恩,雲知聲副總裁李霄寒博士共同為&34;成立揭幕。
揭幕現場,一架飛機蓄勢起飛、環繞全場,象徵著聯合實驗室未來強勁的發展氣勢。聯合實驗室在廈門掛牌,瀋陽、北京、上海等地聯動,整合南北人才和市場資源,聚焦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產業化。之後,雙方將基於人機語言理解、人機混合智能、智能輔助決策等智能化應用開展研發創新。未來,&34;深度融合,為航空系統小型化、輕量化、智能化及智能自主可控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聯合實驗室共建雙方: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與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空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孫智孝與雲知聲創始人/CEO黃偉博士分別對聯合實驗室成立發表講話。孫智孝副所長對實驗室成立後的工作做了具體的規劃和未來發展構想,他談到,成立&34;是踐行&34;理念,聚焦通過自然語言實現機器與人類的雙向理解、認知、互信等人工智慧領域重大項目,搶佔未來航空技術制高點。
雲知聲創始人/CEO黃偉表示,實驗室的順利落地正是依託廈門人工智慧發展的產業集聚、創新資源、營商環境等多元優勢。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在中國航空領域已經家喻戶曉,雲知聲也是深耕智能語音交互、自然語言理解、智能晶片等技術多年,雙方將積極開展航空智能化,努力提高裝備現代化水平。我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強強聯合,促進廈門人工智慧與航空產業發展,助推航空強國建設。
為了更好地推動產學研用的落地對接,促進人工智慧與航空產業的健康發展。聯合實驗室內設學術委員會,秉承&34;的宗旨,在前沿領域科研探索、國家重大項目承接、高層次人才培養、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建設方面開展工作,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航空領域的創新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李明領銜學術委員會成員:特級試飛員李剛,北航無人系統研究院院長王英勳,航空工業光電設備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朱榮剛,航空工業無線電電子研究所副所長、總工程師丁勇飛,北航無人系統研究院院長王英勳,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教授熊德意,中科大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教授周文罡,雲知聲副總裁李霄寒,雲知聲AI Labs 資深專家劉昇平等專家參與委員受聘儀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工業瀋陽所首席專家李明
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自1961年建所,是新中國組建最早的飛機設計研究所,其科研團隊在飛機設計與研究研究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資源。雲知聲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頭部企業,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頂尖智能語音識別技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語音識別技術全國領先;目前,雲知聲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已經在家居、車載、防務、醫療、教育、金融、政務、交通等領域擁有廣泛應用。相信通過雲知聲和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共同合作和努力,聯合實驗室在設計出更可靠、更先進的飛行器方面能夠取得重大突破,為加快航空智能化發展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