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海林
2018-07-02 08:13 來源:遼寧日報
盛夏時節,朝陽市朝陽縣七道嶺下的一條村道突然熱鬧起來。原來,這裡即將開始飛機播種造林作業。承擔此次任務的是一款名叫「小松鼠」的直升機,它個頭不大,在七八米寬的村路上就能起降。
「這小東西,裝不了多少種子吧?」「一天能播多少畝地?」附近村民站在外圍,既感到新鮮,又充滿疑惑。
工作人員將油松、榆樹等種子裝進鬥型的吊桶後,駕駛員發動飛機。「小松鼠」在嗡嗡聲中向山嶺飛去。到達預定區域,直升機下方吊桶打開,種子如雨點般從天而落。
大約20分鐘後,完成第一輪飛播的「小松鼠」返航,隨後在村道上方懸停,工作人員再次將種子裝進吊桶。「別小看這吊桶,一次能裝500公斤呢!而且下端有自動計量的裝置,能讓種子得以均勻播撒。」工作人員邊操作邊向周邊老鄉解說。
看似並不複雜的「飛播」,有很多門道。
要提高成活率,得先給種子穿上一層「包衣」。這項技術,不僅使種子落地後迅速吸水膨脹,促進胚胎發育,還能為幼苗成長提供養分。此外,播種必須在雨季進行,保證種子「有水喝」。
連續幾次往返,當天,「小松鼠」在七道嶺地區播種面積達到3333公頃。
朝陽地質條件差,乾旱少雨,是我省造林的重點、難點地區。由於飛播造林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在省林業部門的指導下,朝陽市近年來推廣力度越來越大。
「今天是我省今年最後一次飛播作業。自6月9日以來,全省共完成飛機播種1.33萬公頃。」省林業廳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
(責任編輯:賀曉雁)
東北新聞網
微信訂閱號
東北新聞網
手機版
東北新聞網
法人微博
新聞客戶端
Android版
新聞客戶端
iPhone版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來信來電(024-31885629)聲明,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後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