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知聲&航空工業瀋陽所"人機語言理解聯合實驗室"落戶廈門

2020-08-28 AI第一線

8月20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雲知聲&34;成立大會暨人工智慧與航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廈門集美湖豪生大酒店召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工業瀋陽所首席專家李明,廈門市集美區委書記何東寧,廈門市發改委巡視員曾加偉,航空工業瀋陽所副所長孫智孝,航空工業光電設備研究所副所長朱榮剛,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副所長丁勇飛 ,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郭清賢,廈門市工信局副局長鄧建華,廈門市科技局副局長黃慰萍,雲知聲創始人/CEO黃偉、副總裁李霄寒,以及其他來自航空院所、企業、學院的領導和嘉賓蒞臨現場,共同見證&34;的成立,交流探討AI與航空產業融合新趨勢、新經驗。

廈門市發改委巡視員曾加偉為本次成立大會發表了開場致辭。他指出,廈門有良好的的航空航天教育科研基礎,廈門大學是國內最早成立航空學科的高校之一,辦學傳統悠久、學科背景深厚,已在航空航天領域積累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34;的成立將推動AI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趨勢,為廈門人工智慧與航空產業融合發展壯大添翼助航。

致辭後,廈門市集美區委書記何東寧,廈門市發改委巡視員曾加偉,航空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孫智孝,雲知聲創始人/CEO 黃偉博士,特級試飛員李剛,航空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人機綜合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國恩,雲知聲副總裁李霄寒博士共同為&34;成立揭幕。

揭幕現場,一架飛機蓄勢起飛、環繞全場,象徵著聯合實驗室未來強勁的發展氣勢。聯合實驗室在廈門掛牌,瀋陽、北京、上海等地聯動,整合南北人才和市場資源,聚焦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產業化。之後,雙方將基於人機語言理解、人機混合智能、智能輔助決策等智能化應用開展研發創新。未來,&34;深度融合,為航空系統小型化、輕量化、智能化及智能自主可控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聯合實驗室共建雙方: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與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空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孫智孝與雲知聲創始人/CEO黃偉博士分別對聯合實驗室成立發表講話。孫智孝副所長對實驗室成立後的工作做了具體的規劃和未來發展構想,他談到,成立&34;是踐行&34;理念,聚焦通過自然語言實現機器與人類的雙向理解、認知、互信等人工智慧領域重大項目,搶佔未來航空技術制高點。

雲知聲創始人/CEO黃偉表示,實驗室的順利落地正是依託廈門人工智慧發展的產業集聚、創新資源、營商環境等多元優勢。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在中國航空領域已經家喻戶曉,雲知聲也是深耕智能語音交互、自然語言理解、智能晶片等技術多年,雙方將積極開展航空智能化,努力提高裝備現代化水平。我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強強聯合,促進廈門人工智慧與航空產業發展,助推航空強國建設。

為了更好地推動產學研用的落地對接,促進人工智慧與航空產業的健康發展。聯合實驗室內設學術委員會,秉承&34;的宗旨,在前沿領域科研探索、國家重大項目承接、高層次人才培養、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建設方面開展工作,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航空領域的創新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李明領銜學術委員會成員:特級試飛員李剛,北航無人系統研究院院長王英勳,航空工業光電設備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朱榮剛,航空工業無線電電子研究所副所長、總工程師丁勇飛,北航無人系統研究院院長王英勳,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教授熊德意,中科大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教授周文罡,雲知聲副總裁李霄寒,雲知聲AI Labs 資深專家劉昇平等專家參與委員受聘儀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工業瀋陽所首席專家李明

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自1961年建所,是新中國組建最早的飛機設計研究所,其科研團隊在飛機設計與研究研究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資源。雲知聲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頭部企業,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頂尖智能語音識別技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語音識別技術全國領先;目前,雲知聲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已經在家居、車載、防務、醫療、教育、金融、政務、交通等領域擁有廣泛應用。相信通過雲知聲和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共同合作和努力,聯合實驗室在設計出更可靠、更先進的飛行器方面能夠取得重大突破,為加快航空智能化發展提供支撐。

相關焦點

  • 雲知聲&航空工業瀋陽所「人機語言理解聯合實驗室」落戶廈門
    8月20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雲知聲「人機語言理解聯合實驗室」成立大會暨人工智慧與航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廈門集美湖豪生大酒店召開。,航空工業光電設備研究所副所長朱榮剛,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副所長丁勇飛 ,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郭清賢,廈門市工信局副局長鄧建華,廈門市科技局副局長黃慰萍,雲知聲創始人/CEO黃偉、副總裁李霄寒,以及其他來自航空院所、企業、學院的領導和嘉賓蒞臨現場,共同見證「人機語言理解聯合實驗室」的成立,交流探討AI與航空產業融合新趨勢、新經驗。
  • 雲知聲-中科院自動化所語言與知識計算聯合實驗室三篇論文被 ACL...
    日前,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國際頂級會議 ACL 2020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論文接收結果公布。大會共收到 3429篇投稿論文,投稿數量創下新高。作為計算語言學和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最重要的頂級國際會議,ACL錄取論文代表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在過去一年最新和最高的科技水平以及未來發展潮流。
  • 雲知聲-中科院自動化所聯合實驗室獲CCKS2020醫療命名實體識別評測...
    會上公布了CCKS-2020技術評測結果,雲知聲-中科院自動化所語言與知識計算聯合實驗室在「面向中文電子病歷的醫療命名實體識別評測任務」中獲得冠軍,並斬獲該任務唯一技術創新獎。CCKS由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語言與知識計算專業委員會主辦,是知識圖譜、語義技術、連結數據等領域的核心會議。
  • ...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與西北工業大學共建「航空發動機衝擊動力學...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4日電(記者 王凡華 攝影記者 郭友軍)10月14日,中國航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與西北工業大學「航空發動機衝擊動力學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學校友誼校區舉行。學校黨委副書記張駿代表學校致辭,感謝中國航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長期以來對學校建設發展給予的支持。他表示,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此次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將有助於雙方共同把握先機,面向航空發動機事業發展的未來,瞄準學科前沿,選擇特色課題,集中資源優勢,開展關鍵技術領域內的探索性和應用基礎性研究。
  • 出門問問&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共建語言智能與人機互動聯合實驗室
    機器之心原創作者:高靜宜3 月 29 日,「語音智能與人機互動聯合實驗室」在北京成立,該實驗室由中國人工智慧公司出門問問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翻譯研究團隊聯合建立,將專注於自然語言理解、多輪對話管理、問答系統、機器翻譯等人機語音交互核心技術研發領域
  • 中科院自動化所聯合實驗室獲CCKS2020醫療命名實體識別評測冠軍
    會上公布了CCKS-2020技術評測結果,雲知聲-中科院自動化所語言與知識計算聯合實驗室在「面向中文電子病歷的醫療命名實體識別評測任務」中獲得冠軍,並斬獲該任務唯一技術創新獎。CCKS由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語言與知識計算專業委員會主辦,是知識圖譜、語義技術、連結數據等領域的核心會議。
  • 四大實驗室落戶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先進院供圖   中新網深圳11月13日電 (鄭小紅 朱族英)中科院定量工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腦聯結解析與調控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成像工程實驗室、廣東省粵港澳人機智能協同系統聯合實驗室四大實驗室,落戶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  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合成所」)去籌儀式
  • 王浚院士工作站在瀋陽所揚州院正式揭牌
    王浚院士是我國人機與環境工程領域的領軍人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教六十年來,為我國航空航天建設了大量的環境試驗設備,有力保障了我國眾多重點型號的研製,在科研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還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
  •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航空醫療救護培訓基地落戶廈門
    臺海網8月13日訊 據廈門廣電網報導 航空醫療救護是立體急救網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12日上午,中國醫學救援協會航空醫療救護培訓基地正式落戶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基地成立後將開展航空緊急醫學救援專業培訓,進一步提升我國航空醫療救援能力。
  • 航空工業瀋陽所首屆程序設計應用大賽圓滿落幕
    12月18日,由瀋陽所團委與飛行控制部聯合舉辦的首屆程序設計應用大賽落下帷幕。來自全所及子公司各個專業的青年員工們圍繞工作與學習內容,在型號設計、服務保障、預先研究、完善資料庫管理等方面,通過使用程序開發的軟體設計方式,提交了26份 「科技與實力並存」的參賽作品。
  • 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江蘇航空航天產業加上引擎
    副省長惠建林,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揚州市委書記夏心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空研究院院長,研究生院院長孫聰,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研究生院184名2020級研究生等參加活動
  • 雲知聲捐贈價值數百萬元醫用物資支援各地新冠肺炎...
    除「智能語音電子病歷系統」,雲知聲的疫情防控機器人、紅外熱成像體溫監測、智能送貨機器人等人工智慧產品應用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2月20日,由雲知聲捐贈的「智能語音電子病歷系統」在廈門市唯一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廈門第一醫院杏林分院正式上線。
  • 瀋陽自動化所與華為成立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
    瀋陽自動化所與華為成立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 2020-12-25 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航空工業強度所首創無人機碰撞安全試驗
    中國航空報訊:6月28日,航空工業強度所結構衝擊動力學航空重點實驗室結合無人機及其葉片運行場景,首創性地開展了無人機葉片對地面人員的刺傷割傷、無人機水平飛撞擊地面人員、無人機跌落撞擊地面人員試驗,填補了國內在無人機對地面人員碰撞安全領域內的研究空白。
  •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華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成立
    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華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瀋陽舉行。雙方將依託聯合創新中心,聚合產學研優勢資源,優選產業夥伴,在5G+工業網絡場景探索、技術研究、標準定義、原型驗證和應用推廣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推動5G+工業網絡及工業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
  • 深海生物資源利用聯合實驗室落戶煙臺福山
    深海生物資源利用聯合實驗室落戶煙臺福山深海生物資源利用聯合實驗室落戶煙臺福山3日上午,山東深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深海生物資源利用聯合實驗室」籤約揭牌儀式在福山區舉行。
  • 人工智慧專業排行榜 2019全國344所高校人工智慧教育教學綜合實力...
    在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多媒體、機器人等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方面具有鮮明特色,在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等方面具有堅實基礎。「B類」表示人工智慧教育教學綜合實力總體水平位居全國高校第二,包括:武漢大學、西安郵電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大連海事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瀋陽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上海電力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江蘇科技大學、西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等全國90所高校。
  • 華為與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成立
    集微網12月23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華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瀋陽舉行。圖片來源:華為官網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於海斌和華為雲核心網研發總裁王洪利共同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揭牌。
  • 廈門國際銀行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 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
    11月5日,廈門國際銀行與騰訊雲在上海籤署聯合創新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並舉辦了實驗室揭牌儀式。雙方將以聯合創新實驗室為依託,進一步在金融雲基礎設施及服務、場景金融創新、雲原生業務系統開發等領域開展聯合研究與技術攻關,共同推進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以及聯合產品方案的孵化和落地。
  • 航空工業與吉林大學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12月21日上午,航空工業與吉林大學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和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出席儀式並致辭,吉林大學校長張希主持籤約儀式,航空工業黨組副書記李本正,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郝照平出席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