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5飛機首次執行飛播任務開始算起,中國飛機已經飛播造林64年

2021-01-15 網易

  

  自6月以來,多架國產運5飛機,飛赴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執行年度飛播造林任務。

  

  此次飛播任務預計將持續兩個半月,飛播造林約20萬畝。圖為西部戰區空軍運輸搜救航空兵某部運5飛機穿越荒漠地帶,飛赴預定空域展開飛播作業。

  自1956年3月,運5飛機首次執行飛播任務開始算起,中國飛機已經飛播造林64年。

  

  【運5飛機飛播瞬間】

  1956年3月4日,空軍一架運5飛機裝載1500千克馬尾松和臺灣相思樹種飛上藍天,成功幫助廣東省林業廳進行飛播造林。自此,飛播造林在共和國的大江南北拉開序幕。

  

  【20世紀80年代初,執行飛播任務的空軍指戰員與地方林業部門工作人員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運5飛機飛播任務。】

  回溯飛播造林之路,仿佛一部「拓荒史」,從無到有,一步步艱辛探索。從北疆乾旱地區到南國苗嶺山寨,從烏蘭布和沙漠邊緣「鎖邊綠洲」到雲貴高原「植被恢復」,中國飛機飛過的荒漠,變成了無數的綠色詩行。

運5飛機

  飛播任務的主力運5飛機是新中國自行生產的第一種運輸機,也是用途廣泛的通用飛機。運5飛機在航空工業洪都生產了728架後,1970年5月轉至石家莊飛機製造公司(今航空工業通飛華北公司)生產。截至目前,累計生產1000餘架的國產運5系列飛機已經成為我國生產批量最大、生產時間最長、飛行作業時間最多的通用航空機種,被譽為「一代神機」。

  

  飛播造林地區大多在邊遠荒僻的沙漠、山谷、丘陵地區,沒有指揮塔臺和導航設備,執行飛播作業的飛機經常要進行超低空、鑽山溝飛行。對飛行員和飛機而言,每飛一個新播區就是開闢一條新航線,每一次飛播造林都是一次新挑戰。圖為運5B飛機在騰格里沙漠飛播作業。

  飛播造林,即利用航空器為平臺,將樹種撒播到宜播地上,利用林木有天然更新能力的特點,藉助自然降雨和適宜溫度擴大森林資源,增加林木植被的科學造林方法。

  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勞力缺乏的大面積荒山荒地,具有比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更強的造林優勢,是早日實現荒山綠化的有效辦法。

但飛播造林絕不僅僅是將種子從飛機上撒出去這麼簡單。

  種子從機艙到大地的幾十米旅程,「飛播人」要經過精心的準備和實施過程。每次飛播如何分區,如何切割成等寬的飛播帶,怎麼飛、如何播,很有講究:如果飛得不直,地上長出的綠帶就是彎曲的;飛播時漏掉一帶,生物鏈就可能會斷裂,一大片植被都成活不了……

  因此飛機必須沿一定航線和高度把種子均勻撒播下去——均勻到每平方米落10至15粒種子,這是精細測算後的結果。與此同時,飛播通常都要進行超低空、貼山脊飛行,要飛得非常準、非常穩,既要精確定位,還要定點定量,對飛行技術水平要求極高。飛行強度大,天氣窗口有限,飛播往往要追雲逐電,趕雨搶風……

目標荒漠,飛機型號更迭任務種類多變但使命依舊

  航空工業於1980年5月成立農業航空服務隊(今中國飛龍通航),裝備航空工業自行研製發展的運5、運11、運12等飛機。

  服務隊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批示要求,執行農、林、牧業的飛播施肥、防病滅蟲、農業資源調查以及地質探礦等任務。直至今日,這些依然是中國飛龍通航的主業之一。

  

  【運11飛機飛播噴灑作業瞬間】

  1982年4月,4架運11飛機第一次進入新疆,歷時101天,飛行566小時55分,作業486040畝。1983年5月至8月,3架運11飛機執行果樹、林帶、小麥、水稻、棉花施肥、撒藥任務,作業273000畝……從運5到運11,飛機型號更迭,但使命依舊。

運11飛機

  航空工業在20世紀70年代自主研製的雙發活塞螺旋槳小型運輸機,主要服務於農林、地質領域,促進了中國農業、林業、地質勘探等領域航空作業手段的發展,為中國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運11飛機後續改進發展多個衍生型號。

  

  【運12飛機物探作業。】

  1987年11月,運12飛機在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執行物探任務,飛越「死亡之海」,讓世界看到了運12飛機廣泛的應用性、靈活的機動性和出色的安全可靠性。

  運12飛機

  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雙發渦槳多用途飛機,主要用於客貨運輸、農林作業、地球物理探測、空降空投等。

  運12飛機是中國第一型取得中國民用航空局、英國民用航空局、美國聯邦航空局型號合格證的飛機,為中國適航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中國適航體系的建立起到了推動作用。

  不止荒漠,越來越多的中國飛機,飛翔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只為祖國的綠水青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小松鼠」直升機飛播造林
    「小松鼠」直升機飛播造林 作者:胡海林 2018-07-02 08:13   來源:遼寧日報
  • 運5運輸機變身無人機,竟然開始送快遞了?
    而順豐和航天科技集團九院聯合研發的國內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商業無人機——「飛鴻-98」,日前就首次執行了貨運任務。據順豐集團披露,8月21日上午8點,一架順豐大型無人機飛鴻-98成功落地內蒙機場,這是國內首次將大型無人機用於物流載貨飛行,「飛鴻-98」其實就是用運-5B單發活塞式運輸機進行無人化改造的產物,在國內乃至全世界,都屬於很罕見的貨運無人機。
  • 飛播造林當屬車桑子,砍伐和火燒後也能重新萌發
    是水土保持和白雲質砂石山地區造林的首選樹種。車桑子每年10至12月果實成熟,由綠變黃時即可採收。由於樹矮,採種容易;果實摘回後,曬乾搓去翅,篩淨後可裝袋貯存或運往造林地。 車桑子造林方法簡便,可塘播或撤播。
  • 2020年11月11日 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
    2020年11月11日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2019年11月7日,空軍殲-20戰機開展飛行訓練。新華社發(楊盼 攝)「帥」「颯」「燃」「威武霸氣」往往是我們想到人民空軍的第一反應衝上雲霄、翱翔天際他們與太陽和星辰並肩2019年6月,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一大隊開展實戰化訓練。新華社發(宋凱 攝)2017年10月,空軍「強軍先鋒飛行大隊」執行南海戰巡任務。
  • 運5運輸機煥發第二春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提起國內的無人機,大家一個是想到了以大疆為代表的消費級無人機,另一個是以彩虹、翼龍為代表的軍用無人機,而順豐和航天科技集團九院聯合研發的國內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商業無人機——「飛鴻-98」,日前就首次執行了貨運任務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 探尋榆林...
    五臺森林公園位于靖邊縣城東南5公裡處,公園的建成,是靖邊人民堅持造林播綠的一個縮影。早在1964年,靖邊縣就開始了義務植樹,地點就選在如今的五臺森林公園。到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義務植樹全面鋪開,這塊黃沙地逐漸被綠色所覆蓋。經過多年努力,如今這一區域綠化面積達到了近2萬畝,成為靖邊縣城的「天然氧吧」。
  • 中國運12飛機性能特點 運-12輕型運輸機主要機型介紹
    中國運12飛機性能特點 運-12輕型運輸機主要機型介紹運12飛機簡介:  運-12(Y-12)輕型運輸機,是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在運-11基礎上進行深入改進研製的輕型雙發多用途運輸機,於1980年初開始設計,經過兩年時間、1100多飛行小時試飛定型。
  • 35年前,中國最先進大飛機運-10,是如何被忽悠瘸的
    2017年5月5日,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填補了國產幹線民用客機的空白,更難能可貴的是,此型飛機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這場勝利早在1980年就已經取得過,但卻因為各種原因被迫中止,並最終造成了中國在大飛機領域的全面落後。
  • 運-7飛機,少有的早期老照片
    1991年7月20日留資 張喆鋒國產「運七」飛機測繪設計的項目負責人、中國飛機設計中心副主任5種民用飛機之一。這種飛機在1983年交付中國民航使用,成為國內航線上的第一批國產中短程客機。這是西安飛機製造公司的運7型飛機總裝車間。
  • 蘇聯軍工太強了:半個世紀前的螺旋槳飛機,比運20載重量還大
    除去伊爾-76外,蘇聯當年還有很多的其他型號戰略運輸機,其中,安-22就是極具特色的一款飛機,這款飛機由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屬於四發渦槳軍用運輸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螺旋槳飛機,沒有之一。這種飛機從1962年開始研製,1966年投入批生產,但1974年便已經停產。
  • 意義堪比運20和C919!中國又一大飛機海上首飛,30年空缺終於補上
    2020年7月底全球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在我國青島附近的海面上一飛沖天,代號鯤龍AG600、中國大飛機三大劍客之一、特種民用飛機等等,這架大飛機可以說能與C919和運20平起平坐。出品|國器中國四艘水上飛機水轟5在服役30年後終於迎來了繼任者
  • 運12F時間域飛機首飛成功
    近日,由航空工業哈飛自主研發設計的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系統飛行平臺即運12F時間域飛機在平房機場成功首飛,標誌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測量技術系統研製」項目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將有力推動我國航空地球物理探測事業的發展。
  • 我盟首次啟用航空力量「護航」森林草原防火
    8月22日中午,一架印有「中國應急、航空護林」字樣的直升機從阿拉善通勤機場升空,在阿左旗重點防火區域開展了防火巡查工作。這是我盟首次動用航空力量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巡護。當天,直升機在阿左旗轄區範圍內飛行了2個多小時,巡護了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阿左旗重點飛播區、梭梭林區以及巴彥浩特鎮、宗別立鎮等多個地區。
  • 運-7飛機:國產50座級支線客機,中國民用航空的探路先鋒!
    極客飛機網訂閱號 今天運-7是中航工業西安飛機製造廠參照蘇聯安-24型飛機研製生產的雙發渦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 。它於1970年12月25日首飛,於1984年完成試飛,並在同年獲得了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正式頒發的適航證,1986年投入客運服務。